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追踪30岁女性的职业疲倦] 职业疲倦期

    时间:2019-01-04 04:44: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30岁的人生充满了错位,现实与梦想、主流与边缘、平静与落狂……因此,我们常会觉得很累,觉得智慧、能量和面对复杂职场的耐心像在高温下不断流失的维生素C于千丝万缕的思虑和无奈中蒸发。这种状况你感觉得到,甚至看得见,却不知道该怎样平衡……
      
      office 1: 时间透支的烦躁
      
       掌中宝:《优雅》
      作者:热纳维耶芙・安东丽・德阿里奥
      服装、居家、爱情、男人、工作、社交……细节决定了优雅,而对优雅的执著追求可以磨练我们对诸事的平衡之功和对生活的自信与激情。
      讲述人:徐琼,某时尚杂志市场总监
      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幻想自己是“欲望城市”里的萨曼莎・琼斯,有着体面的工作、炫目的前途、热烈的生活和雅皮的人生……摸爬滚打五六年,只有“热烈”两个字当之无愧――“燥热焚心”得像个“烈士”,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梦中还在筹划怎样满足客户、老板和新入职的小师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无限要求,感觉自己就如同一部机器,分分秒秒为了别人不停地转动。更可怕的是,曾有一度我的情绪糟糕到了极点,感觉自己被榨干了,甚至怀疑这样做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有一次,我去采访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黄莺女士,她那忙里偷闲、以苦为乐而又饱含激情的生活态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同样是职业女性,她比大多数人更充满活力与智慧,我终于明白,一直以来我只顾着忙于工作而把快乐和激情弄丢了。事实证明,一个人无论多么有才华,一旦失去了生活的激情,也就失去了滋润心灵的清泉,而工作热情也会干涸。
      心理诊断:
      白领OL是“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最明显的特征是生理耗竭,经常会感到持续性的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出现各种症状,如头疼、腰酸背疼、肠胃不适、失眠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精神疾患。
      智慧出击:
      ――鲜亮的色彩是很好的心理按摩师。你可选择色彩鲜艳的服装、家居用品,还可挑选几张清爽漂亮的图片摆放在触目可及处,这样不但可以愉悦心情,还可以激发灵感。
      ――新鲜的视觉刺激可以给予心灵新鲜的感觉。你可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办公室做一些改变,比如为电脑屏幕换一副屏保,带着这样的心情就算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你也不会厌烦了。
      ――为自己淘些可爱的玩具和小饰品。这可不是清纯美眉的专利,心理学家认为,玩具可以很好地扮演“过渡客体”的角色,让人们从它身上得到爱与被爱的满足,以此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
      ――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的运动。无论是散步、打球还是游泳……有规律的运动不但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还可以提高感知与思维的敏捷性,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降低心理负荷。
      
      office 2:才智干涸的恐慌
      
      掌中宝:《哈利・波特》
       作者:JK罗琳
       主演:丹尼尔・拉德克里夫
      如果我们具有小哈里的勇气、好学、信念与不断升级的智慧和魔法,还会恐惧自己才智的枯竭吗?
      讲述人:罗素,某外资学校小学部四年级班主任
      我们的工作需要付出资源,比如知识、情感,当它们被不断消耗却得不到足够补充时,人就会感到不安。这是许多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经历的一段岁月。
      在我工作五年后,有一段时间明显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有一种被学生掏空的感觉,往日里那些可爱孩子们的天真提问,让我感到无比尴尬和心烦。在这所竞争激烈的学校,我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问题,因此在那段日子,我不但情绪低落,而且身体也出了问题。
      权衡再三,我决定去充电。当我把辞职报告交到校长手上,他十分吃惊,但我很清楚,只有学会舍,才能有所得。 辞职后,我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在攻读外语之外还报了口才训练班、钢琴班、绘画班等,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艺术修养。两年下来,我终于重新找回了工作激情。
      心理诊断:
      在多数情况下,“职业枯竭”源于"本领恐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会破坏职场的安全感,当焦虑长期如影随形,就会感到空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从而导致思维迟钝、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这时候,除了保持必要的自信之外,还需要客观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永无知识枯竭之忧。
      智慧出击: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仅要在各种培训班中补充知识,平时也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吸收过来。
      ――“软充电”让你永不言败。充电不要仅停留在补充专业知识上,很多时候,你的口才、健康、个人修养等"软"本领照样是你立于职场不败之地的资本。
      ――做个“时间妙管家”。巧用时间,比如你把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制成可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也可录入MP3中,如此,即使堵车你也可以充电了。
      
