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集群环境下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1-01-31 07:52: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在产业集群的大环境下,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理论与技术标准理论,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会受到集群内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和科技政策;集群内渠道企业、竞争者、高校和科研院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集群内企业战略选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制定和打造适合自身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使之成为行业标准或者事实标准,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位于领军地位。

    [关键词] 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企业

    [中图分类号] F12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153-02

    引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日益深入的情况下,中国加入WTO和在世界新经济的影响下,国内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提高。经济学家们都形成了一种共识,抓住标准就等于抓住了在行业竞争的优先权。产业集群是一种特别区域的组成形式,被看作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讨影响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有关因素,本文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和技术标准。

    一、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理论

    在20世纪左右,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开始被提出。各种流派目前达成的共识是指在一个特殊区域的特殊领域,汇集着一些相互关联的供应商、公司和专门化的协会。以这种地区聚集能够形成有效的行业竞争,使企业可以共享地域公共设备、行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间的集聚效应、外部效应、规模效应和增强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的观点在1990年被迈克·波特率先提出,概念是许多关系密切的企业和机构在一个特定区域的聚集,从而构成有效的竞争的现象[1]。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概念是:在一个特殊的区域,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导致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下降[2]。经过对英国部分产业的集群现象的观察和研究,马歇尔得出了外部规模经济和企业集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结果,企业外部规模是企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和条件。这类经济形式常常可以因为许多性质相近的中小型企业集聚在特定的场所,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产业地域分布而得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产业集聚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站在分工的角度[3]。他认为,分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企业内分工;第二类是企业间分工;第三类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分工的第三类企业间分工形式就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支持。不管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行业的生产能效都无法比拟企业集群。企业集群拥有如此巨大的竞争优势,恰恰是由于这种分工。

    (二)技术标准理论

    1.技术标准定义

    国家标准关于技术标准的定义:对标准化行业中要求协调统一的技术项目所订立的标准。工业社会是最早创建技术标准的。我国国家标准目录中第1000号以前的标准也基本是这类标准。因此早期的标准均称为“技术标准”。

    ISO关于技术标准的定义:技术标准是标准化范畴中必须和谐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做的统一规定。

    2.技术标准的制定程序

    我国对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颁布了相關规定,在制定标准时应予遵守,制定一项技术标准,从立项到发布是一个逐步提高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环节: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

    二、集群内政策环境对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影响

    (一)产业政策影响

    1.抢先制定技术标准,扶持本国企业发展。许多国家为了使自己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或事实标准,利用政治和外交等手段指引本国企业技术标准的发展。比如,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基于英特尔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情况下过早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挡住了无线局域网识别和安全基础设施提议成为国际标准。谁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上抢占先机,也就是获得了对行业产品的垄断权,借此获得巨大利润。各国现在已经达成共识,不遗余力的为本国企业的技术标准的发展给予产业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过分依靠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出现失误。产业政策的出台,是政府对于某一行业各方面信息考察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决定,但由于政府获取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可能会对技术标准的制定造成巨大的失误。产业政策支持下的技术标准创新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进步,有些时候反而会导致技术标准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失误影响企业的发展。如TD-SCDMA(TD)标准的合理性。TD标准的重大技术失误,使得中国移动遭到消费者因质量问题的大力抵制和大唐移动高层集体辞职。由于对TD标准的认识不清,花费了数百亿人民币的代价实在惨痛。

    (二)人才政策影响

    1.标准化人才的数量多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企业标准化队伍的建设明显不充分,很多的小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标准化人才。标准化人才的欠缺,无法完成繁多而复杂的标准化工作,就不能保证技术标准及时有效的被制定出来。只有标准化人才数量得以保证,才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的顺利进程,并确保企业在制定技术标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后力不足的情况。

    2.标准化人才的结构是否合理。千军易得,良将难求。这句话对标准化人才队伍同样适用。企业最缺的不是中底等标准化人才,而是高级标准化专家。标准化专家不仅对技术标准的制定提出意见,而且对于公司的整体管理进行改进。企业没有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和顶层人才的缺失,就难以对当前的技术标准水平进行突破。

    (三)科技政策影响

    1.降低技术标准制定的技术风险。为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技术等方面支持,在科技政策的支持下,减少因技术方面的问题而造成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失误,为技术标准的制定降低失误率,为技术标准把关。

    2.为技术标准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标准的完善以科技为能量和源泉,科研成果在一定条件下,经由特定方法的转变成为技术标准。技术标准通过科技成果体现。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开发出适应市场的产品,技术水平先进的科技产品为企业技术标准的不断改进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企业技术标准的自主创新技术的科技含量。

    三、集群内相关主体对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影响

    (一)渠道企业的影响

    1.供应商的影响。作为企业的供应商,需要为企业提供配套产品的零部件或原材料,所以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产品的技术标准必须兼容和互补。例如,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的技术标准,供应商就需要提供配套的原料和设备支持,这时就需要供应商与企业的技术标准一致,才能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经销商的影响。作为企业的下游经销商,是销售渠道里关键的环节,也是使产品推向市场的良好途径。经销商和企业是一种供需关系,必须使企业与经销商在产品技术标准上相互配合。保证上下游产品技术标准的统一协调,才能确保企业产品有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二)竞争者的影响

