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英雄儿女大荒魂

    时间:2021-01-12 04:39: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赵国春 朱磊

    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会场上,那些佩戴着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老英雄们会聚一堂,不禁让人联想,当年来到北大荒的那些抗美援朝老战士,活到现在的能有多少人,又有几位能身临现场。在查阅史料和电话咨询北大荒集团有关部门后得知,1958年前后有14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其中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复转官兵达53 000余人。到2019年年底,健在的老战士尚有2142人,近日他们全部荣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北大荒的土地上,英雄儿女繁若星辰,每个人都是北大荒的一个生动缩影。在硝烟弥漫、保家卫国的战争年代,他们出生入死、战功显赫;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这个新战场上,他们又谱写了和平年代的《老兵新传》。

    投笔从戎的大学生郑加真

    郑加真,1929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50年,他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二年级时,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一腔热血的郑加真瞒着家里报名参了军。

    1950年冬天, 郑加真和100多名同学来到位于杭州的空军第二预科总队。训练半年后,第二年7月,他被分配到驻丹东的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通讯处任见习参谋。

    1952年秋天,他又被调到军委空军司令部,其间编辑了《空军通讯工作汇辑》——这是一本系统的空军通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刊物,填补了当时我军此项工作的空白。到1958年,共编辑24期,郑加真因此被军委空军司令部记三等功两次。

    1957 年夏天,郑加真不慎跌了一跤,造成尾椎骨错位。当时正赶上部队号召转业官兵参加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他就在病榻上写下一份申请书,并很快得到批准。1958年3月24日,郑加真转业来到北大荒。他的身份也从中央军委空军司令部的上尉参谋,一下子变成了八五六农场三分场一队的一名农工。

    事业的转折、生活的骤变、地域的迁移,当时所发生的一切,都让郑加真感到那么陌生、那么突然,甚至来不及理解。

    到农场后,郑加真参加了青年突击队,盖房、修路、打羊草、扛麻袋、上山伐木……火热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一天,郑加真和战友们在一个名叫“老等窝”(“老等”是一种水鸟)的水草甸子里割羊草,火热的竞赛、笨拙的动作,使他不慎挂了彩——飞快的镰刀从草丛弹到小腿肚子上,顿时划开一寸长的口子,伤口像小孩儿的嘴似的张开,鲜血不停地淌着。

    大家急忙把他抬到“马架子”里,让他卧床休息。他全身感觉良好,就是小腿不能动。休养期间,他突然产生一个念头,为什么不把眼下沸腾的垦荒生活写下来呢?他找来七八张信笺,一口气把北大荒的生活趣事和自己的感受都写在纸上,借用郭沫若为十万转业官兵壮行的诗篇《向地球开战》做题目,副标题是“记我们在密山垦区的生活”。他把正反面写得密密麻麻的稿子寄给在北京工作的妻子刘安一,让她誊写一遍,寄哪家报刊社都行。不久,《新观察》杂志刊登了他的这篇处女作。

    就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使郑加真的人生道路跟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冬天,他被调到农场宣传部工作,后又走进《北大荒文艺》编辑部,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北大荒拓荒者的丰富生活极大地激发了郑加真的创作热情。20世纪60年代初,他被调到牡丹江农垦管理局负责农场史的编写工作。经过几年的生活素材积累,一部长篇小说在他脑海之中构思成型。

    从1963年起,郑加真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写作,写到吃早饭;中午不休息,继续笔耕;下午下班后,吃完晚饭就挑灯夜战。他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一部20 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江畔朝阳》。

    1972年,《江畔朝阳》正式出版,第一版就印了30万册,后来连续印刷13次,共100多万册。1976年10月,日本作家岛田正雄与伊腾克将《江畔朝阳》译成日文,由日本青年出版社分上中下三卷出版。

