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2008Linux飘在江湖

    时间:2020-10-19 07:51: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硬件市场正在经历沧桑巨变的今天,微软在操作系统中一统江湖的地位已然风雨飘摇,Linux能否借此机会上位却也难讲,不标准化,Linux难以做大,标准化又恐某家独大,有再造一个微软之虞。或许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而言,两家操作系统共存和共同竞争就是最好的结局。

    毫无疑问,你一定会听过这

    样的预言:“这将是Linux走向桌面的一年。”事实上,这样的预言我们不止听过一次,2001到2007,六年间,几乎每一年我们都听到过这样的“预言”。遗憾的是,我们在见证了这些预言的同时,同样见证了这些预言的一次又一次破灭,2008年,仍然有人做出了这样的预言,那么,2008年到底会不会是Linux的桌面年呢?

    2007年以来,的确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使得Linux看起来与以往不同。服务器市场是Linux最先突破的市场,从最近的消息来看,Linux上升趋势强劲,使得开源软件颇受厂商追捧。2008年1月16日,Sun Microsystems公司宣布,已经与MySQL公司签署收购协议,收购总金额约为10亿美元。MySQL是开源方面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开源数据库开发商之一。时隔仅仅不到一个月,Sun又收购了另一家开源软件公司innotek。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Linux久攻未下的桌面市场,情况似乎也有所转机:戴尔于2007年推出了预装Ubuntu Linux 7.04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继戴尔之后,其他PC厂商也纷纷向Linux伸出了橄榄枝,而随着低价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升温,Linux也颇有借此上位之势。

    在浏览器市场,网景的退出对于开源来说,也是一大利好,FireFox浏览器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事实上,针对IE浏览器的病毒肆虐,很多网民开始青睐安全性更强的火狐浏览器,而FireFox 3.0版本开发的不断推进,更加使得开源浏览器的人气不断飙升。

    不过,以上种种虽然令Linux拥趸者振奋,但就此便下结论似乎仍有些为时过早。

    操作系统江湖

    十年前的操作系统市场,微软如日中天、一家独大。手持两件重要武器:Windows 98和IE浏览器,微软打得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苹果节节败退,浏览器方面,枕畔虽有网景在侧,微软IE仍可安眠。

    十年的日子转瞬即逝,十年后的今天,操作系统市场迎来了沧桑巨变,现在的操作系统市场用暗流汹涌、四面楚歌来形容似乎更为恰当。尽管微软的努力丝毫没有松懈,甚至可以说,比起十年前,微软已经做得更多、更好。

    庞大的研发团队,确实有其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实力,可以做出令人惊讶的技术。微软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无论是Windows Vista还是Windows Server 2008,都在网络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大改进,这对服务器版系统尤其有用。微软MSN团队近日使用最新的Server 2008 RC0预览版进行了一番测试,对比对象是Server 2003,结果相当震撼。测试人员搜集了10.793GB的VirtualEarth Stitch文件数据,首先把它们从TK2数据中心传往BLU数据中心,然后再传回来。在Server 2003系统上,从TK2到BLU花了5小时40分13秒,平均数据传输率567813BPS,而从BLU到TK2花了6小时6分26秒,平均速度527182BPS。在Server 2008 RC0系统上,从TK2到BLU只花了7分45秒,平均速度高达25062249BPS,是Server 2003的43.9倍,而返程也只花了8分10秒,平均速度23712912BPS,是Server 2003的44.8倍。仅就这一点儿言,Server 2008比Server 2003确实快得太多了,新的Windows Server也的确值得期待。

    但是,在这样一个宣扬个性化的时代,以一个公司之力搞一个现代操作系统实在太难了。即使拥有资源如微软,仍无法让大家都满意。市场上反对微软的声音一阵强似一阵。服务器操作系统方面,微软并没有如其所愿夺得最大的份额;另一方面,桌面端也是烽烟四起。从硬件/操作系统上来看,早年间被视为穷途末路的苹果颇有咸鱼翻身之势,有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市场,每卖出6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是苹果生产的。Linux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虽然很小,但其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事实上,很多硬件厂商把Linux作为和微软议价的筹码,且这种情形颇有愈演愈烈之势。更要命的是,互联网方面,微软着意推广的msn和live似乎都难以与Google这样的新锐网络公司抗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操作系统使用环境和其所赖以生存的硬件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

