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王军:从西部徽商翘楚到“一带一路”弄潮儿

    时间:2020-04-28 09:22: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夏自钊 马明

    八方青海徽商志在搭乘“丝绸之路经济带”这艘经济航母,在高原上重现一千年前的繁华,这群徽商的领头人就是王军。

    漫漫丝路,遗泽千年。

    一千年前,地处河西走廊的青海,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要冲,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2013年,当“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的时候,青海再度成为内陆开放的前沿,青海与世界的距离顿时拉近。

    此时,在青海,一群徽商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一带一路”带来的无限商机。这群徽商踌躇满志,志在搭乘“丝绸之路经济带”这艘经济航母,在高原上重現一千年前的繁华。

    这群徽商的领头人,便是改革开放40周年风云徽商人物、青海省工商总会副会长、青海省安徽商会会长王军。这是一位传奇的徽商,他起于草根,白手起家,如今产业横跨酒店、商贸、物流。凭着诚信和商道,王军在大西北创造了一幕幕商界传奇。王军的故事,我们从199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开始说起。

    传奇般的逆袭

    王军出生在安徽涡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兄弟姐妹8人。上世纪90年代初的皖北,经济落后,普通农户更是拮据。王家正在长身体的8个孩子,单是每天要吃的粮食,就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头疼不已。

    1993年,眼看着家里就要揭不开锅的王军,毅然投奔在西宁卖糖葫芦的老乡。这一年,西宁的冬天比往年都要寒冷。街头冷风中,年仅18岁的王军茫然四顾,手中拿着一张信笺,上面写着他要寻找的那位老乡的地址。谁料打算投奔的老乡已经搬走了,杳无音讯。举目无亲,又远离家乡,王军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然而,他明白,自己已经不能再返回家乡,空手而归,只会给境况不好的家里平添许多失望和叹息。眼下,王军已经没有退路,只有咬牙坚持下去。他也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肯吃苦,就能闯出活路。

    彼时的王军,身无长物,他唯一能出卖的就是一身力气。王军在西宁的第一份“工作”是扛体力活,帮人搬家。“每次帮人搬家能赚到10到30元左右,一个月后有了90多元的积蓄,我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菜市场帮人拉菜,这样赚钱比苦力活要多一点。”王军回忆道。

    王军说的帮人拉菜,就是帮菜贩子送货,每天多少能挣个几十元。一段时间下来,王军心想,我何不顺便批点菜,直接到小区门口销售,方便下班回家没有时间上菜场的居民呢?说干就干,第一天下来,王军发现自己净挣了将近100元,心里乐不可支。

    因为菜新鲜,加上不克扣斤两,王军慢慢地获得了很多居民的信任。两个月不到,王军已经赚了好几千元,几千元那时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巨额财产”。后来因城管力度加大,摆摊卖菜难以为继,王军索性不干,怀揣数千元“衣锦还乡”,并把妻子接到了西宁。

    再回西宁的王军开始琢磨,不能老是蹬三轮车卖菜,要做就做大批发商!看到大经销商每天早上大货车开进市场,小商贩争相进货的场景,王军羡慕不已。暗下决心的王军立即着手,向着当经销商的梦想迈进。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无资金、无渠道、无经验的王军,要想当大经销商,太难了。几番琢磨,王军决定“偷师学艺”。

    他找到当时颇为风光的大经销商,说找个卸菜的活,经销商看王军壮实憨厚,就把他留下了。就这样,王军的偷师计划正式开始。此后,每有老板货车进场,特别勤快的王军都会和司机套近乎,将在哪里进货,座机号码弄得一清二楚。因为接触多了,菜贩们和王军打得火热。进货、批发都有王军打理,老板正好乐得清闲。

    两个月后,羽翼丰满的王军找到老板提出不干了,老板急了,“再帮我干一段时间,我给你加工资。”

    王军说,“干可以,但必须答应我的条件,给我一个价格底线,这之上我可以做主,并且不能卖坏菜,不能扣秤。”眼光长远的王军,希望借助公平诚信累积口碑和人脉。

    批发过程中,王军再次发现了机会。他向老板提出,每天批给他1000斤蔬菜,比其他菜贩批发价每斤少1毛钱。老板觉得批给谁都是卖,满口答应。原来王军把从老板那儿争取的每斤1毛钱让利给小批发商,渐渐地,每次他的蔬菜都供不应求。

    客户越来越多的王军,终于引起了老板的警惕,老板不干了。这时候的王军已非“吴下阿蒙”,他对老板说:“你给我批发蔬菜,每天我给你开100元补贴。”就这样,王军完成了传奇的逆袭,以打工者的身份给老板开工资!凭着诚信和口碑,王军的生意越做越大。

    从物流巨子到西北“黄豆大王”

    2000年,怀揣千万的王军再次衣锦还乡。不同于上次,此次回乡,王军计划在家乡发展,开了一家电器批发公司。开业不久,王军就发现干不下去了,因为家乡赊欠成了习惯,娶媳妇、办酒席、买电视从来就是赊账,有钱了就给,没钱就无期限拖着。

    几个月后,王军再次回到西宁。然而,好摊位已经被抢购一空。细心的王军却发现了新的商机——盖停车场。原来市场上蹬三轮的小商户都开起了汽车,但拥挤的市场容纳不下那么多车,停车成为大问题。