    1978年7月,“文革”结束后不久,郑加真被调回省农垦总局宣传处任副处长,主抓文学、版画、摄影、电视等工作,并兼《北大荒文艺》主编。在他兼任北大荒文联常务副主席、北大荒作协主席期间,主编了北大荒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选《北大荒文学作品选》和第一套北大荒作家丛书,出版了小说集《高高的天线》。此间,他还在文学期刊《东北作家》上首次发表中篇纪实文学《北大荒移民录》,迎来了文学创作的第二个春天。

    退休后,郑加真并没有闲下来,作为“黑龙江省优秀文艺创作群体带头人”,仅1987年以来,他就荣获国家级、省级专项奖八次,获省以上先进称号五次。他充分运用30多年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经历和十多年编史志的工作基础,查阅大量翔实的史料,重新采访众多的当事人,历经八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北大荒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北大荒移民录》,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目前,91岁的郑加真在秦皇岛市的儿子家安度晚年。

    虚报年龄的小战士顾震夷

    1937年,顾震夷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父母为其取名“震夷”,就是“抗日”的意思。他的父亲顾执中,当时是上海的著名记者——《新闻报》采访部主任。至今,北京军事博物馆还挂着“上海人民慰问团第三战区代表团”团长顾执中与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合影。

    三岁那年,顾震夷就随着全家到处颠簸,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上海。1950年,在民治新闻专科学校读了一个学期,刚刚13周岁的顾震夷便加入到抗美援朝的行列中。他知道这个年龄参军不可能符合条件,于是先到派出所要求“写虚岁”——把13岁变成15岁;又去公安分局要求“写虚岁”——把15岁写成17岁。经过一番软磨硬泡,他居然成功了。

    1950年10月30日,也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没几天,顾震夷参军了。部队首长考虑他年龄小,没让他上朝鲜前线,将他分配到军里的报社印刷厂工作。本来一心想上前线,结果事与愿违,他不满足于本职工作,要找个精神寄托。从他原有的专业素养看,美术基础略高于音乐,但因为印刷厂还有一位美术专业水平比他强的同志,他不愿意屈居第二,就选择了本单位“无人可比”的音乐。没想到,这个当时看似可笑的动机,竟決定了他一生的事业。

    第二年,顾震夷终于走上了朝鲜前线。虽然他不怕苦、不怕死,但还是带着一身孩子气。刚入朝时,连续行军20天,他能咬牙坚持不掉队,可一到目的地就呼呼大睡。老战士烧好水,叫他起来洗脚;做好饭,叫他起来吃饭……所有挑水、扫院子、劈柴等工作,他都一概不管,干部战士还直表扬他“不掉队”。

    有个司号员很看不惯他这套做派,经常数落他,结果两人如同“斗架的公鸡”。但有一次去运军装,要通过敌军的炮火封锁线时,他一慌乱,被卡在已经炸坏的桥上。此时,司号员已经过了这个危险地段,见此情形,立刻跑回来帮他。两人刚刚离开那里,一颗炮弹就落了下来……从此,他与司号员成了莫逆之交,因为他懂得了“战友”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顾震夷深深爱上了部队,也依然坚持学习音乐。行军时,他的背包里装着一本《曲调作法》,在战斗的间隙,就在罐头盒做的油灯下认真钻研。后来,他写的一首名为《保卫海岸》的歌曲发表在师部的油印小报《火线报》上。他背着一部留声机,到处为战士放唱片、教歌曲,为战士演唱、拉歌,是个活泼的文化教员。

    三年后,在战斗中负伤的顾震夷从陆军某医院出院时,医院让他复员。本来马上就可以回到繁华的上海,与久别的亲人团聚,而他却坚持要求回部队。1958年,当组织上决定让他离开部队,问他愿意复员回上海还是愿意转业去北大荒时,他毅然选择了北大荒。从此,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北大荒。

    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沸腾生活深深感染了刚到北大荒的顾震夷。怀揣着对音乐的梦想,他用自己的全部转业费买了一台手风琴。此后,他被调到农场文工队。亘古荒原的沧桑巨变使他经常处在创作的冲动之中。随着生活感受、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再加上专家的指点,使他的音乐创作实现了一个飞跃。1959年,国家级刊物《歌曲》发表了他创作的女声小合唱《你就看上了他》。

