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基于慕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0-04-22 07:56: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慕课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逐渐普及,推动了各国高校教育的改革,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结合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弥补教材理论性过重的不足有一定意义。高校思政教学应引入慕课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思政教学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兴起于2011年秋,它具有资源共享、教学方式灵活、学习时间无限制等特征。慕课适应了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在师生间实现互动,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和学生的欢迎。对于传统高校教学模式来说,慕课的出现是一个较大的冲击。慕课现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成为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成为教育改革的契机。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慕课与教育理论课的结合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效果等各方面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但思政教育理论课与慕课的结合还处于初期阶段,怎样有效地利用慕课的特点,使之为思政教育课服务,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对思政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慕课的概述

    1.慕课的定义

    慕课的缩写是MOOCs,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课程。近年来在线课程层出不穷,有网络公开课、微课等。慕课与其他在线课程相比有以下几个不同之处:第一,慕课开放的门槛较低,是向全部人开放的,观看的人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第二,慕课的规模较大,学习者可能达到上万人。

    2.慕课的特征

    慕课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慕课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含义是,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到慕课,慕课的分享没有设立身份、学历的门槛。人们可以通过慕课获取知识,自由交流学习心得;慕课使学习实现了开放、自由和平等。其次,慕课具有灵活性。灵活性的意思是学习者观看微课不受时空局限,学习者能以自己的时间安排为节奏,利用互联网随时学习和观看。慕课根据学习者保持专注力的时间设计,时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方便学习者的下载和储存,也方便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完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此外,慕课的知识点还具有碎片化和统一化的特点。慕课是由相关学者提供的,既碎片化又有特定主题的知识点的集合,所有的知识点具有一定关联性。与传统教学中注重主流思想的特点相比,慕课更注重学习的拓展性和知识点的广博度。

    二、慕课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作用

    1.使高校思政教育变更教学理念

    慕课具有互动的功能,方便更多的人通过慕课进行学习、讨论,因此慕课能在师生之间实现互动和交流,也能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思政学习并不应该是一个闭门造车或由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更能启发学生思维,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慕课具有开放性,学习者不用通过复杂的程序即可进行学习,使学习资源共享成为了可能,使授课者的权威性下降。慕课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到结果,学生则通过慕课进行独立探索和思考,更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2.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中,教师普遍采取这样的形式:全程由讲师讲授知识,仅余留很小一部分时间给学生总结和休息。这样的教学形式较为枯燥,同时大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不够重视,并未事先预习,也很少会主动了解该课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点。慕课可把40分钟的教学重点集中在短短几分钟内,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关键知识点,方便学生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听课,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利用慕课进行自主复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引用慕课的情境为学生构建生动的教学环境,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之间可以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的方式实现教学交流,但这一机会甚少,教学交流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无法通过这一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慕课汇集了许多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的课程,教师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慕课风格,拓展知识面,仔细研究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教师之间也能通过慕课进行互动,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对自己教学中的疏漏进行补缺,提高思政教学效果。

    三、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改革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也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在慕课对教育环境形成冲击的情况下,作为思政教师,应该将慕课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理论课堂中,更新教学理念,并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式。

    思政教师应注重课本外的知识的拓展,重新调整思政理论课的备课方案。在备课时,除了对课本知识深入理解,找出关键知识点外,还应对教材重新梳理,纳入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课外知识,以期能提高学生对思政课本的兴趣。

    思政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動性,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思考,将学生和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构建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放松心情,主动参与思政理论课的学习。

    此外,思政教师还应注重课后对学生的辅导和关注,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能自然地请教有关学习的问题,在师生间、学生之间形成讨论,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积极性。

    2.更新思政教师的教学技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教学方式和教学设施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思政教师,唯有提升教学技能,才能跟随时代步伐,符合新时代教学的需求。

    预计在今后的几年内,慕课将大规模应用于课堂教学。高校教师需要了解视频的制作方法,了解基本的美学原理,熟练掌握格式工厂等剪辑和制作视频的软件。建议思政教师加强对先进教学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可通过网络公开课、培训班等方式学习与思政教学相关的专业课程,也可转换身份,虚心向学生请教软件的用法。

    3.在思政教育理论课中引入慕课课程资源

    现今课堂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思政理论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大多数思政理论课堂中,因为课堂的理论性较强,趣味性不高,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建议思政教师在思政教育理论课中引入慕课课程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引入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点的慕课资源。思政是一门综合政治、历史、文化、国内外形势的学科,如在课堂开始,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入有关历史背景、名人轶事等慕课课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课堂氛围。在某节思政理论课的知识点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浓缩到10分钟左右的慕课中,在思政理论课上组织学生观看慕课,快速掌握知识点,然后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和慕课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开展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经验。在复习阶段,可以利用慕课将本学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如将建国后我国发生的大事制作成慕课视频并在思政理论课上播放,使学生在观看慕课的时候加深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印象。

    4.完善慕课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课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人们对某位导师授课效果的评价一般来自学生成绩和导师自评,缺乏学生的评价和同行的评估,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教学效果。慕课是一种开放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能在授课者和学习者之间实现在线的交流互动,学习者对慕课的评价一目了然。建议在思政教育中参考慕课的模式构建评价体系,思政教师可将自身制作的慕课或为课程引用的慕课视频上传到网络,接受观看者的自由评价。思政教师可以从评价中了解到学生对于慕课的真实反应,了解到学生的喜好,根据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学者、教师的评价获取专业建议,反思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升教学水平。但同时要注意的是,由于慕课的评价体系较为公开化,部分评价由于受到观看者本身水平的局限不具备参考价值。建议思政教学工作者在观看评价时注意鉴别。

    慕课的传播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等方面给了高校思政教师诸多启发。针对现阶段思政理论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度不高的情况,作为教学工作者,应引入新的教学理念,采取措施对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邓梅.慕课在高校思想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施一满.慕课(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J].学术论坛,2015,38(9):177-180.

    [3]汪倩倩.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J].高教探索,2015(7):83-86.

    [4]程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其实效性研究[D].溫州大学,2016.

    [5]林秉智.慕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评论,2017(4):135-138.

    [6]陈文旭,崔欣玉.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的价值与挑战[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13-15.

    作者简介:

    邹杰婷(1986-),女,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