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论歙县牌坊的艺术价值 歙县许国牌坊

    时间:2019-02-06 04:38: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牌坊是代表古老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的一个典型标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歙县牌坊更是闻名天下,融合了精美的石雕艺术、细腻的绘画手法、优雅的匾联文辞和别具神韵的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手段,体现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和民风民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歙县牌坊;建筑艺术;造型设计;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The Artistic Value of Monument Architecture in She County
      WANG Xiao-lu
      
      牌坊又称牌楼,古名绰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由于牌坊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外观形态、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牌坊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被视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的一个典型标志,成为代表古老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徽州是明清中国徽商地故乡,是中国正统儒文化传承的典型区域,被人们成为“东南邹鲁”,歙县是古徽州的州府所在地,在徽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为全国文化名城之一。歙县是一座山庄式的古城,山环水绕,风景十分秀美。歙县文物古迹十分丰富,现存古遗址十九处,古墓葬十三处,古建筑三百八十五处。更是以众多的牌坊而著称,稀世罕见的许国牌坊和棠樾碑坊群,气度恢宏,古雅壮观。歙县牌坊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及巧妙的构造,还融合了精美的石雕艺术、细腻的绘画手法、优雅的匾联文辞和别具神韵的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手段。每座牌坊都有其固定的独特的建造意义,体现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
      一、歙县牌坊的建筑造型艺术
      牌坊出现初期多为木构建筑,宋代以后,人们为了使牌坊更为庄重威严以及能保存长久,牌坊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地由木材发展为石、砖、琉璃乃至于汉白玉。歙县地处山区,石材如青石、麻石、砂石等随处可见,建造牌坊的材料不言而喻以石材为主,所以歙县牌坊也称石坊。
      牌坊大致由基础、立柱、额枋、字板这几部分组成,若是牌楼还包括檐顶。基础由地下和地面两部分设施构成,地面部分是基座,因为歙县牌坊多为石坊,基座一般是使用有一定体积和重量的不同形状的“依柱石”。其形状有的为扇状、云朵状,称须弥座,有的为鼓形,称抱鼓石,有的为倒狮形、坐狮形,称蹲狮。如位于歙县城内解放街著名的许国牌坊,有八根立柱,所以俗称“八脚牌坊”,其中间四柱础外侧各置一只望门坐狮,南北两端四柱两面(外侧)置倒登戏狮,八柱共十二只大狮,或怀抱幼子,或轻弄彩球,形真意切(图1)。
