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浅谈提高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时间:2020-11-22 20:15: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郭颜伟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 破坏。环境与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关于环境的问题也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的恶化使得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对公众的环保意识进行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众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71-0214-0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关于环境的问题也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环境意识起着先导和基础作用。但是在目前的生活中,公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较淡漠,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还太低,因此要想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势在必行。

    1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必要性

    1)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保护的需要。自古以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就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要想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根据这种发展观和发展道路方针的指引。不论是文明发展道路的实现,还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不论是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或是人的环保素质的提高,都有赖于环境教育的贯彻和开展。因此,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3)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是我国现实国情推动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的环境恶化形式比较严峻,但是公众却对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缺乏充分认识,公众的环境知识尚处于较低的层次。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

    2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

    2.1更新观念,倡导科学的绿色消费和生态消费观念

    1)树立科学的环境消费意识。传统的高消费主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其对生态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危害性,当前社会,公众应该在观念上应自觉地摒弃高消费的愿望和行为,以一种既能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又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的消费意识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这种具有互利功能的消费意识便是科学的环境消费意识。

    2)绿色消费,推广使用绿色产品,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我国的绿色消费已经起步,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绿色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绿色商品相关知识和性能优势方面的宣传还有待加强。有关组织应该开展深入广泛的绿色意识、绿色标志、绿色消费行为的教育和倡导工作;
    绿色商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要在商品的科学定价、有效推销、适度包装方面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有效激发、培育和满足日益成长的绿色消费,使绿色消费尽快发展起来。

    3)建立完善的确保环境消费的社会机制。产品经营者给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必须符合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的立法工作,相关部门应该严格贯彻落实。消费者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应把确保健康放在第一位。社会各界都应关心、关注环境消费等等。这样建立的确保环境消费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有利于环境消费意识的培养。

    2.2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知识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这不但是做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对各级决策者的宣传及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是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重点。决策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群众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受益者和污染的受害者,环境保护之伟力蕴藏于亿万群众之中。还应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可能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传播媒介,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及各种纪念活动,把环保法纳入“三五”普法教育规划等;
    做到既有一定规模和声势,又突出一定的主题,争取把各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搞得更好。

    2.3完善公众参与环保机制

    1)加强民间环境保护团体的建设。当代中国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是非营利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力量,公众、社团和民间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

    2)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进行某项人为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给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估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法律化、制度化,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范围、内容、程序等进行规定而形成的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一套规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之一,也是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制度之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影響评价制度仍有较大差距。

    3结语

    环保意识只有深深植根于公众之中,使公众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环境保护才会真正产生良好效果,我们才可能有洁净的生存环境。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树立全体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使公众对环境政策由消极观望转换为积极的响应和合作,使政策执行中的冲突与磨擦最大程度地减少,更加富有成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4.

    [2]薜纪恬.关于生态环境意识的若干思考[J].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5.

    [3]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4:86-90.

    [4]李珊珊.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13-314,349.

    [5]夏光.通过扩展环境权益提高环境意识[J].环境保护,2001,2.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保护意识 公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