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三体》与《北京折叠》中批判意识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0-11-16 12:00: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三体》与《北京折叠》是获得过雨果奖的两部中国科幻小说。这两部作品都在逻辑自洽的故事中饱含科幻元素,启发人文思考,促使人们主动观察人类的生存困境。但二者无论是在折射现实生活、剖析人性,还是在反思人类文明上,其表达都有所不同。将叙事宏大的《三体》与侧重社会学隐喻的《北京折叠》进行比较分析,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三体》;《北京折叠》;人类文明;隐喻;思考

    引言:《三体》与《北京折叠》是获得过被称之为“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的两部中国科幻小说。《三体》(又称《地球往事》三部曲)是由刘慈欣先生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其中第一部《三体》曾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北京折叠》是科幻女作家郝景芳创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曾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部初稿只用3天时间就写完了的中篇科幻小说尽管没有《三体》那么大的影响力,但更贴近当下,更切入现实,颇有思想深度。

    《三体》是长篇系列小说,而《北京折叠》仅是一部两万多字的中篇小说,但两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许多值得研究比较的地方。作为优秀的科幻小说,《三体》与《北京折叠》在一定程度上反照与折射了当下的现实生活,对人性有着深刻剖析与反思,更是对人类社会整体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观察与反思。但二者无论是在折射现实生活、剖析人性,还是在反思人类文明上,其表达都有所不同。将叙事宏大的“硬科幻”作品《三体》与侧重社会学隐喻的“软科幻”作品《北京折叠》进行比较分析,具有深刻的意义:能使我们加深对《三体》这部宏伟巨著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深入剖析《北京折叠》这部极具社会隐喻的作品当中的批判意识。

    一、对现实的反照与影射

    (一)《三体》:揭露现实中的残酷法则

    《三体》既表达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大无畏精神,也以客观冷静地笔触为读者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法则,批判了人类社会在道德上的阴暗面。在《三体》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刘慈欣所概括出来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社会学”等。小说中的这些理论法则的逻辑之所以能够自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来源于现实中的法则,同时也折射了现实。《北京折叠》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实生活当中的法则,但其所展现的手法多为隐喻。

    《三体》中讲述了一个十分特别的法则,即“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①

    “黑暗森林法则”来源于人类社会的法则,其原型为现实生活中的丛林法则。“黑暗森林法则”虽然用于阐述宇宙中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但作品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其实就是弱肉强食的法则,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当下的国际政治博弈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者说,“黑暗森林法则”是现实社会中丛林法则的“宇宙版”。尽管“黑暗森林法则”的描述已然让人毛骨悚然,但与现实中国际政治当中的制裁、渗透、颠覆以及侵略战争相比,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三体》反照了我们人类社会自身,让人们意识到思考和解决人类文明当下的困境已十分迫切。

    《三体》中叶文洁所提出的“宇宙社会学”由两条基本公理组成:“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②,这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地方: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人类数量在不断地增多,但各类资源在社会上是有限的。人类文明推进着科技进步,但“人类的科学选择及科技进步不断迫使人类做出各种选择,又导致人文精神的破坏”③。作者将人类逼进科技与生存的困境,从而揭露现实中的残酷法则。

    (二)《北京折叠》:隐喻社会问题

    《三体》与《北京折叠》在描写現实生活方面完全不同。前者并没有对当下微观的现实生活有过多的批判,注重逻辑自洽,将思考与批判抛向整个人类文明和未来的宇宙,后者则将现实生活搬进作品当中,在作品中模拟现实生活所遇到的种种困境,隐喻社会问题,并对生存的困境进行看似平淡的批判,颇具现实主义气息。

    在《北京折叠》中,相对隔阂的折叠空间是社会学的隐喻。在构想的三个折叠空间中,一个移动的空间便隐喻了一个阶层。三个折叠空间在时间上的分配和生活状态都完全不同。阶层与阶层之间在物理空间上有着隔阂,并不存在太多的交流,只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分工。而由于阶层之间的隔阂和社会的不公平,阶层身份几乎是世袭的。“阶层分化、贫富差异、教育公平、就业压力、婚恋观念、剩余劳动力安置等等问题都在这个折叠城市中被全景式展开”④。在第一空间里,居民的生活环境极度舒适,住所非常高档,如同现实生活中的高收入人群;第二空间有着很好的秩序感,居民也拥有舒适的生活空间,人们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白领”,而在第三空间里,人口数量多,生活环境较为恶劣,生存环境如同现实中的城中村。第一空间的居民有着天然的优越感,而第三空间的居民则有着自卑感与对生活的漠然感。第三空间的居民在某种程度上也带着“北漂”的影子,在现实中,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人们存在着较大的生存焦虑感。