      立柱,是牌坊中起支撑和承重作用的构件。牌坊上的额枋、字板等大型横向构件,都是穿搭在立柱上。牌坊的立柱有圆形、方形,还有由方形打磨掉四个直角而演变来的八角形柱。木牌坊的立柱基本上都是圆形的,石牌坊则多用方形、八角形立柱,很少用圆形的。歙县牌坊都是方形立柱,这倒是很统一的。有一些牌坊为了不使立柱看上去太单薄,避免立柱折断,增强立柱支撑的强度,在立柱内侧附设一小柱, 这根小立柱在石牌坊中称为“梓框”。歙县王村镇老街北头村外路口的王村墓道坊(图2),以及歙县桂林镇芳塘村中一座明代金殿传胪坊,均使用了梓框(图3)。牌坊的形制规格,一般也是以立柱来划分,两柱之间称为一间,正中一间称“明间”,两侧的为“次间”,再次的为“稍间”。所以牌坊有两柱一间牌坊、四柱三间牌坊、六柱五间牌坊等,歙县牌坊都是两柱一间和四柱三间的。
      额枋是将牌坊的立柱连接成间的横梁,包括小额枋、大额枋、平板枋和垫枋等几个部分。牌坊作为纪念性和装饰性建筑,从额枋这部分构造中能得到充分体现。额枋的多少由牌坊建造者的经济实力和权势大小来决定。字板的位置就位于上下两根额枋之间,字板上镌刻牌坊的名称以及为谁建造、为什么建造、建造者的身份等等内容,有的是一层,也有多层字板的牌坊,由牌坊的大小和形制而定。字板的内容解释了此座牌坊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是牌坊的重要部分。如歙县兰田村口清乾隆年间建立的兰田汪氏节孝坊(图4),字牌上刻有“松虬雪古”四个大字,并注有“旌表叶熙鼎继妻汪氏节孝”。一目了然,这是一座节孝坊。
      檐顶,主要是对牌楼而言,如果是牌坊,顶枋之上就没有什么其他构件了。歙县牌坊中有不少是有檐顶的牌楼,牌楼的檐顶也就是仿木结构建筑的斗拱和出檐。斗拱属于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极强的传统风格和装饰意义,用在牌坊上主要是起装饰作用,而且是牌坊主人身份和权势的象征,斗拱越多,主人的身份越尊贵。牌楼的檐顶多用出檐结构,屋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庑殿式,四面坡顶;一种是悬山式,两面顶。正中间的屋顶称为主楼或明楼、正楼,在次间的为次楼,再次的为稍间楼,最边上的为边楼。如果是皇帝恩准建造的牌坊,在主楼檐下和顶枋之上的正中间,就会有一块小石板,上书“圣旨”、“恩荣”、“敕命”等字,因为都是皇帝下诏建造的,小石板上两字旁边都雕满龙凤图案,以示皇威,所以这个小石板就被称为“龙凤牌”。如棠樾牌坊群共有七座石坊,三座明代建造的,四座清代建造的,全是皇帝降旨修建的,因此都有龙凤牌,分别刻有“圣旨”、“御制”、“敕建”、“恩荣”等显示皇权、皇恩浩大的字样。(图5)
      歙县牌坊在建筑造型上有着皖南牌坊的独特风格,冲天式牌坊在明代末年才出现,比其他地区出现的晚,并且成为清代石坊的主要形式,也是歙县牌坊的主要形式。歙县牌坊楼盖檐口平直,出挑较小,多用以斗拱承托,构成假阁楼式,并在檐口石板上做假屋面再压屋脊,整座牌坊多以精美的镂空石雕装饰,展现迷人的艺术魅力。歙县牌坊在建筑造型方面有三大特色:一是棠樾牌坊群(图6),七座高大的石坊自东向西一字排开,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二是明代中后期新出现的以纵横轴线布局的立体“口”字形牌坊,著名的许国牌坊就是这种形式的发展,也是现存四面石坊的典范(图7);还有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歙县丰口村头路口的丰口进士坊,也是一座四柱四面坊(图8)。在全国这种形制的牌坊现存极少,而在歙县就有两座,实为难能可贵。三是位于歙县郑村忠烈祠前的郑村忠烈祠坊,共有三坊:忠烈祠坊、直秘阁坊、司农卿坊(图9)。三坊建于1510年,白麻石质,忠烈祠坊四柱三间五楼,直秘阁坊和司农卿坊二柱一间五楼,三坊并列矗立,气宇不凡,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结构的牌坊也是歙县牌坊的一大特色。总之歙县牌坊以其翼张的楼檐、玲珑的漏窗、堂皇的额枋、挺拔的柱干,给人以浑朴厚重的印象。
      二、歙县牌坊的雕刻艺术
