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飞越故乡天空的斑头雁

    时间:2021-01-09 04:31: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每年的深秋,故乡的田野只留下田埂边高高的白杨树和树上金黄的叶子,被翻耕过的田地里和地埂坡上,劳苦了大半年的牲口们在安详地食草,我和伙伴们背着背篼、手拿粪叉紧跟在牲口后面拾粪时,不经意间遥远的天空中隐隐绰绰传来大雁“嘎嘎”的鸣叫声,那声音从西山顶上传来,由远及近。随着声音的方向,雁群排列着整齐的人字形队列,一大群接着一大群,由小变大,从我们的头顶飞过,再由大变小,直到天边只剩下小小的白点,每一队飞过的大雁总有一只领头雁。当大雁飞到头顶时,我们激动地放下背篼,把帽子使劲扔向空中,嘴里喊着自己都不懂的童谣:“雁儿雁儿一溜儿,沙子窩里滚豆儿!”现在看来意思是空中的大雁飞得很慢。

    望着远去的雁阵,心中竟然觉得怅然若失,因为我们不知道大雁要飞向何方,在故乡的天空飞过,却从不落脚。父亲说它们是飞去南方过冬,过完一个冬天就会再飞回来。南方的冬天不下雪,树木常绿,四季如夏。从此心里又多了一份期盼和欣慰,感觉大雁早已经是我们童年生活固定的一部分了,虽然只是在每个固定的季节在天空扇动着翅膀和我们打个招呼,就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却永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

    每年的4月,故乡的田野里麦苗开始出土,地埂边的蒲公英开出金色的黄花时,雁阵又排着“人”字形的队伍,从故乡的东山顶上飞过,飞过田野,飞向遥远的天边。大雁们就这样,年复一年,从不间断,从不停止,在大地的上空往往返返,在岁月的流转间来来去去,它们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天空,交给了云彩,交给了风雨和雷电。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每当故乡的田野草木萧萧,天空开始飞舞雪花,大雁飞过头顶时,许多人望着大雁远去的天空,羡慕地说:“做个大雁多好,天冷了飞向热的地方,天热了飞向凉爽的地方!”我那时背着沉重的马粪背篼,也甜甜地想:“是啊,若跟大雁一样迁徙,我就不用捡拾马粪煨炕取暖了!”

    有一年的深秋,晚霞染红故乡西山顶时,成群的大雁又飞过故乡的头顶,我和伙伴们依然欢呼着脱下头上的帽子抛向空中的大雁,目送大雁远去。第二天在上学的路上,经过公路边的护坡山时,看见一只很大的灰鸟落在土崖上,显得无精打采。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大鸟,想必是昨天飞过的大雁落单了。我和伙伴们大着胆向大鸟靠近,那鸟一动不动的,直到我们距离它几米远时才扑扇着沉重的翅膀飞起,可没飞多远又落在一个土崖上。怕上学迟到,我们放弃追赶大雁。第二天生产队的放牧员发现那只大雁死在东山坡上。那只死在迁徙路上的大雁让我悲伤了很久。南来北往迁徙的大雁,在漫漫征程中面临着艰难险阻甚至死亡。

    我童年的大雁只作为深秋里和初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瞬间划过充满憧憬的岁月。从没想过自己的一生跟大雁联系在一起。40年来40个春秋,我的足迹伴随大雁的翅膀,走遍了青海的大江大河和湖泊沼泽,年年和高原上的野生动物相依相伴,最钟情的是斑头雁。斑头雁是分布在青海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候鸟之一。它们的身影广布于高原上的每一个天然湖泊。青海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可鲁克湖,长江源头沱沱河畔的班德湖是斑头雁的主要聚集区。每年的4月,斑头雁和黑颈鹤、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候鸟从南方和东南亚等地迁徙到高原的湖泊、河流和沼泽等湿地中,在这里繁衍生息。高原成为候鸟们生儿育女的天堂。

    斑头雁在动物分类上属鸟纲鸭科,其头部是灰白色,后方有两条水平的黑带,形成如斑马条纹状,故名叫斑头雁。一只成年的斑头雁体重2到3公斤,站立时高60多厘米。斑头雁夏季在高海拔地区繁殖,而冬季则迁徙至低海拔地区生活。迁徙路线是从它们冬季的觅食之地——印度、尼泊尔及中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云南、贵州等低地出发,到达夏天的生育繁衍之地——吉尔吉斯斯坦、蒙古、中国的青藏高原。秋天它们则原路返回。其中一部分斑头雁每年会翻越喜马拉雅山,来往于印度和青藏高原。

