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论老舍对“五四”运动之后青年学生形象的建构

    时间:2021-01-12 04:35: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五四” 运动铸就了“学生神话”,而老舍却打破“学生神话”。老舍在其早期长篇小说《赵子曰》中塑造了天台公寓的六位学生形象,其中有冷静睿智的理想学生典范李景纯,有做过不少荒唐事但最终选择“睁开双眼”的学生赵子曰、武端、莫大年等,还有自私谄媚的欧阳天风和消极冷漠的周少濂。

    《赵子曰》 中的这些学生是“五四”过后的大时代下学生群像的投影,也是老舍人性观的折射。老舍通过这些看似荒唐的故事,用犀利而不失幽默的语言,建构了“五四” 运动之后别样的青年学生,传达了“五四” 运动后中国学生到底该何去何从的深沉思考,表达了对中国命运的担忧。

    关键词:老舍 学生 《赵子曰》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前后的青年学生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的北京,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形式是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以及示威者游行、请愿、暴力对抗政府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它是中华民族的一次胜利,更是起先锋作用的中国青年学生的胜利。它铸就了“学生神话”,自此,正义与进步成为中国青年学生的主流形象。

    “五四”运动是青年学生心理的转折点。中国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以前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中间部分,可谓“社会中间人”,向上不能左右国家政事、匡扶社稷,向下他们也不能像民智未启的民众一般过着浑噩生活,他们渴望为国效力,却不能上阵杀敌,“文不成,武不就”的现实使他们一直处于低迷彷徨之中。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弱国子民”的悲哀感和屈辱感时时刻刻环绕在中国学生的心头。中国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取得巨大的胜利,使他们从那种“文不成,武不就”的“社会中间人”的游离状态中以及弱国子民的屈辱感中爆发和挣脱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心。随着“五四”浪潮的渐渐消退,学生们追求自我解放的热情却没有消退,他们依旧保持着“激扬的斗志”,并渐渐地由自信变为自负,而自负的结果在当时动乱的中国演变成盲目的狂热,这种狂热使他们的行为变得激进和暴力,从而开启了以“闹学潮”为主要手段来行使监督社会之权、纠察学校教育之过、改革中国之弊病的处事方法。

    在当时,“闹学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且许多都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例如当时192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发生的“拒王留陆”风潮,就是一起缺乏一定合理性的谩骂、殴打继任校长王维潘的闹剧。而“1923年度的《教育杂志》 连载了根据新闻报道制作的《民国十一年度学校风潮表》,记录的学校风潮多达一百零六次”a,“闹学潮”变成学生情绪宣泄的工具。

    老舍《赵子曰》中有一段学生“闹学潮”殴打校长教员的描写:“校长室外一条扯断的麻绳,校长是捆起来打的。大门道五六只缎鞋,教员们是光着袜底逃跑的,公事房的门框上,三寸多长的洋钉子,钉着血已凝定的一只耳朵,那是服务二十多年老成持重的庶务员头上切下来的。校园温室的地上一片变成黑紫色的血,那是从一月挣十块钱的老园丁鼻子里倒出来的。”b

    文中的描写虽然略显夸张,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状,学生群体在追求主体地位和自我解放中的自信异化为偏执盲目。这场本身就缺乏合理性的“闹学潮”充满血腥和暴力,甚至牵连到无辜的“庶务员和老园丁”,而“闹学潮”的原因竟然是“不能叫卖布的儿子做校长”。“最初读到这段文字,因其展示的场面与‘文革中的某些情形十分相似,我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众所周知,在1966年开始的‘文革中,中国各学校的许多教职员工都遭到学生的殴打和审讯”c。赵子曰作为这群狂热学生的一员,代表着的其实就是“五四”过后那群偏执异化的学生们。

    老舍在《赵子曰》中建构了处于“五四”运动潮退期的学生群像,其中更是有一段老舍对学生群体的颇具讽刺的评价:“在新社会里有两大势力:军阀和学生。军阀是除了不打外国人,见着谁也值三皮带。学生是除了不打军閥,见着谁也值一手杖。于是这两大势力并进齐驱,叫老百姓们见识一些‘新武化主义。不打外国人的军阀要是不欺辱平民,他根本不够当军阀的资格。不打军阀的学生要是不打校长教员,也算不了有志青年。”d老舍是极其大胆的,在“学生神话”尚未破除时,他用犀利而不失幽默的语言将学生与军阀相提并论,讽刺了学生和军阀欺软怕硬的特性,揭露了这样的“有志青年”是普遍存在的。夏志清对老舍的《赵子曰》评论道:“整个小说却充满了老舍本人对于所有亏负老百姓的政客、学生和军人的极深的厌恶。”e

    《赵子曰》一经面世,很多人对这部作品发出了质疑的声音,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老舍在《赵子曰》中对青年学生的讽刺甚至不被文学界所接受,《赵子曰》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一度被“妖魔化”。然而,众多资料表明“五四”运动后的青年学生并非是神坛上的光辉形象,许多学生被“五四”运动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甚至在颓废、荒唐的基础上又平添了偏执盲目。正如此评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人能像老舍在《赵子曰》中那样描写和表现‘五四后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及精神面貌。”f

