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分析水电站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创新

    时间:2021-04-08 07:59: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为满足能源需求,水电站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确保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实现其整体效益,要求考虑工程施工实际,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加强关键施工技术创新与管理,切实保障水电站工程施工质量。结合广东丹竹水电站,以混凝土碾压、预应力锚固、导流技术、GPS定位及数据库技术等为重点,对其关键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探讨。实践证明,实现水电站关键施工技术创新,有助于实现水电站施工质量及其整体效益。

    【关键字】水电站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创新

    水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建设水电站发电,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水电站在建设中,应坚持合理开发,综合应用,保护水资源的基础性原则,综合实现水电站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水电站工程施工中,还应加强施工管理,积极创新施工关键技术。本文结合广东丹竹水电站,对该水电站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实践证明,水电站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创新,能够有效保障水电站施工质量,为其综合效益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一、丹竹水电站工程概况

    丹竹水电站位于广东省梅县境内,坝址位置河床是宽度约为270m,以丘陵与中低山地带为主,丹竹水电站正常蓄水位设计为59m,在正常水位条件下其库容为2610万㎡,发电最低水位为57.7m,闸顶高程设计为71m,坝顶设置宽度为5m的坝顶公路桥。该水电站装机4×8500kW,装机容量为3.4万kW,设计年均发电量为13574万kW·h,以发电为主要功能,兼顾旅游、养殖与航运,属于一座综合型水利工程。在丹竹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开挖土方726693 m3,回填138900 m3,混凝土浇筑227377 m3,钢筋制安4621t,灌浆3614m,工程量浩大,施工工期设计为2年9个月。在水电站建设中,探究关键技术创新,为保障水电站质量及效益提供了良好保障。

    二、水电站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创新及其实践应用探究

    本文重点围绕混凝土碾压、预应力锚固、导流技术、GPS定位及数据库技术等技术,对水电站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一)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

    考虑到丹竹水电站其工程量较大,采取常规混凝土碾压技术,其施工进度较慢,整体效益不佳,为此,提出在水电站施工中采取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指的是依托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机械与振动碾压机械,对混凝土拌合集料进行碾压压实处理,其碾压方式主要表现出大体积与分层碾压等特点,在大体积混凝土与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适用性较强。与常规混凝土碾压技术相比,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在应用中,其技术优势更为明显,重点表现为:混凝土拌合物属于干硬状态,坍落度值为0,采取薄层分层铺料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结构碾压表面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具体施工方法与土石坝填筑方法大致相同。在丹竹水电站施工中应用大面积混凝土年碾压技术,其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质量较好,整体经济效益较高。

    碾压混凝土在具体施工中所采取的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种类基本相同,主要是由砂石骨料、水泥、水与化学添加剂构成,然而在混凝土拌合时,其所设置的各种原材料配合比存在着较大差异。碾压混凝土拌合物多表现为粘稠状,经过振动碾压形成填充密实的机构体。在水电站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碾压要求,考虑摊铺及运输要求,优化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碾压混凝土应用质量。在采取大面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其采取分层摊铺与碾压作业方式,其碾压层之间,属于受力薄弱点,在碾压后需要加强检测,确保其碾压质量。

    (二)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

    在丹竹水电站施工中,为确保水电站建筑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综合分析工程地质状况。丹竹水电站其左右岸填筑材料为粘土,其透水性较差,稳定性较好,厂房及船闸等基础属于弱风化岩石,局部存在基岩裂缝发育,整体地质条件较好。为确保水电站建设质量,通过研究明确施工混凝土与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参数,具体如下表所示:

    应用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能够对水电站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提供保障。在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之前,需要依据实际状况,通过有效计算预测预应力大小值,从而确定锚固方向与锚固深入,一旦水电站建筑工程受外力出现变形问题,预应力锚固技术则会施加作用力,保障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电站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体环节主要包括造孔、编束、放束、锚固、张拉与防护,其技术在应用中需要依据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技术应用效果。

    (三)施工导流技术

    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需要将施工导流技术作为关键技术,综合考虑水电站工程所具备的实际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与地质地形条件,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对施工导流技术应用进行创新。施工导流技术其对整个水电站工程结构的施工与实现存在着重要影响。在导流过程中,一般要求修筑围堰结构,在围堰修筑后,需要充分考虑河床复杂性与河床稳固性。在水电站施工中,采取施工导流技术实现对河流水位的控制。为确保导流技术应用效果,可以对施工导流的组织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其方案的可行性与细致性。将导流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河床水流变化状况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导流参数,确保导流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水电站建设日程。

    (四)水电站施工的现代化技术应用

    在水电站发展中,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水电站施工进度,保障其施工质量,实现水电站运行综合效益。受水电站施工特性限制,其项目施工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新技术应用与创新较为缓慢,且施工队伍其技术水平整体偏低,限制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随着时代发展,水电站建设对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水电站施工中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可以创新关键技术,引入具备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如GPS定位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

    GPS定位技术在水电站施工中的应用,可以为其工程测量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变革传统水电站施工测量技术。GPS技术在应用中,突出表现出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在水电站建设中为确保建设质量及精度,要求进行大量的水准测量、距离测量与角度测量,多采取常规测量定位技术,其工作效率较低,且精度较差。为此,创新测量定位技术,应用GPS技术进行定位测控,可以将静态测量转变为动态测量,并发展为多维空间测量,可以有效提高水电站测量质量与测量效率,实现其整体效益。

    数据库技术属于水电站工程施工中一项新型的高科技技术,尤其是随着水电站工程数据采集与处理其自动化水平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测量人员为实现对数量众多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为水电站施工提供信息支持,则需要采取数据库技术构建相关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建设,将水电站测量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存储,通过相关专业软件,可以构建出相应的三维数字地形模型,从而为水电站工程施工提供动态化数据支持,有助于工程施工优化,实现其整体效益。此外,还可以应用GIS技术,通过该技术进行施工组织计划三维虚拟模拟,实现可视化信息查询、分析与计算,为水电站施工展示动态过程。

    丹竹水电站在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区域特征与工程实际,对水电站工程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综合应用混凝土碾压、预应力锚固、导流技术、GPS定位及数据库技术等技术,保障了水电站施工质量,实现了工程整体效益。

    三、结语

    水电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建设质量,要求确保其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本文结合丹竹水电站工程,在该水电站工程施工中,加强技术创新,通过应用应用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施工导流技术、水电站施工的现代化技术应用等技术措施。该水电站在建设中通过技术创新,有效保障了该水电站工程施工质量,为其综合效益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费克德. 浅谈小型水电站工程主要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4:29-30.

    [2]齐锐昌.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关键施工技术[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9:146+148.

    [3]唐方. 对水电站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2,10:262+224.

    [4]余学农.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数字化系统设计、集成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5]翟飞元,张振南,张艳. 江边水电站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209-210.

    [6]胡志明. 新时期水电站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 城市建筑,2014,02:140.

    [7]孙亮. 水电站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探讨[J]. 科技与企业,2013,22:213.

    作者简介:1、杨钦欢(1952—),男,广东梅县人,大专学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电站工程投资与建设管理工作。

    2、黄向前(1976—),男,广东大埔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电工程施工与水电工程建设管理。

    相关热词搜索: 水电站 技术创新 施工 关键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