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汉语重叠词探析

    时间:2020-04-02 07:54: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重叠词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形态特殊的语法手段。以认知语言学视角,从象似性和范畴化两个层面出发,对汉语重叠词的形态结构、语法功能、语义和语用四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汉语重叠词 象似性 范畴化 认知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078-02

    重叠词(Reduplication)作为一种形态各异且十分重要的语法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语言之中。重叠词可以使所描述的事物在句式上更加工整,意象上更加鲜活,语义上更加丰富,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功能。我国汉语界的重叠词研究已有近70年的历史,1944年语言学家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对汉语重叠概念进行了权威界定,吴吟(2000)对叠词的综合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汉语界主要关注汉语实词重叠的研究,上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地域方言、民族语言中的重叠词,对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重叠词的考察是研究特色之一。西方学界对重叠词的研究历程与中国基本同步,其研究思路与中国学者大同小异,主要关注重叠词的形态和句法研究,对重叠词的研究呈现出跨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对重叠词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大多采用传统的语法分析,而立足于认知语言学视角(象似性、范畴化)的研究比较少见。

    一、汉语重叠词的界定与分类

    (一)汉语重叠词的界定

    對于汉语重叠词的界定,学界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见解,现整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如下。

    黄伯荣和廖序东(2002)把重叠词定义为由两个相同音节相叠构成的词。华玉明(2003:2)认为,“重叠是复现不表义的音节、非独用语素、词和短语而构成重叠式的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孙景涛(2008)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重叠是一种形态构词手段,在重叠过程中一个形式得到重复,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意义,重叠的运作是为了给某一特定意义以形式载体,重叠是在语音与语法(或语义)的界面上运作的形态构词机制。石锓(2010:1)则认为“重叠是使某一语言形式连续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总的来说,重叠就是重复一个“基式”继而产生“重叠式”的过程手段。

    (二)汉语重叠词的分类

    从形式、功能和语言三个层面对汉语重叠词进行划分。

    1.形式层面

    ABB(黄灿灿),ABCC(人才济济),AABB(蹦蹦跳跳),AABC(欣欣向荣),ABAC(挨家挨户),等等。

    2.功能层面

    直接拟声叠词和间接拟声叠词。

    (1)直接拟声叠词。例如流水声“哗啦啦”,人们的笑声“哈哈哈”,电话铃声“叮铃铃”。这些重叠词都是模拟现实中真实的声音而构成,因此称之为直接拟声叠词。

    (2)间接拟声叠词。例如“雪白雪白”“香喷喷”“干干净净”。这类重叠词并不是对自然声音的模拟,而是对所描绘之物的颜色、气味或形状的临摹,这类重叠词大都用来增添语言的美感和韵律,或者是表达强烈的情感。

    3.语言层面

    非词重叠、词语重叠、语句重复(李宇明,1996)。

    (1)非词重叠:它属于构词法层面的重叠,基式为一个语素(例如“妈”)重叠后构成一个词(“妈妈”)。

    (2)词语重叠:词语重叠的基式为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重叠后构成一个超词成分。例如:平安(平平安安)、里外(里里外外)、含糊(含含糊糊)。由此可见,词语重叠不是构词手段,而是属于构形法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手段。

    (3)语句重复:语句重复的基式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句群,重叠之后构成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一个句群、甚或语篇,属于句法和超句法层面的重叠。语句重复的特征之一是重叠式中间可以有停顿。例如:“警察来了,快跑,快跑!”“还有五分钟,再等等,等等。”

    二、认知视角下的汉语重叠词分析

    (一)象似性与汉语重叠词

    象似性(Iconicity)这一概念是由符号学奠基人Peirce提出的,他指出图像是一种象似符号,这种符号和描述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象似性(严霞,2009)。认知语言学将这种象似性分为五种:顺序象似性、接近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和非对称象似性(赵艳芳 2000)。下面重点讨论数量象似性和接近象似性。

