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理论思考

    时间:2020-11-15 14:01: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对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高校开展“三进”工作需要注重以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以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为实践基准,具体开展过程要紧紧抓住以系统进教材为前提、以生动进课堂为关键、以扎实进头脑为旨归的思路,谋划“三进”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价值遵循;践行理路

    中图分类号:G416;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1.09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彭均.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理论思考[J].克拉玛依学刊,2020(1)56-60.

    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作为我国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推进实现“三进”是提高全党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的重要措施,是新时代继续坚持、不断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鼓励党和人民不断守正创新、奋力前行的精神指引。高校既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用人才的现实责任、也承担着把个人培育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育人使命,因此,高校必须要把“三进”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加以落实,增强“三进”工作的实践转化效果。

    一、明晰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重要意义

    高校推动“三进”工作的落实就是要把这一理论成果充分融入教育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健康发展,巩固党在高校的意识形态绝对领导权,最终实现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指向。

    (一)“三进”是巩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汇的重要场所,给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众多挑战。而高校主要群体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接受各种社会思潮的机会更多、范围更广。他们尚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主见性强但三观尚未稳定,思维活跃但欠缺成熟,很容易被错误的思想误导,家国意识和民族意识也易被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思潮削弱;同时,在国际上,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失效论”,加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向我国的渗透,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高校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时,必须要主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全面武装青年、用正确的方式引导青年、用潜移默化的教育塑造青年。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发挥教学强大的供给力和影响力,扎实推进 “三进”工作,以“三进”工作实现对学生有目的、有组织的意识形态供给,不断巩固和强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的绝对指导地位,以增强高校党委在意识形态阵地的绝对领导权。

    (二)“三进”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始终与党的理论发展紧密相关。一方面,每一个时代党的理论成果都必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党的理论又紧紧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转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新时代中国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把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于生产生活的具体实际所产生的重大理论结晶,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用党的理论充实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保质保量地推进“三进”工作的落实。高校教师要自觉学习、积极宣传、深入研究,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理论支撑;主动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把核心内容全面融入教材,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展示出来,以增强育人的实效性。同时,高校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院系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及时通过“三进”工作把党的理论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师生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三进”是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内蕴所指

    学校培养什么人,不仅关乎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抓好大学生教育,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始终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时代新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推进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要培养符合国家和民族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落实“三进”工作,通过教育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理解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精神内涵,使青年大学生以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准则,在实践中自主、自愿地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二、坚守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价值遵循

    高校是推进“三进”工作的重要渠道,在实践中要遵循科学的价值准则和实践规律,确保“三进”工作顺利开展、稳步推进和高效落实。

    (一)以高校党委的绝对领导为根本保证

    高校推动“三进”工作要始终牢记“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因此,要办好高校、提高高校育人质量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在工作中自觉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宣传和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使高校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底色。高校做好“三进”工作的关键在于党,只有建立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和统筹谋划的基础上的规划,才能更好地推动“三进”工作的稳步开展,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最终效果。高校党委要主动探索办学规律,自觉把深入学习和研究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团组织要主动、积极做好总体部署,各级学院、部门之间要落实工作责任制,不断协调内部力量,组织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的各层级宣传学习小组,积极调动高校的优势资源,使之形成教育合力,为推动“三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

    任何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而正确的、积极的、符合人们需要的价值观只有在同各种价值观博弈的过程中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的整体价值追求,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巩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民族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兼收并蓄、多元共存的社会构成,青年极易受到来自各方的信息干扰,面对历史和时代的重任,高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科学、有意义的价值观;通过教育培训、主题研讨会、宣讲活动等各种形式,使师生在实践中将其升华为内心坚守的情感认同和日常的行为习惯。只有高校广大师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育好、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高效推进“三进”工作的开展。

    (三)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为实践基准

    高校推进“三进”工作不是毫无章法的理论灌输,更不是漫无目的的走马观花,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教育规律。

    首先,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积极研讨新思想的内容要旨,加深其理论阐释;又要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阐述其内容精髓;还要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切身感悟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

