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从解说词的形象性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道

    时间:2021-02-21 07:59: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2》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饮食,即第一季后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收视高峰。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其中解说词作用功不可没。本文深入讨论从解说词的形象性分析《舌尖上的中国2》成功之道。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中华美食 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071-02

    前不久在央视完美收官的《舌尖上的中国2》是新纪录片时代的楷模。这部定位为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延续第一季的模式但比第一季叙事更流畅,影像语法更成熟,在七集作品中包含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收视高峰。《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其中解说词的作用功不可没。纵观影片的文本,我们从解说词的形象性角度出发,寻找出怎样的文字编码可以让人们有滋有味地再次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

    一、从内容到主题的契合

    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具有形象性。纪录片的形象是具体的人物和事组成,声画、结构、情节等元素无一不都是为了打造具体的感性的形象,而塑造形象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主题所服务的。画面可以展示人物的神情、动作、以及事件的发展过程,但画面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却无法准确地提炼主题,此时就需要语言来准确定位。

    有些纪录片唯恐前文的讲述没有表达出深刻的主题,于是总喜欢在影片最后字斟句酌一段内涵性与概括性兼具的佳句,希望能够达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样拔苗助长的处理往往会打乱了整体的节奏性,割裂了与前文的叙述关系,使得结尾段落既生硬又夸张。这部纪录片打破了这个解锁。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命题这部作品意义为“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这段关系概括为处于时代变革期的中国,在传统意识与现代生活的从磨合到融合的过程。理清楚主题的方向性,那么文字就开始掌舵。

    我们以第二季《脚步》为例,整理出这一集9个小故事。

    结尾处解说词这样写道: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出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

    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

    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是食物版“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主题的提升也要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来提炼。每集48分钟左右的正片大概会讲述7-9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分别讲述了各自的小主题,无论在前文中故事讲到何种程度,在每集的结尾都交代这些故事结局。《脚步》这一集每个分支的小故事和主题在前文布局比较分散,解说词在最后呈现一种收拢的趋势,把所有的分支最后汇总到主干线上,这种回字型的结构安排非常符合我国观众对故事的传统欣赏习惯,尤其是对大团圆结局的心理诉求。在主题的凝练过程中,创作者将朴素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在结尾回合,没有提炼,没有拔高,用一种朴实的语言简单地做了总结即可。

    二、从静态到动态的结合

    美国营销大师爱玛?赫伊拉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论断:“不要卖牛排,要卖煎牛排的嗞嗞声。”营销学中的经典同样适用于具有商业性特征的纪录片。影视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声画作为第一叙述语言通过具象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行动过程记录事件发展,它的缺陷在于不能传递直接感情与感觉。文字语言使用感性化的词组来补充画面中情感的传递部分。

    第一集《脚步》讲述萝卜饭的片段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猪肉八分肥,两分瘦,带皮最好,切寸断,与香菇海蛎、虾干同煮,肉的丰腴,萝卜的清香,米粒的饱满,这就是让泉州人欲罢不能的萝卜饭,一种简朴而丰饶的主食。”

    这段文字中配合是影像时常30秒,包含了11个特写镜头,食物在高清摄像镜头下色泽鲜艳,蒸腾的白气加上煎炸的“嗞啦”和炖煮的“咕嘟”声,看上去极其诱人。镜头中没有包括制作的步骤,如果文字来补充这一段落其意义不大,因为绝大多数观众的注意力此时都沉浸了画面中,会忽略文本的讲述。此时的文字要补充的是画面无法体现的味觉。解说词中“肥”“瘦”“丰腴”“清香”“饱满”简单押韵的形容词叠加与组合也如同“煎牛排的嗞嗞声”,不但让观众们脑补了所有空缺的图像,更是能够感受到这萝卜饭鲜香的滋味。

    当遇到需要表达的某种感受是我们熟知的感觉时,解说词刻画形象,多使用带有比喻、联想性的修辞,从物体的性质、外观、质感、口味等方面与常见感受相联系,更明确事物的特征,进而刺激观众脑中额神经元素联想到由这些相关性带给人们的感受,这是一种静态的表现方式。比如形容“酸甜苦辣咸”味觉,我们可以比喻成 “甜得像蜜一样”或“酸倒了牙”,因为这简单的感觉与常识性相同,使用静态修辞手段表达则通俗易懂。

