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花灯戏生态特征论】 花灯戏的特点

    时间:2019-02-06 04:37: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的花灯戏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发生、发展形态的剧种。花灯戏的流布区域十分广大,除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外,我国湖南、湖北、甘肃、河南、广东、浙江、广西等地都有花灯戏或者是借鉴了花灯戏的唱腔、表演等形式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生态,花灯戏的发生、发展的途径也各不相同,至今,花灯戏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剧种群落,是中国戏曲昆、梆、弋、高四大声腔之外,表现内容丰富、音乐形式多样、表演风格独特、观众面广的一个重要剧种体系。本文从花灯戏的生成、文本特征、艺术表现等几个方面对其形态特征做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戏曲;剧种;花灯戏;生成方式;文本特征;艺术表现;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戏曲的剧种中,花灯戏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发生、发展形态的剧种。花灯戏的流布区域十分广大,除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外,我国湖南、湖北、甘肃、河南、广东、浙江、广西等地都有花灯戏或者是借鉴了花灯戏的唱腔、表演等形式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生态,花灯戏的发生、发展的途径也各不相同,至今,花灯戏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剧种群落,是中国戏曲昆、梆、弋、高四大声腔之外,表现内容丰富、音乐形式多样、表演风格独特、观众面广的一个重要剧种体系。下面从花灯戏的生成、文本特征、艺术表现等几个方面对其形态特征做了探讨。
      
      一、花灯戏的独立生成形态
      
      花灯戏作为一个在多个地区广泛流传的地方剧种,同被称为“花灯戏”,云、贵、川是它们的主要流布区域。花灯戏的起源流布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花灯戏与许多地方剧种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像有的剧种在形成初期就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从而逐步走向成熟,花灯戏在早期形成和发展中是遵循自己的发展道路而成长起来的。二是云、贵、川地区的花灯戏是在不同区域特有的地理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人文情境中独立生成和发展的,因此形成云、贵、川花灯戏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除云贵川地区的花灯之外,其他地区也还有不同形式的花灯戏。无论哪里,各地的花灯戏都有许多不同,比如在起源、剧目、音乐唱腔、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独特性。概括地说为:花灯戏是不同地域花灯歌舞基础上独立生长、独立流传、具有独立品格的戏曲艺术种类。从花灯戏的独立生成形态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首先,各地的花灯戏有不同的起源地域和形成时间。四川花灯戏的流布地区主要在川东北和川北一带,它起源于“农民庆贺丰收和春节时平地围灯边歌边舞的‘跳灯’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故事情节的‘灯戏’”。川北灯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下半叶,它生长于川北据说有400年的历史。据《阆中县志・神会》载:“五月十五日瘟祖会,较诸会为甚,旧在城隍庙,今移太清观,醮天之夕,锣钹笛鼓响遏云衢,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谓灯山者,亦如上元”,这段史料记述了明末灯戏演出的盛况。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双流县举人刘止塘的《蜀中新年竹枝词》也记载了花灯演出的情况:“花灯正好月华催,无那书声入耳来。”又如《苍溪县志》记载了苍溪县“上元,放花灯,演灯戏”的记载。花灯戏演出的这些记载表明,明代以来,四川的花灯戏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就已经基本形成,其演出也十分兴盛。从《阆中县志》、《蜀中新年竹枝词》和《苍溪县志》的记载来看,四川灯戏有其自身的发展区域与历史。
