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民族文化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0-10-05 07:53: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目前动画制作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和过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民族文化也是动画设计实践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灌输与改造处理。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年动画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现状,然后又总结出在动画中应用民族元素的困境,根据这些困境又提出改进措施。使得动画应用开发项目能够成功摘下另一种文化特色面纱,收获更多受众群体的关注与认同,并联合创新技术引领中国动画朝着多元方向不断跨越。

    关键词:民族文化;动画设计;应用

    0 前言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发展动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全球一体化冲击下本土民族文化的式微、資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在动画媒介的传播,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形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在动画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民族文化在动画应用中的困境并提出民族文化在动画应用中的建设性路径,是中国动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1 动画设计中民族性文化元素应用现状

    对全球民族文化的汲取是好莱坞动画的特征动画和电影等视听艺术一样,“除了在物质属性的价值外,它们借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交织而现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则与文化领域有着关联,同时这也与主导社会集体价值与民族文化内涵的政治领域形成一种张力”。正是因为这一文化艺术产品在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开始“越重视依赖其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进入不发达国家开辟更具活力的市场,获得更廉价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创造一种消费意识形态”

    以美国好莱坞动画为例。好莱坞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对于中国元素的国际化应用是较为典型的个案。《花木兰》的背景设置中融入了大量具有典型中国特征的文化元素,例如宛若水墨画一般的开场字幕,具有浓厚中式庭院风格的民居,以及具有资源排他性的长城、庙宇、故宫等文化遗产,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饺子、火炮、舞龙表演、针灸、武术、中国功夫、猴拳、蛇拳、螳螂拳等,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生动逼真的再现,无疑为西方观众了解东方,认识中国打开了一扇窗。而动画所宣扬的主题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木兰成长史,在《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上,或多或少地呈现出女性主义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提升这一被西方普遍接受的文化价值观。《功夫熊猫》同样在动画电影的背景设置、装饰元素、建筑风格和文化题材上借用了中国文化的形式,在表达手法和叙事方式上,依然沿用了好莱坞式商业模式: 老套的关于成长、梦想和为梦想而付出努力的情节,一如既往地融入最新数字技术和特技效果的精良制作,而正是这一迎合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的商业电影模式,让“一个原本具有浓厚封建传统色彩的故事,以一种崭新的理念和风貌呈现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而影片所描述的故事: 阿宝的成长历程,更是对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一种折射,体现了美国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相似的例子还有动画电影《风中奇缘》中对于印第安群落区域文化资源的描摹,在印第安文化的质朴和淳厚的表象下却表现出好莱坞文化的强大同化能力;《阿拉丁》对阿拉伯风情的精致表现,《大力士》对希腊神话的文本诠释,同样《狮子王》《马达加斯加》和《埃及王子》或从影片的背景和环境中渲染出日落生息的古老非洲、神秘威严的埃及古堡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或从影片的情节和角色中反映了非洲文化的多样化和非洲生态的独特化,但却无一例外在角色塑造和情节表达中渗透着强烈的“美国精神”。

    2 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动画设计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当前动画设计者简单地照搬、模仿国外的动画设计风格,一味地走纯技术的主流路线,而放弃我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在主流国际动画交流平台上渐渐地失去了话语权。融入民族性文化元素的动画设计,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审美特征超越了时代性,文化元素渗透到多数国人的血液之中。它不仅能延续和创新动画设计的形式与风格、强调东方韵味,更能在动画全球化的趋势下,使我国的动画设计保持民族特色,逐渐树立具有中国烙印的动画设计风格,在全球化的动画市场中,增强自身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当动画艺术通过民族性文化元素进行审美表达时,文化大众的亲切和情感认同感被激发出来,产生文化的归属感。毫无疑问,民族性文化元素是动画民族化的一块重要基石,我们只有对它的多重审美和内涵进行重构,才能有利于动画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动画艺术的巨大魅力。如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张艺谋导演充分运用我国民族性文化水墨元素,结合现代的多媒体动画数字技术,取得了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成功。开局给人梦幻般的意境,气势磅礴、荡气回肠,一幅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巨大画卷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对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类动画给由欧美、日占主导地位的动画文化市场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提升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影响力。由此可见,我国动画从业者应该认识到,要在动画创作中对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内涵的民族性文化元素重新认识和利用。既要走向世界,注重创新,又要立足民族,承载内涵,借鉴传统的民族性文化元素的影响力,造就现代的中国动画艺术。笔者相信,在世界动画领域将会掀起一股中国动画民族风,彰显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3 民族文化在动画应用中的困境

    3.1 全球一体化冲击下民族文化逐渐式微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魂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具有什么样的自身文化特色,不仅关系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尤其在当今世界,西方文化借世界文化交流空前开放之机,以强势经济作后盾,在国际交往中积极开展了新一轮的“文化殖民主义”渗透,妄图将其他文化沦为自己的附庸,以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这一现象体现在全球一体化过程的不同方面,不管是好莱坞的文化植入,还是日本动画的文化影响,可以说,“西方的价值观念通过餐饮、电影、娱乐文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国人民的头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不管从生产、流通还是消费形式等诸多维度来看,文化市场正在逐渐全球化的过程中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国家的边界越来越不那么森严。具有强大优势的美国文化产业很容易就可以穿透国界,以投资、购并、参股的形式在海外建自己的分支机构,其各种文化产品则更是风行世界。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传播,对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如国家及地域性的传统、风俗、神话等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这种威胁,世界上许多国家,并不限于弱小的第三世界国家,开始担心、军事力量和科学知识进行全球统治外,还会把它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语言以及思维和娱乐方式强加给其他民族,使其他民族丧失其精神信仰和文化认同。