    1.重叠词的数量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Quantitative Iconicity)即在概念上信息量大,更重要、更难预测的信息,其语言表达就更长、更复杂(赵艳芳,2000),加工信息时需付出更多努力。“量大的信息,说话人觉得重要的信息,对听话人而言很难预测的信息,表达它们的句法成分也较大,形式较复杂。”(沈家煊,1993:4)数量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语符数量一多,就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心智加工也就较为复杂,此时自然就传递了较多的信息(王寅,2007)。也就是说,重叠词就是相对复杂的表达形式,即简单形式的叠加,也可以说是有标记项,因此它会表达出比正常表达形式更为丰富的内涵意义。例如:

    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医务工作者。

    此句虽可以改写为“他们家世代都是医务工作者。”但“世世代代”形式上更为复杂,表明他们的家庭做医务工作者的时间之长,工作人员之多。

    例如:

    园子里的树木生得十分苍劲,日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投下斑斑驳驳的影子,看着十分的漂亮。

    此句中的“斑斑驳驳”完全可以用“斑驳”代替,但前者表达式更为复杂,表达出了树木投下的影子数量之多,面积之大。

    正如沈家煊(1999:325)所说,“数量象似原则显然也跟认知上的复杂度和处理时间长短有关,认知上复杂的信息需要投入较多的注意力和时间。”

    2.重叠词的接近象似性

    接近象似性(Proximity Iconicity),即“认知上相近的概念在语言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上也接近。这样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相临近的概念就容易快速被激活,从而缩短处理时间”(赵艳芳,2000:160)。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接近。也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沈家煊,1999)。换言之,人脑中储存大量的信息,如果两个词的概念相近,当人们听到其中一个词,另一个词便会被自动激活,人脑不会在纷繁复杂的词库中逐一检索不相关的词汇,这样就大大缩减了处理信息的时间。

    该原则对语言教学也有所帮助,如低年级学生可能对“明晃晃”这个重叠词有些陌生,既不认识“晃”字,也不理解整个词的意思。利用接近象似性原理,教师可以传授学生通过已知词推测陌生词。首先,通过检索已知词汇得知“明”字有“明亮、清晰”之意;而“晃”字则由人们所熟悉的两个字“日”和“光”组成,“日”表示太阳,“光”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因此,根据接近象似性原则,“晃”与“日”和“光”在表达形式上相近,它们的概念也应该相近,所以人们可以用局部代替整体,该词理解为“光亮闪烁”。

    (二)范疇化与汉语重叠词

    Jackendoff(1985)指出,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将两个概念结构并置的结果,范畴化能力必须用先前的经验来解释新经验。Ungerer & Schmid(1996)认为:范畴化是人类对实体进行分类的心智过程,是建构范畴的基础。”(王寅,2007:95-96)赵艳芳(2000)则把范畴化定义为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也就是说,人类从千差万别的世界中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概括和分类的过程叫作范畴化。

    例如“婆”(老年妇女的称谓)和“妈”(母亲的口语称谓)的意义都是指一种亲缘关系,而由二者构成的重叠词“婆婆妈妈”则是形容人的动作细碎和言语啰嗦,也形容人的感情脆弱。这就是语言的非范畴化,即“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范畴成员在非范畴化后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即在原有范畴和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这类中间范畴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刘正光,2006:61)。也就是说,“婆”和“妈”丧失了一些原有的范畴特征,比如指称作用,之所以用“婆婆妈妈”来形容啰啰嗦嗦的人,而不是“公公爸爸”,是因为啰嗦(细碎)正是“婆”和“妈”所有的特性,一般她们都会比较唠叨,不果断,感情也比较脆弱。“非范畴化通过扩展或转移语言实体的语义与功能,使语言实体在原有的基础上表达新的意义与功能。”(刘正光,2006:70)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重叠词作为一种自然语言常见的语法手段,是当前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汉语重叠词的定义和分类,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和范畴化两个层面对重叠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数量象似性的分析表明,频繁使用重叠词未必是上策,应根据交际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来恰当、合理地使用重叠词;接近象似性和范畴化理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推测陌生重叠词的语义,而非范畴化理论使得更多重叠词的产生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

    [2]吴吟.汉语重叠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0(3):28-33.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华玉明.汉语重叠研究[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孙景涛.古汉语重叠构词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石锓.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1):10-19.

    [8]严霞.重叠词的认知理据[J].南昌高专学报,2009(1):71-73.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1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2]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3]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张蕊

    相关热词搜索: 汉语 探析 重叠 认知 学理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