      贵州的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来逐渐发展为演出小戏。贵州民间花灯歌舞的历史很久远,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清两代。据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地方志记载,每于上元节,扎各式纸灯,由儿童作时新妆,踏歌和乐,谓之“闹元宵”。但是,作为花灯戏,据《瓮安县志・风俗篇》1915年载“问以杂剧者”,这是最早见到的关于贵州花灯剧的演出记载。根据花灯戏在贵州的流布区域来看,它有不同的叫法: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戏;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但是,无论是独山花灯,还是思南花灯,作为花灯戏却是在原有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独山花灯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灯戏,独山花灯最早是“地灯”,其源于正月闹元宵玩灯的习俗。《独山县志》风俗篇有:“上旬内(正月)街坊龙灯彼此争胜,尤以无宵为最”的记载。“地灯”,顾名思义是一种不择场所徒步于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多以扇帕为主要道具载歌载舞,通常与闹元宵的耍龙、舞狮、划早船、车车灯等一起,通称闹花灯。后来,“地灯”的表演形式被“还愿”的习俗所借用,形成“愿灯”。清咸丰年间(1851),“愿灯”在独山城乡十分盛行,“愿灯”歌舞中出现了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了“戏”的因素,说明独山花灯戏在这时已经形成。作为贵州花灯戏的主要代表之一,独山花灯的形成标志着贵州花灯在清代中后期也已经形成。
      云南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各地花灯戏的总称。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相邻地区,其中,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为三大支系。还有一种说法:“云南花灯又分有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绿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白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等九个支派。”“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云南的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起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据民国《续修玉溪县志・风俗》记载:“(正月)十三日,县城及北城建醮,祝国祈年禳灾,彩仗花灯,迎神于市,绅民相从,名日行香。”这是有关玉溪花灯的文字记载。这也大概可以说明云南玉溪花灯形成于清末民初。据说,楚雄一带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了花灯演唱活动,但是,“民间花灯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灯歌舞发展成花灯剧的年代,尚无确凿资料可靠。”辛亥革命以前,花灯剧还是一种“戏剧情节很简单的歌舞小戏”。抗战爆发以后,“在滇西、滇南编演了一些抗日救亡的剧本,使花灯在戏剧化上迈进了一步”。由此可见,云南花灯戏的形成时间应该是不早于清末。
      有着独立的发生、发展历史的花灯戏还有湖南花灯戏。湖南花灯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等形式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主要流布在湘西、平江和嘉禾一带,它们也因流行地域的各具特色,自成一家,与其他花灯戏“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不一致。”此外,甘肃的高山剧,它流布于武都等地,源自于当地的走过场、步社火、灯曲等民间“耍灯”,始自何年无考。
      除在当地流传的花灯歌舞形式上形成发展的花灯戏之外,还有一类灯戏,它的生成源自于灯戏的影响发展而来。如甘肃花灯戏,它流行于与四川交界的 陇南文县玉垒一带,所以又称为“玉垒花灯”。由于文县的先民有许多是从四川迁居过来的,最早的花灯戏就是从四川带来的一种小秧歌剧,剧情简单,唱腔单一。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在表演程式和音乐唱腔上,吸收了当地的歌舞、小调等形式,得到不断丰富完善,成为生、旦、净、丑角色齐全的戏曲剧种。根据灯戏或与灯戏表演形式、演唱形式变异发展而来的灯戏还有甘肃的陇南影子戏,“作为皮影的灯调,形成年代无考,从搜集到的清初抄本的事实可以判定,至迟灯调在清初已经流行。”另外,流行于鄂西一带的湖北灯戏,也在鄂西传统玩灯的基础上,后受到川东由盐路、商路而流入的川东灯戏的影响发展而来。还有源自早期四川梁山调的湖北唐戏;源自于清代四川梁山地区的大筒筒腔的湖北柳子戏;源自清初川东北梁山县一带流行的灯戏曲调的湖北梁山调(湖北的剧种)以及河南的由灯戏小调演变而来的百调(剧种),与耍灯技艺相关的河南嗨子戏(剧种),与灯腔有血缘关系的山东五音戏(剧种),山东王皮戏,与花灯演唱特点相关的湖南阳戏(剧种),早期在花鼓灯调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安徽庐剧,舞灯彩时唱对子小调的广东乐昌花鼓戏(剧种),在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广东粤北采茶戏等等。这些剧种都是与花灯的表演或声腔有关或受其影响,逐渐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这些与花灯相关的剧种都不是独立生成的花灯戏,是有着花灯元素的其他剧种,所以,本文在论述花灯戏的生成形态时,这些剧种暂不包括在内。
