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等级标准研制

    时间:2021-02-05 02:04: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珽珽 阎智力

    摘    要:为建构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研制评价等级标准,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学方法等,对在2007—2017年举办的共6届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中分别排名位列1~8名的世界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1)从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角度分别构建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攻防表现水平和守门员二维扑救球表现水平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該模型中的权重值体现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联攻和联防表现水平同步提高的特点,以及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弧形面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是其比赛制胜的主要因素。2)构建了世界女子手球队比赛竞技表现水平评价的“五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该模型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进行融合,为世界女子手球队的整体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提供可参考的全面评价方法。3)研制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的五维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等级标准,为世界女子手球队训练和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等提供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与路径,为制定和改进世界女子手球队训练方法提供参考。建议:本评价指标体系可应用在世界女子手球队日常训练、比赛临场技战术分析等方面。

    关键词: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守门员;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标准

    中图分类号:G 844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world woman handball team and a gra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paper,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statistics, mad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match data of world woman handball team players who ranked rank 1~8 in the 6 world women handball championship held from 2007 to 2017.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four-rank evaluation model of non-goalkeepers attack and defense performance and goalkeepers two-dimensional save performance was established at the perspective of non-goalkeeper and goalkeeper. The weight values in the model reflect the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of combined attack and defense performance in non-goalkeeper for world women handball team. And the world women handball team goalkeeper in the goal arc area each region stops the ball performance is the main factor which competes wins.2) Established model of five-rank evaluation, which combined non-goalkeeper with goalkeepers athletic performance in the world womens handball team, and provided referential method for evaluating completely the overall athletic performance of world womens handball team.3)By designing the five-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gra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the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the world women handball team, this paper provides quantitative and operable methods and ways for the training of world woman handball team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the world women handball team , as well as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methods. Sugges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an be used in the daily training of world women handball team, on-the-spot competition technique and tactics analysis, and so on.

    Keywords:womens handball team; non-goalkeepers; goalkeeper; level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grade evaluation standard

    竞技手球是一项攻与防快速转换的集体项目[1],“攻与防”的水平是衡量一支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简称CPL)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攻与防”的水平又是由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发挥不同作用来体现的。关于竞技手球中非守门员对于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具有的作用,有研究[2]认为:非守门员在手球场上6 m区、9 m区和底线侧翼区的投射次数可以评价手球队攻防的竞技表现水平。Montoya等[3]的研究也認为:非守门员在手球场上6 m区、9 m区、底线侧翼区3个区域的得分数(进球数)、射门数,可以体现手球队的竞技水平;Prieto等[4]对精英手球队非守门员的研究显示,非守门员在手球场上6 m区、9 m区、底线侧翼区3个区域的攻防存在时间效应,即“暂停超时”对非守门员的区域联攻和联防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Florin等[5]和Saavedra等[1]的研究均得出:竞技手球非守门员在手球场上6 m区、9 m区和底线侧翼区的进球数、射门数和联防失败次数,可以体现出手球队攻防表现水平。Manuel等 [6]统计了非守门员在手球场上6 m区、9 m区的射门数据,并以此评价手球队攻防表现水平。而且对有关非守门员的区域攻防表现的研究从手球场的宏观区域(例如:6 m区、9 m区、底线侧翼区)逐步过渡至微观区域(6 m左路、中路、右路区,9 m左路、中路、右路区,底线左翼、右翼区),且认为6 m区、9 m区和底线侧翼区的联攻进球数、联防失败次数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出手球队攻防表现水平。从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可知,中国的一些研究结论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结论相一致,例如,王珽珽 等[7-10]的系列研究、张冰雨[11]和李典[12]的研究,均采用了各区域的进球数、射门数指标来体现手球队攻防表现水平;赵刚 等[13]对高水平竞技手球比赛中的进攻表现进行了研究,同样得出进球数、射门数或2项指标转换为效率后均可以量化评价手球队比赛中的攻防表现。因此,非守门员攻防能力的强弱是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而守门员同样也是手球队比赛竞技表现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手球队攻防系统的关键要素,既发挥进攻的作用,又具有防守的作用。在有关手球守门员的研究中,Gutierrez等[14]在研究守门员对手球场6 m区、9 m区等不同区域投球时的扑救球表现得出,扑救球表现与手球队的竞技表现水平密切相关;Espinaagulló等[15]研究了手球守门员对球门前6 m区、7 m区、9 m区和底线侧翼区等的扑救球数据认为,手球守门员对球门前各区域投球的扑救球水平与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具有相关性;Yang等[16]研究了手球守门员的场上位置得出,手球守门员的球门前站位与扑救球成功次数密切相关,并提出手球守门员的防守能力对球队的胜负至关重要。此外,Hansen等[17]的研究也提出手球守门员的防守能力与手球队的竞技表现高度相关。可见,手球守门员攻防能力的强弱是手球队比赛竞技表现水平高低的又一决定因素。