    主人公老刀疼爱自己的养女糖糖,希望她能够接受优质的幼儿教育,“前面的名额早用钱买断了,只有最后剩下的寥寥几个名额分给苦熬排队的爹妈。这只是一般不错的幼儿园,更好一点的连排队都不行,从一开始就是钱买机会。”⑤此他每天不吃早餐攒钱,争取让糖糖上好的幼儿园。第二空间的秦天尚且还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所规划,而生活在底层的老刀则只能奔波生计。小说中老刀的行为隐喻当下一些父母为了子女教育的高昂费用而承受经济上较大压力的现状。

    第一空间里作为银行总裁助理的依言每天只工作半天,拿着半薪,一个礼拜便能挣五万元,第二空间的实习生秦天给金融咨询公司打工,每月工资十万元。而身处第三空间的老刀做了二十八年的垃圾工,每月标准工资却只有一万元,可见其收入之悬殊。

    《北京折叠》当中所描写的折叠城市和各阶层的生活与当下有着一定的相似度,将现实中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进行了科幻式的表达。

    二、对复杂人性的叩问与反思

    (一)《三体》:叩问极端环境下的人性

    在《三体》中,作品对人性的批判比比皆是。《三体》主要是通过极端的环境,让人物展现出人性极端的一面,以此剖析、叩问复杂人性,揭示人性之恶。

    《三体》中有过一段文革时期的描写,后来成为地球三体组织精神领袖的叶文洁曾经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在那个年代,人们以监视、迫害他人为乐,妹妹叶文雪是当时激进的红卫兵,“揭发”自己的父亲叶哲泰,就连自己的母亲绍琳也在公开场合“揭发”丈夫叶哲泰那“反动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因为妹妹的检举材料,父亲在毒打中死去,母亲随后也改嫁了。作品中对人性之恶的描写非常细致,塑造了一系列反派人物形象。无论是自己那背叛理论、背叛丈夫的母亲绍琳,激进且公开“揭发”亲生父亲的妹妹叶文雪,还是推脱罪责的白沐霖、虚伪狡诈的程丽华、阴险狡猾的政委雷志成,都使得叶文洁体会到人性深深的恶。文革导致了叶文洁一家的悲剧,也让叶文洁对人类文明失去了信心,逐渐认为人性之恶是永恒的,是难以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去拯救的。由于她对人类文明的否定,她开始寄望于技术水平远高于人类的三体文明,妄想其能拯救地球,故而向三体文明发出了地球的坐标,背叛了整个人类文明,直接导致了一系列故事的发生。

    当人类的太空舰队被三体文明的水滴探测器几乎全歼时,为了让人类文明传承下去,为了人类文明的新生,仅剩的五艘人类飞船联合组成了星舰地球。但这五艘人类飞船上的资源都无法支撑其长久持续地探寻可以生存下去的地方,故而他们开始互相残杀,最终仅剩下的飞船把其他飞船的燃料和配件集中在了一起。然而待到人类文明对三体文明的威慑对峙成功建立,地球开始进入和平时期时,太空舰队司令部诱骗幸存下来的“青铜世纪”号回归地球,秋后算账,对舰长和有关高级军官宣判为反人类罪和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無论是最初的互相残杀,还是回归地球后的被判刑,其过程和结果都是人性所起的作用。同样,在一次打击预警的误报事件中,由于人们的求生欲望和恐惧情绪,数架太空穿梭机竟相继在停泊区的人群中启动了发射,周边人群瞬间被烧焦。在求生面前,人性之恶张狂显现。

    人类对三体文明的威胁被解除后,三体文明的智子为了监督地球移民专门招募了地球治安军。招募令发出后,网上出现了高达十多亿份入伍申请,最终招募了五百万人,“这些最后的幸运儿并不在意人们的唾沫和鄙夷的目光,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吐唾沫的人中相当一部分是提交过申请的”⑥,可谓极尽讽刺。

