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义务教育阶段文言经典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

    时间:2021-02-08 10:08: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孙建龙 陈薇

    摘   要   中小学生文言经典的诵读过程,就是奠定中华文化根基、孕育个体文化精神的过程,就是“以学养气”、形成文化品格的过程。文言经典所蕴含的精神、道德与生命力量是通过高度概括化了的节奏、韵律等感性语言而传达的,凭借诵读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韵律进而体会、理解作品的精神,即所谓“因声求气”的过程。“因声求气”的文言经典诵读要扣住文言的语言特点进行,在声音、节奏中体会其神韵与意义,并以此滋养个体的文化情怀与精神品格,从而实现“以学养气”之目的。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文言经典  诵读  因声求气  以学养气

    一、文言经典的“气”与“养气”

    朱自清先生指出:“经典的训练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1]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诗、文)皆为经典,其教学目的则主要是带领儿童体认并渐次走进中华文化,进而以中华文化滋养儿童的精神,并通过这种精神的滋养使文化得以传承、发展。诚然,文言的学习亦有积累语言、发展语言之功能,但其核心价值仍在于文化。

    “文以气为主”(曹丕《典论·论文》),“气”即人的生命力,与人的气质、个性、精神直接相关[2]。按李泽厚先生的解释,这里的“气”即文章中所凝聚、所蕴含的“主体道德-生命力量”,“这种力量经常通过高度概括化了的节奏、韵律等感性语言而呈现”[3]。就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言经典来看:这里有《爱莲说》《陋室铭》中那种对高洁人格与美好情操的憧憬与崇奉,也有《出师表》《岳阳楼记》中以身许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有先秦诸子关于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与理性精神,也有从屈原到李白那波澜壮阔的悲喜情怀……所有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典型体现。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即通过个体人格的道德凝聚而显现出来的感性的生命力量[4];“养浩然之气”,即人们对自我内在精神修养的持续追求和升华的生命过程。当代中小学生进行文言经典的学习,其核心价值亦应是以中华文化滋养、凝聚个体道德与生命的力量,养成其生命的“浩然之气”。这一养成过程,就是奠定个体文化根基、孕育个体文化精神的过程,就是“以学养气”、形成个体文化心理结构的过程。

    当然,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藉在文言经典中的“气”作为一种文化存在,首先是一种静默的“公共存在”,要想真正作用到儿童个体精神领域,则需经由一个“唤醒”的过程。而这一“唤醒”过程,须以“文”为媒介,经由“文”之“表”,进入“文”之“里”,把握好“文”与“气”、“文”与“声”的关系。如此,文言经典所蕴藉的文化价值才有可能与当代儿童的个体精神产生真正联系,进而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

    二、文言经典的“文”与“气”

    “诗言志”(《尚书·尧典》)是我国古代文论家较早的对于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这里的“志”侧重指思想、抱负与志向。至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情志并提,指出了“诗”与“志”与“情”三者的内在关系。到了曹丕,将“气”的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此后,以“气”论文渐成风尚,尤其是唐宋以降,“尚气”成为文人写作的一个基本追求,甚至把“文气”或“气势”看作文章的生命。怎样理解“文”与“气”的关系呢?韩愈的阐述是:“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相宜。”(《答李翊书》)只有气盛,才能带来语言上的张力,由此他特别强调作文“养气”的思想,认为学文最重要的是加强个人的思想与修养。至清,这一思想仍一脉相承。按姚鼐的观点,“所谓辞就是语言和意义相摄,而其根本则是运‘气作文。所谓‘气,主要指一种包孕着酝酿已久的思想感情、道德理想的精神气息”[5]。

    显然,中国传统文论所强调的是:以“气”为文,以“气”运文。正如叶朗先生所指出的,“气”是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本源,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也就是“气”的运化。它既是生理活动,也是心理(精神)活动[6]。所以,“气”与语言形式的声调、句法、结构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作者或读者生理上的呼吸节奏、快慢、韵律有关,而从本质上说,则是生命主体在凝聚理性的基础上以感性方式释放出来的一种道德与生命力量。

    如此,在文言经典的阅读中,虽然我们直接接触到的是“文”,但又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的层面,停留在文言词法、句法、章法以及“文—白”翻译的层面,而要引导学生经由文之“表”进入文之“里”,以文为媒介,努力唤醒经典中的文化与生命气息,并使之與学习者个体的思维、情感产生联系。

    三、文言经典的“文”与“声”

    文章的无形之“气”是通过有形的“文”传达出来的。而文言作为一种单音节词占优势的语言,声、韵、调的平衡与协调,以及由此带来的多样化节奏与韵律,往往成为传达文章之“气”的重要手段和凭借。那么,“文”又是怎样通过“声”的形式而传达“气”的呢?

