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浅谈群众文化演出中对舞台灯光的运用

    时间:2021-03-11 09:19: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组织群众文化演出是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也是广州市文化馆的强项。舞台灯光的正确运用是群文演出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关键词:舞台灯光历史;作用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J8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3-0193-02

    一、舞台灯光的历史

    16世纪欧洲如在室外夜间演出,用浸过树脂的绳子制成篝灯作为光源。15~16世纪间,意大利布景师进行了色光照明的试验;17世纪初意大利人在演出中做过控制灯光骤暗的各种试验。而法国古典主义演出中也做过如何表现一昼夜时间变化的尝试。18世纪以来,演出时熄灭观众席场灯、只留舞台灯光,已形成惯例。1755年德累斯顿剧院演出歌剧《耶奥》时,舞台上点燃蜡烛达8000支之多。19世纪以来,光源变化迅速,1808年伦敦兰心剧场首先用上了煤气灯,因为煤气灯可以利用管道统一控制并可有明暗变化从而得以推广。英国人H.德拉蒙特发明了石灰灯,在舞台上能产生类似日光或月光的光色。1870年英国使用了石灰灯作为追光,后又以油漆涂在石灰灯的玻璃罩上获得色光效应。1846年巴黎歌剧院第一次使用电弧光源,后又利用电弧光制作出彩色丝绸滤光片并创造了用5个连续的灯光变化来表现从日落至日出全过程的舞台形象。20世纪初,钨丝灯泡问世后,为舞台提供了发光集中的聚光灯,并为表现舞台空间、创造舞台气氛提供了有利条件。调光器的发明、灯光系统的统一管理以及滤色片的使用,都加强了舞台灯光的表现力。1920年意大利人M.佛尔吐尼设计了一种柔光光线反射系统,利用从丝织品上反射出来的电弧光源来模拟自然界的光色表现天空的幻觉。20世纪初瑞士舞台美术家A.阿庇亚及英国导演、舞台美术家戈登·格雷先后提出了灯光艺术造型理论,要求灯光表达出视觉雕塑感、音乐感和舞台空间中的运动与节奏感,为灯光艺术开拓了广阔的天地。50年代中捷克斯洛伐克的舞台美术家J.斯沃博达创造了多屏幕多层次多角度的投映技术和不同的灯光塑形技术,从而丰富了舞台灯光的造型语言,促进了灯光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据文字记载,1102年后,北宋的汴梁,每逢元宵节都演出“百戏”,看台楼下用坊木垒成舞台,台两旁的垛楼上各挂灯球一枚,大有丈余,内燃椽烛,这是中国人造光源之始。清代张岱的《陶庵梦忆》有文字记载,彩灯也始于宋代。刘辉吉在演出《唐明皇游月宫》时就使用过变化灯光。清代后期,宫中和民间都在演出“灯彩戏”。光绪十年(1884)慈禧寿诞时,一次演出就用去蜡烛448支,而民间演出的《牛郎织女》也运用了许多喜鹊灯。辛亥革命后,中国剧场一般使用汽灯或电灯照明。从1933年上海上演《怒吼吧,中国!》时起,舞台上开始建立了舞台聚光投射系统。1954年后,先后建成了一些符合国际标准的剧场,引进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舞台灯光系列,发展了中国独特的幻灯表现艺术。