      每一座歙县牌坊都可以说是一件精美的雕刻工艺品,牌坊的石雕艺术是新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新安文化深厚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在歙县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成、宗教伦理、文化思想等的交叉作用下,歙县牌坊雕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明清时期,徽商崛起,遍布全国各地,财力显赫,称雄江南。他们把相当多的资金用来修寺院、扩祠堂、建民宅、造牌坊,奢华的追求刺激了雕刻艺术的蓬勃发展。歙县牌坊的雕刻,几乎包括了所有传统的石雕技法。“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级、素平”是宋代李诫《营造法式》中介绍的四种雕刻手法,在歙县牌坊中也都能看到。“剔地起突”,亦称“剔空雕”,也就是现代所说的高浮雕或突雕,这是主题装饰在牌坊、牌楼的立柱、额坊等构件表面突起较高、层次较多、起伏较大的一种雕刻技法。由于高浮雕高高突于石面,清晰明朗,很富有立体感,因此所雕刻的各种动植物形象也就生动传神,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压地隐起”,就是现在所说的浅浮雕,这种雕刻技法所雕的图案也是凸起于石面,但起伏的高度不如高浮雕,高浮雕凸起最少三五厘米,及至几十余厘米,而浅浮雕起伏的高度一般只有一至二厘米之间,其凹下去的“地”大体是在一个平面上。无论装饰面的形状如何,装饰面是平面也好是弧面也好,雕刻的各部位的高点基本上都是在同一表面上,如果雕刻面带有边框,这时雕刻面上各部分的高点,一般都不超过边框平面的高度,这种雕刻技法多用于牌坊的额坊、立柱或雀替上的动植物雕刻,由于其可以相互重叠穿插,所以具有一定的深度感。“减地平级”就是现在所说的平浮雕,“减地”就是将浮刻花纹以外的“地”凿去薄薄的一层,“平级”就是铲平。这种雕刻技法所雕刻的凸起的图案和雕刻面所在的凹下去的“地”都是平的,所以也被成为“平雕”。大家都各自在各自的同一平面上,也就使得雕刻主题在“地”上形成的阴影整齐并且有规律,反衬出雕刻主题棱角清晰,外轮廓就像剪影一样,故也称“剪影式浮雕”。这种雕刻技法主要用于牌坊的柱坊交接处,或者主题花纹的边饰,多作米字纹、回字纹、曲折纹、席纹等几何图案以及绶带状、缠枝花状、团花状等图案。“素平”,就是现在所说的阴线刻,这种雕刻技法风格俊秀细腻,线条流畅圆和,既可用于雕刻写实的花纹图饰,也可用于雕刻写意的花纹图饰,多用于石质较好的石坊上,这种雕刻技法雕刻出的图案花纹主要用于主题雕刻以外的“空地”上,位于次要位置,主要起衬托纹饰的作用。阴线刻雕刻增加了整个雕刻的层次感,使得牌坊更富有美感,更加经久耐看。除了上述的几种雕刻技法外,在歙县牌坊的雕刻艺术中,我们还可以见到整雕和透雕的雕刻技法。整雕,也叫“圆雕”、“实体雕”,是一种单体造型,就是将实体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等各方面全都雕刻出来,成为一个整体造型,而不依靠任何背景。牌坊立柱柱根上的蹲狮,立柱柱顶及檐脊上的立兽等,都属于这种雕刻技法。透雕,也叫“镂空雕”、“玲珑雕”,这种雕刻技法具有两面或悬空起来的表现能力,它将雕刻材料雕透、镂空,从而使得所雕刻的动植物图案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形象空灵剔透、生动鲜明。歙县牌坊雕刻精美,各种雕刻技法均有所应用。枋柱、枋梁一般都用浮雕、浅浮雕乃至线刻,因为视点比较近,同时用高浮雕、透雕会减弱柱、梁的承受能力。楼一般都用透雕,因为视点比较远,透雕还可减轻重量、削弱风力。狮子一类雕刻,为增强其质感,一般都采用园雕、透雕。每座牌坊都有其固定的独特的建造意义,为了使这些抽象空洞的意义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歙县人民通过象征、暗喻和谐音等手段创造了适用于表现抽象意义的雕塑语言。下面举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一下介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最具代表性的可以说是著名的许国八脚牌坊,整座牌坊的雕刻采用了整雕、透雕、浅浮雕、平浮雕等多种雕刻技法,雕刻工艺细腻而精致,雕刻技术娴熟而精湛,可谓是一件艺术精品。许国牌坊的八根立柱前后及左右两侧,共有十二座蹲狮和倒挂狮,外侧四柱的左右两侧各是两只倒挂狮,内侧中间四柱各是一只蹲狮,母狮的爪下还有小立狮,小蹲狮,这些石狮均是用整雕技法精心雕刻而成的,这些石狮神态各异、活灵活现。