    3.2 民族文化题材动画作品形式大于内涵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资源丰富,但是中国动画作品中对民族资源的利用却相对比较薄弱,对民族文化的动画呈像形式大于内涵,更多地注重外在的民族化的表现方式,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符号表达、形式借鉴、故事模仿和情节套用,却忽视了对“民族精神”这一核心价值观内涵801诠释。以中国动画在全球获得广泛关注的“中国学派”①作品为例。“中国学派”是中国动画对民族文化的应用中较为成功的典范,让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了历史的成就。在汲取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战国帛画的墨线勾勒,汉代画砖的细致精巧,敦煌壁画的生动恢宏,以及唐代青绿勾祈的金碧山水,两宋的水墨梅竹,明清的水墨山水花鸟,还有民间剪纸、年画等都成为中国动画电影造型风格生长的沃土,使中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之林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学派”。

    彼时的中国动画在水墨动画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写意而不写实,注重意境,计白当黑,诗意的栖居,意境的渲染,让《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鹿铃》等一系列水墨动画在国际上获奖。这一艺术形式探索上的成功,诠释出古东方人的理念情感和自然生态观。或许这些正是中国水墨不同于西方写实手法的特色,让充分本土化的中国动画获得了世界性荣誉。然而几十年过去了,除了“中国学派”不断地被神圣化、理想化,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中的声音却不断式微。由于长期以来动画界对于“中国学派”予以仰视观望,而期待获得再次复兴的中国动画创作群体又常常以“中国学派”的成就作为努力的方向,而且是我们难以用一种冷静的心态和全球化的眼光去思考和审视中国动画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因此,在今天的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中国动画往往延续了昔日“中国学派”成功的“外衣”,即在外在形态上不断追求民族化和本土化,并在追求表现形式民族化的过程中无法跳出水墨、剪纸、戏剧戏曲的园囿,在故事题材上也难以脱离于民间故事、神话、童话,其中又以古代题材偏多,如此一来,便很大程度上导致动画作品对文化消费时代性的把握、对流行商业元素的驾驭的现代性的不足,改编的生硬和缺乏文化内涵的内容设计,难以迎合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和精神需求,从而使作品难以为全球语境下的世界观众所接受。

    3.3 民族文化题材动画作品经济效益缺失

    从中国动画生产的实际状况看来,目前仅有的为数不多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或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作为表现形式的动画作品,均未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取得较大的成功。其核心原因是因为在民族题材动画作品的创作中,尚未掌握动画艺术创作和商业运行的双重规律。而要理清民族文化题材动画作品经济效益缺失的根本原因,首先应当明确动画创作中的几个本体性规律。

    其一,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都适合转化为动画创作的素材,也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都适合进行动画产品的商业化开发。对文化资源进行选择,并通过动画的方式进行二次开发和二度创作时,首先要符合动画产业的创作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选择什么样的文化要素,而如何对这些文化元素进行二次创作,使其既能够保留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又能够在叙事主题和角色性格上具有普适性,在角色形象和创意设计上具有进行产业链后续开发和衍生产品多性开发的便利性,对于中国动画而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其二,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文化的产业化受制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下展开。民族文化也不例外,一方面,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依托于经济资本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文化主要是以文化符号作为“股份”参与资本运作的,其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一旦脱离了实在的经济资本的支撑,它的经济价值往往就无从体现,因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对经济资本的依附性。而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的这种依附性被进一步强化。由于在与经济资本的利益博弈当中,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民众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现实的经济利益面前,他们对于民族文化存在形式的保留和发展,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这种窘况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民族文化的发展偏离其基本方向,并进一步受制于外来的经济资本,从而为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正式受制于经济不平衡性这一根本性条件的制约,使得民族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在进行产业化选择时,往往陷入茫然和盲目的误区中,以至于过于依赖或沉浸于现有的资源形态中而缺乏创新和创意,过于局限在文化元素的低层级产品开发上,即产业链的下游环节,从而使其文化附加值过低,难以在经济效益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4 推进民族文化在动画中表现的具体措施

    4.1 注重传统文化在动画设计角色创作中的应用

    角色创作于设计是一个动画设计的主体部分,对于动画整体的效果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民族文化与动画表现的融合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动画角色的科学选择,选择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形象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直接表述。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了《骄傲的将军》这部动画电影。摄制这部动画电影的艺术家们,远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搜集大量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资料,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辛勤工作完成了这部20多分钟的动画片。这部作品中的角色设计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的京剧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4.2 注重传统文化在动画设计场景创作中的应用

    前文已述,动画的设计场景对于动画的整体表现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充分注重场景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植入。例如,在动画电影“哪吃闹海”的开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海山相接的景象,随后近景镜头中出现的山石上刻有篆体“陈塘关”字样,紧接着的中景镜头中海浪翻滚、聚合、四条神龙从海浪中直冲云霄。这样的背景创作是明显的民族文化植入,对于作品的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4.3 提高民族题材动画作品的国际接轨能力

    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与其他物质资料生产不同,在其作品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着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动画产品也不例外。因此,在动画产品的内容创作环节,对作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民族文化素材的动画作品也要尽量做到与国际接轨,既接受外来理念,同时也融入本国文化,这样的设计作品必将获得较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钟家骏.水墨画新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張炬,以艺进道——中国艺术道学思想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李泽厚,美的历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潘天寿,徐建融.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5]皇甫晓淘.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文化 动画设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