    硬件市场

    将迎来巨变

    可以说,过去的这十年里,互联网从星星之火到如今形成的燎原之势,经历了迅猛发展的十年,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以个人计算为中心的传统PC逐渐衰落,以互联网应用为中心的新型类PC的硬件设施,或许我们可以称其为互联网终端,开始兴起。而眼前这种兴起仍然处于百花争艳、群雄并起阶段,各种各样的小玩意眼花缭乱,终端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充分细分阶段,不同形式的产品占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并且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整合不同的应用解决方案,价格趋势当然也是越来越实惠。

    实际上,十年来,PC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沧海桑田。1998年,也就是十年前,一部台式PC的价格是1000美元左右,主流配置是64MB内存,2GB硬盘,笔记本电脑还相当罕见,价格不菲,属于奢侈品。10年之后的今天,主流的台式PC价格在500美元,人民币三四千元左右,不乏二三千元人民币的产品,主流笔记本电脑价格也仅仅是在五六千元人民币。更为可怕的是,终端设备市场从未像现在这样繁荣过——笔记本电脑向微型化、便携化发展,如OLPC、EeePC、gPC,手机计算功能增强,向计算机靠拢,进化为移动终端,典型产品如iPhone、Nokia的系列微型计算机,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游戏机进化而来的产品。

    从性能来看,以上种种产品,件件都比10年前的电脑计算能力强大,而每类产品的操作系统都各不相同。OLPC、 EeePC、gPC预装的操作系统不是视窗,手机操作系统则本来就是群雄争霸,游戏机根本就没有预装操作系统。

    这种情况之下,微软视窗显然很难再继续延续其一统江湖的地位。那么,Linux能否借此机会上位呢?

    从技术上来看,Linux有其先天优势:对硬件的支持比Windows做得更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优势也和其出身有关,Linux属于草根操作系统,没有名门望族支持,自然也不必依赖于谁——Linux完全不依赖于x86构架。ppc、arm、 mips, 所有世面上能够找得到、看得见的芯片,从手机到路由器,再到toaster,Linux都可以运行。Linux虽然本身不是微内核架构,但整个GNU操作系统却是极其模块化的。这些都是微软视窗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其他任何硬件厂商开发出来的操作系统无可比拟的。

    然而,据此认为Linux就此时来运转仍然为时过早。

    2008年会是“Linux on desktop”年吗

    事实上,笔者十分怀疑Linux大面积着陆桌面的机会。

    尽管戴尔在2007年早些时候与Ubuntu达成协议,但笔者对Linux降临桌面的信心仍然不足。因为PC巨头们对Linux的需求和态度还远远称不上满腔热忱。戴尔的举动对于那些想使用Linux的拥护者来说,也许是个福音。但是,在戴尔网站上,Ubuntu Dell操作系统被置于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主流用户根本不会注意到,更不要说下载了。所以,戴尔提供Linux并不是什么“众望所归”,尽管很多Linux用户可能这样想。“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心理对于桌面Linux并不适用。仅仅在技术上领先也未必能促成Linux进军桌面的大业。硬件的变迁会大大削弱用户对微软的关注。但这种关注也未必会转移到Linux身上,人们反感微软的主要原因还是价格,多年的使用习惯想改也难,对这些用户而言,盗版Windows是最佳解决之道。这种情况之下,Linux厂商需要提供更多可以显示Linux力量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其后加以小小的市场营销推力。

    Linux还难以做到完全替代视窗,将其定位为“一个能够直接替代视窗的操作系统”恰恰会导致失望,不仅仅因为Linux作为桌面操作系统“不太好用”,而且因为“它不是视窗”。许多人,并不是真的在使用视窗,他们仅仅是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基本功能的“傻瓜”操作系统。

