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伊顿公学的精英教育

    时间:2020-03-26 07:56: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12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知名社交网络“推特”上宣布,达勒姆教区主教贾斯汀·韦尔比将出任第105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7700万英国圣公会信徒的精神领袖。鉴于韦尔比曾在少年时代就读于伊顿公学,加之首相卡梅伦、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以及英国王储查尔斯父子三人均毕业于这所名校,一时之间,伊顿人和伊顿公学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有论者甚至指出,当英国国教、英国政府、英国首府伦敦乃至未来的英国国王均由伊顿公学的毕业生领导时,英国这个传统上由精英统治的国度俨然已经进入了“伊顿统治”的时代。

    实际上,伊顿公学与英国政治的渊源由来已久。自15世纪建校至今,不计其数的伊顿毕业生进入英国各级政府和议会担任公职。他们之中有19人最终登上权力巅峰,成为英国首相,其中包括任职时间长达21年的首任首相沃波尔、英法战争时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的韦尔斯利(即威灵顿公爵)、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艾登、力主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的麦克米伦等。而在政界之外,伊顿校友也是名声显赫,如宏观经济学创始人凯恩斯、抒情诗人格雷和雪莱、小说家沃波尔(其父为首任首相)和奥威尔等。

    伊顿公学之所以人才辈出,与该校推崇精英教育密切相关。伊顿校友、英国作家尼克佛雷泽在其2006年出版的《伊顿人的价值》中,将伊顿人的特质归纳为独立、友爱、忠诚、尊严、勇敢、传统、绅士、幽默和使命感。五百多年来,这些特质_直贯穿于伊顿公学守望传统与自由开放并重的教育体制中。一代又一代的伊顿学子经过长达5年的耳濡目染,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儒雅自信的青年才俊,毕业后逐渐成为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中流砥柱。而他们的成功又为伊顿公学带来了无限的荣光,使之跻身于英国乃至欧洲名校的前列。

    公学的历史沿革

    在英国,公学并不是由国家维持和统一管理的公立学校,而是以早期的教会教育和捐办教育为主体的私立教育的产物。英国最早的教会教育出现于6世纪末。当时,以圣奥古斯丁为首的罗马传教士开始在英格兰的修道院中传播圣经教义。由于经文都以拉丁文写成,而且罗马天主教会希望在当地培养一些神职人员,因此传教士对拉丁文的讲授吸引了英国各个阶层的青年前来求学。7世纪后,教会的传道活动不再局限于修道院,开始面向社会。各个教堂陆续开办了一些文法学校,除负责地方教区教士的教学之外,也为那些只想学拉丁文但不愿未来担任神职的教区男孩儿提供免费教育。作为教堂的附属机构,文法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是由教区主教任命,他们对教区内的学校教育享有垄断权,代表主教行使着教化民众和传播福音的职责。

    直到14世纪下半叶,英国才出现了第一所不依附于宗教机构的独立学校。1382年,温切斯特大主教威廉·威克姆在其辖区内成立了一所寄宿制文法学校,招收来自英格兰各地的优秀学生和教士学习神学、教义和民法。该校选择生源的优先顺序为捐赠者的亲属、温切斯特主教区的男孩儿以及在学校拥有资产的教区里的男孩儿。威克姆要求学校除招收70名接受免费教育的贫寒学生外,必须招收10名左右缴纳学费和膳宿费的贵族和权势子弟。这所文法学校后来被称为温切斯特公学,其特殊的办学方式为之后兴起的文法学校竞相效仿。1440年,英国国王亨利六世参照温切斯特公学的建制创办了伊顿公学。其招收的学生主要为伊顿所在教区的男孩儿,唱诗班成员则享有优先权。虽然温切斯特公学与伊顿公学并不隶属于任何教堂,但它们还是与教会联系紧密。如威克姆曾谈及其办学宗旨是为了表达对上帝的虔诚,而亨利六世则是希望伊顿的学生为其祖先及亡故的英国圣公会信徒祷告。

