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蒙古族“春花”:让科技教育的花朵,在草原上盛开绽放

    时间:2021-01-09 00:06: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赵天宇 刘昭

    她,是少数民族的科技教师,从教30年来,一直坚持在基层民族小学任教,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促进民族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她,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赤峰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航天特色学校”优秀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克服了软硬件的不足,积极开展科技教育、创新教育,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航天特色的民族小学。

    她叫春花,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蒙古族小学的一名科技辅导员。坚持以“忠心献给科普事业,爱心捧给孩子们”为工作准则,她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生和学校的科技工作上,培养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更用自己的科学理念塑造了一朵科技之花,在草原上盛开绽放。

    从汉语零基础开始

    “我叫春花,蒙古族,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蒙古族小学担任科技教师,2019年是我担任教师工作的第30个年头,担任科技辅导员的第3年。”操着不算流利的汉语,春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乌丹蒙古族小学是一所民族小学,这里的学生和教师全部为蒙古族,走进学校大门,校名、校训、教材,甚至是通知栏中的文件,都是用蒙古文字书写的,这也是翁牛特旗政府驻地乌丹镇唯一一所民族小学。

    春花出生在翁牛特旗最东部的一户蒙古族牧民家中。这里靠近科尔沁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正是她幼年时的经历。春花说,蒙古族与汉族起名不同,并无严格的姓氏局限,一般有名无姓,而春花在蒙古语中,恰恰也是春天花朵之意。

    草原上的春花象征着未来与希望,正如春花微信朋友圈的签名所言:“花是春天的微笑,很多事情失去了才知道珍贵。”

    初中毕业以后,因为家庭条件困难,春花一度放弃了学业,到村办小学当了几年教师,1993年,对知识渴望的春花,选择了继续学习,并考入了林东师范学校,这是赤峰市唯一一所民族特色中等专业学校。3年以后,她从林东师范学校毕业,光荣地成为了一名蒙古族教师。

    但参加工作以后,春花才发现,教书育人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就自己而言,语言竟然成了最大的障碍。

    “說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我在20岁之前既不会说汉语,也不会写汉字!”

    原来,因为从小在草原长大的缘故,春花接触的都是蒙古族人,在林东师范学校读书时,学习和授课也都是用蒙古语进行的。于是,已经20岁的春花,从汉语拼音开始学,从勾点撇捺开始练,自己照着课本开始自学起汉语。

    其实,对于不少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科技教育可说是一个“陌生名词”,这在翁牛特旗也不例外。刚到乌丹蒙古族小学时,春花是一名语文课老师,后来的20多年里,她当过班主任,教过数学、社会、自然等诸多科目,甚至还“兼职”教过音乐课,送走的正是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

    航天特色开启科技教育

    “我这人从小就好奇,什么事儿都没完没了地看,问的也直跟到底。”春花说,这或许成为她转行科技教师的“根源”。

    于是,2015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开启了春花的科技教育生涯。

    位于内蒙古阿木古郎大草原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主着陆场、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俄罗斯载人航天主着陆场等世界著名的航天着陆场齐名,享有“神舟家园”的美誉,航天精神、航天特色成为不少内蒙古人的骄傲。

    借助航天特色,2015年夏天,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创客”活动。当时,所谓的创客活动,也就是以生活中的塑料瓶、一次性纸杯为原材料,“变废为宝”制作航天飞船或火箭模型。

    春花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只是按照要求把制作任务进行布置,由于时间有限,原本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但最后同学们的作品却大大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原来,平时只在书本和电视画面当中见过的火箭飞船,被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成了工艺品。有些船身上绘制了精美的图画,有些还贴上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品。

    这让春花感动不已,也让她看到了科技教育的魅力与希望。恰逢学校搬迁到新校址,于是春花主动请缨,专职做起了科技教师。

    没有场地,她把新校址的室内运动馆改造成了校园科技馆;没有设备,她就东奔西走,凑来了几十件科技展品;没有教材,她就一词一句地把汉语翻译成蒙文,遇到实在生涩的词汇,她就“全家齐上阵”,甚至打电话向在浙江上大学的女儿求助。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春花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科技教育,尤其是航天科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每周一到两节科技课的配置,在民族学校当中也堪称“豪华”。

    2016年,为了表彰春花在科技教育及航天科普方面的贡献,赤峰市总工会授予了春花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学校成功入选全国航天特色校,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获得全国航天特色学校荣誉的民族学校。

    而在教学当中,平时她刻苦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她的课因学生的科学实验而奇妙,因科学理念的前卫而精彩,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肯定。为了更好地进行科技教育,以春花命名的“春花科普工作室”也正式挂牌成立。

    2012年,她在内蒙古自治区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3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2015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大赛一等奖,同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从小事做起,用爱教学

    “要教好科学,做好科技工作者,首先要热爱科学,热爱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只有对学生用心,工作才能顺利,方法才能对,效率才能高。”这是春花的切身感悟。长期以来,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科技活动,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春花说,与汉族小学生不同,由于牧民的生活相对分散,不少苏木(内蒙古乡一级的行政单位)距离较远,很多学生平时住校,周末回家以后还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很多学生甚至连手机都没有,课余时间也相对匮乏。在这种情况下,科技教育和科学课,就成为了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蒙古族也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骨子里流淌着自由奔放的血液,而这正与创新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每当有科技课的时候,乌丹蒙古族小学的学生就异常兴奋,也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理念贯彻得淋漓尽致。“做得快的会帮助做得慢的,先懂的学生会给不理解的讲明白。资源包教具有限,我们就四五个人分成一组,也没有一个同学抱怨。”说起这些,春花的脸上透露着自豪和骄傲。

    春花爱自己的学生,而她的学生也格外珍惜与她的师生情,甚至把科学课当作了兴趣和爱好。有一年冬天,春花到北京参加培训,科学课也因此中断了1个星期,返回翁牛特旗的那天,她还没走进学校大门,就发现2个学生在操场上站着,翘首以盼地看着门口。看到老师回来,他们更是兴奋前来迎接。事后,春花才知道,为了等自己回来上科学课,俩人已经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冬里,站了整整1个小时。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与机器人相关的课程成为了热门,乌丹蒙古族小学也不例外。2018年,中国科协为学校送来了5万元的科技扶贫专项资金。利用这笔资金,春花购买了机器人教学资源包。

    也是在这一年,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哈斯孟和大学毕业,也回到了母校担任科技教师,主要辅导的项目,正是与机器人竞赛有关的内容。

    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克服了设备差、起步晚等困难,在2019年赤峰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当中,学校代表队夺得了机器人足球赛的金奖,此外还夺得了创意机器人比赛的二等奖。

    “就像我的名字一样,我希望自己能播下科技教育的种子,让科学之花,在翁牛特旗,在整个内蒙古大草原上绽放!”谈及未来,春花又显得十分谦虚,也直言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科技教育是个创新的过程,一边走一边学,与内地很多学校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可以提高的空间。”

    相关热词搜索: 蒙古族 盛开 春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