    综上所述,从有关竞技手球项目的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论文可知,竞技手球项目的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可以从不同角度体现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这为本研究分别统计竞技手球项目非守门员和守门员在手球场不同区域的攻防表现指标提供了理论支撑。

    基于以上,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2007—2017年的6届女子手球世锦赛各届决赛成绩排名位列1~8名的手球队的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竞技表现指标数据为依据,分别将两者竞技表现的指标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研制了评价等级标准,为世界女子手球队的赛后训练提供依据。

    1   研究设计

    1.1  总体思路

    首先,本研究中的竞技表现水平(CPL)指世界女子手球队在比赛中临场发挥的技战术表现,而运动心理、身体机能等方面不在本研究的范畴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基于实用视角构建了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模型。按照结果评价过程的思路,以竞技手球比赛中被普遍认为的结果性指标(进球数、联防失败次数、对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成功次数和对球门弧形面各区域的扑救球成功次数)来分别评价非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ODAP)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SAP);与此同时,Maccallum[18]提出的等级评价结构理论模型对增强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基于此,笔者分别从非守门员和守门员2个维度构建了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模型,从而提出3个假设的理论模型。模型Ⅰ: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模型Ⅱ: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模型Ⅲ: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的“五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

    其次,将收集的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指标数据,录入SPSS24.0建立验模数据总库(n=428个样本),并使用Random sample of cases功能分别建立3个子库,即验模Ⅰ(33%n≈141)、验模Ⅱ(32%n≈137)和验模Ⅲ数据库(35%n≈150),以递进方式处理数据,在模型Ⅰ、模型Ⅱ分别验证成立的情况下,进行模型Ⅲ的构建与验证。

    最后,以验证成立的模型中的通径系数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建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评价方程后,将收集统计的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数据代入评价方程,研制出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等级标准。

    1.2  研究对象

    以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等级标准为研究对象,采集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共6届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决赛成绩排名1~8名的世界女子手球队的428场比赛的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数据。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在ECBHOST、WOS、CNKI数据库中,以本文关键词为主题进行检索,了解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研究的现状,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3.2  统计学方法

    1)数据采集。原始数据来源于IHF[19]竞赛统计报告,数据具有可信度;与此同时,结合检索收集的论文,分别采集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的结果性指标数据,其中:非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数据为手球场不同区域联攻进球数和区域联防失败次数;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数据为对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成功次数和对球门弧形面各区域的扑救球成功次数。2)数据处理。运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和Frequencies处理,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3)数据验模。依次使用验模Ⅰ、验模Ⅱ和验模Ⅲ数据库,运用Amos 24.0软件依次对所建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进行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数据的拟合验证。4)评价标准。依据统计学理论,根据评价指标数据研制评价等级标准。

    1.3.3  专家访谈法

    通过电话访谈、电子邮件咨询、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中国有关同场对抗球类项目方面的教练员、从事训练学方面研究的学者共10人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为评价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的可操作性指标的选取,为本研究积累了相关资料。

    1.3.4  逻辑分析法

    对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以构建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3.5  评价指标统计要素说明

    1)评价指标统计的手球场地区域划分。以国际标准手球场地、PHMS系统生成的数据报告为依据,分别绘制成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在手球场地的分布区域(如图1所示),非守门员联攻与联防表现区域分别由左路、中路、右路构成;守门员扑救球表现区域分别由球门前左路、中路、右路射门发生区域和球门弧形面顶部、中部、底部构成,其中:顶部划分为“左顶(T1)、中顶(T2)、右顶(T3)”;中部划分为“左中(C1)、中心(C2)、右中(C3)”,底部划分为“左底(B1)、中底(B2)、右底(B3)”,以上9个区域构成手球场地球门弧形面区域。