此外,在这些石狮雕刻中还采用了透雕技法,狮身和狮爪,石狮的上下颔,口中的牙齿,小狮和大狮之间均用透雕技法分离开来(图10),从而使这些石狮形象更加生动传神,极富动感。在石狮的基座上,我们可以看到回字纹和团花状纹等图案,以及额坊两端立柱上部及雀替上的花卉图案,这些均是采用的平浮雕技法雕刻而成的。另外,四面额坊包括东西面两侧次间额坊的坊心是用浅浮雕技法雕刻的各种鸟兽图案,栩栩如生,均有其美好的象征含义,东面刻“鱼跃龙门”,西面刻“吉凤祥麟”,南面刻“蛟龙腾飞”,北面刻“瑞鹤祥云”,坊内额柱上也同样雕刻着吉祥的鸟兽图案(图11)。整座许国牌坊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美学鉴赏价值。
      高浮雕技法在歙县牌坊中运用的也比较多,现在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的在这里介绍两座。一座是位于歙县棠樾槐塘村北的龙兴独对坊(图12),这也是一座比较特殊的牌坊。因为它是座纯纪念性的牌坊,是为了纪念明初贤儒唐仲实和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次对话而修建的。此座龙兴独对坊悬山顶,背饰鳌鱼吻兽,檐下分别精雕数朵双跳式斗拱。此坊三间四柱,明间额坊上用透雕和高浮雕技法,雕刻动植物花纹图案,次间也用透雕和高浮雕雕刻“一斗三升”、“花卉鸟兽”的图案,整座牌坊镌镂华丽,雕刻精美,艺术品味很高。另一座是立于徽城东门外徽州师范附小南院墙的江氏世科坊(图13),也是明代修建。立柱柱脚是整雕、透雕而成的一对石狮,明间和两侧次间的下额坊上是用高浮雕技法雕刻的动物图案,而上额坊则是用浅浮雕技法雕刻的花卉、枝蔓图案,上下额坊之间则是用透雕技法雕刻的花卉和几何图案。虽然风化严重,几经修缮,但繁复精美的雕刻艺术仍一目了然。
      歙县牌坊中阴线刻技法的代表是位于唐模村西头左石板道上的同胞翰林坊(图14),此坊建于清康熙后期,三间四柱三楼。明间的四柱柱脚是整雕和透雕的石狮,外侧两立柱柱脚为报鼓石。其雕刻的特色所在地就是它的额坊,与众不同的是其额坊上用的是阴线刻技法雕刻的写意性花纹图案,虽然雕刻图案简单,却使得整座牌坊看上去美丽大方,风雅别致。
      歙县牌坊中的明朝时的牌坊雕刻艺术风格趋于粗犷、朴素,多采用浮雕和整雕,并借助于线刻造型,强调对称,讲究装饰趣味。明代后期,新安画派的兴起,对牌坊雕刻艺术也产生了影响,直至清代,之后的牌坊雕刻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增加,刀法刚劲有力,作品玲珑剔透。可以说,每一座歙县牌坊,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雕刻艺术品。
      三、歙县牌坊的文辞艺术
      想要知道一座牌坊是什么牌坊,它建造的用意是什么,它为谁建造,又是由何人建造的等,就要从牌坊上的文辞中找寻答案。牌坊上的文辞,让人们直接了解整座牌坊的建造意义,因此,正如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一样,牌坊上所题刻的文辞,就是牌坊的“坊眼”,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是牌坊的“题”,也就是它的名字,这是题刻在牌坊明间和次间额坊间大字板上的大字。有些牌坊正反两面都有题,有的两面题字一样,有些不一样。歙县牌坊都有“题”,只是有些牌坊由于人为的毁坏或自然的破坏,题字已不复存在或模糊不清。歙县牌坊的“题”不外乎三种类型,一是把表彰者的姓名或者官名作为牌坊的名称,如许国八脚牌坊四个面都书写着“大学士”三个大字,这是因为许国在明朝最高升至“武英殿大学士”的官衔,不久就在家乡立了这座石牌坊以表功绩,于是“大学士”就成了牌坊的主标题了。又如位于歙县许村高阳桥东老街中的五马坊(图15),字板上的“五马坊”三个大字十分醒目,“五马”,是封建时代太守或知府的雅号,立坊人许伯升曾任福建汀州府知府。此外,以表彰者姓名为题的有贞白里坊(图16),此坊始建于元代末,作为里坊,原为汉、唐间京都的常制,宋之时已不多见,以至于今天在全国范围内也很难有此完整的里坊,作为元代遗存的建筑,已成为极其宝贵的艺术珍品,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坊一楼额坊上刻有“贞白里”三个大字,是为表彰郑村人郑千龄一家三代操守廉洁,正义浩然而立的,他们深得百姓爱戴,郑千龄过世后民间私颂此类题字的牌坊也很多,还有位于歙县上路街112号的明代牌坊“柏台世宠坊”(图17)、位于许村镇高阳村的明代牌坊“薇省坊”(图18)、位于歙县雄村清代牌坊“四世一品坊”(图19)等等。