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实施体认教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时间:2020-04-21 07:58: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从教育心理学纬度揭示良好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把体验式教育与认知式教育结合起来,以道德认知为先导、规范认同为中介、情感体验为核心、实践体悟为关键,建构知、情、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内在规律,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体认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42-02

    一、体验式教育与认知式教育的一般原理

    (一)体验式思想道德教育

    体验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活动情境,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并启动心智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和内省,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种变“书本化”为“人本化”的教育。

    体验式教育包括情感体验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两个方面。所谓的情感体验教育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带有独特色彩的觉知和意识;是主体在道德认识基础上对外部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道德的内心体验;是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的态度体验。实践体悟即道德活动体验和感悟,是人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体悟;是人的道德认知的外在行为表现,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实际上它也是一种意志行为,常以愿望和意向的方式被人们体验着,并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走向,进而采取有效办法去积极完成动机所激发的行动。以行为要素为道德行为,并在对行为后效进行反馈、评析、反思的基础上,获得觉知体悟,是其鲜明的实践操作表征。这里的活动即行动,指对象性活动,是外显的操作活动,区别于观念层面的内隐性思维活动。通过行动,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关系,个体对环境产生切实的道德影响,通过相互反馈,个体获得自由而真切的体验、感悟,进而在“实然”与“应然”的自主体悟中,建构品德,优化德性。

    (二)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

    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以内安排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主要指社会、法律基础、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教学。这些内容是由教学大纲统一规定,各级学校统一安排,具有明确德育目、落实德育内容的。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知和规范认同两个统一体。所谓的道德认知指主体对现实的道德现象的心理反应;是道德品质心理结构中的智力因素;是个体对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认知在品德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道德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先导。没有科学的道德认知就难以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道德认知是推动人们形成、发展和完善道德行为和习惯的深层精神力量,荒谬的道德认知则是人们道德败坏的认知根源。

    规范认同指社会规范的一种主动自觉的、较为高级的接受状态;是道德学习、规范接受,品德形成之关键;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是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知情心理因素之深入;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之开端;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动力机制和执行机制,是奠定自觉遵从态度的心理基础。规范认同属于道德的理性学习,是将外在的主体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一种高级的内化形式。规范认同属于社会认同的范畴。规范认同分别为偶像认同与价值认同两种基本类型。(1)偶像认同,即指个体处于对某个或某团体的崇拜、仰慕等趋同心理而产生的遵从、接受现象,又称自居作用或同一化。其出发点是“提高自身的价值感”,“希望自己成为和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并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基本含义就是主体试图与榜样一致,即对榜样的遵从或模仿。(2)价值认同,即指个体出于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而发生的对规范的遵从、接受现象。例如,由于个体认识到“善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所以遇事就会更多地表现出关心他人、善待他人、乐于助人,甚至舍己为人,这就属于价值认同。

    在当前的德育教育实践中,思想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处于两极对立。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境况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和思想意识。这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面对今天的学生和理论课教师,提出了互知、互变、互动的新标准。

    互知:今天的大学生已不再是老师教什么,他们便听什么,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学生具有信息量大、思维敏捷、理念新颖、思维深刻、视角多位、个性突出的整体思维特征和性格特征。一句话,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的静态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式,教师应是一条河,学生却是一条溪的动态教学模式时代已经到来。

    互动:呆板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立足于讲台与学生之间的,多体一本的教案使教师习惯于程式化的说教。学生的变化已为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动态的要求。学生之动,在于参加社会实践,产生与教学内容认知一致的情感体验。教师之动,在于把握学生之需要与社会之需求的衔接契机,获得成功施教。

    互变:由知晓什么到为什么知晓,由接受什么到何以致用,由接受知识到转“识”成“智”,这是当代各级学生的变化特征,特别是大学生;而对于教师来讲,却应由程式化的模式走向多维教学模式变化,单一知识结构向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变化,教学型教师向教学研究型教师变化。

    为了保证这些课程指导原则落实到位,经过对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调研,应向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以下三种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四种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一)三种教学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具有宽泛的理论素质,主要包含教育学、社会学、语言逻辑学、教育心理学等。(2)以真实生活实践的论据支撑教学论点的素质。(3)必须正确地、尽可能准确地运用精美语言表达事物,在逻辑关系上完成正确、准确、和精确的递进。

    (二)四种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为了保证各门课程教学实效的提高,贯彻课改指导原则,我认为应该执行以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1)照本宣科且有讲述内容、观点上的错误存在,这属于缺乏基本知识和素养。这样的老师应该让他离开讲台,进修,自学,达到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后再让他上讲台。(2)授课无内容、观点上的错误存在,但授课过程完全处于呆板的程式化教学,从内容到形式无任何特点,这属于基本具有授课资格但需要提高完善的教学水平。这种老师需要同行引导,提高。(3)授课内容清楚,形式上具有个性特点,且有良好的生活案例支撑,但教学目的的不能实现和升华,很大程度上非教学内容添加为哗众取宠,属于给予纠正、调整教学目的的主旨的教学水平。(4)授课语言表达精美,有生活论据支持,完全体现教学上升,且具有自身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把握的精品升华,属于师生共同认可的优良教学水平。

    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是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之有机整合

    (一)培养一支以身立教德育队伍,是进行整合的关键

    德育教师是实施整合课程成败的关键。两者整合后的德育课程应该注重从整合教育思想和现代人才观出发,遵循“认知与体验相互渗透、协同作用、相得益彰”的核心理念,由“体验”围绕“认知”而开展。这些理念和方法的运用,教师的把握和引导是关键,因而对教师的教学及人品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需要结合起来,优化认知式德育内容,实施思想品德课案例化教学改革,积极现课堂案例化教学的三个显著特征

    (1)模真性;(2)联结性:知一情一意一行;(3)体认性,从情感体验,到认知内化。不断强化实践体认环节。实践体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有创造性,在更大程度上展开学生实践课程。

    (三)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逐渐形成新的教学范式

    1.首先体现一个原则,即事实与价值统一原则。思想道德教学的所有问题都在于这个原则贯彻的好坏。坚决做到“四不”:教学不能停留在经验水平;教学不能哗众取宠;教学不能单向灌输;教师不做加油员,要做雕塑家。

    2.用两种评价体系。即学生在网上给老师打分和学校同行老师听课打分,来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和考核制度、岗位责任制,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使之充分发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3.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应该具有三种素质,宽泛的理论素质,即除专业外还应掌握教育学、社会学、语言逻辑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真实论据支撑教学论点的素质;准确精美语言的表达素质,即在认知的同时进行情感交流。

    4.要避免四种教学效果。照本宣科且有错误,缺乏授课资格;照本宣科无错误,程式化教学,教学不互动;表述完整,但无鲜活案例事实支持,往往表现出为教师的一相情愿,学生并不认可;表述完整,且有论据支持,但无精品升华。积极倡导一种教学效果:有论据支持,不哗众取宠,且有自身精品升华。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时间较长、动态因素较多的科学探索过程,它牵扯到施教者、受教者和动态环境、大学环境特点等诸多互动因素,依据科学性原则来指导这一过程,是我们的坚定信念,把握动态教学过程是我们的教改内容,立足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是我们教学改革契机。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彭希林,冯惠先.青年道德心理学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俞世伟.生命.实践.理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6]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郭广银,陈延斌,杨明,王云骏.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蓝维等.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 陈鹤]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