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海明威为何痴迷斗牛

    时间:2020-08-08 03:55: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马利洪

    在《死在午后》一书中,一位虚构的人物说:“你知道,我对你越了解,就越加不喜欢你。”作者海明威则回答说:“了解一位作家始终是一个错误。”这话说得没错,估计近年来,海明威的许多读者都会同意这一观点。尽管他那粗犷、简短有力的文字仍然令人钦佩,但是随着他的个人生活逐渐为人所知,海明威的声誉开始下降,要知道,他曾经被誉为“自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作家”。

    毋庸置疑,海明威天生是个冒险家、运动健将,他能说会道,也是忠实的朋友,但是与此同时,他也虚荣自大,厌恶同性恋和女性,是个偏执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强迫他的第三任妻子玛莎乘坐装满炸药的船前往欧洲,就是不让她跟着他乘坐飞机。他堅持让老朋友们称呼他为“老爹”,他用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话语点缀自己的作品。一位为海明威做传的学者对自己的发现感到震惊,以至于在传记写到一半时,他问自己:“这本书有什么意义?”

    在海明威的众多嗜好中,最发自肺腑的也许是他对斗牛的痴迷。他曾经坦然承认,自己是个斗牛迷。在他看来,斗牛是一门绝无仅有的艺术家身处生命危险中的艺术。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斗牛都是最突出的特征,甚至是主线。例如,《太阳照常升起》(1926年)讲述的是一群朋友前往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的故事,描绘了堪称完美的斗牛士罗梅罗的风采;《丧钟为谁而鸣》(1940年)插入了一位身患肺结核的斗牛士的故事;而《死在午后》(1932年)则是一曲斗牛士的赞歌。

    海明威一生中在西班牙观看了300多场斗牛表演,目睹过几千头公牛被刺杀。尽管他说自己喜欢公牛,甚至用温柔的语调谈论公牛,但他用充满喜悦的狂热详细描述它们的死亡。对于那些喜欢他作品的人来说,他的喜悦令其不安;对于那些认为斗牛不人道的人来说,这样的描述令其震惊。然而,海明威与公牛的关系要复杂得多。

    1960年,海明威与斗牛士安东尼奥·奥多涅斯在斗牛场上。

    一场斗牛宛如神启

    把某人的性格归咎于命运,略显荒谬,但是要说海明威注定会崇拜斗牛,却不会背离真相。小时候的欧内斯特,瘦弱多病,但他从小就听到了野性的呼唤。父亲教他在密歇根州北部的山区打猎、捕鱼。这段时日,让小欧内斯特身上具有了顽强和温柔这两种品格,点燃了他对坚韧的崇敬和对冒险的向往。

    海明威曾经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作为救护车司机表现出众,之后他移居巴黎,希望开始自己的文学生涯。在美国小说家格特鲁德·斯坦的沙龙里,他第一次听说了斗牛,从此就对斗牛向往不已,竟然在没有看过的情况下,就写了一篇有关斗牛的文章。

    在斗牛中,海明威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在那之前,他一直在努力写作。他知道,如果想要成功,就需要掌握“最简单的东西”,其中“最简单、最根本”的就是“暴力死亡”,暴力死亡就像从纷杂的人生中结晶出的生命本质。在战争期间,他经常看到暴力造成的死亡。但是现在欧洲处于和平状态,他意识到自己唯一能看到暴力造成死亡的地方就是斗牛场。

    海明威迫切想看一场斗牛表演,他于1923年与一群朋友一起前往西班牙。他和他的出版商罗伯特·麦卡蒙出发得早一些,两人于5月27日中午到达马德里,下午就去看了场斗牛。正如他后来回忆的那样,这既不是斗牛季的最佳时间,也非在观看斗牛的最佳场所。那场斗牛表演未能打动评论家。斗牛士乱纷纷离开斗牛场,最后处死公牛的环节也很潦草,但是对海明威来说,这场斗牛宛如神启。当他看着斗牛士轻柔而稳健地与牛共舞,他知道自己热爱这项运动。