    1.语法组织需随语气的顺畅与否而异其措施[7]

    文言实词用法灵活,活动能量大,弹性也大,活用、变通、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用法颇多,同时又没有量词及表动态的助词,这样就保证了文言语言的简短、精炼,以及节奏的清晰、语气的顺畅。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而文言虚词的恰当使用,又可促成文言的声气、节律乃至“神气”更好地流转、延续,并使其在流动铺排中有了更多的顿挫与变化,充满音乐美。郭绍虞先生认为:“从虚词的形成和功能来看,汉语的部分虚词是从发生词、收声词和语间助词转化来的,是随语气的呼吸作用而自然演变的。这种作用时高时下,有缓有急,可强可弱。于是随声气缓急强弱之不同,也就可以在语句组织上起不同的作用,使负荷这种作用的虚词有不同的词性。”[8]比如,为了声音和韵味的整齐或充沛,常在句首、句中或句末加个不表示意义的音节。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2.句式组合整散相间,声音节奏错落有致

    文言大多句短而停顿多,再加上判断、疑问、祈使、感叹、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独特句式,一方面丰富了语言节奏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加强了情感与思想表达的气势与分量。而句式的整散交错,则带来音节的错落搭配,使语言呈现出一种抗坠抑扬的自然节奏,表达意思更明朗,气势更贯通,声音更悦耳,读起来更上口。

    而对偶句的频繁出现更是加重了“声”与“气”的表达效果,它看起来整齐醒目,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形成了文言文独特的视觉美、听觉美和意义美。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从意义的角度看,相互衬托,前后照应,意思表达更加充沛、明朗;从声音的角度看,此开彼合,此收彼放,节奏鲜明,和谐悦耳。

    3.平仄和押韵带来声音的抑扬顿挫及韵律的回环往复

    文言经典中,无论诗还是文,其铿锵悦耳的音乐美总是“通过音节的高下、长短、强弱、急徐、断续、抑扬、顿挫等巧妙安排体现出来的”,[9]主要手段就是平仄和押韵。

    声调是汉语独有的特征之一,它使得汉语发音天然具备了抑扬起伏的高低变化,形成丰富的音乐性。平声长,仄声短;平声低而柔,仄声高而刚。遣词造句中注意平仄的交错搭配,便构成语言声音的强弱长短关系,使文言读起来抑扬顿挫,听上去有节奏感。押韵在诗词、韵文中的表达效果无需赘言,即便散体篇章也常借助押韵去实现更好的表达效果。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押韵的作用,一方面是在韵律的回环往复之中,在了解意义之外,使读者感受到浓郁的声音美;而另一方面则是意境性的,就是不同的韵还可以唤起不同的情调。

    “言为心声”,文言经典的这些具有高度审美性的语音特征,正是作者表达情感意蕴(内在之“气”)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四、从“因声求气”到“以学养气”

    在文言经典的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对文章语音、语调的疏密、长短、节奏、快慢、起伏和韵律的诵读,并以此对文章语词、句法、修辞进行揣摩,才能真切体悟、感受到文章之“气”,把握作品的精神。此即清代桐城派所强调的“因声求气”说。晚清,曾国藩也有“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家训·字谕纪泽》)的观点。其弟子张裕钊进一步阐述道:“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矣。”(《答吴挚甫书》)总之,“因声求气,就是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来诵读,并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的气盛言宜,又通过对气盛言宜的体会来体会作者的情意,‘使我之心与古人之心沂合于无间。”[9]

    今人在文言经典的学习中,“因声求气”仍然重要。通过目、口、耳等多种感官,使字少而意足、音短而韵长的文字、音节、声调跃动起来,从而调动身心去面对它,接触它,感受它,这样才可以使读者的心灵沉浸其中,以获“浩然之气”的滋养。换言之,“因声求气”的根本不是音韵节奏本身,而是借助声音的长短疾徐、高下缓急、抑扬顿挫,调动起读者的感官世界,以感官唤醒语言,进而通过语言进入到古人的精神世界,并与之相感应、相契合。这是一个集“目治”“口治”“耳治”“心治”于一体的过程,不仅通过声音唤醒了语言本身,更是唤醒了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力量。这一文化力量会在读者的审美与道德世界中产生回响,展现出新的活力,于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主体内在道德修养与审美人格的积极影响,从而也就实现了所谓的“以学养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从“因声求气”到“以学养气”,应该是一个“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韩愈《答李翊书》)的养根加膏、去其杂、养其正的过程;是一个在“沉潜乎义训,反复乎句读”(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中,“沉浸醲郁,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从铿锵的语言走进意蕴深厚的文化世界的过程。

    要实现“以学养气”,在文言经典的教学中须留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辨明句读,感知音节,进而才能领略到作品的“神气”,“引出一种兴会”(曾国藩《家训》),产生一种自然愉悦的心理体验和精神上的愉悦。第二,要指导学生认识文言的语法组织特点,从字词的调遣、句段的安排出发,读准句子的停连、语调、语气、语速,切己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此所谓“因声”;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乃至沉潜涵泳,以感知、品味文章之“气”,生成意会与共鸣,此所谓“求气”。第三,“知人论世”,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出发,把握好诗文的基调、主旨、意图;“以意逆志”,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涵咏、仔细体味中,充分调动主体心灵,以察诗人心灵之踪迹,体悟诗人用心之所在。

    总之,文言经典中所蕴含的精神、道德与生命力量是中华文化的一笔可观财富,这是一笔滋养生命、立德树人的财富,是一笔建立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的财富。“因声求气”则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重要感知活动,是唤醒静默于文言经典中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文言经典的学习,一方面,须保持对经典本身的敬畏、理解与尊重,并以此滋养个人的文化情懷与精神品格;另一方面,也必须基于时代精神,充分融入并展现出学习者个人的、同时也是时代的“神气”,从而使文言经典的学习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文化理解与审美活动,体现出个体与时代的精神风貌。如此,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便与当代中小学生的成长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文化精神的理解与传承、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 陈雪虎.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5]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陈少松.“因声求气”说与古诗文吟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

    [8]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2.

    [9] 周振甫.文章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作者:孙建龙(1968-),男,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陈薇(1962-),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武磊磊】

    相关热词搜索: 文言 路径 义务教育阶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