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尽享世外的宁静\和谐与安详

    时间:2020-09-30 07:52: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农历》郭文斌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年10 月版定价:29.00 元

    这不仅使得他在内心中依然独享着一种世外的淳朴与浪漫,更重要的是,他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其实更多是他的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是他对于人生最完美状态的一种图景化构建与诉求。

    在上海这样的喧嚣繁闹、竞争惨烈、生活节奏超快的国际化大都市,读郭文斌的长篇小说《农历》——这种完全唯美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显得有点不合时宜。我边读边一再想象着郭文斌的现实生活状态。难道这个郭文斌就不是生活在当下充满争斗和欺诈的商业社会之中的吗?莫非作家真的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真的可以独自摆脱尘俗而身处世外桃源?一直读到被小说名为《望》的附录部分,我才明白郭文斌的确还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他有着非常正常的现实生活、工作、家庭、妻儿……只不过,他的意识深处还牢固地保留着那种最远古的田园牧歌的情境。这不仅使他在内心中依然独享着一种世外的淳朴与浪漫,更重要的是,他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其实更多是他的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是他对于人生最完美状态的一种图景化构建与诉求。

    小说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到环境描摹,都极其简洁单纯。男女主人公五月、六月是一对涉世未深心地纯真的少男少女。而小说的整体结构,则是由两个小主人公在农历一年中的重要节日里,按照传统习俗进行纪念或者劳作时所发生的故事而组成。这样的结构显然体现了作者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秩序的留恋和崇尚。而这样的一种完全依照自然时序生成的伦理秩序,又恰恰是他所理想的社会和谐安详的深层结构性基础。

    就小说的主体内容而言,首先可以说是一部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大全,或者起码是我国西北一带节日民俗的全景展现。其中严格按照天然时序,从作为旧年刚过,新年之初的元宵节,到作为年尾的大年,总共15个农历的节日,小说以非常细腻明快的笔法,描写和讲述了这些节日中各种纪念的活动、程序以及步骤。而这些活动又都是以五月、六月这对姐弟的参与过程为线索展开,使得整个活动充满人间情趣和俗世风情。

    当然,小说对于西北民情风俗的表现,又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平面化的以及情景再现式的记叙和演示。其中更主要的还是对于我们民族悠久漫长的传统文化之根之源的追溯与呈现。那些优美温馨的民俗活动就如同是民族文化之树之花;而传统经典文化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充满智慧和理想精神的思想观念,则是其根。我们的民族生活中之所以能够一直保留着那么程序严密万世坚守的民俗活动,根本就在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大树一直都是根深叶茂,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一直都在滋养着我们世世代代华夏子孙的心灵。如《清明》一章中写五月、六月在集市买祭祀用纸,二人在选纸时极其用心和认真,因为他们内心有一种声音:“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而当姐弟俩把这些传统“家训”和“家规”等等如同诗一样的文字脱口背出的时候,不仅当即得到满场喝彩,而且很多人愿意把纸送给他们,还邀请他们下次再来传授他们的这些文化知识。这样的情节不仅生动地表现出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后继有人,而且尤其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

    此外,小说的艺术深度还在于,两个混沌初开诸事懵懂的小主人公,在他们参与的所有活动以及他们的所见所闻中,总是不断提出或者讨论一些抽象性的、思辨性的、甚至带有终极意义的各种问题。诸如: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男人和女人?爱是什么?诚是什么?解放是什么?……很多时候,小主人公对于这些问题的追问和讨论,甚至颇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之风,

    如:

    “草木为啥不能踩?六月问。

    因为草木也是命?

    啥叫命呢?

    活着的都是命。

    麦子活着吗?

    当然活着啊。

    那它咋不说话?

    它说呢,只是你听不见。”

    这样的一些问题和回答,从一对乳臭未干的少年男女口中吐出,看上去也许显得十分简单和幼稚,可是,这些问题我们哪个人没有疑问过的呢?而如果认真加以琢磨和掂量,这些问题当中,不也的确蕴含着非常值得追索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吗?其实这也正是小说采用返璞归真的思维和笔法,引领读者对于一些世界和人生的元问题以及本真问题的求索与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 世外 安详 尽享 宁静 和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