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浅析《哈姆雷特》与《夜宴》在人物设置上的异同

    时间:2021-02-12 06:01: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黄知莹

    【摘 要】电影《夜宴》是由冯小刚根据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改编而成,但是相对于经典著作《哈姆雷特》,《夜宴》上映后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本文将主要从剧本人物出发,谈一谈两部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从而表达自己对于两部作品的看法。

    【关键词】夜宴;哈姆雷特;人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5-0164-02

    冯小刚在2006年上映的一部宫廷悲剧电影《夜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五代十国期间,关于欲望、权利和爱情之间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一个关于欲望的凄美传说。但是相比《哈姆雷特》,电影播出之后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主要从两部作品的人物出发,通过人物方面的异同来看两部作品的区别。

    一、人物方面的相同之处

    在人物设置方面,《夜宴》中的无鸾其实上就是《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中的克劳狄斯其实就是《夜宴》中无鸾要复仇的对象厉帝的原型,而他与无鸾的关系也是叔侄关系;而电影中的婉后就是原著中的乔特鲁德;最后青女也是和奥菲莉娅相互对应。包括《哈姆雷特》中的一些其他人物,比如雷欧提斯,在《夜宴》中也能找到殷隼这样类似的形象。

    二、人物方面的不同之处

    悉德·菲尔德在他的作品《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提到要构成令人满意的人物必须具备四种特质:第一,人物具有强有力且清晰的戏剧性需求;第二,有独特的个人观点;第三,有一定特定的态度;第四,经历过某种改变或转折①。电影剧本和戏剧剧本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人物具有强有力且清晰的戏剧性需求

    戏剧性需求是剧本中的人物所期望赢得、攫取、获得或达到的目标②。在这两部作品中,其实他们的戏剧性需求是类似的,都是报杀父之仇。但是除了复仇之外,哈姆雷特在复仇途中更多的是对人的本体性的思考,通过这些思考,重新理解生存与毁灭,从而揭示了人思考的力量。相比哈姆雷特,无鸾的需求仅仅只有复仇,是欲望驱使下的报复和逃避。所以在戏剧性需求方面,《哈姆雷特》显得更加有深层次。

    (二)有独特的个人观点

    观点即我们观察、看待世界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③,观点将会影响人物看待世界的方式,会因个人的经历和表达方式不同而不同。

    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观点就是人文主义。在整部作品中他所发出的感想以及他所做出的一系列行为都表现出他的人道主义观点。哈姆雷特是通过复仇这个事件,重新理解生存与毁灭,从而揭示了人思考的力量,这种观点也是符合作者莎士比亚在创作过程中的社会现实。

    而《夜宴》中无鸾的观点更多的是逃避,他内心有复仇的想法,但是面对母后和叔叔在一起的现实,他没有坚持自己,选择离开,这也导致了婉后被欲望蒙蔽双眼的结局。在为父亲复仇方面,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考,甚至放弃过复仇。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面对人生、面对事情采取的多是逃避这一行为。

    戏剧中的人物要以行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使之戏剧化,《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普遍有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有自己的信仰,所有的人物行为都支持他们的观点,最终导致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夜宴》中的人物观点并不是非常强烈,整个故事线比较单纯地围绕复仇展开。

    (三)有一定特定的态度

    态度即是一种方式或主张,是展现人物个人见解的一种行动的或感情的方式④。态度,区别于观点,是一种较为理智的判断。因此态度是有好坏的,我认为在态度这个方面,哈姆雷特和无鸾倒都是悲观的,面对世界是消极的。相反在婉后和乔特鲁德这两个人物形象上有一定的区别。

    在整部《哈姆雷特》中乔特鲁德的态度更多的是服从,在行为上顺从克劳狄斯,看到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仇视也只能是在内心痛苦。最终也是以死亡的悲剧结尾。但是婉后这个形象的态度更多是满足欲望,争夺权力。在她成为王后之后,她享受了权力带来的好处,她开始对权力有了欲望,她把这种欲望放在无鸾身上,但是无鸾并没有想要参与政治。所以在最后,她只能凭自己的力量来追逐她所渴望的权力,最后她也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代表。两部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特定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行动,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经历过某种改变或转折

    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形象比较饱满立体。哈姆雷特一开始是一个懵懂的孩子,在现实不断地打击下,最终走向成熟。在老国王去世之前,哈姆雷特就像是被保护在温室里的花朵,在物质方面,他没有金钱上的烦恼;在精神方面,在威登堡大学学习的他接受的是人文主义等先进思想;在爱情方面,他充满着憧憬。第一个转折点是老国王去世之后,叔叔继承王位,之后母亲成为新王的妻子让他逐渐发现了这个世界的黑暗,单纯的他没有勇气去寻找真相,只能天天愁眉不展。第二个转折点是当他看到老国王的灵魂知道真相之后,他开始决定为父亲报仇,但是这个时候道德、宗教等阻碍着他的意志,他开始不相信友情,不相信爱情,不相信自己。在他装疯卖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犹豫不决、不停挣扎的形象。最后的转折点是罗森克兰的背叛,爱慕的女子成为封建社会的工具等社会现实一一暴露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确定自己要复仇。他逐渐从一个有着人文主义倾向的人变成了一个内心忧郁的人,最终成了一个有着悲观宿命论的人。

    但《夜宴》中的无鸾只是为了复仇而复仇,没有了中间的思考。一开始他面对父亲死亡,心灰意冷,轉折点是他知道了父亲死亡的真相,虽然一开始他想要逃避,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复仇。相比无鸾,反而厉帝和婉后这两个形象的转变比较鲜明,厉帝一开始只看中权力,为了获得世人的仰慕,不顾伦理道德,用残酷的手段杀害了兄长。他的转折点是爱情,他痴情于婉后,在夜宴上接受了皇后递给的明知是装有毒药的酒杯,造成了他的悲惨结局。而婉后一开始只是厉帝争夺权力的手段,她的转折点是欲望,她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逐渐变得充满欲望,最终杀害厉帝,造成了除了她其他人死亡的悲剧。

    三、结语

    从人物设置方面看,《哈姆雷特》的人物更加鲜明饱满,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我们明显能看出哈姆雷特是主人公,其他人物都是为他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并且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形象有自己的态度、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在支持着他所有行为的展开,最终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而《夜宴》中虽然无鸾也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但是整体来说,他只是权力欲望下的牺牲者。电影中的厉帝和婉后,人物形象塑造甚至比无鸾更鲜明,如果《夜宴》的主题是欲望和权力,反而婉后更像是故事的主人公。

    综上是从人物设置方面对《哈姆雷特》和《夜宴》两部作品的分析,虽然看似《哈姆雷特》略胜一筹,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夜宴》用色彩和音乐为我们展现了冯小刚理解的《哈姆雷特》,从竹林追杀那一段美轮美奂的布景,到人物服饰的选择,再到音乐的搭配,尤其是电影里时常出现的《越人歌》,都可以用精致来形容。电影和文学作品本身就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看到两部作品各自不同的特色,把握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主题,体会两部作品不同的价值和艺术特色。

    注释:

    ①希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49.

    ②希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49.

    ③希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50.

    ④希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52.

    参考文献:

    [1]希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49-52.

    [2]石拓,赵新.<夜宴>与<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比较研究[J].电影文学,2014,(4):
    71-72.

    [3]潘纯.电影和戏剧文学人物形象塑造对比探讨——以<哈姆雷特>和<夜宴>为例[J].电影评介,2016,(13):41-43.

    [4]檀俊.变异学视域下的<哈姆雷特>与<夜宴>[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3):32-33.

    相关热词搜索: 异同 浅析 夜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