    斑头雁为高原鸟类,对高原有极强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在漫长而艰苦的迁徙途中,斑头雁能自如地调节身体状况,以适应不同天气或气候的变化。科学家研究发现,斑头雁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8小时就能飞越近9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

    近年来,复旦大学在青海湖、扎陵湖和鄂陵湖等高原湖泊对斑头雁的迁徙路线和飞越能力进行了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斑头雁能在高空飞翔,能飞越喜马拉雅山,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其呼吸能力异常强大,即使在非常快的飞行节奏时,也不会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这是因为斑头雁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斑头雁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结构里包含一个特殊的氨基酸,因而对氧原子有特别的亲和力,可以从近在咫尺的毛细血管里非常快速地获取氧原子,为翅膀提供一次强有力的挥动。二是斑头雁的翅膀,其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每分钟达到225次。所不同的是斑头雁的翅膀更长。斑头雁单翅伸展的宽度可达1.5米。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挥动翅膀会产生比同等高飞的鸟类更强的推举力。

    斑头雁的飞行速度很快,在高空中单凭自己的力量,每小时可飞80公里,一天可飞翔880多公里。如果顺风飞行,可达到160公里的时速。我和小伙伴们看到“雁儿像沙子里面滚豆儿”一样慢的飞行,是因为大雁飞得很高,距我们很远的缘故。斑头雁不但飞得既高又快,而且还产生体热。这些热量被身上丰厚的内层羽毛保存在身体里,它们因此在9000米的高空,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空中羽毛不会结冰。在迁徙中,雁们能在数天之内就一次完成超过1600公里的单向飞行!

    每当斑头雁穿越9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顶时,人们总望着大雁的背影叹息!大雁选择的是一条极其艰难和凶险的旅途,为什么就不选择一条更舒适的路线绕过高山呢?鸟类学专家们长期研究也未得出确切的结论,只能猜想可能在喜马拉雅山底地壳板块碰撞,山体抬升之前,斑头雁已经形成了它们的迁徙路线。喜马拉雅山一天天长高,把斑头雁推向今天的高空。喜马拉雅山的增高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每年只增高0.8厘米,缓慢到有足够的时间让斑头雁一天天地去适应高空,并延续着祖辈们认定的飞行路线。

    每一代斑头雁从第一次飞行开始,就跟随它们的父辈,成群结队地按固定线路迁徙飞行,而它们的子女长成后,又从父母那里学到了飞行线路的固有方位。一代接着一代,延续着同样的路线。也许大雁们计算过,与绕过群山飞行更加漫长的迁徙相比,在迅速的高空气流中飞行,反而能够为它们节省时间和能量。

    在漫漫征程中,斑头雁用“生物钟”的特有功能来调整方向,在白天以太阳确定方向,始终沿着一定的角度和方向飞行。夜间,凭借天空星辰的位置作定向飞行。在天空布满乌云,看不见太阳或星辰时,大雁们靠地磁场去感知地球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准确地飞到目的地。斑头雁在迁徙中从起飞开始,就一直在“嘎嘎”地鳴叫着,鸣叫是在传递信息,是强壮的大雁在鼓励落后的同伴,让雁群保持队形,是父母们提醒孩子不要打瞌睡。

    高原是斑头雁谈情说爱和生儿育女的地方。每年春天,当印度洋上的暖流开始吹拂时,大雁便带着春天的气息,越过冰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向北迁徙,那些对于春天的向往与憧憬比之人类更炽烈、更敏感的雁儿们,便禁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欢欣,开始成群结队嘎嘎地欢唱着,喃喃地交谈着,日夜兼程地返回它们久别的故土。数十万鸟群中,仪态端庄、温文尔雅的是斑头雁,它们来到高原的江河湖泊,来不及洗去羽毛上的征尘,也顾不上安闲地歇息一下,经过短暂的恋爱,便形成一对对配偶,开始忙忙碌碌地衔草运枝,建造新居。斑头雁结成配偶后终生厮守,一旦丧偶,它们将孤独终老。