    16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如火如荼,罗马天主教会的修道院被陆续取缔,作为教会附属机构的文法学校自然难逃关闭的命运。1540年后,部分文法学校得到恢复和重建,不过它们所依附的对象已经从罗马教皇控制的天主教会变成了效忠于英王的英国圣公会。而随着英国世俗社会的发展,由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组成的私人团体和慈善机构也开始捐资兴办独立于教会体制之外的文法学校。这些学校通过招收大工业家、大商人以及乡绅等阶层的子弟,培养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的精英之才。这些文法学校中的大部分后来也都被称为公学。到了18世纪,由于公学开始实行收费制度,而其学费又随其声望的提升不断上涨,公学中的下层学生日渐减少,公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又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英国议会最终通过了《公学法》,不仅肯定了公学在英国教育体制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为英国公学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法律基础。而该法的通过,也标志着以温切斯特公学、伊顿公学、圣保罗公学、施鲁斯伯里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泰勒商会公学、拉格比公学、哈罗公学以及查特豪斯公学等“九大公学”为主的公学轴心的正式形成。

    伊顿公学的精英教育

    伊顿公学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王创办的学校,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九大公学”之首,在英国公学教育体系中享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的创建、发展和多项计划的制定都得到了亨利六世无微不至的关怀。据说亨利六世之所以将校址选在伦敦西部温莎小镇的伊顿城,是为了方便他从温莎宫俯视泰晤士河对面的伊顿公学,从而保持与公学的密切联系。为了建设一所比温切斯特公学更加伟大的学校,他将包括158英亩土地在内的大量财产赐予了伊顿公学,不仅要使其在财富和建制的优越性上超越王国中所有其它的同类文法学校,而且也要在名称上(笔者按:他曾想将其命名为“国王大学校”)享有超出所有其它文法学校的特权。在校舍的建设上,亨利六世也给予了详尽的指示,从而确保了伊顿公学能够拥有比温切斯特公学更加雄伟壮观的建筑。

    按照亨利六世制定的办学章程,伊顿公学的基本编制包括一名董事会主席、七十名贫穷学生、十名牧师董事、十六名执事、十六名唱诗班男童歌手、一名教师、一名助理教师以及十三名贫穷体弱者。1441年,伊顿公学开始招生,形成了最初的规模。除了贫寒的资助生外,学校也开始招收少量来自权贵家庭的自费生。前者住在学校的宿舍中,自费生则住在学校附近舒适的公寓里。17世纪后,伊顿公学在保持七十名资助生的同时,逐渐开始增加自费生的招生人数:1700年为280名,1800年为430名,1890年为930名,1985年则达到1200名,之后人数基本稳定下来。

    从创办初期到“二战”之前,伊顿公学的学制管理十分严格,其教学组织和课程设置主要是围绕拉丁文和希腊文等古典学科展开的。学校共分为6个教学分区,即A区(六五年级)、B区(五年级高级组)、C区(五年级中级组)、D区(五年级初级组)、E区(预备班)和F区(四三年级)。每个区又分为若干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少则二十人,多则三十九人。不过,伊顿的分班教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快慢班教学,而是按照学生的各科成绩将其分在相应科目下的不同班里。通常,英语、数学、法语等较大的学科分为14个班,较小的学科所分班级则相应减少。如果被分在1班,说明学生在该科目上已有较高的天分和能力,教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而如果被分在14班,则说明学生在该科目上的天分和能力较差,教师会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甚至需要进行单独辅导。对单个学生而言,他可能在数学方面被分在14班,而在英语方面则分在1班。这样的分班教育会让学生注意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促进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在相互促进中增进友谊。

    由于考试成绩决定着名次和升级情况,学生们对学期和学年的考试倍加重视。为从一个分区升入另一个分区,他们必须通过拉丁文和数学考试,古典学科总成绩和各科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此外,学校还对自费生的年龄做出明确规定:入学年龄为12至14岁,以入学考试决定学生的校内名额;凡14岁之前没有升入四年级、15岁之前没有升入预备班、16岁之前没有升入五年级、17岁之前没有升人中级组或18岁之前没有升入高级组的自费生,原则上不得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凡是在1月5日、4月5日或8月5日当天或之前年满19岁的自费生原则上不得在此后继续返校学习。

    “二战”之后,伊顿公学取消了原来以古典学科为主要教学内容的A区,开始了以现代学科为主的课程设置。现在,学校按照5个分区进行教学,由低到高分别为F区、E区、D区、C区和B区。一般来说,学生在每个分区里学习一年,次年9月升入高一级分区。在前两个分区,学生主要修读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物理、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神学、历史、体育等较为一致的宽泛课程,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制定适合自身全面发展的学习计划。这一阶段的学生被称为非专业学生,他们将在两年之内形成独立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身在社会、道德、卫生等层面的意识。升入D区后,学生的修读科目进一步扩展,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地理、古希腊罗马文明等科目均被纳入课程规划之中。除上述宽泛课程外,学生在前三个分区还要选修一些颇具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科目,如设计与技术、设计与制图、设计与操作、信息技术、英语写作、美术、音乐、戏剧与表演技术等。