    2)采集指标。依据图1,分别采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区域攻防表现(简称ODAP)的结果性指标和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球表现(简称SAP)的结果性指标。其中: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区域联攻表现(简称OAP)的结果性指标由6 m左路进球数(OAPL6  m)、9 m左路进球数(OAPL9 m)、底线左翼进球数(OAPLW)、6 m中路进球数(OAPM6 m)、7 m中路进球数(OAPM7 m)、9 m中路进球数(OAPM9 m)、6 m右路进球数(OAPR6 m)、9 m右路进球数(OAPR9 m)、底线右翼进球数(OAPRW)构成;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区域联防表现(简称DAP)的结果性指标由6 m左路联防失败次数(DAPL6 m)、9 m左路联防失败次数(DAPL9 m)、底线左翼联防失败次数(DAPLW)、6 m中路联防失败次数(DAPM6 m)、9 m中路联防失败次数(DAPM9 m)、6 m右路联防失败次数(DAPR6 m)、9 m右路联防失败次数(DAPR9 m)、底线右翼联防失败次数(DAPRW)构成。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对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表现(简称SAP1)的结果性指标由6 m左路扑救球成功次数(GKL6 m)、9 m左路扑救球成功次数(GKL9 m )、底线左翼扑救球成功次数(GKLW)、6 m中路扑救球成功次数(GKM6 m)、9 m中路扑救球成功次数(GKM9 m)、7 m中路扑救球成功次数(GKM7 m)、6 m右路扑救球成功次数(GKR6 m)、9 m右路扑救球成功次数(GKR9 m)和底线右翼扑救球成功次数(GKRW)构成;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对球门弧形面各区域扑救球表现(简称SAP2)的结果性指标由球门顶部区域的扑救球表现指标(GKT)、球门中部区域的扑救球表现指标(GKC)、球门底部区域的扑救球表现指标(GKB)、球门中部左边扑救球成功次数(GKC1)、球门中心扑救球成功次数(GKC2)、球门中部右边扑救球成功次数(GKC3)、球门底部左角扑救球成功次数(GKB1)、球门底部中间扑救球成功次数(GKB2)和球门底部右角扑救球成功次數(GKB3)构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依据本研究的总体思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前提是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逐步构建与逐步验证成立,具体如下。

    2.1.1  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水平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1.1.1   模型构建

    依据世界女子手球队比赛中非守门员在手球场6 m区、9 m区、7 m区和底线侧翼的攻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构建手球场地不同区域世界女子手球队攻防表现(ODAP)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该模型是基于比赛实践构建,模型中显示,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水平(ODAP)可以由手球场区域联攻表现水平(OAP)和区域联防表现水平(DAP)来体现,其中,非守门员的区域联攻表现水平(OAP)由左路联攻表现水平(OAPL)、中路联攻表现水平(OAPM)和右路联攻表现水平(OAPR)体现;联防表现水平(DAP)由左路联防表现水平(DAPL)、中路联防表现水平(DAPM)和右路联防表现水平(DAPR)体现;各路联攻与联防表现水平又体现了手球场地不同区域的攻防表现水平。该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1)体现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区域联攻表现水平(OAP)和联防表现水平(DAP)在世界女子手球队攻防表现中的贡献率情况,能为中国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2)从结构上,体现了各层次评价指标的贡献率,使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攻防体系的结构特征得以全面体现;3)为构建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此外,该假设模型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区域联攻表现和区域联防表现的贡献率设置为同等重要,但其实际贡献率值是否相等,还有待实际比赛数据进行验证。

    2.1.1.2    模型验证

    依据验模Ⅰ(33%n),运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对样本数据处理后:有关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竞技表现水平的25项评价指标数据的检验结果均显示“Reject the null hypothesis”,这表明:不符合多变量正态分布假设;所以采用GLS法[20],对模型Ⅰ进行拟合验证,验证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经AMOS软件进行路径分析后显示,标准化路径系数未出现大于1的情况,表示模型Ⅰ成立,即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水平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成立,能体现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特征。

