•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创新海峡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0-04-06 07:59: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针对海峡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性弱等问题,结合海峡园艺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手段,构建了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海峡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9-0030-03

    Abstract: As to the problems of training program for cross-strait horticultural applied talents, such as singleness of teaching form, practice teaching being ignored, and weak fus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ory teach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cross-strait horticulture, and though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new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means, constructs an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chieving a remarkable effect.

    Keywords: cross-strait horticulture; applied talents; talent training mode

    2016年0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又是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1]。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2](教高[1998]2号)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应用型人才则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3]。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2010年颁布并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中,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一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园艺学科属于农学类应用学科,是跨植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专业[5]。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科包含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茶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二级学科,园艺专业具有学科面广、基本内容多、信息量大等特点。本文阐述的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以中国台湾农业行业协会会员为教育对象,针对学员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强,其从事的企业多分散在海峡两岸园艺、园林产业的特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实现创新海峡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构建“学习、讨论、交流、提高、拓展”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进而为海峡两岸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园艺项目的深度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原有培养体系

    园艺专业(大专)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园艺学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园林绿化等相关领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规划设计等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海峡两岸园艺产业技术的交流。

    根据中国台湾函授生的实际情况,授课方式為安排一学年二次集中面授,每次7天,讲授3-4门课程,辅以实验教学。学习年限三年。

    课程设置分3个类别,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分别占总学时的23.2%、33.7%及43.1%,其中三个课程类别自学学时占64%,讲授学时占30%,实验学时占6%。

    二、原有培养体系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项目背景

    1987年7月,中国台湾当局解除外汇管制,允许企业对外投资,开启了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序幕,随后由于中国台湾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国台湾传统企业逐渐在大陆投资创业,到90年代日益增多,至21世纪初期形成相当规模。而与中国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及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等地,逐渐成为中国台湾传统产业转移的聚集地。特别是园艺产业,福建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等与中国台湾相近,众多中国台湾园艺企业选择在福建进行投资建场,期间引进大量的中国台湾园艺作物良种,但由于缺乏适宜当地的配套栽培技术,影响了新品种引进的效益。因此来闽投资的中国台湾企业农民,向国台办申请,希望政府批准组织学校举办面向台湾生源的园艺专业。

    鉴于此,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于2006年9月发了教港澳台办[2006]1373号文,同意福建农林大学试行招收中国台湾农业行业协会会员来校攻读成人大专学历。这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所面向中国台湾农业行业协会招收园艺专业学生的高校。

    (二)运行情况

    从2007年开始,福建农林大学开始面向除澎湖以外中国台湾所有县市招生。至今已连续招收11届学生,学生数257人,其中毕业学生137人,招生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三)存在问题

    1. 教学形式单一

    原有的培养方案面授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阅历经验出发,有针对性的组织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

    2. 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原有的培养方案中,实验学时仅占6%,符合一般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求,但不适应行业协会会员的具体情况,大多数学生多次建议要适时增加实践教学活动。

    3.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性弱

    园艺专业学科面广,涉及果树、茶叶、蔬菜、花卉的栽培与应用等,基本内容多,信息量大,实践性强,不同园艺作物管理技术差异大,需要一套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原有的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程之后,缺乏综合实践的教学环节,学员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难于融会贯通。

    三、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园艺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为主线,凸显其复合性的优势,提升其在知识和技术应用中的再创新能力[6-7]。针对原有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经多年实践,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构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优化

    针对学员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强,其从事的企业分散海峡两岸等特点。经过多次修订,逐步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将个性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基础-专业-实验-实习”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课程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在课程设置上有别于传统函授课程体系,兼顾基础理论课程,重点突出实用性课程。

    对课程设置中的11门园艺专业的特色课程,不断地进行调整优化,增加特色课的实验实践课所占的学时比例,实验课由之前的6%调整到15.5%,并增加了1门园艺综合实习。

    (二)教学内容更新

    针对台生生源为农业行业会员,且大多数均经营园艺企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做适度调整,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如结合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根据闽台园艺的异同点,每年安排3-5天深入园艺生产基地进行实地教学。

    (三)教学方式创新

    为提高学习效果,开展创新教学方法研究,重点采用开门办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员互动交流等方式,就面授环节,将课堂答疑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为参观、学习、讨论、应用为主的互动实践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1. 开展科教实践体验营活动

    通过开展闽台大学生农业科教实践体验营活动,以体验生态文明基地、农业实践教学基地等模式,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如2015年,组织带领56位中国台湾函授生先后到达福建省尤溪、南平、武夷山、建瓯等地,深入到尤溪洋中实践基地、尤溪县食用菌产业园、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尤溪县农业主题公园等地开展实践教学。在尤溪全面了解工厂化食用菌栽培设施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在建瓯重点了解我省常见农业设施大棚及休闲农业企业,学习园艺植物工厂化育苗设施与技术、水肥一体化设施等栽培技术。通过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学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进中国台湾函授生对大陆园艺产业的了解,也为学员寻找两岸园艺产业合作的机会创造条件,有利于海峡两岸园艺产业的交流和区域合作。

    2. 举办海峡两岸园艺产业论坛

    自2014年起,每年召开海峡两岸园艺产业论坛,邀请老师、大陆园艺企业家及优秀中国台湾函授生作汇报。通过论坛的形式,增进中国台湾园艺函授生与学校、大陆企业的相互了解和学习,促进园艺产业理论研究与中国台湾园艺实践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如2014年、2015年分别开展了以“闽台园艺作物品种、采后处理与加工”、“园艺和休闲农业” 及“园艺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园艺产业论坛。

    (四)结合实践进行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避免流于形式。通过校企合作强化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质量。以2017届函授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为例,选题涉及产业调查、栽培管理、园林景观规划等多个方面,其中仅栽培管理及园林景观规划选题比例占41.3%。

    四、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效果

    2007年至今,经过近十年培养模式的探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以生为本,构建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海峡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海峡两岸园艺产业发展、交流及人才培养等提供了一个俱佳的平台。2007年-2017年,招生规模平均以每年3.1%的比例逐渐增加;开展的科教实践体验营活动,2015年被列入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通过园艺产业论坛,不仅加强了两岸师生的沟通交流,同时为两岸的校企合作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等。每年均有多名毕业的学员在大陆开展园艺作物生产、营销与景观工程项目建设,如尤溪县洋中镇农业公园的观光温室全部由台生学员设计并建设。目前,中国台湾学员创办的企业和经营范围遍布福建省、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重庆市等地。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5.

    [2]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Z].

    [3]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N].人民日报,2010-03-01(5).

    [5]徐傳保,戴庆敏,朱宏彪,等.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2):11-13.

    [6]杜才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3):159-164.

    [7]苑迅,郭辉,秦昌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4,19.

    相关热词搜索: 海峡 园艺 探索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