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引领水伦理研究的新地标

    时间:2020-11-20 14:07: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与幸福之源,没有了水,地球就没有了生命,人类文明也丧失了存在根基,人类幸福也就无从谈起。但是,水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从天上、地下缓缓而出,也从高山、高原喷涌而下。水多了,造成洪灾,水少了,造成旱灾,粮食生产受到影响,甚至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所以,在中国古代,水可以“兑卦”表示,意味着水泽、口,人遇水而喜,有喜悦之意,也可以表示为“坎”,意味着沟水,人遇水沟而受阻,陷入困境。[1]中国远古的大禹治水,古代埃及带来肥沃淤泥的尼罗河泛滥,皆与水有着密切关系,推动着各古老文明在治水中砥砺前行。所以,自古以来,如何治水,如何理解江河湖海之水的运动规律,如何理解水与生命、国运乃至宇宙构成的关系,就一直成为哲学家、宗教家、经济学家等思考的对象。在哲学上,古代希腊有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反思,中国古代不仅有洛书的“天一生水”之反思[2],更有易经八卦、五行生克的宇宙构造之探索。至于闻名遐迩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3],则更加揭示出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超越家庭伦理的深层反思。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生态危机以及气候变暖的加剧,尤其是随着工业发展、人口爆炸、城市化的发展,河湖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荒漠化扩张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水危机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学术界的深刻伦理反思,人与水的伦理关系作为生态伦理研究中一个显性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后,围绕缺水、断水、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等当代日益突出的水危机,学术界基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社会生态学等展开了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了“水伦理”“河流伦理”“海洋伦理”三个研究域,并在建构“河流伦理”“海洋伦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4]然而,随着水土气问题的加剧和生态文明、水生态文明、海洋生态文明及海洋时代的提出,水伦理的学术研究却略显徘徊,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缺乏在融通中西、转化价值立场的基础上阐明人水和谐的水伦理自然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生态哲学成果。在这种背景下,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究竟是什么,就成为理论上亟待解决的前沿性问题。这就是曹顺仙教授的专著《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一书诞生的时代背景。

    《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水伦理生态哲学基础的学术专著。该书共六章,内容涉及水伦理的理论形态、自然观、价值观、德性观、思维方式及伦理精神,总计约33万字,是作者集十多年心血而铸成的一部具有浓厚水伦理特色的开拓性著作。早在2004年攻博开始,曹顺仙教授就关注中华大河文明永续发展的优秀传统和作为“中华之痛”的水问题,并将之作为专门章节纳入博士论文(该论文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2009年曹顺仙教授开始聚焦“当代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并先后主持了环保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等相关课题,发表了《全球化视阈下大坝科技的水伦理审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水伦理》《当代中国水伦理研究的理论形态与领域》《水伦理价值观的分歧与重构》等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CSSCI刊引用或被英文转载或被EI收录。应该说,该书是集作者多年的生态哲学研究与水伦理研究的结晶。

    与同类论著相比,该书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对水伦理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与范畴进行了内涵界定。它不仅对“旱、涝、缺、污、断”构成的新旧“水问题”“水危机”进行了概念界定,还对“水伦理”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对水伦理的自然观、价值观、德性观、思维方式及伦理精神进行了创新研究,初步形成了水伦理生态哲学基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的体系建构。

    二是揭示了水伦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合理性及其与时代精神的内在逻辑自洽,对水伦理中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新的诠释和论述。该书一方面系统研究了水伦理的研究域、“水何以进入伦理”的两种道德哲学方案、水伦理的“西方式”思维和“中国式”思维、水伦理的自然观、德性论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提出并论证了一种不同于强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即“辩证唯物的生态整体论自然观”“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价值观。在归纳中华大河文明水利实践与水伦理交互关系嬗变的基础上,该书还提炼指证了中国特色的人水和谐原则和“八大”伦理精神,即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精神”;除害兴利、人天合一的天富伦理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捍海浚河精神;依法治水、法德兼修的法治精神;求真务实、“因旧谋新”的科学治水精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三不朽”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九八抗洪”精神;公水共享、生态优先的跨世代伦理精神。

    三是在研究方法上,该书将从古至今的“根源”式研究与中西结合的比较研究相融合,历史而辩证地剖析和揭示了中西方水伦理形成的思维差异,阐明了水伦理的思维方式既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方式,也不能简单采用亦此亦彼的方式,而是应该在融通“西方式”思维和“中国式”思维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自然(水)一人一社会“三维化”的一体思维方式,以“像水一样思考的水球思维”去深刻认识和把握人与水之间存在的生命共同体和伦理共同体的动态演进关系,正视地球是水球,认清人类任性可能招致自身“类存在”消失的后果。

    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学术著作,该书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一是从生态哲学基础切人拓展了水伦理的研究领域,深化了水伦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为环境伦理学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的活力,为解决困扰当今社会的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新观念和新方法,有利于推动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為标志的我国生态文明的建立,有利于大河文明走向海洋时代的伦理新秩序的建立。三是“根源式”研究与中西比较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水伦理价值立场的转化,实现了水伦理研究由西方为中心到本土化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的转化。

    毋庸置疑,作为首部探索性专著,其中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例如,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如果是作者提倡的“辩证唯物的生态整体论自然观”,那么,它与学术界通常所说的生态伦理根本区别何在;水伦理研究是否需要考虑水的独特品性,是否需要考虑它与大气伦理、能源伦理及其生态哲学基础的区别等。不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为我们深入研究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开辟一个新的视域。

    有鉴于此,本文认为,该著作的最大学术贡献主要有三:一是提出了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问题。此前,学术界主要是从生态伦理视角探讨江河湖海等水域的环境污染、生态治理、水资源分配、水利建设等问题,观点各异,作者提出了水何以进入伦理域以及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和问题。在理论上,其把问题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引领水伦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外历史上的水伦理的思维方式、自然观、德性论与价值观,为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该著作在参照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水伦理的自然观,即“辩证唯物的生态整体论自然观”。

    总之,曹顺仙教授的《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的出版,表明水伦理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已经确立,是引领水伦理研究的一个新地标,它必将在生态文明和海洋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中日益显现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振声.易经入门[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399-400.

    [2]修功军.陈抟老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32.

    [3]曹顺仙.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09-312.

    [4]曹顺仙.当代水伦理的理论形态与研究领域[J].南京T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1-63.

    (责任编辑 朱凯)

    收稿日期:2020-02-10

    作者简介:刘魁,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热词搜索: 地标 伦理 引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