    在《三体Ⅲ·死神永生》中,当地球被三体文明控制后,人类移民澳大利亚,人们“如决堤的洪水般”争抢食物,就连士兵也无法维持秩序,官员也摊手表示无能为力,而当智子通过果断血腥的暴力制止这一行为后,人们迅速排好了队伍。尽管这样的残忍描述让人反胃,却令人倍感真实:在监管较弱或者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人们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极易产生自私与无序性,而对公众利益漠不关心。

    (二)《北京折叠》:审视多面复杂的人性

    相较于《三体》,《北京折叠》并没有特别鲜明的善恶之分。《北京折叠》显得更加擅长表达人物内心的挣扎,以此折射人们在道德选择时的心理。无论是老刀,还是依言,他们都只是平凡人且做着平凡之事,“所有的决定是时代环境下必然又无奈的选择,无关善恶却最真实地表现了人性的多面和复杂”⑦。

    通过主人公老刀的视野,作者将三个折叠空间的人和事进行了独特的展示。身为年近五十岁的清洁工的老刀资金并不宽裕,但他希望自己的养女糖糖能够上优质的幼儿园,也希望她能够接受艺术教育,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冒着被抓的风险去其他空间送信。作为父亲的老刀无疑是伟大的,即便自身境遇不好,他也要担负起作为父亲的责任,这是人性中伟大的一面。可当依言用钱“贿赂”老刀时,老刀内心万分挣扎,一边是自己的良心,一边是自己的女儿糖糖,他深信依言不可能与追求者秦天私奔,可是同时又希望“成人之美”,三方受益,故而半推半就地说不能拿那么多钱,最终,“他讨厌自己,可是他想把纸币抓牢”⑧。老实的老刀在女儿的利益和道义两者中相互挣扎,最终选择了前者。

    依言隐喻了现实生活中的拜金主义女性。依言是第一空间里的居民,从她对丈夫吴闻亲热的抗拒举动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婚姻并没有爱情,“想躲,但没躲开,颤抖了一下,手挡在身前显得非常勉强”,对丈夫的评价也仅仅是十分牵强的“对我很好”⑨。面对追求者秦天的询问,她默认丈夫吴闻是其父亲,明知自己不会脱离当下的婚姻与优越生活,但仍然给追求者秦天以幻想,享受着被喜欢、被牵挂的感觉。依言显然是“宁可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在单车上笑”,但她幻想着某一天真的有勇气离开优越的生活与秦天在一起,以此来弥补自己对当下只有物质、没有爱情的生活的缺失。在这左右摇摆之间,人性中自私的一面若隐若现。

    三、对科学技术的深思和探讨

    科学元素是科幻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比起《三体》这样的“硬科幻”,《北京折叠》里的科学元素不值一提,其展现更多的是科幻元素。但《三体》与《北京折叠》都对科学技术表达了不同的态度与思考。《北京折叠》在对科技表达了悲观的情绪,尤其是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忧虑。而在《三体》的描述中,则强调基础科学的极端重要性。

    在《三体》中,智子利用高于人类文明的技术将人类的基础科学锁死,使得人类科学家无法进行最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人类的科学也只能限于应用层面的研究。正是因为基础科学无法再取得突破,人类只能在与三体文明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相信人类在与三体文明斗争中必然失败的章北海曾说过这样的一番话:“成吉思汗的骑兵,攻击速度与二十世纪的装甲部队相当;北宋的床弩,射程达一千五百米,与二十世纪的狙击步枪差不多;但这些仍不过是古代的骑兵与弓弩而已,不可能与现代力量抗衡。基础理论决定一切……”⑩随后,小说的情节也印证了章北海的猜想:三体文明凭借一个小小的水滴探测器摧毁了人类两千多艘恒星级战舰。可见,无论是《三体》中智子封锁地球基础科学的例子,还是水滴探测器摧毁人类战舰的行为,都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基础科学的重视。这与我国当下的科学界和产业界的现状不谋而合,我国在应用科学层面硕果累累,制造业等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华为被国外打击等事件也敲醒了我们的警钟,让我们不得不重视投入大、产出周期长的基础科学,以免被人牵着牛鼻子走,避免在现实中遭遇“水滴”。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忧虑,往往来源于这几个问题,即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是否会造成大规模的技术性失业,以及是否会让人类丧失尊严。《北京折叠》则对这几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北京折叠》中,当吴闻向城市的决策者介绍自动化处理垃圾的项目时,尽管项目的效益很高,对环境的保护更好,也更自动化,但考虑到项目上马可能会带来数以万计的垃圾工人失业的问题,城市决策者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而在老刀和老葛的对话中,对科技威胁就业的忧虑表达得更为直接:“人工成本往上涨,机器成本往下降,到一定时候就是机器便宜,生产力一改造,升级了,GDP上去了,失业也上去了。怎么办?政策保护?福利?越保护工厂越不雇人。你现在上城外看看,那几公里的厂区就没几个人。农场不也是吗。大农场一搞几千亩地,全设备耕种,根本要不了几个人。”?《北京折叠》的这段话无疑说出了当下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忧虑,带给了读者无限的思考。

