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陕北秧歌沿革的文化意蕴

    时间:2020-11-21 07:53: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陕北秧歌是现代“秧歌剧”和“健身秧歌”的原生态,这项古老的民俗传统文化经历古代秧歌、延安秧歌和现代秧歌的重大历史变革。多元文化基因、由“拜神”羽化为“乐人健身”以及现代秧歌已成为文化软实力,是陕北秧歌沿革变迁的主要文化特征。

    关键词:陕北秧歌;历史沿革;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1-0042-03

    1 古代秧歌

    陕北秧歌又称“阳歌”。有关秧歌起源,可追溯至人类社会形成的远古时期。在古代,由于人类的认识水平解释不了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于是便对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产生了神秘感和崇拜感。这种崇拜非常之广泛,上到天体气象,下至土地灵物,且以天体崇拜最为普遍和重要。而在天体崇拜中。首先是太阳,其次是月亮,再次是星辰。因人类对太阳崇拜。故导致祭日活动的产生,而祭日活动,又必然导致与之相关的歌舞产生,因而就有了阳歌。据(绥德州志·风俗本>记载:“15日元霄……是夜舍吾不禁乡民装男扮女群游街市以阳歌为乐。”《米脂县志·风俗本》云:“春闹社火俗名闹秧歌,又名阳歌言时转阳春之歌以乐。”《佳县县志·风俗本》载有“元霄夜……,乡民扮杂剧唱春词曰唱阳歌。”另外,在当今陕北的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年的元宵节之夜除了观灯外,尚保留“搭火塔”闹秧歌的习俗。即在硷畔上或乡村广场中央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尖塔形的大煤堆,俗称“火塔塔”。因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禾、树枝助燃,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火塔”高歌欢舞,场面十分壮观。此习俗实际上是祭奠太阳神古风的遗传。因为古人祭神的方式是不同的,如祭天神(太阳属天神)以点燃火堆为仪式,祭土地神以撮土成堆为仪式等等。综上所述,陕北秧歌古称阳歌,其起源于远古的巫仪及其人类对太阳的图腾崇拜。

    古代秧歌主要特征:民间祭祀性。秧歌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写戏、宋代的舞队、元代的社火,到明清则演变为劳动人民农闲或年节里的化妆表演。尤其是到了元朝,秧歌融入民间社火,秧歌的祭祀内涵日益凸显。秧歌与民间祭祀活动的不可分割性,形成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附的关系,并使民间秧歌的繁衍不仅具有可依附的社会环境条件,还具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2 延安秧歌

    1935年10月19日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至1945年红军离开延安的10年间,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而闻名于世。红军初到陕北,当地民间流传的秧歌舞和秧歌调还不被人们所重视。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在延安边区掀起了以“陕北秧歌”为代表的一场大规模的挖掘、继承和革新民族民间舞蹈的运动,称延安新秧歌运动。解放区的新秧歌运动赋予民间秧歌新的生命力,标志着陕北秧歌的现代转型。

    2.1 延安秧歌转化特征之一:剔除民间秧歌的糟粕,赋予民间秧歌新文化思想 旧时的陕北民间“闹秧歌”,一般由当地神会出面组织,因而又称“神会秧歌”。秧歌表演的礼仪程式和秧歌中的人物扮相充斥着巫术和迷信色彩。秧歌队的角色一般包括2名身穿黑布长衫、头裹黑长巾、手执鼗鼓或牛尾的巫师在前引道,身后相随2名手执“火旦”和2名手执“日照”的人物象征太阳神,然后相随2名手执蓝布伞的伞头和2~4名身着传统戏装的门神或黑虎灵宫等人物,当地俗称“马排子”,意寓具有驱邪通鬼神的作用,最后由数十名身着彩服的男女(男扮女装)秧歌队员随队起舞。可见,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给秧歌艺术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被渗入了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宣传封建迷信和丑化劳动人民等因素,还掺杂了大量的市侩、色情、愚昧等不健康的假恶丑的东西。

