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京剧大师王瑶卿与清江浦大戏台

    时间:2021-01-28 06:01: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江淮

    清江浦的戏台,据史记载的有禹王台、清晏园,还有总督府里的堂会及民间会馆。京戏登陆清江浦大码头,皆与大运河密切相连。

    徽州商人富甲一方,金银满仓。于是,蓄家养班,争强斗艺。往来清江浦,便带来徽调、皮黄,徽调皮黄便流入官衙,成为达官显贵赏心悦目的大戏。

    徽戏一入清江浦,便如鱼得水,畅快无比。徽戏以完整的故事情节、悦耳动听的声腔、色彩艳丽的服饰、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众人眼亮。康熙、乾隆六次南巡,助推梨园兴盛。两淮盐商,煞费苦心,河道两岸,恭设香亭,沿途每座香亭,皆演昆曲、徽戏,剧目各不相同。盐商资金雄厚,所蓄昆班阵容庞大,行当齐全,行头精美。穿行运河,宛如畅游戏廊。

    徽戏博采众长,包容兼蓄,漸渐演变成名震海内的京剧。淮上官府、盐商皆蓄名伶,演员阵容不断扩大,成立行业管理协会“梨园总局”,每为出堂会,梨园总局皆倾其精锐,“曲剧三四部,同日分亭馆宴客,客至以数百计。”各位名角齐聚舞台,以不同声腔同台辉映,高亢激越,深沉浑厚。

    史书记述清江浦观剧风气大盛:“各厅署内,自元旦至除夕,无日不演剧。”清江浦是“夜火连淮水”,里运河是“筝声多在船”。尤其是乾隆六次下江南都在清江浦歇憩,官吏名流必迎驾、接驾,进行供奉性演出。皇帝南巡“御舟南行之时,双舟前导,戏台架两舟上,向御舟演唱”。繁华盛世,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

    歌台舞榭,繁管急弦,各式腔调在清江浦此起彼伏,戏剧人才走来串往。

    王彩琳生于清江浦火星庙街7号(今人民小学东),艺名绚云,号怡云堂主人。王绚云为人慷慨好义,广交朋友,在家乡时,曾师从昆曲艺人,在咸丰、同治年间得名颇盛,曾在河道总督府清晏园内搭班唱戏,演出《醉归》、《独占》等昆曲折子戏,他嗓子好,功夫深,技艺高,在咸丰、同治年间就非常出名,被称为“孤芳自挺,有鹤立鸡群之概。”(《明僮续录》)。他的演出,场场爆满,赢得观众喝彩。

    后来,王绚云跟着戏班子进京,成为那时的“北漂”,开始在北京唱戏。王绚云之子王瑶卿于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七出生在北京。定居北京后,在北京长大的王瑶卿,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自小就跟着父亲和师傅学艺,九岁跟田宝琳学戏。在三庆班从崇富贵练功,后拜谢双寿为师,同时向张正荃、杜蝶云学青衣和刀马旦戏,十九岁进福寿班演出。又向时小福、李紫珊(万盏灯)、陈德霖等名家求艺,技艺渐进,知名度愈高。京剧大师从淮安走出,他们心中永远眷念着哺育自己的京剧沃土。

    王瑶卿在后来回忆时,曾对身边的人说,清江浦是我的根啊!每次父亲提起清江浦,提起在清江浦为家乡人演戏的事,就很激动,他说那时夜夜都有折子戏,过年唱连台本戏,从大年初一能演到正月十五,观众跟着看,场场不漏。我忘不了,是清江水养育了我们王家啊!

    王瑶卿家族与京剧结缘,其背后之根源皆因与清江浦有关。他们从淮安走出,心中永远眷念着哺育自己的京剧沃土。每到过年期间,王氏父子总带着戏班子,乘船返乡,回到家乡演上10来天“年戏”。演出地点在火星庙街大舞台(今人民小学),又叫宁绍会馆,唱的是《柳荫记》《玉堂春》《十三妹》。

    清江浦的老人们都还记得,王绚云、王瑶卿父子回来后,就住在宁绍会馆里。王氏父子给乡亲们演戏不收钱,还给家中的老老少少发红包。宁绍会馆门口挂着大红戏牌子,上面写着“王绚云、王瑶卿同台献艺”的字样。他们父子俩带来的《雁门关》《混元盒》等是连台本戏,一出接一出,有故事、有情节,一晚一出,像连续剧一样。

    当年王绚云、王瑶卿、周信芳与清江浦皆有血脉渊源,从淮阴走出去,唱遍京城、唱红上海滩,皆因清江浦的文化底蕴成为他们迈向艺术殿堂的第一块基石。

    (责编  郭博文)

    相关热词搜索: 清江 京剧 大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