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从“行商”到“坐贾”,:基于商业集群视角的分析

    时间:2021-04-17 08:23: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按照经营方式的不同,商人可以分为“行商”和“坐贾”两种,“行商”的历史要早于“坐贾”。根据商业集群形成的模型,本文分析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商人由“行商”向“坐贾”转变的原因: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从商业集群处开始搜寻理想的商品,坐贾的出现进而形成商业集群,可以有效降低行商因机会主义行为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行商;坐贾;商业集群;不完全信息

    中图分类号:F014.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古代思想家的意识中,不管是东方还是欧洲,一般都把商业活动看得比手工业更应该仇视,因此“抑商”是一个主旋律。在我国的春秋时期,管仲主张将被统治阶级按照他们各自的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管仲将“商”放在四大社会集团的末位,说明了当时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低下[1—2]。但是,孔子在对待商业的态度上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孔子认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3],这是孔子对他的门人之一端木赐的评论,“端木赐不去从政受王命,而去经商做买卖,他猜测行情,往往能猜中”。由于端木赐是当时卫国的一个大商人,从孔子对他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是赞成或至少是不反对商业经营活动的。到了唐朝,那些原本漫无组织的工商业者甚至形成了有较为严密组织的行会,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从中国的明朝开始,由于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民间的商业活动得到了重视,并把它看成是“王政”之一端,认为应该把盐、铁、茶、酒等一向由封建政权垄断经营的商业,一律放归私商自由经营[4]。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商人队伍得到了空前的壮大,按经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他们划分为行商和坐贾。“负而贩卖,属于行动者曰商,设肆坐以行售者曰贾”[5],由此可以看出出门在外,云游四海做生意的商人,即为行商,而开店铺在固定场所经商的商人就是坐贾,“客商(即行商)为经常旅行之商人,以别于坐商”[6]。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杂兴》中的诗句“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就是对“行商”深入农村采购的生动描述。

    大多数商人最初经商都是以行商的方式开始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从居无定所,云游四海,逐渐变为坐贾。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运输成本的存在,消费者从商业集群处开始搜寻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商品反而是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二、文献综述

    虽然商业集群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但学术界对商业集群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世界上有多少个组织在使用商业集群的定义,就会出现多少个定义版本[7]。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和雅克—弗朗克斯·蒂斯(Jacques—Francois Thisse)认为商业集群是“出售相似商品(如时尚服装、餐馆、电影院、剧场、古玩等等)的店铺的集聚,或者是提供多种不同职位的劳务中心的集聚”[8]。日本学者田村正纪认为在区域市场中,零售商店铺选址的重要特征就是零售商通常选择相互接近的地点开店,这种选址行为就形成了商业集群[9]。石原武政认为商业集群实际上是指若干商业者集中于某个区域的情形,是以顾客的相关购买商品为中心,而所经营的商品品种又有所拓展的专业店的集合,商业集群的代表就是商业街和购物中心[10]。一个由学术人士、业界人士和政策分析人士等共26人组成的会议小组给出的关于商业集群的定义是:“商业集群是借助于活跃的商业交易、对话和交流渠道,在地理上相近且相互依赖的商业企业的聚集,它们集体分享共同的商机和商业风险”[7]。

    关于商业集群形成的原因,经典的解释是霍特林模型[11],该模型假定两个出售完全相同商品的店铺,由于店铺位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会导致消费者所支付的旅行成本的不同,所以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价格,而是价格与旅行成本的二者之和。在假设运费随距离而增加的条件下,两家店铺都会极力寻找市场中人口更为集中的一侧,两家店铺竞争的唯一均衡便是这两家店铺都布局在消费者分布区间的中位数。如果消费者的分布密度是均匀的,那么这两家店铺最终都会集中在市场的中心,即形成商业集群。

    商业区位理论也对商业集群的成因进行了分析,Stine J.H(1962)借助于W.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商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形成的动态过程,Stine的研究发现当经济发展使交通条件改善并带动了消费者需求增加的时候,商家的巡回销售线路就会逐渐缩短,商人也最终由“行商”演变为“坐贾”,这时商业集群就出现了[12]。

    也有许多学者从“集聚经济”的视角出发,研究商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认为商家主动追求集聚经济是商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利润”是促使商业集群形成的根本驱动力,出于对成本节约、知识的创新、品牌和社会资本以及风险规避等的考量,最终使商家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商业集群[13]。