    二、舞台灯光的种类及作用

    自舞台产生,舞台照明随之成为舞台的组成部分.舞台是光的世界,光是舞台的灵魂。舞台演出是综合性的艺术,灯光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舞台照明,贵在突出视觉、写实、审美和表现四大要素。照明设计是否成功,是以舞台灯光的处理是否得当为标志。小小舞台是有限的,但灯光的表现力和灯光工作者的创造力却可以是无限的。舞台演出时,灯光师根据导演构思、舞美设计和剧情需要,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和技术手段,结合布景、音响效果、音乐伴奏等,创造舞台环境的空间感、时空感,渲染舞台气氛,强化艺术效果,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现在效果灯具品种繁多,除去传统的筒子灯、回光灯、聚光灯,效果灯就有电脑扫描灯、变色灯、摇头灯,还有空中玫瑰、激光灯等等。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类;按舞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泛光系统是指可以发出均匀柔和的光线并能照射出一定方向灯光的灯具。单独的泛光灯、顶排灯、脚灯和幕灯等一般用于照明天幕、绘画布景或演区。聚光系统指能发出定向并能控制光区范围的灯具,一般是用折射原理,通过透镜投出不同的光斑。

    灯光的基调被音乐的情绪决定。音乐的情绪是有颜色的,比如热烈和充满激情的音乐,则灯光用暖色的,可以是红色的、黄色的等;而曲调婉约的音乐,可用蓝色的冷色调的光。有了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和把握,就能首先确定灯光的大体基调,什么样的音乐用什么基调颜色的光。其次,音乐的节奏决定灯光的节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灯光和音乐的合拍。那具体怎样合拍呢?首先要明白乐曲的节拍是四拍、三拍还是八六拍等,了解其中的强拍和弱拍,可用不同颜色的光和光的强弱来应合乐曲的拍子。如果音乐速度很快,那灯光不必应合每一拍,可忽略其弱拍,只反映强拍,音乐的休止可用暗场来体现。可用灯光的时值、强弱、颜色和类别的变化来体现音符的音长、音强、音高和音色的变化。再次,音乐的结构决定灯光的结构。灯光的结构可分为物理结构和非物理结构,灯光设计师常常把筒子灯、回光灯、电脑灯、变色灯以不同组合方式分为若干层次安装,构成灯光三维空间效果,这就是灯光的物理结构(空间结构)。那什么是灯光的非物理结构呢?一首曲子有前奏、间奏、主旋律、副旋律等部分组成,灯光也因此分成不同的部分,由不同光的组合、不同的变化形式来反映音乐的不同部分。总之,效果灯光的设计要以音乐为基础,以烘托渲染音乐气氛为目的。灯光设计师一定要对音乐的结构和内容有较深的理解,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灯光效果。

    三、广场演出舞台灯光的应用

    广场舞台灯光的应用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角度与强弱。通常情况下,灯光在除具备特殊艺术效果外,还要求主要正面灯光能够从物体上方的两侧进行照射,光源的垂直与水平方向照射角控制在34—45度,且单面照射时,不需要有同等的光束与光强。在灯光清晰度允许时,也可要求能够从物体前面直接照射,从而保证演员在位置变动时,容貌的不变;其次,控制照度的LUX在数百到数千之间,保证其变化的自然平滑,且色温同规定值相符;再次是舞台灯光应具备足够的软件(电脑记忆及编程)、硬件(灯具、调光设备);最后,舞台灯光需具备染色、照明、特效、烘托等基本功能,来保证其实际应用的良好效果。

    要做好舞台灯的配置,还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重要环节之一。(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广州市文化馆在组织群众文化公益演出方面,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在每年的公益性群文演出包括送戏下乡等大约有几十场,大部分演出都需要提供灯光音响舞美等庞大的服务,有时一台晚会就需要多个场景设计以及LED装置等等。 笔者近40年来担任广州市文化馆组织的文艺演出(室内及室外)灯光音响工作,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无论是大型公益性群文综艺演出还是小型音乐晚会,用灯光效果渲染气氛、烘托音乐表达的理念、制造现场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形形色色的新型舞台设备不断涌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接受新事物,掌握新设备的功能和技巧,做好本职工作,为新时期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秀全.浅析舞台灯光的应用[J].照明技术,2009(30).

    [2]黄荣东.舞台设备资源整合分析[J].大舞台,2011(05).

    相关热词搜索: 群众文化 舞台灯光 浅谈 中对 演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