    三幕悲剧

    在接下来的5年里,海明威沉浸在斗牛的世界里。他经常去西班牙参加斗牛节,贪婪地迷上了斗牛杂志。在酒吧里,他与许多顶尖斗牛士交上了朋友,并成为一位斗牛技术方面的专家。美国斗牛士西德尼·富兰克林曾经说,在对斗牛的激情和对斗牛知识的了解上,很少有人比得上海明威。

    斗牛这项运动可能源于史前时期的围猎。尽管相继统治过西班牙这片区域的罗马占领者、阿拉伯侵略者和波旁王朝一再颁发禁令,教皇庇护五世也于1567年发布敕令,宣布凡是允许在自己国家进行斗牛的天主教君主都要被逐出教会,而且在斗牛场里被捅死的人一律不得举行天主教葬礼。

    但人类好勇斗狠的天性与原始征服欲让斗牛成为一项持久的娱乐。这项娱乐曾经很粗糙,只是人与牛之间力量的比试,没有规则,没有仪式,那些试图证明自己英勇的人经常被牛杀死。直到18世纪末,斗牛的性质才发生变化。随着西班牙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成了斗牛的中心。而且,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斗牛士华金·罗德里格斯·科斯蒂利亚雷斯(1743-1800年)发明了被称为“光明衣”的斗牛士服装,和一系列被称为“维罗妮卡”的挥动斗篷的动作,将斗牛的重点从蛮力变成了技巧的展示。

    现代斗牛是以公牛的死为目标的,分成三幕。第一幕是公牛朝长矛手进攻,是红披风、长矛和马的表演。第二幕是短标枪的表演,短标枪一次2支,在公牛向持枪人冲击时,要插入公牛脖子里。插了3对、最多4对短标枪之后,进入最后一幕:死亡。先是总裁判致辞,然后由剑杀手向总裁判献礼,接着剑杀手表演穆莱塔——用拴着红布的棒吸引公牛脑袋往下移,趁机将剑插入公牛的肩胛骨之间。

    到了1920年代,斗牛变成了为了艺术而艺术。海明威称其为“颓废”,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海明威没有贬义。为了追求艺术性,狂热的斗牛士并没有放弃传统的风险因素,而是将其提升到巅峰状态。海明威的好友胡安·贝尔蒙特,现在仍被某些人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斗牛士,他在斗牛场上总是让公牛尽可能地靠近自己,本人站在非常危险的角度,他的动作几乎变成了弹跳,尽可能地只用腕部移动斗篷,让斗篷以优美的弧度飘动,出剑也是干净利落。

    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描写了这类“颓废”的斗牛表演。“他轻柔而稳健地把牛引开,然后站住,稳稳地和牛面对面,向牛伸出斗篷。公牛竖起尾巴冲过来,罗梅罗便在公牛面前舞动双臂,脚跟着地旋转。他湿润的、沾着泥巴分量加重的斗篷像船帆一样张开鼓满,他就在牛身前鼓着斗篷转身。一个回合末了,他再与牛面面相对。罗梅罗笑了。公牛又要来较量一番,罗梅罗的斗篷便再次胀满,这次是朝另一个方向。每次他都让牛极近地擦身而过,以至于人、牛和在牛面前鼓风旋转的斗篷全变成轮廓鲜明的一体。一切是那么缓慢,那么有节制,好象他在把牛轻轻摇动,哄它入睡似的。”