    如图3所示,1)由一级评价指标可知,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区域“联攻表现(OAP)和联防表现(DAP)”在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攻防体系中的直接效应值依次为0.60和0.56,2个指标的效应值非常接近。这说明: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OAP和DAP的水平同步提高,这是其比赛制胜的主要因素。Melnyk[21]的研究也认为,竞技手球非守门员的区域进攻与防守表现并重是竞技手球队获胜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中国女子手球队在对非守门员进行日常训练时,应树立攻防并重的理念,侧重手球场6 m区、9 m区、底线侧翼的联攻与联防技战术训练,进行不同手球场地区域和场上位置球员的“一对一”攻防训练、相邻位置球员的“一对二”“二对二”“二对三”攻防训练。2)由二级评价指标可知,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左路、中路、右路的联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进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60、0.65、0.61;左路、中路、右路的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防守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72、0.97、0.72,不同区域的联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与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具有差异化特征,这也显示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中路联攻与联防表现是其竞赛中攻守制胜的第一内因,其次是右路联攻与联防表现,最后是左路联攻与联防表现。3)由三级评价指标可知,世界女子手球队左路联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左路6 m区、9 m区及底线左翼区联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55、0.58、0.61;世界女子手球队中路联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中路6 m区、9 m区及底线中路区联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97、0.76、0.48;世界女子手球队右路联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右路6 m区、9 m区及底线右翼区联攻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60、0.45、0.63。世界女子手球队左路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左路6 m区、9 m区及底线左翼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75、0.74、0.53;世界女子手球队中路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中路6 m区、9 m区及底线中路区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55、0.98;世界女子手球队右路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右路6 m区、9 m区及底线右翼区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75、0.66和0.65。这17个效应值体现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水平高低的分布情况。

    2.1.2  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水平“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1.2.1    模型构建

    依据本研究思路,结合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比赛中对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和对球门弧形面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的各项评价指标,构建世界女子手球队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SAP)的理论模型,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SAP)由对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SAP1)和对球门弧形面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SAP2)来体现;其中:SAP1由3个维度指标构成,即球门前左路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GKL)、球门前中路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GKM)、球门前右路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GKR);SAP2也由3个维度指标构成,即球门顶部区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GKT)、球门中部区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GKC)、球门底部区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GKB);世界女子手球队在以上各维度的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又涵盖了不同区域的攻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该模型的最大优点在于:1)体现了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的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和对球门弧形面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在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体系中的贡献率分布情况,能为中国女子手球队守门员训练提供参考;2)从模型结构上来看,体现了各维度评价指标的贡献率,全面体现了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防守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特征;3)为构建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此外,该假设模型同样将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的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表现和对球门弧形面各区域扑救球表现的贡献率设置为同等重要,但其实际贡献率值是否相等,还有待实际比赛数据进行验证。

    2.1.2.2    模型验证

    依据验模Ⅱ数据库(32%n),运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對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相关数据处理后:有关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竞技表现水平评价的26项指标数据的检验结果均显示“Reject the null hypothesis”。这表明:不符合多变量正态分布假设,所以也采用GLS法对模型进行拟合验证,该模型验证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水平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经AMOS软件进行路径分析后显示,标准化路径系数未出现大于1的情况,模型Ⅱ成立,即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水平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成立,能体现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特征。

    如图5所示,1)由一级评价指标可知,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SAP1)和在球门弧形面各区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SAP2)对其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依次为0.75和0.95,2个指标的效应值相差较大,这说明: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与在球门弧形面各区扑救球表现水平并非同步提高,即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弧形面各区的扑救球表现水平是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防守制胜的主要因素。2)由二级评价指标可知,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前左路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球门前中路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球门前右路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球门前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47、0.73、0.38;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顶部区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球门中部区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球门底部区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对其球门弧形面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53、0.66、0.58 。这说明: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前中路和球门弧形面中部的扑救球表现水平最高,这是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球表现的一个特征。3)由三级评价指标可知,各三级评价指标对二级评价指标形成直接效应值的大小,一方面说明了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比赛中在各扑救球区域的扑救球表现水平高低的情况;另一方面说明了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前9 m区左路、中路及右路的扑救球表现水平和球门弧形面顶部区(T1、T2、T3)的扑救球表现水平最高,这是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球表现水平的又一个特征。

    2.1.3  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五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1.3.1    模型构建