    座谈会不久,毛泽东同志又专门到桥儿沟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作报告,号召学员走出“小鲁艺”,到人民群众的“大鲁艺”中去。为了贯彻毛泽东同志讲话,文艺工作者和鲁艺学员纷纷奔赴农村,展开了一场挖掘、整理、改造民间秧歌的运动。于当年12月100多人的鲁艺秧歌队诞生了。经专业文艺工作者对民间秧歌的服饰、化妆、表演、唱词、动作等方面的不断加工改造与创新,剔除了民间秧歌中一些“粗俗”不健康的东西,在人物扮相和艺术表演形式上增添了“推小车”、“跑旱船”、“打腰鼓”、“赶毛驴”等反映解放区新生活、新文化思想的内容,并先后在延安街头及党中央所在地杨家岭和枣园作巡回演出。延安各界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头戴白羊肚毛巾(俗称英雄巾),手舞镰刀斧头,率先把大秧歌扭上街头进行文艺宣传活动,延安出现了“鼓乐喧天,万人空巷”的盛况。新秧歌运动把陕北传统文化精髓秧歌艺术推向了空前绝后的新阶段,使秧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融入了大量现实的、民主的、爱情的、科学的等反映真善美的东西,渗入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因素,成为歌颂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的主要艺术载体之一,起到了宣传进步思想、反对封建迷信、密切军民关系和鼓舞人民的巨大作用。

    2.2 延安秧歌转化特征之二:由普及性的秧歌舞向提高性秧歌剧转变 在延安边区秧歌普及的基础上,文艺工作者响应中共中央提出喜剧要继承苏区文艺的优良传统和创作为抗日战争服务的方针,结合边区经费、物资短缺和缺乏正规戏剧道具与布景等实际情况,对陕北民间秧歌艺术进行提炼加工,创作出内容精炼短小、道具简单和便于表演的街头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刘二起家》等是我国最早较为成功的秧歌剧范本。随后,在延安便掀起了秧歌剧的创作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943春节至1944年年底,文艺工作者共创作演出秧歌剧300多个,观众达800多万人次。综上所述。延安秧歌转化的另一特点是由普及性的秧歌舞向提高性秧歌剧转化,从而实现民间秧歌艺术表现形式的革新与飞跃。秧歌剧是中国革命文艺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它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秧歌表演内容的创造和表演形式的革新两方面,在中国现代艺术和民俗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老艺术家李焕之《回忆在延安时的新秧歌运动》文中所述:陕北秧歌经过这样改革,这种民间艺术也就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不仅专业文艺工作者给予了秧歌以新的思想、新的感情,革新了原有的艺术表现,同时也推动群众和秧歌队都纷纷进行改革。

    3 现代秧歌

    陕北秧歌,经陕北人千百年来的不断丰富与创造,从内容到形式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和种类繁多的独特艺术品种,并形成了当今陕北秧歌的一些主要风格和基本特征。

    3.1 现代秧歌的特点 现代陕北秧歌是一种开放性、参与性极强的大众体育文化活动。陕北民间传统秧歌的礼仪程式、伴奏乐器以及秧歌角色(俗称身子)十分地讲究和忌讳。传统秧歌的伴奏乐器一般是大鼓一面,红色,象征太阳;黄铜大锣一付,象征月亮;其他乐器则以成双成对象征阴阳相对,不得

    增减。闹秧歌前须敬神谒庙(俗称起场)。同时,传统秧歌的乐手、身子(秧歌队员)皆是清一色的男性。另外,“排门秧歌”每到一家,主人都要“打醋坛”、“烧高香”预示来年顺当等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地向农村延伸,民间体育文化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民间闹秧歌的仪式日渐式微。继而以举办开闭幕式、燃放花炮等现代礼仪所取代,同时女性也成为秧歌队里的骨干,不少地方还将乐手改为女性,提高现代秧歌的娱乐性和全民参与性。此外,秧歌队前增加了彩车(广告宣传车)、仪仗队、管弦乐队等;秧歌队中增加了旱船、狮子、龙灯、跑驴、高跷等民间社火内容。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重大的改进与发展,提升了民间秧歌的文化内涵。