    1.与竞争者的合作关系。如:共同设立技术标准,形成技术标准联盟。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基础就是技术标准。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并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打造出行业间的事实标准,从而在行业间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和绝对的竞争优势。尤其当某种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很高时,企业间的合作尤其重要。

    2.与竞争者的竞争关系。通过技术标准的较量是企业战胜竞争对手的最好途径。谁能在同行业中的新产品的技术标准上率先取得突破,谁就能把握住时机超越竞争对手。通过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标准来增大与竞争对手间的产品差别,企业可能会加入技术标准联盟或者自主开发和研制技术标准。例如,在1998年,长虹想要获得电视机行业的霸主地位,大量收购彩管等原材料。但是,随着新型液晶电视的问世,新的技术标准的出现,人们对传统彩电的消费需求大幅度减少,给长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影响

    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可以组成技术标准联盟,共同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二者是以技术为桥梁纽带的合作关系。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大量优秀人才和科研资源的聚集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经验、技术、供求关系基础之上,建立了密切的互动关系。企业给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输送先进的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提高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水平。在通常状况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时,扮演着创新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四)政府主管部门的影响

    1.提供优惠政策的支持。如人才、税收、资金、技术、信息和良好的法律环境。在企业制定技术标准初期,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情况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弥补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先天与后天的不足。比如,技术标准制定时标准化人才短缺、信息闭塞和资金不足等情况,政府主管部门应用自身特权给企业制定技术标准营造良好的环境。

    2.制定技术标准的参与者。在某一种新的技术开始进入市场时,因为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而没有达成一致的行业标准,政府主管部门会选择一种恰当的技术标准来充当行业标准。这时的政府就起着保障技术标准正确发展的作用。经过行业间激烈的竞争,最后市场中会出现拥有绝对优势的企业联盟。同时,行业技术标准会受到优势联盟的影响,优势联盟的企业会主导和控制技术标准。这时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角色就会转而以履行职务为主,充当最传统的角色:公共事业服务的任职者。

    (五)行业协会的影响

    1.起着发起带头的作用,协助技术标准联盟的成立。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最初阶段时,作为服务者和信息库的角色,帮助信息、技术、知识等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技术,增加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科学依据。企业获得共同的资源,达成一致的技术标准,促进企业间技术联盟的建立。

    2.帮助技术标准的推广,组织和协调技术标准的制定。使先进的技術标准在行业间共享,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优化整合行业间的分工与合作,改善产业链中不足。技术标准中的优点得以扩大和标准的共享,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的进步。

    四、集群内企业自身因素对制定技术标准的影响

    (一)企业战略取向的影响

    企业战略层次可分为三层:公司战略、事业部战略和职能战略。

    1.技术标准成为企业的职能战略。例如成立标准化部。公司为了确保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创设准确的技术工作规则所实行的治理标准。通过标准化部的作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优化生产流程,避免重复性工作,降低生产成本,合理利用原材料,提高产品质量。

    2.技术标准上升为企业的公司战略。当公司高级管理层足够重视技术标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会将技术标准上升为公司的整体战略,以技术标准为手段从事市场竞争。以华为公司为例,击败爱立信、高通成为5G的技术标准制定者。在通讯行业,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通常是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在5G时代由中国来制定标准,这意味着通讯行业的一次重新洗牌。华为这次以技术标准为切入点在行业竞争中取得优胜,正是技术标准在行业竞争中的关键作用。对技术的垄断同样意味着对行业市场的垄断。企业以技术标准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所带来的利益不言而喻。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1.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公司制定技术标准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一项新技术标准的成功首先需要企业科研队伍的研发,进而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最后才能作为技术标准得以应用。由此看出,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的前身。

    2.缩短技术标准的制定周期。技术创新能力越高,企业研发技术标准时间就越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就越快。技术标准所需要的技术由技术创新所提供,随着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旧的技术标准终究会被新的技术标准所代替。

    3.推动技术标准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当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每提升一个档次,企业的技术标准也就提升一个档次。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提高技术标准,让企业具有顺应市场经济形势变化的应变能力,研发出令顾客满意的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同时利用新产品抢占市场资源,增加市场份额和领导市场。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就如同一部有力的发动机,不停歇地带动企业技术标准的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企业体制创新,使企业永远迸发活力。

    五、结论

    在集群产业的大环境下,企业制定技术标准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集群内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科技政策,集群内渠道企业、竞争者、高校和科研院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集群内企业战略选择、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制定和打造适合自身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使之成为行业标准或者事实标准,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位于领军地位。总之,想要企业位于不败之地,必须认识到,认真和正确对待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45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80

    [3]亚当.斯密.国富论[M].武汉:武汉大学,2010:18

    [4]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1

    [5]李春田.企业标准化的战略目标[J].中国标准化,2012(11):27

    [6]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65

    [责任编辑:高萌]

    相关热词搜索: 集群 技术标准 制定 因素 环境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