    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衡量前三个分区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否在涵盖所学科目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只有在至少5门科目的GCSE考试中取得B至A+的成绩,他们才有资格升入C区成为专业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天分选择相应的科目继续深造。在后两个分区,学生还须修读约7至9门主要课程,参加相应科目的GCSE高级补充水平和高级水平考试。此外,为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学校还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选修科目,包括古代历史、经济学、政府与政治学、美术史、音乐技术及高级补充水平体育研究等。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大多数伊顿学子都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明晰的规划,同时在专业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方面达到牛津、剑桥等英国一流高校所注重的全面考核的标准。据统计,从1992年至2001年,伊顿公学每年约有250名学生毕业。其中,约30%的学生进入牛津和剑桥,约65%的学生进入英国其它名校或国外大学。进入新世纪后,伊顿公学仍然保持着遥遥领先于同类其它公学的大学升学率,其独特的教育体制继续吸引着英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竞相前往。

    伊顿的中国学子

    随着伊顿公学逐渐向世界敞开大门,伊顿古老的校园内也开始出现中国学生的身影。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伊顿历史上首位中国籍学生当属2003年入读伊顿的华天。虽然有报道说迄今为止已有7名中国学生先后来到伊顿求学,但能够确证名字的只有4人,分别是华天、华明、吴昱江和吴比。由于篇幅所限,下面将重点介绍知名度较高的华天和吴比两人入读伊顿的过程。

    华天和吴比的籍贯都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华天1989年出生在苏格兰,为中英混血(母亲是英国人);吴比1996年出生在广州,是完全的中国血统。华天为国内读者所熟悉,并不是直接源于他的伊顿背景,而是因为他参与了近年来中国的两大体育赛事:一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代表中国马术队驰骋赛场;二是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担任形象大使。而吴比的知名度,则是因为他在2009年伊顿入学考试中成为首位考取奖学金的中国学生。借助于媒体的广泛传播,这两位中国少年的不俗表现极大地引发了人们对伊顿公学的浓厚兴趣,人们开始思索他们的求学历程能为正在兴起的低龄化海外留学热潮提供怎样的借鉴和启示。

    通常,要进入伊顿公学读书,学生必须经历入学申请、智商测评、预选考试和入学考试四个阶段。长期以来,伊顿在入学申请方面采取“提前预订”的做法:英国的贵族家庭在男孩儿出生后不久就向伊顿提出入学申请,这样男孩儿的名字就会出现在伊顿的“长名单”上,以确保其在13岁时获得入学考试的机会。因为华天的母亲有英国贵族血统,华天的入学申请遵循的自然是“提前预定”的传统。而吴比的申请时间则要晚得多,他直到9岁才偶然听见母亲的友人谈到伊顿公学,10岁时才在母亲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系列繁琐的报名手续。

    在入学申请之后的三个阶段,华天和吴比的发展路径基本相似。10岁时,伊顿公学要求他们入读的小学出具一份关于他们的智商测评报告。智商测评通过后,他们很快就被要求参加伊顿的预选考试。预选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持续一个小时,侧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题型主要以图形、数学和逻辑为主。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答题,系统会随机给出题目,每道题都有固定的答题时间,少则6秒,多则30秒。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答题,而且还要达到较高的正确率。面试持续15至20分钟,会有专门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测试,通常通过问答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待预选考试合格后,伊顿公学建议华天和吴比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英国本地的私立小学读书。13岁时,他们正式参加伊顿的入学考试,华天以拉丁语满分的成绩被伊顿录取,吴比则以总排名第五的优异成绩荣获国王奖学金。

    经过伊顿的五年历练,华天已经成长为国际马术三项赛顶级赛事的优秀骑士。2009年,他被推举为国际马术联合会历史上第一位21岁年龄级别的最佳骑士,并成功入选“著名伊顿校友”名录。2010年,他当选为国际马术联合会的形象大使。2012年,他成为伦敦奥运会马术项目中唯一获得参赛资格的中国骑士,还开始担任英国旅游局新的市场推广活动形象大使。而对于刚刚跨入伊顿专业学习阶段的吴比而言,他需要像华天一样继续保持着那份勇气和执着,努力成长为伊顿与中国关系史上的又一个关键节点。

    相关热词搜索: 公学 伊顿 精英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