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新课课型“事实举例归纳提升”初探

    时间:2020-11-22 10:02: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焕慧

    摘 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提炼可能有许多途径,其中基于事实举例,从中归纳出共同的本质属性,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教学推进中有一定的模式,本文就“事实举例,归纳提升”教学模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物理新课教学分类,事实举例归纳提升,教学模式举例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8-0002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初中物理课程内容中科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常常大量压缩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过分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致使一部分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内涵没有真正理解,知识难以升华,思维得不到提升,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要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从学生学入手,把学生的学习权利和責任还给学生,既授予鱼,又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而不是接受教师的灌输.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人的自然生长,是人的经验的不断改造.初中物理的概念和规律便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根基,对客观事实经验进行归纳提升,从而建构新的概念,总结出规律.由于初中生思维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加之分析综合能力不足,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事实举例,来归纳提升.这样既能使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提炼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符合中学生的心理认识特点.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按照这一规律编写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教学推进模式有其自身的规律,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将它归结为“事实举例归纳提升”课型,下面对这种教学推进的模式进行论述.

    1 课型简述及分类

    该课型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物理事实作为支撑,物理事实的选择可以是实物、图片、模型、视频以及现场实验等,凡是能调动学生参与观察和体验的都可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物理意义、适用条件等“知识与技能”,更加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积极创设适当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质疑以及辩论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并且学到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这才是核心素养提倡的剩下来的、能带走的以及可再生的东西.

    这类课型一般适用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新授课,可以是一整节课,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某一个片断.根据教学过程中列举的物理事实特点,大致可以分两类:

    第一类:以各种物理现象为主要事实依据.其中概念的形成教学有机械运动、乐音三要素、力、弹力、压强、摩擦起电以及磁性等,规律的提炼教学有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

    第二类:以现场实验数据为主要事实依据.其中概念的形成教学有:密度、速度、比热容以及功率等,规律的提炼教学有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凸透镜成像规律、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以及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2 课型授课流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和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该课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体验物理事实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则是“启”——引发问题,“带”——营造氛围,“补”——适当地补充说明.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只是知识本身.

    该课型的一般上课操作流程分六步:“供”“观”“启”“思”“纳”“建”.具体如下:(1)提供物理情景,(2)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3)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4)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更多的相关物理事实,(5)学生通过分析综合物理事实,比较归纳共同的本质特点,(6)学生建构物理概念或提炼物理规律,并用文字或符号表示出来.

    3 课型教学示例

    3.1 第一类 以各种物理现象为主要事实依据的事实举例归纳提升教学模式

    3.1.1 教学示例1:力是什么(概念)

    师提供现象,生体验观察: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跟老师掰手腕,掰完请同学讲讲掰的时候的感觉.然后请同学们前后桌也体验一下掰手腕的感觉.(让学生亲身体验力,引发学习兴趣,初步认识力)

    引发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力?

    生思考,体验现象: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思考,回答或现场实验,教师记录大量现象.

    生分析事实,归纳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综合对比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力的概念.

    3.1.2 教学示例2:声音的产生(规律)

    师提供情景,生观察:请两位同学用自己带来的乐器为大家演奏一小段优美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声音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学习兴趣.

    生思考:学生借助身边的物品:笔、纸张、笔袋、尺子以及水杯等发出各种声音,体会、思考猜想出声音的产生原因.生体验:请学生一起朗读一句话,并用手摸自己的喉头部分,亲自感受声带发声时带动喉部的振动.

    生观察:(视频)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画面,比如蝉鸣时腹部的振动,青蛙叫时腹部和面部的振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当体验越多时,学生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是不是所有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呢?为什么有些物体在发声,但看不到振动?)

    生体验观察:(实验)将物体发声时不明显的振动现象放大.比如:用泡沫放大扬声器的振动,用乒乓球或水放大音叉的振动等等.

    生分析事实,归纳总结:学生总结以上物理事实,归纳出声音的产生原因.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依次通过直接体验加间接观察的方式,逐步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现象的共同本质,使学生对力和声音的产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逐渐升华.这一类课授课过程中,主要以现象为事实依据来进行教学.由于每一个物理事实都是相对多元化的,蕴涵了很多相关知识在里面,所以在呈现物理事实的过程中,教师的“启”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引导学生聚焦要件,引导学生关注与概念和规律相关的现象和过程.

    3.2 第二类 以现场实验数据为主要事实依据的事实举例归纳提升教学模式

    3.2.1 教学示例1:密度(概念)

    师提供情景,生观察:(1)播放电影录制现场视频(房子倒塌,人被砸中,事后人站立起来,毫发无损),(2)两杯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两端,发现天平不平衡.

    生思考:(1)房子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做的?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天平不平衡?从而引出物质的特性——密度.

    生体验:设计分组实验:每组学生有体积大小不同的石块或铁块若干,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收集各组数据,将大量数据放在一个表格里.

    生分析事实,归纳总结:学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交流讨论,建立概念.

    3.2.2 教学示例2:凸透镜成像(规律)

    师提供情景,生观察:现场用手机给一位同学拍照,两次拍摄时相机与同学距离不同.展示照片,发现两次成像大小不同.

    生思考: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体验:设计实验:探究焦距相同时,物体成像的特点跟物距的关系.收集各组数据,将大量数据放在一个表格里.

    生分析事实,归纳总结:学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交流讨论,提炼规律.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主要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处理来形成概念提炼规律.这一类课授课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地全面对比数据,逐渐形成对概念的认识,或者获取普遍适用的规律.

    无论是以现象为主还是以数据为主,教学过程中都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物理事实.从大量的现象和数据中进行归纳和提炼,不仅使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更合乎情理,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科学观念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4 结语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是这样描述的“從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该课型便是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典型.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点,让学生自己从物理事实中建立概念总结规律,才能真的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这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不会感到枯燥,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从事实中归纳提升得出概念和规律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所以该课型的实施不止适用于初中物理,也可以尝试拓展到高中物理,甚至其他学科.

    参考文献:

    [1]陈忠煜.物理新课教学课型的分类[J].教学与管理,2018(19):50-52.

    [2]张诗雅. 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3]李秀芬.浅谈初中物理分类指导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142-143.

    [4]李长军,吕良.高中物理新授课“自主-互助”教学环节探索[J].中学物理,2019,37(19):20-2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收稿日期:2020-01-14)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归纳 举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