    斑头雁的交配是在水中进行的,交配后就会在湖泊岛屿或河心岛营造自己的巢穴,4月中上旬衔草、茎叶及干藻碎块筑巢穴,巢穴内铺有草、藻、棉花、碎布、绒羽。一旦发现其他雁入侵巢穴,会奋力驱赶。在巢建成后的10-12天内产卵,每窝产卵2-10枚,卵呈圆形,纯白色。孵卵时,雌雁负责孵化,雌雁除了到附近寻找食物吃外,常常趴窝不动,有时为了保持孵化的温度,不惜将自己的腹毛用嘴钳下来,垫在窝内。而雄雁则站在一旁守护雌雁。一旦遇有意外,雄雁大喊大叫,扑打翅膀,为雌雁报警助威。

    约29天的孵化后幼雁出壳。刚出壳的小雁不食不喝,约3天后由父母带领,有时幼雁会站在母亲的背上,外出觅食。小雁们整天跟在大雁的后头呱呱地叫喊,双亲整天守护雏雁寸步不离。一星期之后,便在双亲的带领下,下到湖或河流去游泳觅食,每次下湖时,雌雁在前面带路,雄雁在后头护送,场面十分动人。

    到了九十月间,小雁一个个都长大,这时,西伯利亚的寒流又渐渐南侵,雁儿们开始几个甚至十几个家庭组合在一起,由一只年龄较长、经验丰富的雄雁领队,离开高原的江河湖泊向南迁徙,到来年春天,又按原路返回高原。

    斑头雁陪伴着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给人们传递着春天和秋天的信息。人们也赋予它灵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历代的文人学者更是唱雁、咏雁、颂雁,以雁拟人,寄情托思,抒发胸臆,写下了以雁为题材的不朽诗句和篇章。汉高祖刘邦曾作《鸿鹄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北周诗人庾信有诗云:“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描写了北雁南飞,孤鸣月边,触动游子思乡之情,以至与雁一起整夜失眠,其情其景感人至深。陆游的“惊鸿照影”、曹植的“翩若惊鸿”比喻美女轻盈窈窕的姿仪,对雁喜爱之情更甚矣!唐代诗人杜甫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北宋王安石的“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更是借雁怀友、抒情、寄思,诗句优美绝伦。

    雁与人的莫逆之交还表现在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中,鸿雁传书的故事更富有神奇色彩。公元前100年西汉使节苏武被匈奴扣留囚禁在北海(现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一带,持节牧羊十九年。后匈奴与汉人和亲,汉索要苏武等人,匈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汉人常惠教汉使对匈奴说:“天子射猎于上林苑中得雁,足系有帛书,言苏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大惊,以为有神相助,无奈只得放苏武全节归汉。鸿雁传书虽属假托,但自此雁足、雁帛、雁音则被人们称为传书送信的代名词。苏武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民族气节为世人传诵。《汉书》中曾赞扬“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囚禁中以苏武为榜样,宁死不屈,曾作诗说:“在汉苏武节……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元朝诗人袁凯有题画诗:“上林木落雁南飞,万里萧条使节归。”生动地描绘了苏武归汉时的情景。古曲《苏武牧羊》更是历代流传于民间的著名爱国主义慷慨悲壮之歌。

    《十送红军》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与江西人民依依惜别。江西人民用优美委婉的歌声唱道:“……五送红军过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够捎书信,鸿雁飞到天涯海角。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用鸿雁传情表现了当时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盼望全国革命早日胜利的愿望。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尊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大雁对自己的故土很有感情,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十分眷恋,高原的严寒使它们不得不远迁他乡,但到春暖花开时节,它们会依旧按照飞走的路线飞回到故乡;大雁有着坚忍不拔的性格,它们是那么向往蓝天,即便是狂风暴雨,也要一声长鸣,展开翅膀,搏击长空;大雁齐心合力,团结协作,它们的队形不断变化却有条不紊。一会儿是“人”字形,一会儿“一”字形排开,互相照应着。在夜以继日的长途迁徙中,一些老幼病弱大雁很难坚持随群体飞到目的地,但是雁群决不会中途丢弃它们,为使弱者不至掉队,往往由两只身体强壮的雁,一左一右用嘴叼着一根树枝,病弱或年幼的雁夹在中间,用嘴叼着树枝的中间,等于两只壮雁带着一只弱雁飞行。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无论它们飞行多累,它们都不撒嘴,一直坚持,坚持着,直到旅途的终点。如果哪只大雁因为过于疲劳或生病而掉队,雁群也不会遗弃它。它们会派出一只健康的大雁,陪伴掉队的同伴落到地上,一直等到它能继续飞行;在雁阵中大雁飞行的速度比平日里独雁单飞快一倍多;大雁们勇挑重担,处于“人”字形尖端的大雁任务最为艰巨,需要承受最大的空气阻力,因此领头的大雁每隔几分钟就要轮换,这样雁群就可以长距离飞行而无需休息,于是身强力壮的大雁们争先恐后却有序地当领头雁。雁阵尾部的两个位置阻力最小,强壮的大雁就让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占据这些省力的位置。