    二、《赵子曰》中的青年学生形象类型

    (一)李景纯:理想学生的典范

    李景纯是名正大学的学生,秀弱中透着坚毅,永远温和有礼。他的正式登场是在一个下雪的早晨,可以说他的每次出场都是带着“劝勉”之意的。在他看来有学问而找不到事情做,饿死也光明;
    没学问而求一碗饭吃,与偷盗无异。老舍正是借李景纯之口表达自己的思想,旨在希望广大学生也能像李景纯一样学得扎实、看得透彻、活得明白,真正成为于国家、于民族有益的人。

    李景纯暗杀军阀失败、身陷囹圄之时,仍然不忘劝诫赵子曰、武端、莫大年三人,希望他们选择正确的方法救国,最终他被军阀处死,用生命换来了“赵子曰们”的清醒。李景纯知道采取暗杀的方式不一定会成功,制度的废除从来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但李景纯依旧选择这条殉道者的路,他想用自己的鲜血激起千千万万的中国民众去推翻军阀政权,他无畏而坚毅的品质是老舍先生所赞扬的。

    老舍塑造了李景纯这样一个勇敢、理性、爱国、不惧生死的理想学生典范,他是老舍先生“人性至善”理念的具象化,也是老舍道义标准的内心折射。李景纯代表着这样一群少部分学生,他们时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生身份,并且对自己的身份常常怀有焦虑,这种焦虑,来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这种新旧冲突的时期,光明之路不是闭着眼睛瞎混的人所能寻到的”g 。他们以清醒者的身份唤醒和帮助那些不愿意睁开双眼的人们寻找中国的光明。

    (二)赵子曰、武端、莫大年:从“闭眼”到“睁眼”

    赵子曰打过校长、闹过学潮、到过天津、有过艳遇、做过老师、唱过戏曲,正经不足,荒唐有余。但赵子曰又是善良的,他到天津游荡时,遇到谭玉娥,由于怯弱和害怕,他不敢收留这位女子,却给予她深深的同情和一些钱财,特别是最后李景纯刺杀军阀失败,身陷囹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赵子曰抛弃怯懦,到处奔走,其设法营救李景纯的举动让人动容。

    武端的外号是“武秘密”,他喜欢到处探寻别人的秘密,认为掌握了秘密就可以掌握一切。后来武端做了官,为了显示他的办事能力,他居然糊涂到要去炸天坛,最后受到李景纯的感化,终于幡然醒悟。莫大年比较忠厚,一直以来他虽然不够聪明,也做过探听他人秘密的蠢事,但是他是这三个人中最早看穿欧阳天风并与欧阳天风决裂的人。

    老舍塑造了这样的三个学生形象是有隐喻的。首先,这三个学生暗含了当时大部分青年学生的现状。这部分学生都是“不大爱睁眼睛”的人,他们迷迷糊糊地“睡着”;
    再者,这三个人由“闭眼”到“睁眼”的过程正是与他们由放纵自我到以道义节制自我的转变相契合。他们虽然都做过不少糊涂事,但是最终能从“睡梦”中清醒,莫大年承担起帮助李景纯母亲的责任,武端为李景纯立碑的同时决定真正地学些新的知识,而赵子曰也听从李景纯的劝诫而走上正确的道路。最后,老舍在这三个最终“睁开眼睛”的学生身上展现了中国革命的生机,寄寓了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憧憬,或许在未来的革命道路或者国家建设中能够看见“他们”的身影。

    (三)欧阳天风与周少濂:“无望”的沉睡者

    欧阳天风有着俊朗的外表,但却自私自利,对待友谊,他毫无真诚可言,一直盘算着从朋友身上谋利;
    对待爱情,他更是毫无忠诚,竟然买卖王灵石;
    对待亲人张教授,他更不知感恩。欧阳天风置亲情、友情、爱情于算计,置民族危难于不顾,置国家沦陷于旁观,他是民国时期学生之下品,代表着一群永远不会觉醒的学生。

    周少濂是一个爱写诗的“诗人”,虽然他写的诗毫无韵律和意境。他因闹学潮而被名正大学开除,转而去神易大学,他去神易大学的理由竟然是“学哲学而不明白《周易》,如同打校长而不捆起来一样不彻底”。周少濂代表的是这样一种学生,在新思潮来临的时候,不但不去接受,反而转身逃离,他对待一切好像都漠不关心,当赵子曰慌不择路地为了救李景纯跑到天津去找他时,他的态度是冷漠的。这种消极的处事方式是老舍所要批判的,他冷漠旁观“不作为”的态度正是阻碍中国革命的一份障碍。

    欧阳天风和周少濂的学生形象,正是人性中“欲”的表现,欧阳天风有着对金钱与权力无穷的欲望,周少濂凡事只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他们都是利己主义者。老舍将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投射到欧阳天风和周少濂身上,他们是老舍对这个世界失望的表达。如同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欧阳天风与周少濂都是拒绝睁眼看世界的学生,他们将永远沉睡在人性欲望的黑暗之中。

