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触动心灵的共鸣

    时间:2020-12-17 11:51: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家刚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多次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习近平从迷惘、彷徨到理想坚定、充满自信的7年知青岁月,是一部非常生动而又鲜活的励志教材。对鉴自省,会给新时代青年的成长进步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必须初心不改

    1969年1月13日,15岁的习近平和其他两万多名知青一起,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开始了在陕北高原7年的知青岁月。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突然从遥远的大都市来到偏僻的小山村,面对身体上、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因“水土不服”(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等现实的困难而打退堂鼓,没有因为人、地生疏感到苦闷孤独,更没有因为是“黑帮子弟”而意志沉沦。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中,无论是跨越“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中的种种不适应,还是先后写下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的压力与艰辛,都没能让青年习近平意志消沉、迷失方向、放弃自我,而是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使自己变得愈发成熟和稳重,逐渐成长为梁家河“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也正是在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过程中,在真正融入梁家河的农村生活、深切了解老乡们的生存现状后,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理想追求,打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成为习总书记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
    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的7年知青生活启示我们:理想信念是人生和事业的指路明灯,决定着我们的奋斗方向。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就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倒,进而就会锐意进取、无所畏惧、砥砺奋进,直至到达胜利的彼岸。否则,就可能意志消沉、精神颓废,到头来一事无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一生自立于救国救民、为人民服务,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革命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源于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告诫青年一代:“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在这个形势多变、思想多元、文化多样、社会思潮泛滥、各种利益诱惑纷至沓来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一代更应该志存高远,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自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必须勤奋好学

    在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极度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然而,近平“痴迷”读书的事在同伴中却是有口皆碑的,在远近也是出了名的。一孔窑洞、一盏煤油灯和装满了两个箱子的图书,默默地陪伴着青年习近平度过了那个艰苦的岁月。不论是上山放羊,还是到田间劳动,他都会利用别人“一袋煙的工夫”抓紧读书。与习近平同住一个窑洞的知青雷平生回忆说:“有时候,我半夜醒来,发现近平还在看书,就问:近平,你怎么还不睡呀?他总是说:再看一会儿。”有一次,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他跑了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梁家河村民梁玉明形象地说:“我们社员抽烟有‘烟瘾,近平读书有‘书瘾。”青年习近平读书,从不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带着问题读、带着思考读,有自己独特的分析对比方法。一方面,他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后,也会跟别人进行讨论。久而久之,读过的书就融进了灵魂,练就了他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善于辨析的非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7年知青生活启示我们:学习是人类成长进步的阶梯,必须勤奋好学、自强不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唯有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才能使自己更出色、更优秀。否则,就永远不可能超越自己,更不可能超越别人,久而久之就会被历史所淹没、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更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始终坚强自信、积极面对,自觉把“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作为锐意进取、奋斗奉献的座右铭,不断从书本上、实践中汲取营养,持续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直至到达理想的彼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竟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无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一代都应该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努力锤炼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真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在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基石,必须求真务实

    在7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始终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干实事,为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1974年,他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在办沼气,觉得可以解决农村烧柴的老大难问题。于是,就亲自带队去四川学习。池子怎么挖、灰浆怎么调、进料出料口怎么设计等等他都逐一记在心里。回来后,村子里没有沙子和水泥,他就带着青年到十几里外去挖沙子、运水泥。池子漏水跑气,他就和技术员一起跳下去,清洗和修补沾满粪浆的池壁。经过3个月的努力,梁家河等3个试点的村子家家都点上了沼气灯。为此,震动了全县,延川成了全省办沼气的样板县。为解决大队镰刀、锄头等劳动工具不足的问题,他创办了铁业社。为解决吃水难的问题,他亲自带领村民打井,经常光着两条腿踩在冰冷的泥水里挖土。之后,陆续办起来的还有缝纫社、磨坊、菜园、代销店、扫盲班等等。所有这些,都让老乡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们说,我们选近平当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习总书记曾说,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7年知青生活启示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必须立足本职、脚踏实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层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却最能磨练人。因为基层工作繁杂琐碎,天天跟群众打交道,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常言道: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做好基层工作,必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打心眼里信服你、追随你。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社会群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砥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发展需要实干。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更应该勇立潮头、奋楫争先,自觉把远大目标与真抓实干结合起来,立足平凡的岗位,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四、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赢得群众的法宝,必须继承发扬

    7年知青岁月,让青年习近平亲眼看到了老乡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亲耳听到了黄土地最真实的声音,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的落后和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锻造了他至真至朴、许党报国的为民情怀。刚到梁家河不久,得知村里一位当年支持革命的老人年迈过世,习近平和同伴想去看看,走进这户人家的院子,近平客客气气地问主人“听说您家里的老人过世了,我们能不能进去看看?”待主人允许后才走进窑洞,面向老人的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灵娃是一个智力上稍有缺陷、还喜欢惹事的孩子,村里很多人经常拿他开心、逗他出丑甚至对他打骂几句,但近平对他一直很和气。尽管有时习近平刚卷出一支烟就被灵娃抢走了,近平也从未有过疾言厉色,总是一笑了之。按陕北人的说法,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很“仁义”。1993年习近平专程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的时候,还特别问起了灵娃。当得知灵娃的爸爸已经过世,只剩灵娃妈和灵娃两个人艰难度日后,习近平唏嘘不已,拿出500元钱让武晖转交给他们母子。1974年,习近平协助陶海粟到赵家河“整队”,白天他是宣讲文件、带头抓生产的领导,也是打坝植树的壮劳力,晚上又是教社员识字的夜校老师。

    渐渐地习近平得到了村里人的认可,有什么大事小事都爱找他解决。一次,村里评工分有了不同意见,大家就说,“别嚷了,让近平來给断断”。1975年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头天晚上,他和乡亲们拉话到深夜,第二天起得较晚,当他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默默守望的乡亲们时,流着眼泪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这天,老乡们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出10多里,12个要好的伙伴步行40多里,将他送到延川县城,梁玉明则一直把他送到延安,直到他搭上了南下的客车。

    习近平总书记的7年知青生活启示我们:基层是沃土,群众是靠山,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始终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真心善待群众,热情服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坚守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目的就是要求广大青年要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至朴情怀,立足本职岗位、练就德才兼备的过硬素质。

    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当代青年富有朝气、富有梦想,渴望担当作为。但是,青年一代刚刚步入社会,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容易被各种名利所困,被各种假象所惑。因此,必须在立德做人这个关键问题上把好关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特别是年轻基层干部,要不断加强品德修养,牢记初心使命,砥砺政治品格,始终牢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真正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鼎力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能行稳致远。

    相关热词搜索: 共鸣 触动 心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