    现代陕北秧歌的另一特点就是全民健身性。在当今的陕北。“扭秧歌”乃是农村地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群众基础的一项活动,并成为老百姓全民健身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在城镇秧歌还成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街头健身项目。值得一提是。1997年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广大群众参与度最高的十大健身项目中,秧歌也位居其中,成为广大群众十分喜爱的健身项目。于是,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召集国内4大秧歌流派(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冀东地秧歌和山东商河鼓子秧歌)的专家,创编并推出了第1套和第2套健身秧歌套路。秧歌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3.2 现代秧歌的类别 陕北秧歌从艺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一般一个秧歌队由数百人组成,规模宏大,气势热烈,并有高跷、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腰鼓等民间社火相伴。“踢场子”秧歌,也称对子秧歌。它要求参加表演的人数、道具、唱段等必须成双成对,并具备10个对称的格式,如人物、服装、道具、队形、进出、动作、情态、图案、唱段等一一对称。按节庆内容及功能分,拜年有排门子秧歌、彩门秧歌,正月十五元宵节有花灯秧歌(如举灯、提灯、担灯等)和九曲秧歌等等,并形成了延安、榆林两大流派。在延安秧歌流派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延安北部的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对子秧歌、走灯秧歌和延安南部的老秧歌等。在榆林秧歌流派中尤以榆林大秧歌最为著名。榆林大秧歌的程式和内容主要包括起场、谒庙、排门、搭彩门、踩大场、转九曲、火塔塔、火判等。

    3.3 现代秧歌的风格 陕北秧歌是亦歌亦舞的综合艺术,它集“走、跳、扭、舞、唱”为一体。其主要技术特点是“扭”,即在锣鼓、唢呐等民间乐器伴奏下,男的腰系彩绸,女的手持彩扇,以腰部为中心,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基本舞蹈动作有:原地扭、十字步、三步一停、抖肩步、金鸡独立、抬头望月等。陕北秧歌是以行进表演为主的,在行进中,“伞头”(指挥)要经常走出“花子”来,常见的秧歌队形图案有卷白菜心、十二莲灯、十字梅花、二龙出水、盘龙过街、大游四门、五马空城、水漫金山、八仙过海等约有100余种图案。另外,伞头还要善于见景生情,即兴编唱秧歌“贺词”。在表演风格上,讲究“走的轻巧,摆得花哨,扭得活泛”等艺术韵味。

    4 秧歌沿革的基本特征

    4.1 多元文化基因 陕北东临黄河与山西一河之隔。北依长城与内蒙毛乌素沙漠接壤,西接甘陇、宁夏。南通陕西关中平原。这一地缘关系决定了陕北处于草原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河套文化的包围之中,成为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并受到相邻民族文化的影响。陕北秧歌正是广泛汲取了相邻地域民族艺术文化的养料和成份,从而形成了陕北秧歌多元化、开放性的文化特征。如陕北秧歌演唱的秧歌曲,主要来源于陕北民间歌谣和地方小调,它受山西民歌“山曲”、宁夏、陇东的“花儿”、内蒙南部的“爬山调”的影响较大。同时,陕北秧歌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较大。在当今与内蒙古交界的靖边县一些村镇,不仅在饮食习惯上吃炒米、食酥油、饮奶茶以及陕北人对羊肉的喜好等饮食习俗和“九曲秧歌”中的“搭火塔”习俗。都有游牧民族文化的遗存。而且,每年春节闹秧歌时,尚有许多群众身着蒙古袍表演,不仅服饰打扮显现蒙古族人形象,甚至在扭秧歌的动作上亦具有内蒙古“安代舞”的一些风韵遗痕。由此可见,陕北秧歌是在不断地融合、吸纳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份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当今陕北秧歌的一些主要风格和基本特征,具有多元文化承传基因。