    依据以上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水平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和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水平的“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的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构建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五阶等级评理论模型”,如图6所示。该模型是基于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模型和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将两者进行整合而构建的,从世界女子手球队运动员在手球场上的不同区域分析世界女子手球队比赛竞技表现整体水平。而以往研究,或是从女子手球队攻防视角将在手球场上发挥不同作用的2个角色不加区分地研究;或是将两者联系割裂,单一研究手球队的竞技表现水平,这忽略了女子竞技手球比赛中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联合攻防表现,并且也未划分出两者在比赛中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基于此,本研究构建的模型的最大优势在于结构特征,各层次评价指标贡献率明确的同时,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水平评价与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进行了融合,建立了能全面评价世界女子手球队比赛竞技表现水平的评价指标理论模型,这与已有研究相比具有3个方面的突破:1)量化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比赛攻防表现水平评价与守门员比赛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二者在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中的贡献率能为世界女子手球队的训练提供参考;2)从模型结构而言,既可体现世界女子手球队不同竞技表现水平的不同贡献率,又可体现从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评价手球队整体竞技表现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特征;3)为构建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2.1.3.2    模型验证

    依据验模Ⅲ数据库(35%n),运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对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后:有关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竞技表现水平评价的51项指标数据的检验结果均显示:“Reject the null hypothesis”,这表明,不符合多变量正态分布假设;所以又采用GLS法对模型Ⅲ进行拟合验证,验证结果如图7所示。

    如图7所示,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的五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经AMOS软件进行路径分析后显示,标准化路径系数未出现大于1的情况,表示模型Ⅲ成立,即五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成立。从图7可知,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区域联攻与联防表现水平评价指标(ODAP)和守门员的扑救球表现水平评价指标(SAP)对世界女子手球队整体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CPL)的直接效应值依次为0.98和0.90,这说明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与守门员联合攻防水平高,即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区域攻防表现水平是世界女子手球队防守的最高水平,守门员的防守是世界女子手球队进攻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世界女子手球队获胜的因素,可见,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协同配合是当今世界女子手球队获胜的主要因素。

    2.2  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2.1  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

    以“五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验证结果中的通径系数为依据,进行标准化转换[22],即依据各层次的通径系数值计算出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公式为:

    式中:i为评价指标通径值;j为评价指标所在层次。依據权重值建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由表1可见,本研究建立的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和35个四级指标构成。该评价指标体系在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五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基础上建立,其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评价指标体系是从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这2个手球场上不同角色运动员的维度,全面体现世界女子手球队比赛竞技表现水平,其最大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整体评价较“割裂式”评价更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并能够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特征。

    2.2.2  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等级标准

    依据表2各级指标的权重值,并结合笔者收集的2007—2017年共6届世锦赛世界女子手球队428场比赛的相关指标统计数据,采用公式计算评价指标得分,公式为:

    式中:i为评价指标的效应值,j为评价指标所在维度。

    运用SPSS24.0进行“Descriptive Statistics”模块中的“Frequencies”处理,即:以“百分位法”对各级评价指标得分进行“优(10%)、良(20%)、中(40%)、弱(20%)、差(10%)”5个评价等级划分,得出等级评价值范围,并建立“整体-宏观-中观-微观”的“四维五等级”评价标准(见表2)。

    2.3  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笔者采集了2019年9月23日在中国安徽省滁州市开幕的第32届奥运会亚洲区女子手球资格赛中3个国家(中国、韩国、朝鲜)手球队的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数据,一方面,在于验证本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分析中国女子手球国家队在第32届奥运会资格赛中与韩国女子手球国家队、朝鲜女子手球国家队的竞技表现水平差异。将采集的以上3个国家的女子手球国家队数据代入以下公式,结果见表3,公式为:

    CPL=0.52×(0.55×OAP + 0.45×DAP) + 0.48×(0.44×SAP1 + 0.56×SAP2)  (3)

    由表3可知,在第32届奥运会女子手球亚洲区资格赛中,韩国女子手球国家队整体竞技表现水平明显占优势,而中国女子手球国家队整体竞技表现水平与朝鲜女子手球国家队整体竞技表现水平相当。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本研究从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2个维度分别构建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攻防表现水平“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和守门员扑救球表现水平“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以上模型中的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值体现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联攻和联防表现水平同步提高的特征,以及世界女子手球队守门员在球门弧形面各区域扑救球表现是其比赛制胜的主要因素。

    2)构建了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五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该模型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进行了整合,进而体现了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的区域联攻与联防表现水平和守门员的扑救球表现水平对世界女子手球队整体竞技表现水平的直接效应值依次为0.98和0.90。本研究表明,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和守门员协同配合是当今世界女子手球队制胜的主要特征。