    四、对人类社会整体的观察与反思

    《三体》与《北京折叠》分别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对人类文明进行观察与反思。

    《三体》以宏观的视觉俯视人类文明在各个阶段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当三体文明的水滴和智子控制了地球以后,智子对人们说:“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过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如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这就是你们失败的根本原因。”?《三体》将视觉放大到整个宇宙,对人类的生存法则进行了阐述,讽刺现实中盲目乐观的人们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全然忘记了人类文明当下面临的诸多困境。不管作者是否在主观上有意如此描述,但《三体》的确在告诉人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人类社会应当摒弃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征服大自然所带来的自我优越感,摒弃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傲慢与固执,应当居安思危,正视狂妄自大带来的文明瓶颈。

    《北京折疊》以阶层的视觉去审视社会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对科技的人文思考:科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问题。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的大潮裹夹着一个个弱势个体,自动化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来袭危及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工作。《北京折叠》除了隐喻各种社会问题以外,它更多的是在启发人们去探讨科技在进步过程中,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包括且不限于劳动力过剩、阶层上升性不足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将遭遇种种困境,但社会的各种劳动分工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也不应该是区别各阶层的标志。

    五、结语:

    《三体》与《北京折叠》在逻辑自洽的故事中饱含科幻元素,启迪人们进行人文思考,促使人们主动观察人类的生存困境。它们就像镜子一般,让人们在另一个世界思考人类文明的存在意义和破除生存困境的方法。

    人类文明在不断地解决矛盾中展现出澎湃的生命力,而澎湃的生命力则是由每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汇聚而成。作为科幻小说,这两部作品无疑是伟大的,它们所展现的批判意识启发着人们的思考。它们折射现实,洞察人性,同时两位作者也用广阔的视野和批判的思维对人类社会整体进行了观察与反思。

    注释:

    ①刘慈欣:《三体:黑暗森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446—447页。

    ②刘慈欣:《三体:黑暗森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③凌姝,时晓宇,刁文睿,钱俊伊,郭雯:《伦理道德的较量——试论<三体>中的伦理选择与人性诉求》, 《文教资料》,2018年第25期,第11页。

    ④李维,李佳:《<北京折叠>:科幻现实主义社会批判的自觉意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91—96页。

    ⑤郝景芳:《北京折叠》,《小说月报》, 2015年第4期。

    ⑥刘慈欣:《三体:死神永生》,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164页。

    ⑦王意:科幻叙述中的社会焦虑——《北京折叠》中的社会问题与复杂人性,《名作欣赏》,2017年24期,第137—139页。

    ⑧郝景芳:《北京折叠》,《小说月报》, 2015年第4期。

    ⑨郝景芳:《北京折叠》,《小说月报》, 2015年第4期。

    ⑩刘慈欣:《三体:死神永生》,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354页。

    ?郝景芳:《北京折叠》,《小说月报》, 2015年第4期。

    ?刘慈欣:《三体:死神永生》,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170页。

    参考文献:

    [1]刘慈欣.三体 II:黑暗森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凌姝,时晓宇,刁文睿,钱俊伊,郭雯.伦理道德的较量——试论《三体》中的伦理选择与人性诉求[J].文教资料,2018(25):11-12+24.

    [3]李维,李佳.《北京折叠》:科幻现实主义社会批判的自觉意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91-96.

    [4]郝景芳.北京折叠[J].小说月报,2015,(4).

    [5]刘慈欣.三体 III:死神永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6]王意.科幻叙述中的社会焦虑——《北京折叠》中的社会问题与复杂人性[J].名作欣赏,2017(24):137-139.

    作者简介:

    何文钦,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热词搜索: 北京 批判 折叠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