    于是,他投资建立了一个停车场,并且盖上了几层小楼供司机吃睡。尚在施工阶段,就有汽车修理厂家找到王军,希望将一层租下来做修理。停车场投入运营后,生意火得超乎想象。青海是产盐大省,运盐车辆同样需要堆场,于是王军又建立了几个大的物流中转中心,再加上宾馆、餐饮、物流,王军的产业帝国开始崛起。

    就在物流生意风生水起的时候,王军又发现了一个商机。细心的他注意到,安徽的豆制品在青海特别受欢迎,但是,青海当地的黄豆不但价格高、杂物多,品质也远不如安徽。皖北平原盛产黄豆,如果将家乡的黄豆调到青海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在比较了两地价差以及出豆浆的比重之后,王军决定干一票大的。

    王军找到西宁经营黄豆的7家大经销商,游说他们成立“黄豆商联盟”,“做不要本钱的生意。”王军的构想是,将七家进货渠道打通,加上自己的安徽渠道,放在一起竞价,比较谁家价格低、谁家质量好就统一进货谁家的,统一购销。因为量大,故而黄豆商联盟就能掌握议价权,联盟将对生产商压货款一个月,改变经销商先出资后得货的局面,这样就相当于利用生产商的资金在周转,达到不出资金做生意的目的。

    胸有成竹的王军提出了一个条件,大家绑在一起绝对会比单干赚得多,但自己资源好,必须拿利润的两成,其他7家分八成。7大经销商压根没把这个毛头小伙当回事。

    王军游说失败,立即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找到当时在西宁制作豆制品的12家磨坊厂厂长,承诺自己的黄豆出浆多、价格比别人低。为了打消厂长顾虑,他说:“我给你们每家先各送5000斤,如果不好于别家我拉回来,一分钱不要,如果比别家质优价廉,下次再送5000斤的时候,你们再付本次的钱。”因为没有风险,各家乐得试用。

    价低、干净、出浆多的安徽黄豆迅速挤压西宁市场,7大经销商出货锐减,他们退而求其次,开始给豆制品厂赊欠,后来赊欠也不能维持,有的开始跑路。这时醒悟过来的大经销商找到王军表示愿意合作,但此时的王军提出,现在不是二八分成,而是四六分成,但他再次表示经销商一定比自己单干赚得多。

    几个月后,故事发生戏剧性反转,豆制品厂只与王军联系,垄断所有资源的王军已经成为名副其實的“西北黄豆大王”,无法抗衡的经销商为了生存,竟然主动提出王军拿六,他们共同分四成。

    带领八万青海徽商做大做强

    徽商基因给了王军诚信、智慧、感恩的品质,加上在青海多年来助人为乐、纾困解难,让王军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他在青海徽商中的威望也逐渐树立起来。

    2014年8月31日,青海省安徽商会在西宁举行换届选举大会,王军当选为新任二届会长。

    在履职大会上,王军誓言将商会办成民主、和谐、阳光的商会,尽力服务会员,促进青皖两省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合作。接任第二届徽商商会会长的王军,在前一届打下的基础上,团结青海徽商,共同打造新型商会。

    “商会首要是激发全体会员的活力,筑基固本,充分发挥商会的正能量;要把商会建成崇高理想信念的集合体;杰出的商会必须是学习型组织,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带领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二次创业。”谈及如何带领商会做大做强,不善言辞的王军变得滔滔不绝起来。他说要像对待自己的企业一样来对待商会工作,作为会长更应义不容辞为商会的建设尽心竭力。商会的每一位企业家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彼此成就,是王军发展商会和助力会员企业的着眼点。这几年他做了很多工作,设立会长基金、助力遇困企业;与银行建立征信体系,为会员开通贷款绿色通道;不断向政协和政界推荐优秀企业,密切政商关系;以商会的名义,积极向市县拓展,帮助徽商企业寻找项目……王军上任之后,大手笔动作不断,很显然他对商会发展作过一番深入的思考。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2018年商会被青海省民政厅评为“AAAA”社团,商会连续四年被青海省商务厅评为服务经济发展“优秀商协会”。

    为将商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和新高度,他和商会的领导班子成员继续共同努力着。

    王军作为商会党支部书记,将支部的党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被西宁市非公经济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11月1日,青海省安徽商会党支部学习习总书记《“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会上,王军表示,作为民营企业的共产党员,就应当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要始终不忘入党初心,争当有党国情怀的现代民营企业的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

    王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接任会长以来,青海安徽商会积极参与各项慈善活动,助力扶贫、资助困难大学生、慰问农村孤寡老人。近年来,王军始终热心公益,商会累计捐资捐物近2000万元。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仅青海徽商捐赠就达1000万元。此外,还为互助县40名土族贫困生捐赠80余万元,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青海都是政策覆盖之地,关键是如何把握机遇,找到适合徽商发展的路径。当前在青海经商、办企业的安徽籍有8万多人,会员企业近300家,他们的经营涉及金融、商贸、物流、生物制药、建筑、房地产、矿产、家居、酒店。王军表示,商会正在深入思考,不断探索,为在青海发展的徽商群体的服务之路还很长很长。

    “要做一流的商会,就要把这8万多徽商服务好,帮助他们做大做强,服务青海安徽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任重道远,我将再接再厉,不负使命和广大徽商的期望!”王军铿锵地说道。

    相关热词搜索: 弄潮儿 翘楚 徽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