    其次,要遵循协同育人的规律。高校党委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做好统筹布局,组织集中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全体重视、全员学习、全过程培养和全方位落实;同时,要求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重点讲述这一思想、又要在其他各类课程中贯彻其重要精神,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配合,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协同, 共同实现“三进”工作的整体目标,[4]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深入人心。

    最后,还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高校教师不仅要自觉学懂弄通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以自身榜样示范,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扮演好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同时,还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不断创新“三进”的教育方法,增强“三进”工作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价值性。

    三、探寻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践行理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加快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落实,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两课教材”进行了系统修订,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论述。此次“两课教材”的系统修订体现了三方面特点:首先,坚持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在继承原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诸多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次,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教材最终要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此次修订充分采纳高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重点难点理论问题的分析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满足师生的教學需求,在内容上更具可读性,提高了教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最后,实现了理论价值与时代需求的融合。“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契合、同人民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时代产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高校教育是推动实现党的理论逐步深入人心,促进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力量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要以教材、课堂和学生为主线,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稳步推动“三进”工作,不断给青年学子传递精神力量,激励其奋勇前行。

    (一)紧紧抓住以系统进教材为前提

    教材是精神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要推进“三进”工作首先就要推动其系统化地进教材。高校要主动编好、读好、用好相关文本,为进课堂、进头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结合时代发展对“两课教材”进行修订。“两课教材”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修订,紧密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论述,如在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部分,明确了“社会革命”的定义,并严格区分了广义的社会革命和狭义的社会革命;对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凝练和表达,增加了“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内容。同时,高校各部门、院系要认真研读中共中央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而编写的各类读本、教材,这些书籍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发展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记录,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广大师生深刻理解这一思想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髓、切实感悟马克思主义强大真理力量的生动教材,高校全体师生要积极学习,努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二)牢牢把握以生动进课堂为关键

    课堂是连接进教材和进头脑的中间桥梁,推动新思想进课堂是保证其深入人心的关键环节。要通过教学活动保证大学生系统吸收和认同其内容,感悟和体会其价值内涵。

    要不断推动课堂形式的创新。成功的教育活动不是受教育对象被动接受、吸收的过程,而是受教育对象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主动接受、主动践行的体验过程。所以,教育方法要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学生实际需求,大胆创新课堂形式,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抽象深奥的理论“活”起来,积极营造灵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达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的目的;通过把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实现技术与内容的共融,[6]共同推动“三进”工作的扎实开展。当前,传统的单线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的发展需要,课堂形式要主动向交互式教学方式转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课堂中采取设置议题供大家辩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问答式学习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讨中健全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框架。

    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打造品牌课。课程是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而由教育主体根据要求开展教学任务的总和,是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大纲的现实保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就必须从课程设计入手,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专业课和基础课为平台的课程体系,组织专业师资团队着重打造品牌课程,把重点内容写进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以及课程验收评估中,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贯穿于高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如上海市就推出专题式教学课程“大国方略”作为实验性课程,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的现场教学感受中国故事,在上海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样,高校也可以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品牌课程,发挥其影响力,整体推进“三进”工作的落实。

    (三)时时推进以扎实进头脑为旨归

    进头脑是推进“三进”工作的最终旨归,也是检验“三进”工作实效的关键指标。扎实进头脑并不是简单地对其内容的刻板识记、也不是停留在知晓层面的浅薄了解,而應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基本遵循。

    作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好其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指引教学方向,以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改革,保证其内容的时代性与先进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用强大的真理力量引领学生的思想动向,以透彻的理论分析回应学生的现实问题,使深刻的理论知识生活化,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其真理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的重要环节,在政治理论教学活动中既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研究、也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高校教师与辅导员双管齐下,共同推进“三进”工作的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创建多方位、多层次的沟通机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教育走出课堂、走近学生,真正推进党的理论进入大学生的头脑。

    总之,高校推动“三进”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要紧紧把握育人的办学追求,不断改善“三进”工作的实施策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1(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77.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1(1).

    [4]张毅翔.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整体性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8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4.

    [6]彭均.“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9(2):5.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