    在农场文工队为生产队演出时,顾震夷常常是一头挑着手风琴、一头挑着行李,步行几十里。夏天荒原上的蚊子又多又大,他全身被咬得全是大包。冬天为伐木队演出,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演员穿着单薄的演出服,乐手光着手在寒风中表演,一个节目下来便赶紧跑到帐篷里去烤一会火。晚上,他演出回来,因为室内太冷,就钻进被窝里作曲,钢笔水冻住了,就在笔尖上哈口热气再写。

    1979年,顾震夷被调回北大荒文工团。很巧,当年7月《歌曲》就发表了他作词、作曲的歌曲《金色的三江》,距他第一次在这本刊物发表歌曲正好是20年。

    退休后,生活在哈尔滨市的顾震夷还坚持创作学习,经常到农场去讲课,为一些单位搞辅导,帮助文艺爱好者提高专业水平……他的晚年,仍然沉醉于音乐事业中。几十年来,他教了不少学生,其中就有写出《年轮》《宰相刘罗锅》主题曲的作曲家、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

    两次参加国庆阅兵的王在邦

    趁着一个晴暖天气,笔者去拜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八五〇农场离休干部王在邦老人,不巧,他外出遛弯儿了。正当我望着楼前一簇深红的花楸出神之际,一位身材魁伟的老人从我面前走过。

    有人介绍,他就是王老。难以想象,年近九旬的王在邦老人依然这么挺拔硬朗;更难以想象,除了耳朵有点背,他的记忆非常清晰。回忆起参加开国大典阅兵仪式、国庆一周年阅兵、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到北大荒等经历,王老侃侃而谈,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散发着硝烟气息的历史画卷。

    1931年7月,王在邦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小山村;1949年4月入伍,成为华北军区某部的一名战士;同年夏天被选入开国大典受检阅连队,进入北京南苑机场,接受三个月的集中训练。

    1949年10月1日,作为步兵方队队员,王在邦肩挎冲锋枪,精神抖擞地在天安门前接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以及首都党政军民各界人士的检阅。

    1950年10月1日,王在邦再次参加国庆阅兵仪式。

    短暂休整之后,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王在邦随所在部队于10月下旬从河北省武清县阳春镇火车站乘车出发,作为首批部队开赴朝鲜前线。

    进入朝鲜之后,他们经受了异常严酷的自然条件考验。白天,美军的飞机在空中轰炸,他们只能趴在冰冷刺骨的雪地上隐蔽;晚上,为了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又要长途急行军。饿了吃口炒面,渴了吃把雪,短短七个月时间,他所在的步兵团3000多人因冰冻、疾病、饥饿和伤亡减员过半。

    1951年4月底,第四次战役中的战斗极其惨烈。打到后继无人时,连文书都端起机关枪投入战斗。战斗结束后,王在邦所在班的12名战士只有他和另一名战士幸存下来。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归国休整。战斗中负伤的王在邦在呼兰县卫生院接受治疗和休养期间,还随时准备再次赴朝参战。

    1958年3月,王在邦响应党中央号召,带着妻子转业来到北大荒,成为八五〇农场五分场的一名农工,先后任文书、派出所民警、工会干事、政治部文书。“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木材厂、糖厂等单位参加劳动,后调入农场党委组织部任干事、副部长、部长等职务,1992年9月从农场党委委员、組织部部长的岗位上光荣离休。

    在王老心中,来到北大荒后干的最有意义的工作就是为转业官兵落户籍,让大家真正在北大荒扎下根来。

    那是1959年4月,王在邦被调到八五〇农场五分场所在的前进乡派出所任民警,作为政治保卫干事,参与到由所长、经济保卫干事和户籍员等人员组成的户籍工作小组,利用一年半多的时间,克服交通、通讯、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1580户6200余名转业官兵以及各类来场人员的查访、函调、政审、落户等工作,让广大转业官兵在北大荒有了真正的归属感。