      根据对云贵川地区花灯戏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剧种演出,四川花灯戏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开始;贵州的花灯戏的形成在清代中后期;云南的花灯戏的历史则应该在辛亥革命前后。当然,花灯在各地的流布区域都很广泛。所以,个别临近边界地区花灯戏的起源发展受外来剧种影响,不属于独立成长。从云贵川花灯戏的形成时间和它们的流布地区来看,在起源阶段它们分别是独立的,互不关联的,不存在相互借鉴和影响的关系。尽管如此,云贵川花灯戏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在当地民间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充分说明同一形式的剧种会在不同区域独立形成。
      那么,值得思考的是,同为花灯戏,为什么各地花灯戏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文化土壤和区域环境中起源、形成的?我认为有这样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因为云贵川地区地理、地形和生存环境等原因所致。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从地理位置上讲,它的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高山与峡谷相间,地势雄奇险峻,东部和南部是高原。贵州,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四川,东有三峡,险峰重重,北有巴山秦岭,南有云贵高原,这种山高谷深的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这些地区交通、风尚、风情等方面相对独立,有着独立发生花灯戏的特殊土壤。
      第二,要考察花灯戏的历史生成,首先要了解花灯及其歌舞的来历。花灯戏的诞生与整个戏曲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相同,是我国农耕时代的文化产物,与深厚的传统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有着无法割舍的历史关联。佛教从公元1世纪前后由古印度传人中国,至今有2000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佛教真正传人中国是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人我国中原地区,到东汉初年,也就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67年),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至此,佛教才正式传人中国。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官方和民间都要燃灯敬佛。花灯起源于较早时期的汉武帝时代,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要在皇宫设坛祭奠当时最尊贵的天神,仪式必须彻夜点灯照明,就是所谓的长明灯,这种做法成为元宵节点灯的开始。
      随着佛教的传人,本土的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仪式互相融合,每到正月十五夜晚,城乡各处灯火通明,官家、庶民一律挂灯。各处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唐宋时期,元宵灯会规模宏大、灯饰也极尽奇幻,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延续,这个习俗一直延续下来,由此形成一个道佛两教合璧的独特习俗。后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燃灯礼佛仪式使用的“灯”慢慢演变为花灯、彩灯、龙灯等各种灯。祭祀仪式中的吟诵、步伐等形体动作慢慢成为边歌边舞的花灯歌舞。花灯歌舞于是形成。在此基础上加进故事和规律性的艺术表现手法,花灯戏随之诞生。由于各地农历正月十五都有相似的仪式,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独立的、个体的、互不关联、同一名称、同一表现形式的花灯戏。
      第三,正月十五的祭祀仪式,起始于佛道两教的宗教仪式,在这个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衍变,正月十五点灯敬佛烧香的宗教祭祀活动依然存在,燃灯载歌载舞的部分就发展成为后来的花灯歌舞,花灯戏叉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花灯戏不同的文本类型及特征
      
      花灯戏不仅有各自独立的发生发展历史,由于各地的生态环境不同,由此也决定了花灯戏的文本内容是各不相同的,各地的戏曲文本有着自己地域生活的鲜明特色。同时,也再次鲜明地表达出不同地域花灯戏的独立特色。