    憤怒的公牛

    最重要的是,海明威还成了公牛的行家。随着斗牛表演的发展,公牛也变了。现在它们是为了斗牛场而活。海明威拜访过无数的饲养员,能分辨出公牛是勇敢还是懦弱,动作敏捷还是慢吞吞。为了更好地展现斗牛士的技能,就要求公牛速度更快、更具侵略性,因此后腿必须结实有力,眼睛要敏锐,牛角要锋利。公牛的个性也很关键。当被长矛手的长矛刺伤以后依旧要保持凶猛。不勇敢的斗牛受挫以后就会犹豫或逃避,会给斗牛带来很大的危险,剑杀手也不可能上演一场很精彩的刺杀。公牛一般在大约两岁时接受测试;在此之后,尽可能不让它们与人类接触,以确保其尽可能狂野。

    很难解释为什么海明威如此被斗牛吸引。并不是因为他喜欢看到公牛受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在斗牛士身上发现的那种“颓废”。与过去粗野的乡村斗牛士相比,像贝尔蒙特这样的斗牛士体现了海明威最推崇的所有品质:斗牛士很有艺术感,斗牛士的艺术就像西班牙画家戈雅的艺术——有着不加掩饰的坚韧、阴郁的阳刚之气和对危险的蔑视。斗牛士一点也不造作。正如海明威所说,他们完全是“真诚的”,冒着生命危险在场上战斗,体现了人性的本质,在击败公牛的同时,他们超越了公牛,战胜了死亡本身。而这些品质,海明威极其希望自己身上也具有。

    也许有些矛盾,海明威对斗牛士如此理想化的看法,是建立在对公牛的深刻尊重之上的。如果公牛怯懦、驯服、温顺,那斗牛场上只不过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残酷表演。公牛的生命没有目标,公牛的死亡,不需要艺术或技巧就可完成,因此也就没有荣耀。正是因为公牛英勇、狂野和危险,一场斗牛表演才变成了最不朽的悲剧。

    海明威喜欢斗牛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尽管他经常把斗牛士描绘成理想的化身,但他也可能在公牛身上看到了一种解决恐惧的方法。

    海明威深受不安全感的折磨。在对坚强和勇气的崇敬之下,隐藏着他对自己男子气概和价值的怀疑。《太阳照常升起》中,这些都有充分展示。在前往潘普洛纳的旅行团中,大多数人都是可怜的失败者。迈克破产了;罗伯特·科恩情场失意,没有方向;海明威的化身——杰克·巴恩斯是一个挣扎着写作的作家,深受战争创伤的影响,这种创伤似乎让他不能有性行为。他们都爱上了勃莱特·阿什利夫人,她对科恩和迈克来者不拒,但最终她完全迷上了斗牛士罗梅罗。紧张局势出现了,杰克试图化解,但失败了。拳击手科恩在一家咖啡馆将迈克和杰克击倒,在一场激烈的争吵后,他把罗梅罗击倒十几次,但是最终19岁的斗牛士拒绝为了报复而杀死他,科恩受到了羞辱。与此同时,愤怒的公牛正在奔跑。一如既往,这是一场暴力死亡事件。每当一头公牛从牛群中分离出来时,它就会发狂般攻击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阉割过的公牛被带进来,让愤怒的公牛保持冷静。

    海明威笔下的大多数人物与公牛的相似之处很明显:科恩总是被排斥在群体之外,却没有得到一个高尚的死亡;杰克似乎是一头被阉割的公牛,是海明威所有恐惧(阉割、懦弱)的缩影,《太阳照常升起》也反映出他担心自己永远配不上一头“真正”公牛的崇高死亡。

    这种恐惧一直折磨着海明威,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在非洲经历了两次飞机失事后,海明威身受重伤,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写作越来越困难。他患上了抑郁症,诺贝尔文学奖和电击疗法都无法缓解他的抑郁,他深陷酗酒的泥潭。面对漫长而痛苦的衰老,海明威于1961年自杀了,用猎枪结束了自己62岁的生命——一头无助的阉牛,渴望像一头愤怒的公牛一样死去。据说,听到这一噩耗时,他的朋友、斗牛士胡安·贝尔蒙德只说了三个字:干得好!

    (责编:栗月静)

    相关热词搜索: 海明威 斗牛 痴迷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