    关于商业集群对经济发展所能带来的益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有过关注,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的“四民分业定居论”就曾明确指出四大社会集团的成员不能混合“杂处”,必须各按其职业“群萃而州处”,“处商就市井”以便进行贸易交换,这样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经济意义:其一,同业成员聚居在一起(形成商业集群)使他们易于彼此交流职务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即《国语》中所说的“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其二,同业者聚居(形成商业集群)会使业务信息灵通,即所谓“相语以利”、“相示以利”、“相陈以知价”,对商品生产与流通有很大作用;其三,同业者聚居(形成商业集群)易于养成专业气氛,可在无形中造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技术教育环境,即所谓“少而勿焉……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14]。

    三、模型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假设是不成立的,为了更好的贴近现实,可以假定消费者具有不完全信息,而商家之间存在的是垄断竞争的关系也不是完全竞争的关系。当消费者对市场中商家的商品具有不完全信息时,消费者在事前并不能够确切的知道自己应该购买什么商品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采取的是连续搜寻的方法。

    假设在一个垄断竞争的、周长为2个单位的环形市场上,商品由环形上的点表示,每个消费者力图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者的偏好用理想的商品和递减的凹函数u(y)表示,u(y)表示消费者对距离理想商品的弧形距离为y的商品所乐意作出的支付,用消费者心目中理想的商品是沿圆形均匀分布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再假定每个商家只出售一种商品,出售每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为常数c,固定成本为F,所有商家出售的商品的这些成本都是一样的。

    由于消费者对环形市场中出售的商品具有不完全信息,消费者在事前是无法确定购买何种商品才是最理想的,但消费者可以用搜寻每家商店为k的成本(边际搜寻成本)去搜寻到他所需要的商品,搜寻依赖于消费者对心目中理想商品和价格分布的预期。假设消费者对心目中理想商品的预期价格都为p*,事前市场中商家出售的商品沿圆形市场均匀分布。由于这是一个环形的市场,因此,市场上的商家都是对称的。那么可以预测在最后的市场对称均衡中,所有商家均以完全相同的价格p*出售商品。

    根据Kohn和Shavell(1974)的搜寻理论[15]可以得知,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消费者的最优策略是采用固定停止规则的连续搜寻,即消费者购买到他心目中的第一个理想商品是在“距离R”之内的商品,这个距离使得消费者在市场中搜寻下一个心目中理想商品所能带来的期望效用恰好等于边际搜寻成本k。一旦消费者在距离理想商品为R的距离内找到了他想要的商品,如果消费者想要再增加预期效用值的话,就必须找到另一种距离为r(r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行商与坐贾的出现(进而形成商业集群),是商家追逐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必然结果,是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越是发达,商业集群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商业集群中的商人实际上就是坐贾,它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节约了成本,而且这些坐贾因流动性较小,而减少了人们交易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说,从行商到坐贾的演变过程,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商业集群的形成,对今天我们如何发展流通经济也应有很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20—21.

    [2]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417.

    [3] 《论语·先进》.

    [4]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386.

    [5] (万历)恩县志(O)顺治十八年刻本:卷6,商业.

    [6]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从《三言》看晚明商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7] Rosenfeld,S.A. Industrial—Strength Strategies:Business Clusters and Public Policy. The Aspen Institute for Humanistic Studies,Washington ,DC.,1995:136 .

    [8] [日]藤田昌久,[比]雅克—弗朗克斯·蒂斯.集聚经济学[M].刘峰,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83.

    [9] (日)田村正纪.流通原理[M].吴小丁,王丽,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7—120.

    [10] (日)石原武政.商业组织的内部编成[M].千仓书房,2000:138—149.

    [11] Harold Hotelling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The economic Journal,1929,39(153):41—57.

    [12] Stine J.H . Temporal aspects of tertiary production elements in Korea . in Pitts,F. R. (ed.) Urban System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University of Oregon,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62.

    [13] Illeris S. The Service Economy:A Geography Approach. John Wiley & Stons,Chichester,1996.

    [14]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20—23.

    [15] Meir G. Kohn and Steven Shavell. The Theory of Search.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ceived December 20,1972; revised March 25,1974:93—123.

    [16] Asher Wolinsky .Retail Trade Concentration due to Consumers′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3,14(1):275—282.

    相关热词搜索: 行商 集群 视角 分析 商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