    4.2 由“拜神”羽化为“乐人健身” 陕北自古因干旱缺雨、自然生态环境恶劣而贫穷落后,因而在广大民众中自觉不自觉的形成了“靠天吃饭,以土求存”和“万物皆由神灵主宰”的生存观。于是便产生对神灵的顶礼膜拜和祈求神灵消灾免难、五谷丰登的一种潜意识信仰。人们借助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利用春节的闹红火和当地的庙会习俗,组成综合性的社火舞队表演,以达到祭祀拜神。祈求神灵驱妖降魔、消灾免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目的。在陕北道教圣地白云山及其周边地区,秧歌亦成为道教做斋醮时祭祀神灵的一种方式。另外,旧时的陕北,灾慌战乱不断,瘟疫四起,农村缺医少药,小孩成活率不高。人们不仅向“神”求儿女,还常常请“神”护佑。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常许诺给“神”跳秧歌以示答谢。在当今的陕北民间秧歌老艺人中,他们大都是在小的时候由父母抱着在神灵面前磕头烧香许了愿的。因此。从小就以抱着给“神”还愿的虔诚态度,年复一年的积极、主动地参加秧歌活动,有些还成为当地著名秧歌艺人。旧时的陕北,以秧歌“拜神”求平安,便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和对美好生活愿望追求的一种潜意识表达方式,并世代相传。可见,许多民间体育活动都是渊于人类原始信仰的一种物化形式,其原初动机都是为了“拜神”和“娱神”。

    随着老百姓的审美思想、审美追求、审美品位、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民间闹秧歌的“娱神”色彩和成份逐渐淡化,而民间秧歌蕴含的娱乐性、健身性、交际性等现代体育文化功能日益得到彰显,秧歌的娱神内涵日渐式微。可以说,民间秧歌由“拜神”到“乐人健身”的演化过程,是体现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以及人们观念意识变迁与发展的缩影。如今,“闹秧歌”已成为陕北农村地区广大民众文化娱乐、全民健身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正如当地老百姓讲的:“如今光景好了,过春节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图个‘热闹’,每到春节唢呐一响、秧歌调一起,一年中所有的忧愁、不快和烦恼,都能被这秧歌调吹得一干二净。”道出了秧歌在当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文化娱乐、调节心情、凝聚人心、健身强体等多种社会功能。

    4.3 现代秧歌已成为“文化软实力”

    4.3.1 富有精神感召力和社会凝聚力 农村、农民是陕北秧歌滋生发展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如今“闹秧歌”已成为陕北广大民众倍加喜爱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和缺少的内容,在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越来越占据

    着重要的地位。每逢春节或节庆,城乡都要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相互拜访,比歌赛舞。秧歌不仅成为当今陕北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的主要活动内容和重要庆贺方式,而且成为提升村邻交往、链接城乡文化、凝聚民心的主要方式,并成为陕北地区最富有精神感召力和社会凝聚力的一项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在当前农村文化活动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者重要作用。

    4.3.2 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党中央倡导“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召下,陕西省政府十分重视弘扬与科学发展陕北民间秧歌传统文化,以作为我省文化软实力来抓,为现代秧歌提供大平台,扩大秧歌的对外交流。推动民间秧歌的发展。1993年应邀赴深圳参加“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民俗文化大展示活动;1997年和1999年分别参加了香港回归、国庆50周年以及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亚太活动周等重大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2004年应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之邀,陕北秧歌参加了香港“2004年新春国际汇演”的演出活动;2005年中央电视台录制纪实片《望长城》对陕北秧歌作了专题报道等等。通过参加国内外重大文化艺术交流与媒体宣传等文化传播活动,将富有黄土风情的陕北秧歌展示在世人面前,秧歌不仅成为黄土高原最具影响力、最具群众基础的一项活动,而且成为了解熟悉陕北风土人情、宣传陕北地域文化信息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和著名文化品牌。

    总而言之,陕北秧歌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样式和民间农时节令活动方式,经世代承传流传至今,大致经历了古代秧歌、延安秧歌和现代秧歌等重大历史发展演进过程。纵观陕北秧歌的发展史,古代秧歌是现代秧歌艺术文化生成的母体和胚芽,“秧歌剧”和“健身秧歌”标志着传统秧歌的现代转型与秧歌社会功能的提升。可以说,陕北秧歌的演进史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发展过程。在秧歌的承传进程中,人们对神灵崇拜和民间祭祀习俗是形成秧歌繁衍生息可依附的社会环境条件和群众基础。同时重视吸纳和接受其他民族文化成份和养料,使陕北秧歌不仅具有多元文化承传基因。而且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独特艺术品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民间秧歌文化资源的深开发,秧歌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凸现,秧歌的社会功能多元化,秧歌将更加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旅游等事业,并为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氛围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陕北 秧歌 意蕴 沿革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