    每当金秋十月大雁南飞的季节,我望着故乡天空中渐渐远去的雁阵,一直向往着有一天能到大雁越冬的南方看看。2012年我有幸到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并做负责人。那年的隆冬我随南飞大雁的足迹,来到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的草海,看到草海和周边的田野里成群的斑头雁、灰雁和黑颈鹤安详地漫步和觅食。虽是隆冬季节,这里的田野却是一片浓绿,红砖红瓦的村舍自然布局在绿色的田野间,地里长满白菜、洋芋、蔓菁等各种蔬菜,斑头雁、灰雁和黑颈鹤自由地在菜地里觅食,村民们看到鸟儿们糟蹋自己地里的蔬菜,也不去驱赶,仿佛那些菜就是留给鸟儿们过冬的。在一块收获过的玉米地里,村民用耕牛在犁地,成群的鸟儿紧跟在犁铧后争抢土壤中的蚯蚓、蛴螬。犁地的村民告诉我们,每天清晨七点多钟,地平线微露的晨光中鸟儿们三三两两地开始起飞,到田野里寻觅刨食地里的蔬菜。中午时分,它们就会飞回草海湖畔,在湖水中喝水、理羽、嬉戏、起舞。在草海清悠的水泊,鸟儿们或宁静清雅,款款而行;或矜持稳重,间或啼鸣;或默默伫立,若有所思;或脉脉传情,窃窃私语。看到故乡的斑头雁们在南方温暖的环境中享受漫长的冬日,我心里也暖暖的。

    斑头雁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往返于故乡的天空,往返于高原的天空,也往返于每一个高原人的心中。

    鼠兔情缘

    对鼠兔的认识是从感激鼠兔开始的。

    记得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也就是我10岁那年的秋收季节,父母和生产队的社员们挥镰在金黄的麦田里收割,一片片金灿灿的麦浪逐渐变成一排排麦捆子整齐地排在地里。人们早就盼望着新麦早日上场打碾,磨成新面吃一顿新面馒头。

    就在人们收割完麦子,认为今年的丰收已成定局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秋雨。连日下雨,灌进雨水的麦捆过度潮湿,在秋天的高温里,穗头发芽了。发芽的麦粒穿透麦衣在麦捆上长成了绿苗。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劳作下来的收成,就这样“芽”在地里了。眼看着到手的麦子又无指望,只能等着饿肚子,人们急得快要哭了!

    在时晴时雨中秋收打碾终于结束了,父亲望着几口袋发芽的粮食发愁地说,这点粮食只能吃半年多,还有一半的口粮怎么办啊!我家弟妹多,劳力少,本来就分得的粮食少。父亲叹息着说:“看来只能到山上找兔鼠子借一点了!”

    父亲说的兔鼠子是指生活在东山顶上的麦田和草地上的一种老鼠。东山顶上的老鼠外形酷似兔子,有一对圆圆的耳朵,身材和神态又很像家老鼠,村庄里的人叫它们兔鼠子。兔鼠子每次走出洞口时,先站在洞口的土堆上四面观望,没有危险时才走出去觅食或晒太阳。一般走出4多米开始觅食。活动的周围都有洞口,稍有风吹草动,就迅速地钻进就近的洞口。

    随着村里人口不断增加,川道里的水浇地打的粮食不够吃,生产队就组织社员在东山坡上开荒。把那些稍平缓的草地都开垦成耕地,因不能灌溉,春天翻耕后在平缓的地里种上麦子、豌豆,坡陡贫瘠的地里种上谷子和糜子。

    自从东山坡上种了庄稼,兔鼠子们就陆续把家安在地边的高坡上。每当麦穗由绿转黄,准备收割的时候,兔鼠子们已先村人一步开始了紧张忙碌的秋收,它们白天黑夜地出动,咬断麦秆,把麦穗拖进洞里,地边上形成一条一条拉麦穗的小路。等人们拿着镰刀上山收割时,地里的许多麦子只剩下麦秆。