    三、老舍青年学生形象建构的策略与意义

    “五四”运动之后,学生终于以一个庞大的身份主体登上历史舞台,而老舍敏锐地感知到这一群体在追求自我解放过程中的偏执与异化,于是建构了“五四”运动后青年学生的形象。

    从青年学生形象的建构策略来说,其一,老舍塑造了许多扁平的青年学生形象,“好”与“坏”的对立、“正”与“反”的对立,可以引导读者明断是非善恶。学生群体有热爱国家、富有道义的学生,例如具有完美人格的李景纯,也有唯利是图、消极冷漠的学生,例如欧阳天风和周少濂等。其二,老舍塑造了许多圆形的青年学生形象,使得青年学生的建构更加立体。这些学生既有缺点,也有许多人性的闪光点,例如赵子曰、莫大年、武端等,他们或许盲目狂热,或许颓废荒唐,但赵子曰的善良、武端的仗义、莫大年的耿直,都充分体现了每一个学生形象的复杂性。这种塑造方式使得三人由“闭眼”到“睁眼”的转变成为合理。因此,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恰到好处的书写正是小说中青年学生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从老舍建构“五四”运动之后青年学生形象的意义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首先,老舍对于青年学生的建构并不是要推翻或者否认大众对于“五四”青年学生的积极认知,而在于从认识学生这一身份主体中找到一种认知的平衡,既不过度赞扬,也不妄自菲薄。以一种更加超然的态度看待青年学生这一主体,批判荒唐的,赞扬正义的,才是老舍建构青年学生形象的初心。第二,老舍对“五四”运动后的青年学生形象的建构兼具历史性与客观性。老舍虽然没有亲自参加“五四”运动,但是始终站在时代与风潮之侧,以一个客观观察者的身份见证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对中国各界带来的巨大思想冲击,也见证了浪潮过后学生的变化。因此他对“五四”运动后青年学生的建构,特别是在《赵子曰》中对学生参与“闹学潮”和青年学生的精神面貌的描写是极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第三,老舍先生在对《赵子曰》的青年学生的建构中,将人性二分,至善与至恶,带有极大的理想性。在《我怎样写〈赵子曰〉》中,老舍坦言道:“此中的人物只有一两位有个真的影子,多數的是临时想起来的;
    好的坏的都是理想的,而且是个中年人的理想。”老舍将人性的至善部分全部赋予在李景纯的身上,李景纯成为理想中的学生典范;
    人性的至恶部分,老舍将其体现在欧阳天风、周少濂身上,这两个人成为纯粹的反面形象。正是由于老舍想要表现历史和建构学生群体,于是他塑造了天台公寓的这样一群“理想”的学生,真正地去探究学生群体,人物是虚构的,但表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从而使得《赵子曰》中人物形象的理想性与其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真实性并不相悖。第四,老舍对于“五四”后青年学生的建构,体现了其作为知识分子身份的焦虑。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内生力量,他们也必将成为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因此,老舍建构的青年学生折射出他对新一代知识分子到底该何去何从的焦虑。“知识分子的职责在于诉说普遍的价值,可是不少颂扬现实主义的知识分子却背叛了自身的职责。所谓知识分子的背叛,就是说他们拒绝普通的价值,使精神的东西屈从于现世的东西”h。老舍正是察觉到了“知识分子的背叛”,所以他建构了“五四”运动后青年学生的文学形象。在老舍的笔下,李景纯是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复兴中华的重担理应让李景纯承担,同时借李景纯之口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担忧与看法,甚至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老舍在赵子曰、武端、莫大年的身上寄寓了中国前途的希望,而赵子曰、莫大年、武端由“闭眼”到“睁眼”的过程正与老舍对于知识分子身份由焦虑到释然的心理路程相吻合;
    利己主义者欧阳天风和周少濂则是“知识分子的背叛”的典型,他们毫无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老舍对其充满厌恶。老舍在《赵子曰》中对青年学生的构建狭义上围绕的正是他本身对知识分子身份的迷惘和焦虑,在广义上围绕的则是中国命运这一宏大主题。

    青年学生在追求自由解放的时候,难免走向极端与失控,老舍对于“五四” 之后青年学生的建构就是老舍对于“五四” 启蒙运动的反思,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学生神话”。他的作品总是能用深刻的笔触对冷峻的现实予以表现,在作品中时时蕴含着教育的因素,时至今日,仍然能给读者以莫大的劝诫和警醒。

    ac〔日〕杉野元子:《老舍与学校风潮——以〈赵子曰〉为形象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4期,第191页。

    bdg老舍:《赵子曰》,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第66页,第181页。

    e 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142页。

    f 吴永平:《老舍长篇小说〈赵子曰〉琐论——纪念〈赵子曰〉出版80周年》,《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80页。

    h 〔法〕朱利安·本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作 者:
    李敏,济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老舍 建构 青年学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