      云南花灯戏的传统剧目不多,共约二百出左右,这也包括“灯夹戏”时期移植搬演的滇剧剧目以及不同时期根据川剧等其他剧种移植过来的剧目。花灯戏的传统剧目不多,早期留下来的剧目就更少,现在所见到的剧目大多是后来逐步积累起来的,如《依莱汗》等。据说,清道光年间昆明地区花灯小戏的演出剧目有《打枣竿》、《金纽丝》、《倒板浆》等,也有根据明清小曲改编的《乡城亲家》、《瞎子观灯》、《打渔》、《朱买臣休妻》等剧目,但是,未见资料记载。
      通常情况下云南地区将辛亥革命以前的花灯戏称为老灯时期,老灯时期的花灯戏分花灯歌舞和花灯小戏两类:花灯歌舞表演时以歌舞为主,无故事情节,主要作品有《拉花》、《团场》等;而花灯小戏则有简单的情景,但仍以歌舞为主,主要作品有《拐干妹》、《开财门》等;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较为生动人物形象的作品有《包二接姐姐》、《乡城亲家》、《打鱼》、《大补缸》、《打花鼓》等剧目。
      辛亥革命以后的“新灯”时期,“从滇剧和曲艺善书中移植、改编了一批剧目,作品有《蟒蛇记》、《金铃记》、《白扇记》等”。“红军灯”是红军1936年经过云南姚安时,当地艺人编演的花灯小戏,作品有《洋人闹中华》、《抓兵曲》等,此后还编演了《张小二从军》、《枪毙罗小云》、《汉奸暴》、《新投军别窑》、《茶山杀敌》等反映抗战题材的花灯戏和《农村一家》、《血海 深仇》等花灯戏。
      总的来说,云南花灯戏分为只舞不歌、集体性和花灯小戏三种类型。只舞不歌的如《鹬蚌相争》、《狮舞》、《凤引麒麟》、《猴子弹棉花》、《凤凰灯》等。这类花灯舞以功夫取胜,舞者大多掌握高超的技艺,或表演凤凰的各种舞姿,或表现龙腾虎跃,十分热闹。还有一类是集体性花灯歌舞,如《秧佬鼓》、《十大姐》、《大头宝宝戏柳翠》、《踩连厢》、《拉花》、《团场》,《赞花扇》等,这类花灯舞蹈有五梅花、紫竹编篱笆、黄龙裹尾、螺丝转、里外落城、九连环、见空插花、老牛擦背、跑灯场等四十余种队形,表演内容丰富、场面很大。花灯戏传统剧目本来就不多,较有影响的有花灯小戏剧目如《三星贺寿》、《红回门》、《探干妹》、《游春》、《刘成看菜》、《闹渡》等。云南花灯戏的演出剧目,一般来说表现的都是民间百姓的生活情趣,具有朴素、单纯、健康的当地民间艺术特色。
      贵州花灯也是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早期的花灯也是以歌舞为主,作品有《踩新台》和《灵官扫台》等,后来逐渐出现了花灯大戏剧目。贵州花灯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00多个,贵州花灯戏留下来的传统剧目也不多,作为民间艺术,作品大多失传,没有文字记载。也经历了由歌舞发展到人物,再到有故事情节的过程。其中取材于农村生活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小戏有《拜年》、《姊妹观花》、《放牛拦妻》、《三访亲》、《巧英晒鞋》、《刘三妹挑水》等,建国后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作品有《七妹与蛇郎》,现代戏有《典型人家》、《春嫂》等,此外,还有《茶山会》、《货郎担》、《邀妹上学》等。
      四川花灯戏在早期的发展中也是以花灯歌舞的形式出现的。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戏曲剧种。这种歌舞类花灯称为“地灯”,它以歌舞为主,情节较为简单,有时也有连接剧情的作用,如《数花》、《十二月》等。属于四川花灯戏的剧目,据统计,现存有剧名的约400个。有文字记录的300余个,分为正灯、浪浪灯和地灯三类,其中最能代表四川花灯特色的是浪浪灯,作品有《请长工》、《假喜报》、《讨小吵架》等。另外,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还有《大回门》、《皮金滚灯》、《双灵牌》、《打判官》、《闹隍会》、《拜师》、《幺妹嫁给谁》、《三访亲》、《花鼓闹庙》、《李狗卖符》、《请长年》、《裁衣》等剧目,这些剧目乡土气息浓郁,短小精悍,幽默风趣,表现出四川人特有的性格特征,寄予着四川人的喜乐情怀,与云贵地区的花灯戏有着明显的不同。
      通过对云贵川地区花灯戏剧目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首先是云、贵、川花灯戏的生成都是在本地区花灯歌舞剧目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在以后的发展中虽然借鉴了其他剧种的一些成分,但是,剧目题材大多保持着地域人文风情的特色。
      其次是有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虽然都具有生动、风趣的底层民众生活气息,有感于生活,发自于内心,尽管各地都以此类题材为主要表演内容,但是,无论是早期的花灯歌舞还是花灯小戏,再到后来的创作演出的剧目,相互重复的演出剧目很少。各地剧目不重复,题材相近,却风格各异,自成体系,这也是花灯戏这个剧种群落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之所以说这是花灯戏的特点,是与别的剧种的剧目相比较而言的。