    有些多子女少劳力的人家为了吃饱肚子,就挖兔鼠子洞里的粮食,因鼠洞里阴湿,挖出的麦子大部都已发芽,人们习惯性地把鼠洞里挖粮食叫挖芽子。

    秋收打碾结束的一个阴雨天,恰好是星期天。父亲带着我,背上一个芨芨草背篼和干粮,还有铁锨和板钁来到东山顶上。收获过的地里到处都有兔鼠子打的洞,但不一定每个洞里都藏着粮食,大部分洞都是兔鼠子打开吃草根或为躲避风险的。父亲仔细查看着每一个鼠洞,特别是那些土堆大的洞口。父亲说,挖芽子是有许多讲究的,挖前首先要判定哪个洞里有芽子。由于人们长期挖芽子,精明的兔鼠子开始与人斗智,挖了许多真真假假的洞。有的洞口着很大的土堆,想必洞深有粮食,花一天甚至好几天挖下去,结果一颗麦粒都挖不到。若洞口堆的土堆瓷实又陈旧,可能是废弃的洞,自然挖不到芽子。若是一大堆新土,可能是刚打的新洞,还没来得及藏粮食。只有那土堆不新不旧又大的土堆才能挖到芽子。兔鼠子洞一般距离地面约1米深,但洞打得很长,在地下形成一个很长的隧道。每个窝一般都有3个洞口,分别为出土口、进出口和逃生口。出土口是打洞时往洞外运土用的,打完洞就不用了。进出口与地面垂直,深约一米,是兔鼠子日常活动和搬运粮食用的主要通道,由于经常进进出出,四壁一般很光滑,越是黝黑发亮,洞口有麦穗划过的痕迹,洞里的粮食也就越多。逃生口也和地面垂直,深约一米,一般一个,也有多个的,是兔鼠子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用的。在仔细观察洞口的同时,还要看洞周围庄稼被破坏程度。被偷庄稼的面积越大,破坏越严重,说明洞里藏的粮食就越多。

    观察一个多小时,父亲终于确定了一个有芽子的洞,為了确定洞内鼠道的方向,我和父亲在草坡上捡拾干草,父亲把进出口的洞口旋成一个小窑洞状,在洞口点着火,然后观察四周有无青烟冒出,不久在离洞口不远的地方就会有两个或三五个洞口冒出烟,父亲要我留意冒烟的洞口是否有兔鼠子跑出,若有跑出,无疑就是兔鼠子的老窝,肯定能挖到芽子。有时候过上近半个小时,在百米外的地方能看到有青烟缓缓冒出。经过观察几个冒烟的洞口,父亲基本掌握了进出口、逃生口和粮仓的位置。根据多年挖芽子经验,出土口距藏粮的地方最远,且洞打好后被隔段堵封,逃生口距粮仓也较远,只有进出口距粮仓最近。确定要挖的洞口时太阳快升到头顶了,父亲急忙拿起铁锨开始挖。洞口只有五六厘米大,挖着挖着就被土堵住找不见洞口了。父亲叫我找来一段猫儿刺枝条插进洞里,顺着枝条挖,边挖边反复将枝条插进洞指引方向。挖上一个多小时,山坡上出现一个约一米深、四十多厘米宽、十多米长的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弯道。挖着挖着就出现岔洞口。先选择认为是主洞口的挖,分岔处插一根猫儿刺枝条做记号,以便于找不到粮仓时回过头来再挖。挖一会又出现多个岔道口,说明距粮仓不远了。有的是看得到的明洞,有的是被封住口的暗洞,挖开暗洞就是粮仓。粮仓打得很科学,洞口和其他洞一样粗,里面却很宽大,直径比其他地方大好几倍。害怕储藏的粮食受潮或水淹,仓库都建在洞的顶部。偷来的粮食分门别类,一个洞藏麦穗,一个洞藏豌豆角,一个洞藏谷穗头。穗头和豆角码放得整整齐齐,一行一行码成垛,比人都放得整齐,看了真叫人惊叹不已。窝里的兔鼠子们听到挖洞的声音,早已从逃生口逃跑了,也有守着粮仓不跑的,等扒开粮仓才从父亲的脚下溜走,来不及溜的被父亲一铁锨拍死。

    季节已是秋末冬初,凉风习习,可父亲满头大汗。他来不及擦掉额头上的汗水,高兴地把一个个穗头和豆角装进背篼,把鼠洞填平。这时夕阳已西斜,父亲背着满满一背篼芽子,我扛着铁锨和板钁兴高采烈地下山去。