第二类就是把表彰的内容作为牌坊标题,这一类在歙县牌坊中占绝大多数,如棠樾牌坊群,它们主要是表彰当地的孝子、节妇、乐善好施为乡间做好事者的事迹的,所以牌坊的主标题是“乐善好施”,“节劲三冬”,“天鉴精诚”等。歙县表彰妇女贞节的牌坊最多,这些牌坊上的标题内容均属于这一类,由于此类简单易懂,数目较多,在此就不再举例说明了。第三类就是作为标志性作用的牌坊,如位于歙县城东城路的古紫阳书院坊(图20),这里为紫阳书院旧址,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讲学的的方,后人为纪念朱熹,在此建立公祠,清乾隆年间,原户部尚书曹文植倡改在文公祠原址建“古紫阳书院”时立,字板上书“古紫阳书院”几个大字,为曹文植题,楷书,隽雅道劲。此外还有墓道坊,如位于歙县雄村的宗二公墓道坊(图21)、鲍公墓坊(图22)等,字牌上各书“宗二公墓道”、“宋登仕郎鲍公墓”,让人一目了然。
      除了“题”,歙县牌坊上的文辞还有“注”,“注”是题刻在明间和次间大字板下的小字板或额坊上的文字,一般是用来对“题”加以说明,更为具体地说明此牌坊是谁在何时建的牌坊,为谁而建的牌坊,为什么事而建的牌坊等等内容。
      如许国牌坊的注为“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说明此牌坊是为谁而立的,许国牌坊的文辞据考均出自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之手,清人吴梅点注枝词云:“八脚牌坊学士坊,题额字爱董其昌。”�①位于徽城南门外的胡氏节孝坊(图23),上书“旌表故民萧邦永妻胡氏节孝”,说明了此坊为纪念节女胡氏而立。彤史垂芳坊的注为“广西道监察御使前中书舍人毕力德暨孺人孙氏”,则说明了此坊为何人所立。看到“题”后,你对牌坊的用意也许会清楚一点了,但仔细看了“注”后,你则会对牌坊了解得更为透彻。
      歙县牌坊还有一处文辞也是不容忽视的,它高高在上,显得那么的威严,那就是“龙凤牌”上的文字。前面提到经过皇帝降旨或恩准建造的牌坊,才会有“龙凤牌”,由于歙县牌坊以明清两代为多,明清时期也正是统治阶级崇尚忠孝观念,大显皇威的时期,也是牌坊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圣旨建牌坊正起始于明代,据《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廷试进士赐任亨泰等及第出身,有差上命,有司建状元坊以旌之。圣旨建坊以此始。”①于是歙县牌坊很多都是皇帝下诏建造的,大多数都有“龙凤牌”。“龙凤牌”上的文辞多为“恩荣”、“敕命”、“御制”、“圣旨”、“敕封”等显示皇威、皇恩的词语,均雕刻得清晰而大气,刚劲而有力。有些牌坊的“题”是间接、含蓄地表达含义的,如北京颐和园东门外著名的“涵虚”木牌坊,牌坊正面题“涵虚”,背面题“罨秀”,则需要细细品味和揣摩,品味后才知“涵虚”是表示园内景色清幽恬静,有太虚之境的意思。而“罨秀”则表示这里的风景如画,色彩丰富而秀丽。在歙县的牌坊中,就没有这样的含蓄表达方式,“题”都是一目了然直接说明主题。此外,有些牌坊上的文辞还包括“联”,就是题刻在牌坊立柱上的纪念性的富有文学色彩的对联,这在歙县牌坊中也未曾看到,牌坊的立柱上均没有题刻对联。这也算是歙县牌坊的一大特色吧。[JP]歙县牌坊上的文辞,是牌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都是很富有文采和深刻内涵的,有些还出自著名文人或书画家之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题刻的文字也都是对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的宣扬和吹捧,表达了人们的追求和理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① 万幼楠《桥牌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相关热词搜索: 歙县 牌坊 价值 艺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