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浅议推进吉林市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1-04-17 08:14: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分析了吉林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吉林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要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城市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增强发展动力;改善私营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培养科技人才,提供发展机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吉林市

    一、研究区域概况

    吉林市地处吉林省中部偏东,是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东北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因所在区域的水系广布,全区储备了350万千瓦电力资源,水资源相当丰富。吉林市同样拥有相当数量的矿产资源,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总共59种,占吉林省所有的72种矿产的80%,镍、钼为我国第二大矿床,钼矿的储备量占全国20.9%,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储量居全省首位。参照国家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区别标准,吉林市下属的桦甸、磐石等城市相继被划入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蛟河、舒兰也由于煤炭的开发时间较早,开发强度较大,资源已经濒临枯竭。传统矿产资源缺乏发掘的潜力,而以油气为代表的新型清洁能源依旧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

    二、吉林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比例失调

    吉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第二产业的相应比例仍然过高,依旧高达58%,第三产业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所占有的比重依旧不高,占11.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吉林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型产业的依赖依然很严重,新兴產业的比重不高,候补类产业并没有完全的发展起来,传统产业的新型化和技术化改造要走的道路依旧很远,发展传统产业的任务依旧很重。

    2、新兴产业问题重重

    一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很不完善,层次较低且规模不大、比重过小,并没有受到其所应该得到的重视而且没有重大的项目来支持其发展,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二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考虑吉林市的具体情况,例如天津街作为旅游产业的修建,直接照搬了云南省大理的发展模式,导致如今惨淡经营。这种不结合本地实情的生硬植入自然与本地区的发展相违背,不要说促进吉林市的经济发展,不阻碍已经是幸事;三是吉林市的地理位置存在着天生的缺陷,对外联系不是太便利,自身的辐射范围程度也不是很广,而且吉林市所存在的高校数量和质量也不是顶尖水平的,造成了吉林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高新技术的企业和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吸引力不够,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不高。

    3、转型升级进程缓慢

    国务院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在《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建立相应的针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补偿与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努力发展新兴产业,利用新兴产业逐步替代原有的产业,以此来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解决城市民生问题,重点解决引人关注的就业问题,优化城市所具有的相关功能,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优化转型,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吉林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并没有在国家相关的要求下稳步进行。吉林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不完善,经济发展的合理性较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子也并没有迈开,新型产业接替传统产业的方向虽然明确,但是具体实施并没有如期进行;资源开发和生态治理的平衡没有被重视起来,相应的配套法规与政策依旧被悬之高阁;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也不是十分突出;民生的改善、社会的稳定并没有被重视起来。总体而言,吉林市的城市转型虽然在进行,但是并不完善,相应的机制缺乏,没有形成健全的制度法规来协调吉林市的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

    4、政策问题难以解决

    吉林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惠于国家对于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举措。但是我们仍要明确吉林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明确意识到国家对于吉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相关政策需要调整。大体是“资源法”的缺陷约束转型,相关单位对于资源的开发、环境的保护相关工作沟通不足,开发资金短缺,协调合作的能力差。

    三、吉林市应对城市转型,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城市发展

    完善影响产业结构的两大因素,坚持市场和政府的影响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优化资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吉林市的资源优化配置。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增强吉林市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出一套崭新的科技、市场、政府相互配套,相互平衡的体系结构,提升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信息化这一重要因素融入到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中去,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集合发展,坚持这两个方面相互带动、相互促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努力更新和改变政府的相关职能,作为政府公职人员要转变自身的心态,要以服务于人民作为自己的准则,让我们政府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让我们的政府成为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好政府。政府也应该正视自身,发挥政府应该发挥的相关职能,提高社会福利,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减轻企业发展过程中所不必要承担的负担。维护城市与乡镇发展的平衡,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促进吉林市的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的模式发展,加大力度支持并且促进吉林市资源型城市转型。

    2、加大财政支持,增强发展动力

    中央政府通过专项资金、优惠政策、转移性支付等手段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结合当前资源型城市的困境,为国家继续支持资源枯竭城市金融资源的转移;提升政府的支持,利用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社会问题的改善。努力将蛟河、磐石、桦甸等吉林市下属的资源型城市划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统筹范围之中,并且通过国家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和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吸引吉林银行等商业银行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投放,设立绿色通道,缩短审批程序。

    3、改善私营经济,完善基础设施

    私营经济在就业、税收等方面对地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推动私营经济的社会大环境发展对吉林市的城市转型与吉林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吉林市城市的转型在产业的优化与发展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方向,加强相关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区内的软硬配套设施,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打造良好的基础。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提高各级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鼓励私营经济投入环保之中,利用私营经济转变产业结构。通过私营经济的发展带动吉林市相关产业的优化转型,促进吉林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培养科技人才,提供发展机会

    落实国家一直在强调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加大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财政投入,鼓励各级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投身到产业发展与技术革新的大潮之中来。建立广泛的交流平台,加强科技交流、促进各方取长补短,为吉林市城市转型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培养专业、实用的技术人才和对大学毕业生有着强吸引力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可以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引进人才以此来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适应对技术水平更新的要求,以此来提升吉林市在资源性城市转型过程中其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代表的吉林市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体方向是积极的,在产业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依旧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仍值得我們去反思及吸取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统计年鉴(201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张友祥,支大林.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学术探索,2015(4)80-83.

    [3] 吴新文,李剑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经济,2014.9(2)61-62.88.

    [4] 张友祥,支大林.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及政府责任[J].学术探索,2012(7)28-30.

    [5] 王中亚.资源城市“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5-89.

    【作者简介】

    刘金龙(1993—)男,汉族,吉林白城人,硕士,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

    相关热词搜索: 吉林市 可持续发展 推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