    头疼的是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更为复杂的感触,静态的形容词已经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了,则需要转换一种动态的描述方式。

    例如:“这种原产中国植物果实(花椒),食用时以每秒五十次的频率产生轻微刺痛,触发神经。这种口感,中国人称之为‘麻’。” (第五集《相逢》)

    “麻” 当它成为一种味觉时,字典中没有明确的阐述。与“麻辣”组合在一起时意为:“像姜、蒜等的刺激性味道”。这种抽象的解释顯然不适用形容需要更具体化的味道,“食用时以每秒五十次的频率产生轻微刺痛,触发神经”这段文字捕捉到的是一个运动的动态过程,抓住其中的运动轨迹和特点,让观众在脑中同时进行这种运动方式,进而说明味觉微妙感受。

    人类原始的情感其实也正是通过劳作来表达出的,因此将对感觉的描述由静态到动态组合,目的是为了让观众在“看”和“听”的基础上能够感同身受地把握物体的形象。

    三、从知识性到通识性的调整

    《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后伴随而来的是网络上悄然走红的 “舌尖体”。所谓 “舌尖体”就是影片中会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解说词:

    “一切就绪,是请出老盐水的时候了,它相当于发面时的酵母。有了它,坛子里的杂菌得到抑制,乳酸菌的数量占据上风。在这种菌的作用下,蔬菜中的糖转化成乳酸,造就了泡菜酸爽的风味。” (第四集《家常》)

    纪录片跟剧情片区别之一在于纪录的目的:剧情片允许其意义停留在单纯的趣味性上,纪录片在兼顾娱乐的同时首要具备的基本性能是信息的传递。在文明社会面前,观众不满足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演绎的是最简陋的厨房、最基础的食材、最朴素的厨师,想要抓住今天的观众注意力,就要在普通中“猎奇”。我们可能熟悉泡菜的制作过程,可能不明白具体的化学原理——这就是兴奋点,也是知识点需要进行科普;但是观众对复杂的分子活动又不感兴趣,所以导演们这种独创的“舌尖体”避开了深奥的化学变化,把食物全部比拟成鲜活的烹饪制造者,食物的形象不再是被动的呈现,而是主动积极参与。

    以往的美食节目对食物的记载大多数是口口相传的心得,没有绝对的说服力;书本中的菜谱又过于书面化。《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之所以能做到老少咸宜,就是做到了用通识性来解释科学性,每当遇到告知观众一个知识常识时,把那些绕口的专有名词替换成高频率的日常用语,一带而过点到为止的普及,让中式餐饮中匠心独具的腌制和发酵味道的有了更深入人心理论依据。这种处理让影片内容更加丰富化,语言叙述更加多样化,让纪录的对象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四、从共性到个性的统一

    当今纪录片创作走向中,记录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走向。在成功的纪录片,它的素材筛选的模式都是在普世的情节中,挑选鲜明而又独特的个体。镜头语言具有普遍性,可以交代时间地点等基本背景和事实,人事物个性的体现则通过文字聚焦到一个点上来进行刻画细节,纪录地越详细越能引发观众的关注和思考。例如:

    “不要妄想抓住他们(跳跳鱼),除非舍得用五年的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五米长的钓竿,六米长的鱼线,捕捉十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脚步》)

    父母为子女准备食材的场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比比皆是,为什么只有这段父亲为女儿捕捉跳跳鱼的情节让大家刻骨铭心。原因就在于,解说词这个过程细节性的叙述。画面从不同的角度与景别,多次反复同样的抓捕内容,如果屏蔽掉画外音,观众就不能抓住故事的重点。解说词使用几组数据,分别以其他事物作为参照系,提醒观众重点关注故事细节——食物的大小、吊杆的长短、练习时间的长久等,具体数字分组对比铺展开来,不必说明具体的过程,抓捕的难度一目了然,比任何解释都铿锵有力。不足百字文字背后省略了一大段同类故事的叙述,呈现的父亲对女儿独有的溺爱方式。