      office 3:职业定位的困扰
      
      掌中宝:《布隆伯格自传》
       作者: 麦克尔・布隆伯格
      本书讲述了纽约市长麦克尔・布隆伯格先生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解雇费创建资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跨国财团的奋斗经历。
      讲述人:时颖宁,图书管理员
      年初我调到一所大学做图书馆管理员,比过去轻松了许多,可枯燥的工作让我感觉百无聊赖,再加上周围同龄人很少,大学里朴实内敛的氛围又和我热烈开朗的个性太不相符,3个月后我就萌生了辞职的念头。可是,现实世界像一张灰色的蛛网,我就像一只被粘住的小虫子,离不得,为了生存;留不得,为了失落。从此,我陷入了严重的自卑和抑郁之中,觉得自己的 一生都被“失败”宣判了。
      《布隆伯格自传》让我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其中一段话对我影响尤深:“我最喜欢的是星期天晚上,因为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后,我将在办公室度过五个快乐的工作日。”对此,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如果不喜欢他的工作,那么工作对他就意味着身心疲惫。我终于决定放开胆量,给自己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心理诊断:
      长期从事一项无新意、无刺激的工作,个人成就感就会下降;同时,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也会随之降低,对工作产生一种不胜任感,而这种挫败感会使我们变得消极怠工,甚至出现离职或转行倾向。
       智慧出击:
      ――欣赏自己。人只有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才有可能得到身心的真正愉悦和幸福。
      ――量力而为。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力、体力和环境等具体条件来设计人生目标,尽量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把关注点置于工作的积极面上。
      ――盘点自己,寻找优势。如果你已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不要犹豫,积极进取吧,这样你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若你适合当一名快乐的面点师,又何必去做一个忧郁的画家呢?
      
       office 4:人际关系的烦忧
      
      掌中宝:《打工女郎》
       主演: 哈里森・福特、薛格尼维花
      与其说黛丝是一个为职场而生的白领,不如说她是一个深谙职场平衡之道的聪明宝贝。对于挑剔又占有自己成果的上司,她不是没有强烈反应,但她懂得平衡之术,毕竟反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
      讲述人:马宁静,脑外科医生
      27岁那年,我得到了医院里竞争激烈的出国培训机会。我很高兴,也很自信,因为凭着专业和外语优势,我认为这个机会非我莫属。
      但当我结束2年培训生涯回到医院,发现一切都变了,科室领导怕我的专业能力和教育背景成为她仕途的绊脚石,想方设法不给我安排重要手术;其他主治医生也由于出国前的芥蒂而耿耿于怀,乐得冷眼瞧着我坐冷板凳。人际关系剥夺了我的快乐,也牵绊了我的能力,一时间我感觉自己的天空只剩下灰暗。那段日子,我开始讨厌工作,不愿再为之付出努力。
      经过反思,我换了一家合资医院重新开始了工作。我学会了尊重别人、重视别人,也学会了居功不傲,终于拥有了一帮能开导我、帮助我的朋友,事业也随之豁然开朗。
      心理诊断:
      “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往往因工作过于投入而缺少生活中的朋友,他们常常用消极的、否定的、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人,对他人表现出不信任、多疑、猜忌。因此,当“职业枯竭”来临时,他们往往会发现身边没有一个能支持自己的朋友。
       智慧出击:
      ――热爱家庭。家庭是人际关系的开始,一个人和家人的相处模式会不自觉地迁移到与同事、朋友的相处过程中,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会成为你无形的精神动力,鼓励你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参加聚会。在战场般的职场上,大家的心理常常戒备森严,而一旦离开竞争环境,戒备心理就很容易拆除。因此,诸如泡吧、逛街的小活动就成为了拉近同事关系的良机。
      ――发展工作圈子之外的朋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朋友就是一个信息源,学会和工作圈子以外的人结交,既可以启发你更多的工作思路,又可以在你和同事关系紧张时成为你情感的替补和力量的支持,帮助你走出人生的低谷。
      
       office 5:家庭事业难两全的苦闷
      
      掌中宝:《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
       作者:史蒂芬・柯维
      7个习惯帮助我们打开“改变之门”,让我们在好员工、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讲述人:张潇卿,记者
      用"蜡烛两头燃"来比喻为工作和家庭难两全而忧心忡忡的女子最恰当了。我们既要热情、积极地掌握住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又要温柔、娴熟地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可当孩子会走、会跑的时候,却蓦然发觉自己已不年轻了。我的技能是否已经落后?我还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吗?如果我全心工作会不会失去家庭和亲情?无奈、无助、懊悔常常交织在一起,让我失落不已。
      心理诊断:
      家庭成功如果是以限制女性自身发展为代价,则不仅不能带来社会的认同,更为女性身心健康埋下了伏笔。我们会发现,在痛苦抉择和自我挣扎中,工作的热情完全消失,随之表现出许许多多情绪上的弱点,比如烦躁、易发脾气、易迁怒于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甚至悲观、沮丧、抑郁、无助、无望,情感生活荒芜一片。
       智慧出击:
      ――可以勇敢,也可以温柔。上天虽然给予了女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可并没有因此而剥夺我们对柔情的渴望。聪明的女子必须懂得何时卸下盔甲,让亲人得到爱的滋润。
      ――有所舍,才能够有所得。我们不停地给自己贴着标签,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在单位、社会……没有标签,仿佛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因此,我们疲惫,我们困顿,我们迷茫。只是,世上从无完美,我们应学会了解自己内心最渴望的成就,有所求,有所弃,才能找到激情和成功的源泉。

    相关热词搜索: 疲倦 追踪 女性 职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