    回想起刚到北大荒时的艰苦生活,王在邦老人说,尽管北大荒气候非常寒冷,条件异常艰苦,也曾暂时栖身铺满树枝枯草的破败马厩中,但毕竟能吃上热乎饭、睡上安稳觉,不像在朝鲜战场上,要时刻面临生死考验。“作为一个战争的幸存者,党和政府给了我崇高的荣誉和良好的待遇,让我能够安享幸福晚年,我非常知足,也非常感恩。我常常教育儿孙辈,年轻时多吃些苦,可以磨炼意志,让人受益终生。”

    在王老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四名子女和多名孙辈都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

    执意扎根北大荒的李胜清

    走进农垦牡丹江公司老年服务中心403房间,满头银发的李胜清老人正拿着放大镜整理剪报。

    1933年8月,李胜清出生于河南商丘。虽然离开老家已70余年,但老人言语中仍然带着浓重的乡音。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记忆已日渐模糊,但他仍然说得出南征北战的人生轨迹。华北解放纪念章、华中南解放纪念章、剿匪胜利纪念章、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那一枚枚见证着岁月痕迹的纪念章,记录了老人不同寻常的军旅生涯和激情燃烧的北大荒岁月。

    1948年5月,不满16岁的李胜清辞别父母和新婚妻子,毅然加入中原野战军某独立大队。

    新中国成立后,李胜清跟随部队一路南下,参加广西剿匪斗争,在瑶山一带的深山密林里参与并见证了剿杀悍匪白良韬(白崇禧之侄)的全过程——面对解放军的四面围剿,走投无路的白良韬只得顺着山坡就地下滚逃生。李胜清所在排奉命追击,终将躲避在巨石后面的白良韬击毙。

    广西剿匪之后,李胜清随部队一路南下,来到海南岛。短暂休整之后,又于1952年4月响应国家号召,转战湖北荆江分洪工程基地,投身到国家水利事业建设之中。

    风雨磨砺几度春,征尘未洗又出征。1952年8月,李胜清所在部队从广西桂林搭乘货运列车,辗转前往辽宁丹东地区,作为基建工程兵,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道路、桥梁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战略设施,也注定是敌人的飞机轰炸和地面争夺的重点部位。为了确保作战部队顺利赶赴前线,他们一次次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日夜抢修被敌机破坏的桥涵道路。在朝鲜战场的两年多时间,李胜清的很多战友倒在了抢修工地或行军途中。

    抗美援朝结束之后,李胜清所在部队陆续回国,随后被改编为铁道兵。1958年,李胜清所在部队集体转业,他成了八五〇农场一分场的一名农工。

    在建设北大荒的战场上,李胜清驾驶着苏联制造的拖拉机,在荒草地上开荒作业。1963年1月,庆丰农场成立时,李胜清因具有机械特长,被选派到六分场水站工作,为垦区早期水稻生产做出巨大贡献。

    后来,在鸡西市梨树区建立庆丰农场煤矿时,他又被选派到煤矿从事机械管理与维修工作,每天井上井下穿梭往返,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1993年离开工作岗位。

    在李胜清老人10年军旅生涯和60余年北大荒岁月中,既有平凡生活,更有数不清的感人事迹。

    早在1959年年初,刚刚在北大荒站稳脚跟,他就将河南老家的父母、妻子、兄弟以及岳父岳母接到寒冷荒凉的北大荒,和他一起参加开发建设。在艰难困苦的“瓜菜代”时期,有人打起返乡的退堂鼓,并多次鼓动他一起回乡,他却从来不为所动,每次都以坚定的信念劝说别人留下来。如今,李勝清在北大荒的家族已经繁衍四代人,家族人口近百人,都是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在李胜清老人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继承父业,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奉献着力量。

    退休之后的李胜清对剪报情有独钟, 20多年积累剪报140余本。2015年,他到农垦牡丹江分公司养老中心安享晚年,把剪报精心编辑成地理山川、名人轶事、军事战争、红色歌曲、养生窍门、健康食谱等多个专辑,放在图书室供大家分享。

    (本文配图由赵国春提供)

    相关热词搜索: 儿女 英雄 大荒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