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装饰”\“文化”和“纹化”间的发生关系:万字纹

    时间:2019-02-06 04:36: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装饰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纹化现象。“装饰”,即“文化”,即“纹化”,这是最初的原本意义。一切的“装饰”均借助“纹化”的方式呈现,“纹化”作用于装饰,影响着“文化”,“装饰”和“纹化”同属于“文化”的范畴,三者之间是一种发生学上的关系,彼此间互为解释和丰富。
      关键词:装饰;文化;纹化;艺术形式;关系;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Culture of Veins" in Decoration
      SUN Yuan-zhi
      (Department of Art Design, Lijiang 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14006)
      
      不论任何人皆有装饰的欲念,人类的装饰意识和动机从一开始就是文化性的。“文化”即“纹化”,这是文化最初的原本意义,“文化”由“纹化”演化而来。一切的“装饰”均以“纹化”的方式呈现,装饰现象本质上也是一种纹化现象,“装饰”和“纹化”同属于“文化”的范畴,而“纹化”是“装饰”的最好体现。“装饰”、“文化”、“纹化”三者之间是一种互为发生学上的关系。
      一、“装饰”即“文化”
      装饰作为艺术用语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词汇,在人类所创造的视觉艺术中,装饰艺术的形式、手法最为丰富,涉及到的门类最广,历史也最为悠久。装饰艺术大多流传在民间,没有留下丰富的理论文字,使得装饰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较为贫乏,这也意味着人们在这一领域上的认识不足。在理论界关于装饰一词从产生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念或概念被大众所认同,张道一先生曾说过:“一个辞所包涵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往往注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意义”。①普遍意义上的装饰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装饰指整体意义上的装饰、装潢等;狭义上的装饰指具体品类的装饰物、纹饰等。在狭义的装饰中,还包含着纯粹的装饰与非纯粹的装饰两种形态。纯粹的装饰主要是指纹样和符号等,而非纯粹的装饰主要是指装饰性质的绘画和雕刻等。正如陈之佛先生所说:“一切的美术,均以装饰的意识为基础的。”②装饰的原本意义可以理解为人类出于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目的,对实用物、环境、建筑和人的身体等表面所施以的美术形式。
      在哲学还没有发达之前,图腾艺术就发挥了原始哲学的功能,以它幻想式的语言对宇宙万物与人类自身的起源与性质作直观式的体现与浪漫式的解析,传达了社会共有的文化诠释与价值观。早期装饰艺术的功能除了是符号或标记,同样还具有记录事件、记录语言、讲述故事和图解的功能。在文字产生之前,记事往往也需采用刻绘符号的手法。这种功能性的因素随着时间的远去,后人一般已很难辨认了。但有的出土物中发现的装饰据分析就可能具有这种意义,如原始陶器上的一些简单的刻画符号等。③原始装饰艺术的叙事方式有的直接明了,有的则比较隐讳含蓄;有的以具象或容易辨认的意向形象来表现,也有的用抽象的几何形形式表现。比如在我国甘肃出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盆上的舞蹈装饰,就是一件以意向化手法表现的叙事装饰。④这一切为了记录而做的装饰可以看作是装饰艺术涵义的一个方面,也是文化所呈现出的一种常态和手法。
      二、“文化”即“纹化”
      “文化”为人类所创造,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和社会实践的产物,代表着人类痕迹的总和,是人类克服动物原始本性、美化自身言行、外表、生活、环境的一切手段和言行的统称。“纹”指纹理、图纹,古人以丝织物或用有纹理的动物毛皮美化身体和环境。纹所包涵的内容广博精深,天文地理是种纹,八卦易象是种纹,太极玄图是种纹,这是“纹化”的初义,“文”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也是“文化”最初的原本意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在建筑、用具、身体、服饰等表面刻画上各种纹饰线条、色块和痕迹等,是“纹化”的转义。“文化”与“纹化”之间是一种发生的关系,“文化”由“纹化”演化而来。
      “纹化”的形式成为除人类的语言之外的又一表述语言,它的方式就是用线纹描画对象,诸如纹样或符号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渐生发展出来的。“纹化”的方式除了塑造出装饰纹样,甚至属于文化范畴中有着三千余年历史的中国汉字也是由纹开始的,在表达含义的同时兼有纹饰的功能。纹样与文字在发生学上的关系不仅在于两者形态上的相似,更重要的是在形态相似的表象下,两者的构造方式和思维特性上的一致性和继承关系。甲骨文和金文时期的汉字完全具有纹样品质的风格特征,所以说文字是一种“纹化”形态,在一定形式上,“纹化”是没有文字时期的文字表达形式和有文字时期的纹样表达形式,可见人类的文化不仅仅是从有了文字开始的,而是从有纹化开始的。
