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东台鱼汤面,最是心头好

    时间:2021-01-29 04:09: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陈美林

    东台的早晨,是被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唤醒的。

    大街上、小巷里,只要是售卖中式早点的店家,锅里都炖着滚热的鱼汤。“老板,来一碗鱼汤面。”东台人对生活的滋味和态度,从这一碗鲜香的面逐渐蔓延。

    “秋天响亮惟闻鹤,夜海朦胧每见珠。”依海而生,拓海而兴的东台,物产丰盛,自然条件优美,这里流传着盐的刚性,也有鱼汤面的柔软。

    8月12日,一个平常的上班日,在东台鱼汤面西溪店,早上七点到九点半,店里的餐桌座无虚席。分店店长张春松介绍,这一天早上他们卖出了500多碗鱼汤面,逢到节假日,这个数字会翻番。

    环视这家面馆,吃面的市民可谓各色人等,刚刚高考完的学生、蹒跚学步的孩子、衣着时尚的年轻人、银发满头的老人,或是三五好友围一桌,或是一家人齐聚,面孔不一。然而,手里的那碗鱼汤面却是相似的。

    “带亲家吃碗鱼汤面,感受我们东台的味道。”家住新桥小区的崔美莲这天正带着小孙女、老母亲,陪着从响水过来的亲家一起吃早茶,一碟干丝、几个包子、四碗面,一家人边吃边聊。“这是我第一次吃鱼汤面,汤很浓稠,而且吃的氛围也很好。”亲家公徐品瑜不断夸赞。

    是的,鱼汤面,不仅在吃,更在于那份柔情。循着这份情,世世代代的东台人延续着早茶吃鱼汤面的传统,延续着老东台的慢生活,延续着弥漫在整个城市间的那份乡愁。

    200多年前,聪明的东台人用串场河的水,南乡的粮、东乡的盐和野生鲫鱼等制作出的美味鱼汤,用此汤下面,打出东台鱼汤面的招牌。那个年代,东台境内盐业兴旺,云集台城的盐商大贾,都爱吃鱼汤面,并把鱼汤面推上庆寿宴席。到了民国初年,东台废灶兴垦,栽桑植棉,东台城成为粮棉集散之地,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台城20多家茶馆、酒店都供应鱼汤面,每天早市顾客盈门,东台鱼汤面從此驰名大江南北。

    “汤面,本地酒馆所制之汤面味佳,他处几无。”“脆鱼(脆鳝,鱼汤面传统盖浇):鳝鱼截条炸成色黑,他处形似而不脆。”在东台鱼汤面传承人、文化学者章国荣的家庭档案馆里,这份民国十四年的《东台县志》草本是他目前为止保存最早的关于东台鱼汤面的文字记载。

    就是这碗面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78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名点,1988年被命名为中华名小吃,2015年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入选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

    翻开鱼汤面传承的族谱,百年传承,要感谢那些始终秉持“工匠精神”的传人们:太平园的曹缵成,兴汉馆的章震林,俞复兴的俞进斋等等,再到后来的余永寿、徐正宽、章国荣等。

    东台鱼汤面的第五代传承人徐正宽年逾花甲,却依然没有离开鱼汤面的灶台。年轻时就跟随师傅万俊良学习鱼汤面制作,鸡鸣而起,四五个小时熬制一碗汤。多年后,他也因为鱼汤面成为东台一大名厨。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也从没对自己下的哪一碗面完全满意过———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做汤和做人一样要用心。”徐正宽常常这样对徒弟们说。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碗面,汤白似乳,滚滚的热气蒸腾而上,宛若仙境,鲜美的味道入鼻入心。一粒粒青葱,仿佛是洒下的葱绿翡翠,缀在面条上,赏心悦目。

    这样的面,没有一份用心是做不了的。首先是选料的讲究,鱼选1.5至2两的野生小鲫鱼,骨是鳝骨和猪大骨。鲫鱼和鳝骨做汤前需要油炸。煸鱼、熬汤、再煸、再熬,骨头在一次次的煸中,煸出奇香无比,汤在一次次的熬中,熬出千古传奇。三番入锅,熬出了点滴成珠的鱼汤。而面条则由手工擀制而成,讲究外形齐整有致,口感韧而劲道。最后当一碗漂着翡翠蒜花、汤白如乳的面条捧上桌时,时间已过去四个多小时。

    徐正宽的徒弟徐用军是新一代排头兵。扬州大学烹饪专业出身的他,在学习熬汤的过程中发现,鱼汤面虽然具有润脾健胃等养生功能,可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脂肪含量有点高了。为此他和师傅商量,对用料进行了调整,改用素油代替猪油,同时用一点点猪油保持鱼汤面的原有风味。与此同时,为适应南来北往客人的要求,他们还在口味上稍作调整,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份具有浓浓东台风味的鱼汤面。

    一碗鱼汤面,凝聚着东台的文化。

    为传承和提高东台鱼汤面的制作技艺,东台连续两届举办鱼汤面制作技艺大赛,产生了一批手艺高超的鱼汤面新传人。与此同时,市内鱼汤面旗舰店、东台高速服务区东台鱼汤面特色店、东台鱼汤面西溪店相继开张。鱼汤面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美食,被中央电视台和省市(海外)媒体广为宣传和报道。品尝一碗鱼汤面,成为海内外众多游客来东台的“必选节目”。有位东北游客慕名前来吃面后说:“到东台不吃东台鱼汤面,就像到北京不爬长城一样。”

    吃一碗,想三年,东台人如是说。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先生所作的《回忆家乡味》,文章里面特意提到印象深刻的家乡鱼汤面。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在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上感叹,在家乡的小镇上吃一碗鱼汤面,依然是心头好。

    而今这碗面更是香飘万里,走进了上海、安徽、浙江等省市区的酒店、宾馆、饭店。上海浦东新区东台鱼汤面店自2019年开张以来生意火爆,不少外地客商慕名而来,就为了这传说中的东台味道,无数的东台游子在上海终于也能尝到一口那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

    是的,这是一碗面,可又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碗面。

    这碗面里有东台文化的精髓、有沿海人民的智慧,更有我们祖辈们做人的真谛:哪怕是一碗面也要精益求精。

    (责编  孙  波)

    相关热词搜索: 东台 鱼汤 心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