    若运气好,一年能挖到百十来斤粮食,这对口粮不够吃的人家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大幅度增产,庄稼人再也不为吃饭发愁,也就再没人辛辛苦苦地去挖鼠洞了。2002年东山坡实行退耕还林,挖芽子成为历史。

    1983年我从农林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工作,每年春末夏初时去青南的原始森林里调查森林,一路上看到广袤的草原上出现与故乡东山坡上一样的鼠洞和土堆,一个个土堆连接成一片片黑土滩。有时在刚造林的林地里也出现鼠洞和土堆。鼠洞里时常钻出和故乡东山坡上一样的兔鼠子。人们把故乡人叫兔鼠子的老鼠叫高原鼠兔。我在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时专门编写造林地鼠虫病害防治,也学习掌握高原鼠兔的知识,知道鼠兔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兔目鼠兔科,主要生活在亚洲和北美的高原、沙漠地区,全球有14种,中国有12种,全为野生,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是食植物的哺乳动物。生活在青海的主要是高原鼠兔,身材浑圆,没有尾巴,有一对小圆耳,体色灰褐色,嘴唇显黑色,故又称黑唇鼠兔。高原鼠兔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多栖息在土壤较为疏松的山坡地和河谷地带。高原鼠兔是家族式生活,在草地上挖密集的洞群,洞道相通,洞穴相对稳定。一个鼠兔家族由两三只雄性搭配两三只雌性和一些幼仔构成。其中一只主雄会成为家族的首领,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婚配实行一夫一妻制,有的是一夫多妻制,还有少数多夫多妻制,这在其他动物中是少见的。高原鼠兔的繁殖率比其他兔形目的低,每年可繁殖2胎,每胎3—4仔,偶有达6仔的。

    高原鼠兔在许多人眼里一直被看作有害动物,认为高原鼠兔和家畜争夺草场,无度地在草原上打洞、啃食草根导致了高山草地的退化。近半个多世纪来,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到牧民,一直在设法消灭鼠兔。在有鼠兔活动的草原上,经常看到牧民们排着队往鼠洞里投放毒饵。

    高原鼠兔偷食庄稼和把草原翻成黑土滩是人们亲眼看到的事实,消灭高原鼠兔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学研究在为这种动物正名。最早替高原鼠兔辩护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兔形目专家组主席安德鲁·史密斯,还有当今世界著名的三大野生动物学家之一的乔治·夏勒博士。乔治·夏勒博士自1984年来到青藏高原,曾24次到青海,研究考察藏羚羊、雪豹等高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研究高原鼠兔,专门为高原鼠兔写了一本《好鼠兔》。科学家们认为,鼠兔不仅无害,而且是高寒草甸区的关键物种。在青藏高原这样特殊的环境里,小型哺乳动物非常稀缺,鼠兔的存在几乎成为了高原上所有食肉动物的猎物,狼、狐狸、熊、猎隼、鹰等动物都依赖鼠兔生存。没有鼠兔也就没有顶端的大型食肉动物。

    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经过研究也改变了对鼠兔的误解,人们发现,在高原鼠兔数量达到较高稠密度的草原上,草早已被牛羊等家畜吃光了。只有被过度放牧而退化的草原上才有高原鼠兔生存,高原鼠兔是草原過度放牧的警示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消灭高原鼠兔,斩尽杀绝的地方已经出现了生物链断裂的负面影响,同时出现高原鼠兔似乎总也灭不尽,抑制草场退化的效果并不理想。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放牧才是造成草场退化最主要的原因。专家们认为不管是放牧还是鼠兔活动,当它们处在最优的数量范围内时,并不会对草场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作用。

    被故乡人称为兔鼠子的高原鼠兔,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用辛勤的劳动成果间接地帮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也许再也无缘吃到故乡东山坡上鼠洞里的芽子了,但兔鼠子在东山坡上机警地跑动的身影和那布满麦穗的鼠窝永远留在记忆深处。在高原鼠兔的生存面临危机的时候,我也盼望人们给它们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每一种动物都有在地球上自由生存的平等权利。善待野生动物,生态才能平衡。

    董得红 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发表散文270余篇15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行走在江河源》《江河源拾韵》《江河源随笔》和《绿意柴达木》等。获得第八届青海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相关热词搜索: 头雁 飞越 故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