      “纹化”就方式而言是一种观照式的方式,也就是中国人讲的“取物观象”,“仰观天象,俯察鸟兽之迹”,是一种视觉思维过程和创造纹样造型写意的象形方式或夸张抽象方式。人的意识中的概念生成来源于现实世界,纹样创作表达了人类对自身所处的世界及其意义的关注,力图去把握对观察对象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人们能从抽象或象形简化的纹样符号中了解和接受内在的文化意蕴,在联想的层面上产生与具象世界的对应,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传播。
      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八卦符号就是由客观物象为基础而取象的,纹化的产生并不是人类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从自然物――天文、地文、人文的诸多客观物象中观察、抽象而形成的。无论我们用任何一种形象元素塑造任何一种形象或组织一个画面时,首先要寻找一个内在或外在的轮廓线、结构线、构图线、情绪线等等,形式一经摆脱模拟、写实,便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前进的道路,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便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人们的感受和观念,后者又反过来促进前者的发展,这一过程反映了人们对于几何抽象符号的创造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些象形和抽象的方式是人们长期积淀的视觉心理机制和纹化的思维机制,是在历史的、共同的生存区域中形成的并为区域内所有人都具有的文化秉性。
      全世界各地发现的“纹化”在“文化”内涵上是完全相通的,都表达了对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如果我们把“纹化”作为一个高度抽象的反映人类存在形式的哲学范畴,可以说“纹化”是人的环境条件与主体意志的统一过程,强调美感的合理性,展示人类这一物态或道器在维持自身动态平衡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兼容了文化本身意义上的功能和作用。
      三、“纹化”即“装饰”
      同属于“文化”范畴的“纹化”和“装饰”在功能和形式上是一致的,装饰艺术的起源实际上是人类造型艺术的起源。在原始时期,人类未经科学训练的幼稚期,就已经具备一种塑造美的能力,这种美的塑造不是写实上完全摹仿的方式,而是一种图案化的意形方式,也就是“纹化”的象形方式,包含了在自然中得到或抽象出的几何纹。
      原始美术的岩石壁画就是以纹样等手法刻凿或绘制在岩壁上面,内容包括狩猎、放牧、图腾、巫术以及舞蹈、种植、房舍等,造型简练夸张,生动有趣,构图布局更是无拘无束,充满了原始的纯真。如画鱼纹,鱼体轮廓用线描画,抓住鱼的口、眼、尾、鱼纹等主要形象特征简化或放大,细部的刻划使整个形象在整体性中表现出一种几何化的结构趋势;蛙的长形本身被“纹化”成圆型或半圆型;鸟也被规范为剪影的形状,付之以简洁的曲线。在人面纹纹饰中人面的五官多用几何形表示,头部全为圆形,在人类的早期社会打击石器制造工具的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动作作用于对象所产生的痕迹,当意识到这种打击印痕存在并去有意模仿和创造各种纹痕、刻划线条时,凭借人类想象的天赋,开始了装饰物品的有意加工,也正是人类想象的天赋,成就了装饰艺术。
      现代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契认为:“纹样本身可以这样界定,它是审美的用于情感激发的自身完整的形象,它的构成要素是由节奏对称比例等抽象反应形式的构成。”人的外部器官都是对称的,世界上的一切动植物的形式也是基本对称的,人习惯于对称产生的平衡感,建物造物都以其为基点。一切生物的呼吸节奏、动作节奏无不具有渐次的重复性。时间有流动的轨迹、物体有运行的轨迹;流水的疾缓、声波的震动、四季的循环、日月的交替、星际的运行、生死的交替等,都是秩序的循环。所以对称平衡,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运动规律,渐次重复、秩序循环,这一切都是“纹化”的基本要素,是根植于人类天性中的心理平衡要素。中国的文化习惯在审美观照时,既讲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畅神”,也不乏寻幽探秘琢磨细节的兴趣。“纹化”和“装饰”均是按照一定图案结构规律经过变化、抽象等方法进行规则化、定型化的图型,从调整观察视角、压缩空间的观念、注重从客观生活原型中提炼概括起步,传达出似是而非的意象、新奇美妙的形式意味、巧夺天工的技法技巧、大不相同的构成要素和法则。
      装饰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纹化现象,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是文明存在的方式和文化的产物。“装饰”,即“文化”,即“纹化”,这是三者最初且最原本的意义,是一种发生学上的关系,互为包容,互为解释,互为作用,互为丰富。(责任编辑:冯健民)
      
       ① 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
       ② 陈之佛《陈之佛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
       ③ 倪建林《装饰之源――原始装饰艺术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④ 同上,第193页。

    相关热词搜索: 发生关系 装饰 文化 纹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