    解说词与画面一直有这样争论的:是先拍摄,根据内容写解说词还是先完成文本,再从素材中挑选出合适的镜头来。在这里顺序问题我们先暂且不表,无论哪一种模式,文字都不用再累述影像已经清晰明了的事件过程。事件的形象性、完整性可通过几个关键点串联起来,剩余的观众自然会根据共通的情景中自动补充。这个 “关键点”就是纪录的对象有别于他者的个性。细节表现关键点的形式多种多样,文字要像景别中特写镜头一样,放大动作细节、语言细节、音响细节、程度细节、情节细节、场景细节等。从细微的侧面入手,对于物象的塑造做到“有图有细节有真相”,形象性从共性到个性的统一,“细节决定成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从情感性到哲理性的上升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时,解说词时常出现的赞颂体、歌颂体,在风格上接近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诗情的注入。进入90年代中后期,纪录片定位于精英文化,主题立意严肃又深刻,解说词自然流露出了一种说教式的遗风,《舌尖上的中国2》涉及不少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富士康打工”“北上广生存”“高考工厂”“租房陪读”“单亲家庭”“421家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难怪网友看过之后会对影片题材特出质疑,纷纷吐槽档美食片做成了社会问题纪录片——“泪水比口水先一步”陈晓卿则笃定地回应:“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作为纪录片人,有些故事不记录下来,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总导演的这番话其实说明尽管我国的纪录片已经与国际化接轨,但是我国电视纪录片传统的创作模式和肩负的社会意识思维依然根深蒂固,这个传统没有正确好坏之分,就是一种中国特色。

    尽管纪录片肩负的功能观念确实让《舌尖上的中国2》抒发了过多的人文情怀,但幸运的是解说词削弱了它的煽情成分。

    《脚步》一集记录了风餐露宿的养蜂夫妇对话:丈夫调侃自己“耙耳朵(惧内)还有一定的好处”,妻子则笑他“饭还没做好就装模作样的表扬我”;《家常》里丈夫偷偷地帮坐月子的妻子喝掉长辈煲的汤,结果“两个月后,幸福的故事有了戏剧性的结尾,汉生的体重超标了。”中国人情感含蓄,尤其是表现爱情场景时很少在镜头前出现卿卿我我的画面,富有幽默感的解说词不仅能让观众在电视机前莞尔,同时表达创作者想要表达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

    哲理性是事物塑造形象的最内在的核心,没有理性的指引,人事物仿佛就缺失了灵魂。在设计事物的整体形象时,要做到宏观的把握内在哲理,微观的讲述外在情节故事。《舌尖上的中國》讲述“人与事物的关系”,这是一个深重而绵长的哲学命题,采用接地气的口语撰写文字稿本,在文辞上强调情趣和情调,把承载整个中华名族文明传承的使命在嬉笑间融会贯通,看似是一种轻松的语气,其实是大智若愚般的顿悟,将人类情感最细腻的爱情、亲情,家族伦理都融合在了文字中,努力探求一种的意境。从美食的调制到人物的故事,多个侧面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处世观和哲学观。塑造的也是整个中国民族的国家形象。

    《舌尖上的中国》两季从2012年首播至今创新了一个品牌,制作技术水平的精良先进,故事编排的匠心独具,商业营销的定位准确,带给今天的国产纪录片绝对是一个成功的引领方向。两季14集的文本解说词,是这个成功案例的点睛之笔,它运用象征、比喻、含蓄等修辞方法,经过艺术的综合处理,创作出从“内容”到“主题”,从 “整体”到“局部”,“实用”到“趣味”,从“写实”到“写意”,从“抒情”到“哲理”的艺术形态,将事物的形象整体规划,具体而又贴切地表现生活的真实。这是本片解说词能撼动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共鸣,激发观众产生诸多情感波澜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迈克尔·拉毕格 ,《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版 (2005年

    [4]徐景奇,《电视片的编导与制作》,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5]徐舫州著,《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高峰著,《对电视解说词的解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7]邹鑫华,《解万种风情 话世事沧桑—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魅力》,《电视研究》2003年03期

    [8]宋家玲、张宗伟,《电视片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9]苏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艺术追求》,《商业文化》2012年01期

    [10]肖大宇,《简论电视节目的艺术性》,《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11]李安宁,《画面之外 意境至上——浅谈电视解说词撰写的要点》,《当代电视》2012年03期

    [12]区茵,《电视专题艺术节目探析》,《传媒》2013年04期

    [13]王晓娜:《形象的表达 理性的陈述》[J],《中国电视》,2000年第5期

    相关热词搜索: 解说词 舌尖 中国 形象 成功之道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