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脑电图在儿童抽动障碍中的临床应用:儿童抽動症几岁会自愈

    时间:2019-01-23 04:43: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目的分析抽动障碍患儿临床与脑电图的特征。方法 对160例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短暂性抽动症、慢性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5.5%、43.9%、52.9%,短暂性抽动症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低于病程大于1年的慢性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根据抽动病程的长短和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短暂性抽动症、慢性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其中短暂性抽动症98例,慢性抽动症41例,多发性抽动症21例。所有患儿均无早产、产伤、脑外伤、惊厥史,排除亨廷顿舞蹈病、小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和脑炎后遗症等疾病。患病前未曾服用可引起运动障碍的药物者。
      1.2 临床表现 主要特点是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的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抽动。大多数病例表现以运动性抽动为首发症状,包括眨眼、张口、点头、耸肩、耸鼻、摇头、转颈等不自主动作。部分病例以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清嗓声、哼哼声、嗤鼻声、咳嗽声、喉鸣等。少数患儿可有控制不住的骂人和脏话现象,伴有注意力缺陷者54例(33.8%),学习困难35例(21.9%),情绪障碍26例(16.3%)。抽动症状是多变化的,表现时轻时重,新的抽动症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症状,或在原有抽动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抽动症状,也可自然缓解一段时间。当情绪激动、感冒、学习压力大或疲劳时可诱发加重,睡眠时消失。160例患儿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体征。60例进行了头颅CT扫描,未见阳性结果。
      1.3 方法 采用秦皇岛KT98-1018数字定量脑电图一体机,按照国际10/20系统法放置头皮电极。所有患儿均于服药前或停用镇静、兴奋药2周,在清醒、安静、坐位放松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描记,描记时间不少于20 min,常规进行睁闭眼,过度换气诱发,并实时记录抽动情况。脑电图诊断标准参照刘晓燕[2]标准判定。
      2 结 果
      将所有患儿的脑电图与同年龄组的儿童脑电图相比较,本组160例,脑电图异常54例,异常率为33.8%。异常表现主要为基本节律慢化,与同龄儿童的脑电图相比非特异性慢波增多,波幅增高,α波形不规整,调幅现象不良。其中轻度异常49例表现为背景活动偏慢,慢波多于同龄儿童,α波减少,调节差,波形杂乱,出现高幅θ、δ波及活动,伴短程出现;中度异常4例,背景脑波频率慢化,并有阵发中至高幅θ、δ波,或有尖波、棘波、或尖慢波发放;重度异常1例为各导联出现较多的尖波、棘波、棘慢波综合。短暂性抽动患儿脑电图异常率和慢性抽动及多发性抽动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3]。本组患儿起病于3岁~14岁,以6岁~9岁儿童最多(75%),男性多于女性,男∶女3.7∶1,与文献资料相符。
      目前,对抽动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尚未找到一种特异性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指标用于肯定诊断,头颅CT或MRI等检查对抽动症的价值不在于诊断,而在于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4]。在抽动症的发病因素中神经生化因素以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中多巴胺活动过度或多巴胺超敏所致,且与患儿的脑功能状态有关[5]。脑电图检查适于抽动患儿脑功能的研究。文献报道,抽动症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为20%~52%。脑电图以非特异性改变为主,表现为基本节律调节调幅不良,α波减少,波形不规整,慢波增多。本组异常脑电图54例,总的异常率为33.8%,与上述报道一致,正常小儿脑电图特点是随着年龄增长脑电图频率由慢变快,由不规则变规则,大脑皮层对皮层下活动的控制逐渐趋于完善[6]。抽动障碍患儿脑电图慢波增多且频率不规则,提示脑功能可能不成熟,皮层中枢控制功能不完善,对皮层下的一些运动和发声不能有效控制,则出现眨眼、歪嘴、扭脖等肌肉不随意运动,故抽动障碍与脑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抽动障碍的病程不一,可为短暂性,也可为长期性,也可成为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短暂性抽动症,病程大于4周,但小于1年,有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慢性抽动症和多发性抽动病程均超过1年,不同点在于抽动的性质和程度,慢性抽动症,或为运动性抽动或为发声性抽动,两者不同时存在,而多发性抽动症,运动性和发声性抽动并存。三种类型之间可有延续性,为同一疾病不同的临床表现,短暂性抽动症可以转变为慢性抽动和多发性抽动,慢性抽动症可以转变为多发性抽动症。短暂性抽动症最为常见,属病情较轻,慢性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病情重,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学习困难等共病。Hyde等的同卵双生子研究发现,临床表现的严重性与脑电图异常程度有关。本组结果显示,短暂性抽动症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低于慢性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症(P[2]对抽动障碍病人脑电图的癫痫放电有两种解释:认为可能基本的脑功能障碍,既导致抽动症状也产生癫痫样放电。病人是属于正常非癫痫人群中极少数有临床放电的情况,同时合并有TS。但不论哪一种解释,都认为阵发性放电与典型的抽动症状无直接因果关系。本文也支持此观点。所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行24 h脑电监测,对明确本病的性质有一定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抽动障碍的分型,勿将三种类型统称多发性抽动症,实际上,抽动障碍的DSM-Ⅳ分型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可指导治疗,并帮助判断预后。短暂性抽动症,多可不治治愈,尽量不用药物而采用心理治疗,预后良好。慢性抽动症或多发性抽动症,如果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及社会交往,则主张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慢性抽动症的症状迁延,较多发性抽动政预后好,多可治愈。而多数多发性抽动症,往往因各种共病的存在,常使病情更加复杂,造成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由于癫痫和抽动障碍的治疗方法不同,应通过临床观察和脑电图监测将两种症状区分开来,避免将抽动症状误认为癫痫发作。故正确的诊断及追踪观察各类型之间的演变对指导治疗、维持用药时间、判定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脑电图作为神经系统最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对脑功能的异常敏感性非常高,且具有安全,无刺激、无痛、无创性的特点,可重复进行,在鉴别脑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排除癫痫等发作性疾病、判断治疗效果,随访追踪病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且脑电图的异常与抽动障碍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故脑电图可作为评估病变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 吴家骅.抽动障碍的分类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4):196.
      [2] 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5-216;474.
      [3] 沈渔村.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22-824.
      [4] 梁九根,吴斌,毕伟,等.多发性抽动患者脑SPECT与CT、MRI及EEG比较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3):172.
      [5] 张英,王玉凤,姚凯南.慢性抽动障碍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2):94-96.
      [6] 谭玉玲.临床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28.
      [7] 华青,魏鹏.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共病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469.
      作者简介:宁军娥(1965―),女,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大同市三医院(邮编:037008)。
      (收稿日期:2011-02-16)
      (本文编辑 郭怀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相关热词搜索: 脑电图 抽动 临床应用 障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