    华硕的EeePC和Everex Green gPC的操作系统,用今天的标准衡量,都是廉价、低能耗、功能有限的。而他们的这些功能与Linux所体现和倡导的几乎相同。尽管功耗有限,这两个操作系统提供基本的桌面功能,例如email、网页浏览、运行办公软件等等,仍然绰绰有余,并且提供独立界面,使新用户不至于混淆。

    现在看来,他们的销售情况似乎十分不错。gPC通过沃尔玛销售,几天之内销售一空。EeePC通过许多在线零售商销售,也是在几天之内便告售罄。这两个操作系统虽然“功能有限”,不过显然“满足需求”。所以,如此说来,我们还有这两类操作系统可供选择,并非离开Linux寸步难行。廉价PC可以让家庭用户满足需求,而无需为运行Windows的PC支付费用,还要付额外的视窗授权使用费,这样的操作系统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华硕EeePC,微型屏幕、小键盘这样的硬件形象也不需要配备全桌面操作系统(除非他们真有微型的手并且斜视),而对于旅行而言,EeePC更是堪称完美。试想如果在旅途中,坐在标准的飞机经济舱座位中,携带一个EeePC,显然比携带一个15英寸宽屏、庞大而笨重的笔记本电脑要更加方便实用。

    那么,2008年,我们是否会看到Linux赶超视窗?笔者的观点是不大可能。不过,笔者认为,2008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公司向大众消费者提供预装Linux的简便设备,并以此为卖点宣传,此举也许将成为Linux开始大举入侵桌面市场的垫脚石。

    v评论

    标准化福兮祸兮

    标准化是Linux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作为一个操作系统,Linux必须能够在桌面和服务器、电信级服务器和一般消费电子设备、商业版本和自由版本等各种环境下运行。而业内普遍认为,Linux之所以不能成为主流操作系统的部分原因是,众多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Linux操作系统。因为Linux可以自由开发,所以各种Linux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很差,严重阻碍了Linux操作系统以及相关应用软件的规模化发展。各种版本的Linux互不兼容,用户很难知道一种软件能否在一台具体的Linux桌面系统上运行。开源业界重要的机构自由标准集团认为,这正是Windows的优势所在,Linux在这方面需要向Windows学习。标准化是普及的前提。自由标准集团创建了Linux标准,使开发人员能够更方便地开发可以在不同版本的Linux上运行的软件。

    但是,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愿景。首先,开发商是否能开发出每个应用的Linux版本?这一点颇值得怀疑,更为重要的是,商业公司推广Linux,都是把维护和支持Linux作为一种有利可图的手段,这就必然会加强其在差异性方面的投资,做出其他版本没有的特性。而这必然会成为Linux标准化的障碍。

    早在几年前,一些主要Linux发行商就宣布,“为了在桌面系统市场挑战Windows,它们已经在桌面Linux标准化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是,时至今日,Linux的标准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基于开发自有操作系统的强烈愿望,中国做Linux标准化是最为积极的。2006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与自由标准组织在北京共同建立了一个Linux国际标准测试实验室,希望能够推动国内Linux的标准化。两年过去了,情况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改观。

    标准化对于Linux而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方面是标准化可以让用户确切知道某个应用软件是否都能正常运行在自己的电脑上,开发商可以依照统一标准开发出更加完善的硬件驱动程序;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标准化也抑制了Linux的特性,Linux本来就提倡开源,用户可以针对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系统,而不是系统选择用户,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才形成了Linux百花争艳的局面。有网友如此表示:“Linux性能不如Unix强悍,界面不如Windows友好,如果标准化使Linux丧失了开放性和可定制性,那么只能葬送Linux的前途。”

    在笔者看来,切莫对标准化期望值过高。如果真的出现一个强大的Linux版本,垄断Linux,是否会再造一个微软?也许,最好的结果就是这样吧:Linux、Windows或其他的什么系统,大家长期共存和竞争,这样会让身为普通用户的我们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侯霁恒)

    相关热词搜索: 江湖 Linux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