    3)研制了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等级标准。这为世界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水平的评价、为世界女子手球队的训练提供了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与路径,有助于分析世界女子手球队在比赛中的不足,为制定和改进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3.2  建议

    世界女子手球队的教练员可以使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世界女子手球队日常训练、比赛临场技战术分析等方面均可應用。世界女子手球队非守门员竞技表现水平“四阶等级评价理论模型”中的区域联攻与联防表现水平并重的结果和中国女子手球国家队在第32届奥运会资格赛上整体竞技表现水平评价结果说明,中国女子手球国家队在非守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树立“攻防”并重的理念,并要加强守门员对球门弧形面各区扑救球技术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SAAVEDRA J M, PORGEIRSSON S, KRISTJANSDOTTIR H, et al. Handball game-related statistics in men at olympic games (2004-2016):
    differences and discriminatory power[J]. Retos-nuevas Tendencias en Educacion Fisica Deporte y Recreacion, 2017, 32(2):
    260, 262.

    [2]  OLIVEIRA T, GMEZ M, SAMPAIO J. Effects of game location, period, and quality of opposition in elite handball performances[J]. 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2012, 114(3):
    786.

    [3]  MONTOYA F M.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ffensive phase between the medalist teams at mens handball championships in europe and asia[J]. Apunts Educacion Fisica y Deportes, 2015(122):
    7.

    [4]  PRIETO J, GOMEZ M A, VOLOSSOVITCH A, et al. Effects of team timeouts on the teams scoring performance in elite handball close games[J]. Kinesiology, 2016, 48(1):
    115.

    [5]  FLORIN V L.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game actions during the olympic games mens handball(2004—2016)[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2017, 17(2) :
    719.

    [6]  MANUEL J J, JULIO E J, MANCHADO C. Análisis histórico de la efectividad de los lanzamientos a portería de balonmano masculino[J]. Retos:
    Nuevas Perspectivas de Education Fisica, Deporte Recreacion, 2017, 32(2):
    229.

    [7]  王珽珽,杜少武,樊谦. 对世界优秀手球队制胜规律的研究:兼探讨我国男子、女子手球队的优、劣势[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5):42.

    [8]  王珽珽,黄依柱,朱建伟. 世界优秀男子手球队攻守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以2011年世界男子手球锦标赛为依据[J]. 中国体育科技,2013,49(4):31.

    [9]  王珽珽,范婕. 世界男子手球队参赛7项实力指标评估法的构建与运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3):274.

    [10]  王珽珽,阎智力. 世界优秀男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能力表现指标评价体系建构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2):156.

    [11]  张冰雨. 我国男子手球攻防技术特点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31.

    [12]  李典. 第30届奥运会男子手球比赛各运动队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68.

    [13]  赵刚,崔家宝. 基于动态过程研究方法对亚洲高水平手球比赛进攻表现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4,50(1):59.

    [14]  GUTIERREZ-DAVILA M, ROJAS F J, ORTEGA M, et al. Anticipatory strategies of team-handball goalkeepers[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1, 29(12):
    1324.

    [15]  ESPINAAGULL J J, PREZTURPIN J A, JIMNEZOLMEDO J 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male handball goalkeepers:
    a historical overview 1982—2012[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 2016, 16(1):
    143.

    [16]  YANG J H, LEE Y S. A study on the defensive stance and position of handball goalkeepers:
    facing a forward jump shot made from 9 meters[J].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2016, 32(5):
    506.

    [17]  HANSEN C, SANZ-LOPEZ F, WHITELEY R,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ale handball goalkeepers at the world handball championship 2015[J]. Biology of Sport, 2017, 34(4):
    395.

    [18]  MACCALLUM R C, ROZNOWSKI M, NECOWITZ L B. Model modification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capitalization on chanc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 111(3):
    495.

    [19]  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s history[EB/OL].(2018-09-15)[2019-11-10]. https://competition.ihf.info/competitions/mens-world-championships/308/2019-ihf-mens-world-championship/147/history.

    [20]  BYRNE B 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AMOS:
    basic concepts,  applications, and programming[M]. New York:Routledge,2016:
    132.

    [21]  MELNYK V, PASICHNYK V, LEVKIV V, et al. Tactical attacking actions of competitive handball players with different qualifications[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 2016, 16(1):
    77.

    [22]  杜棟,庞庆华,吴炎.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 3版.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6.

    相关热词搜索: 评价 指标体系 研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