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莫言文学在美媒介镜像解构

    时间:2021-01-28 07:56: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研究背景

    2012年10月11日晚,瑞典文学院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诺贝尔奖,不仅是专业学术领域的认可,更是一种普世的权威尊重。尽管诺奖评选史上,也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诟病,但依然不能动摇诺贝尔奖在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地位。文学实力不仅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在国家形象构建上,起到更为直观的作用。作为大众文化媒介,文学不仅铭刻一个国家在某一历史环境中的美学趣味,也遥指掩映其下的政治潜意识,反映着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经济状况、政治形势、时代精神、民族特性,成为社会的“一种镜像”。一国的文学作品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作品中所描述的地理景观、风土人情、社会状况、人民风貌等,将构建海外读者对该国的整体认识,形成这个国家的国家形象与国民形象。[1]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同样获得诺奖的国家首脑深谙文学在国家形象构建中不可估量的作用。

    《国际先驱导报》曾有报道,在中国全面启动国家公关的今天,西方对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偏见,以及传统文化过度传播、现代中国形象输出不足,共同铸成了海外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三重困境。三重困境反映在文学领域,则表现为西方重视中国文学中的政治效益,而忽略文学本身的学术价值;古典文学的深远影响导致西方受众对中国形象定位还停留于落后、封建时代;而较之尴尬的是,现代中国文学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政治偏见等因素,在海外的传播力极弱。

    据估算,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每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有1000多部,而其中被翻译到国外的不过10%左右。 莫言无疑是个例外,作品及其本人在海外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早在获诺奖之前,2001年《酒国》( 法文版)获法国“Laure Bataillin”外国文学奖;2004年3月,莫言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1月,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2006年9月,获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06年9月,获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2]

    而今,莫言又为中国文学摘得国际最高荣誉,莫言本人已然成为中国作家的世界代表,其作品也将成为国际华语文学的研究典范。我们有必要整合西方强势媒体在获奖事件中对莫言本人、作品以及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议程设置“语料”,在框架理论的研究范式中,勾勒出莫言个人及其作品在西方社会塑造的中国人、中国文化形象。

    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

    以美国报纸发行审计局(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 ABC)2012年5月1日公布的最受读者欢迎、最有影响力的25家美国报纸(整合平日版、周日版、电子版三项排名,总计36家报纸)为准。

    2.样本提取方法

    在华中科技大学数据库,进入外文数据库中PressDisplay(报纸库)程序。输入关键词为:Mo(外国媒体对莫言的称呼)与Nobel(诺贝尔英文)。设置时间为莫言获奖公布10月11日至笔者研究时间11月30日。媒体选择为美国。

    在出现的256个结果中,逐一排查(1)中的36家报纸,得到其中15家报纸的26篇有效报道(其中24篇事件或人物的直接报道,2篇间接报道)。

    3.样本概览

    新闻框架理论在实际研究中,坦卡特(Tankard,2001)设计出了11项指标组成的“框架列表”作为经典的研究模式。实施预研究中,笔者详细阅读了26篇研究样本,在“框架列表”的基础结合本研究需要,设置了报道数量、报道时间、新闻标题、引语选择等研究变量。

    4.样本分析

    (1)报道数量。选择范围为36家媒体,样本提取结果显示,有效样本来自其中的15家媒体(考虑到一些媒体未在PressDisplay程序中投入报纸资源,在此不对36家媒体的关注度做分析)。样本总计26篇报道,其中24篇为对莫言获奖事件或莫言本人的直接报道,2篇为引用该新闻素材的间接报道。样本中所呈现的24篇报道来自15家媒体。平均每家媒体直接报道1.6篇。15家媒体在地域分布、办报特色上呈现多元化。而且该新闻事件为与美国民众相关性并不高的国际性新闻,可见美国媒体重视对中国新闻的舆论塑造,对与中国相关性高的新闻具有较高的关注度。

    (2)报道日期。报道日期较为集中,以10月12日最早,也是报道高峰,共有14篇报道发于这一天,约占53.8%。瑞典学院是在10月11日发布莫言获奖消息,后一日就刊登见报,体现了该新闻的时效性高。而12日发布的报道多为消息,之后报道则有涉及评论、通讯、人物专访等形式。23篇报道都集中在10月12日至17日,这一时期为该新闻有短暂的集中报道期。

    (3)新闻标题。梵迪克在其《作为话语的新闻》中阐释,新闻报道的标题,一般表达该报道宏观结构中最重要或最相关的信息。标题是新闻文本内容的纲要性概述。不难看出,以上的26个新闻标题已经将报道内容、媒体立场有了一个较清楚的展示。中国作家获奖事件,美国作为第三方媒体,只有9篇报道的标题为客观陈述事实的中立性质,其他17个标题或是明显有偏见色彩,如芝加哥论坛报标题《Nobel choice a jolt to literary world》,“jolt”一词为震惊、摇晃、颠簸之意,标题显示了对莫言获奖的质疑,有负面煽动性;或是将文化新闻政治化,如明星纪事报《Author of daring fiction hasn’t run afoul of party》,直接用作家与党政关系来做题,过分强化了政治在文化事件中的作用,导致新闻舆论引导有失公允。26篇文本中,唯有旧金山纪事报的《Chinese fiction heating up globally》稍有褒扬意味。可见美国媒体对中国事件的报道还是多以负面性、政治性为主,有失新闻真实原则。

    (4)引语选择。报道中的引语来源除了当事人莫言之外,主要分为四类人。一类是莫言作品译者或出版商,如美国译者Howard Goldblatt对莫言的评价被大量引用;二是中国传媒界的舆论领袖,如《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三是授奖方瑞典学院及其官员,他们对莫言获奖有官方的评价标准;四是政治言论者,如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政治异见者艾未未。需要指出的是,洪磊代表中国官方意志,言论具有权威性,而艾未未作为政治异见者,言论偏激,有失客观公允。

    研究结果与反思

    1.莫言文学在美媒介镜像

    研究设计中的样本概览,已经让我们对美国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倾向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上述媒介镜像框架的呈现,则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媒体向其受众所塑造的中国作家及中国文学形象。

    (1)外部因素。

    关于作家个人,他们所关注的大多为莫言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介绍其为“not a critic of the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不是一个专制政府的批评者)”多达四次,对名字的解释也是九次提及”don’t speak(不要说话)”,并联系中国体制,曲解莫言取名用意是中国言论、出版自由受官方严格管制,莫言警示自己“不要说话”。当然,美国媒体对莫言也有“China’s Faulkner(中国的福克纳)”这样的盛誉,认为莫言是“magical-realist novelist(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可见他们对莫言的文学才能还是认可的,之所以出现了负面词汇,是因为媒体将文化新闻政治化,囿于政治偏见对莫言进行“有色眼镜”审视,从而导致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偏离。

    而对作家与作品成长的社会环境,美国媒体一如既往地沿用偏见词汇。曾有学者对《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词汇进行研究表明,《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贬低与抹黑色彩浓重。研究中所列的偏见词汇与本研究中社会环境所罗列关键词高度重合。可见,对中国制度与中国政府专属名词的使用,美国媒体已形成了滥用与误用的传统,美国受众对中国的偏见镜像由来已久。

    (2)内部因素。

    代表作品中,提及频次最高的是莫言于1986年发表的成名作《红高粱》。这部作品之所以广泛引起关注,一是因为该作品为莫言早期海外推广的作品,在外传播历时长,已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二是因为该作品经著名导演张艺谋之手所拍摄的同名电影在国际热播,1988年获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成为西方世界最早接触的中国影视形象。影视与文学作品的强强结合,让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美国媒体对莫言作品的评价,其描述中无一例外都是中国政府忽视人权的负面塑造,而海外受众不谙中国国情,不能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再加上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偏差,将加深受众对中国的误解,进一步丑化了中国与中国政府的形象。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美国媒体塑造的莫言文学的内部环境: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了较为粗俗、土气的中国农村落后、荒蛮的生活故事。这种媒介镜像的形成,有利于莫言作品“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深入人心,然而中国农村、农民形象被打上了迟钝、愚昧的标签,与现代文明脱轨,无疑中又加深了中国形象在海外的负面效应。

    2.莫言文学媒介镜像对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

    (1)应对美国媒体误读——政治抵制与文化发展双管齐下

    以上研究表明,美国媒体对我国的文化新闻带有极大的政治化扭曲倾向,这就导致在新闻报道立场上,美国媒体站在了我国的对立面,大力挖掘于我国对外形象输出不利的负面新闻素材,在新闻语用上,会刻意夸大,恶意扭曲。而舆论引导方向上,也会将矛头指向中国政治,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极大的国家形成中国仍处于“专制、暴政、集权”时代的印象。

    我们认为,例如刘晓波、达赖喇嘛获诺奖一类的事件,中国政府(如外交部)有必要向相关组织严厉声讨,向国际社会做出官方的事实澄清,发出中国的声音,以赢得国际的认可。即使少数西方国家有恶意诋毁的嫌疑,中国的严词厉拒也会成为国际正义之士判断事实的重要标准,而不是仅听西方一家之言,造成对中国的误会。对外政治抵制,对内则要加速文化发展步伐。在世界大国的崛起过程中,以文化维度来塑造国家形象,是一个已被证明的普遍规律。早在1997年,英国企业界在政府支持下,发起以“最酷的不列颠”为主题的英国形象国际宣传活动;1998年,日本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法国则于近年提出“文化欧洲”的设想,谋求建立欧洲文化共同体。[3]而基于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基本国情,这里的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指传媒产业的发展。国际传播语境下,一国的对外传播能力往往能决定一国对外的话语权。美国的全球传播策略就是企图通过传媒工具影响世界舆论。美国拥有1300家电台,8000家有线电网,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与制作。美国通过传播媒介输出其“自由民主”的观念,由此来动摇别国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根基。不仅仅是美国,有统计数据显示,仅占世界人口1/7的发达国家新闻媒介,掌握着全世界70%的消息来源。中国媒体的国际新闻话语权争夺面临着严峻挑战。而对外传播实力的增强,来源于传播设备、传播组织与传播人才三方面的发展。

    (2)自身传播能力建设——“现代中国”与“文明中国”齐头并进

    从莫言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美国媒体不能否认莫言个人的文学才能,对莫言作品抱以褒奖的态度,但是不得不说,作品中反映的内容,是中国农村腐朽落后的生活片段,或是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特殊历史时期的混乱状态,这些事件与现代文明和谐的中国社会相差甚远,也非中国悠久历史的主流文化。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新世纪里中国文明、现代新形象向国际社会有了两次集中的展示机会。现时期的中国,京剧、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化输出市场业已让海外受众倍感疲劳;文化大革命,抗日战争中的故事已然引起受众对中国社会的误读与曲解。我们需要塑造的对外输出形象,不论是文学、体育、科技,抑或政治,都该是如奥运、世博这样可以展示现代中国的先进与前卫,展现文明中国在历史新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让海外受众知道,中国在紧跟世界文明潮流,中国处于国际发展的第一梯队。中国昨日或是深厚渊博,或是风云动荡,而今的中国迈着现代化步伐,紧跟世界文明浪潮。

    注释:

    [1]张文诺:《论中国形象的文学塑造》,《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第33卷

    [2]宁明:《莫言海外研究述评》,《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

    [3]《海外中国形象面临三重困境》,《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2月3日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解构 镜像 媒介 文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