      例如,作为国剧的京剧,它的大量的演出剧目是京剧中不同流派经常上演并在各个剧团长期演出的剧目,如《四郎探母》、《玉堂春》、《红鬃烈马》、《龙凤呈祥》、《伍子胥》、《定军山》、《乌盆记》、《捉放曹》、《击鼓骂曹》、《游龙戏凤》、《三娘教子》、《连环套》、《白蛇传》、《钓金龟》、《上天台・打金砖》、《三岔口》、《夜奔》、《扈家庄》、《秋江》、《赤桑镇》、《拾玉镯》、《挑滑车》、《战马超》等等,即就是某一流派的剧目,也是各地京剧团都在演出的剧目,如:梅派代表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凤还巢》、《天女散花》等;尚派代表剧《昭君出塞》、《失子惊疯》、《双阳公主》等;程派代表剧:《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等;荀派代表剧《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等;张派代表剧《秦香莲》、《状元媒》、《望江亭》等等。
      不仅京剧是这样,秦腔、川剧、豫剧等许多剧种的剧目都在不同的地区和剧团演出,与这些剧种不同的是花灯戏剧目的相对独立。尽管近年来花灯戏的剧目交流有了进展,也吸收和移植了其他一些剧种的剧目,但是,这毕竟只是部分而为,各地的花灯戏主要演出的还是传统的或者自己创编的花灯戏剧目。
      
      三、花灯戏的音乐和表演形态
      
      花灯戏除了在起源、剧本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音乐和表演形式上也呈现出各自的不同。云南地区花灯戏的音乐结构基本上一样,属于曲牌联套体,主要曲调由民歌小调和少数明清俗曲组成,如【金钮丝】、【桂枝儿】、【倒板浆】、【绣荷包】、【送郎调】、【十大姐】、【琵琶调】、【三联调】、【说亲调】、【纺纱调】【打花鼓】等,这些曲调都是在本地流传的曲调。在云南花灯的三大支系中,昆明花灯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剧目最多,昆明花灯和玉溪花灯的主要伴奏乐器都是胡琴;姚安花灯的民歌色彩最浓郁,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云南花灯戏是以地道的方言来表达的,这种方言具有很强的地方性、通俗性和艺术性,以反映这个地方的民族习俗和风土人情。特别是传统小戏是地道的本地方言,通俗易懂、亲切自然。“老灯”时期所用的打击乐主要是秧老鼓、�、大钹、小马锣、大锣等。“新灯”时期借鉴、吸收、引进了“滇场面”和“京场面”等其他音乐形式。
      贵州花灯的音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被艺人叫作“灯戏调子”的只用上下旬反复演唱,最后加上一个‘收腔’结尾的略具雏形的板腔体;另一种是曲牌体,“板腔与曲牌混合使用,形成一个综合体。”“经常使用的灯戏曲调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调】、【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还有【四小景】、【月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五更调】等;常用的伴奏乐曲有【游台】、【大开门】、【小开门】、【禄位高升】、【扫花台】”等。贵州花灯剧主要使用胡琴(筒筒)、月琴、锣鼓等弦乐器。
      四川花灯戏的主要曲调有两种,一种为胖筒筒(因胖筒筒胡琴伴奏而得名),分为连把句、夺夺句、浪里钻。灯戏唱腔用得最多的是夺夺句。另一种是四川本地的民歌小调和四川清音,“民歌小调有【栀子花】、【望山猴】、【数五更】、【开门灯】、【太平歌】、【东北风】、【金边调】、【鲜花调】等,四川清音有【背弓】、【越调】、【迭断桥】等。”
      花灯戏的音乐形式和演唱形式十分丰富,以上仅选取了部分曲调作以比较,来说明各地花灯戏形成和存在的独立性特点。从上面罗列的不同地区花灯戏的音乐结构可以看出:云南地区花灯戏的音乐结构基 本上是曲牌体;贵州地区花灯戏的音乐结构是略具雏形的板腔体与较为丰富的灯戏曲牌体混合使用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四川地区的花灯戏音乐是胖筒筒、本地民歌小调和四川清音相结合的音乐体制。虽然都采用胡琴伴奏,但是在各自的曲牌和曲调上各不相同,很少有重复,由此可见,云、贵、川地区花灯戏形成的独立性特点。如果仅此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就再看花灯戏的表演特点。
      花灯戏的演出都是以载歌载舞、歌舞并重的方式演出的,但是,云、贵、川的花灯戏表演也还是有许多不同,比如,贵州花灯戏在表演上很注重舞蹈,其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种种变化是其具体表现。花灯戏中通过“崴”的歌舞来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四川“灯戏演出以唱为主,很少大段说白。唱腔质朴明快,富有民歌特色。”唱词风趣幽默,表演夸张,以“丑、跳、笑”为特征。所谓“丑”,并非鄙俗邪恶之丑。乃是丑而不丑、丑得可爱、丑得可笑,也包括部分丑得可憎;所谓“跳”,就是在表演过程中,载歌载舞始终贯穿动的韵律美;所谓“笑”,包括有会心微笑、捧腹大笑和酸涩的苦笑等等。也可以说,“笑”主要是指它的演出风格。云南花灯,如玉溪花灯,是明代屯田,江南移民聚居玉溪后形成的,当时以演唱江南小曲为主,辛亥前后又革新最早,所以被称为“新灯”,后来,其演出形式因受滇剧、京剧等剧种的影响较大,所以,“剧”的成分比较浓重,歌舞的成分相对薄弱。
      总之,花灯戏的源头很久远,历史演进很漫长,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量,它经历了早期的“有灯无戏”阶段,中经“有灯有戏”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花灯戏也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了有用的艺术元素和营养;如果说云、贵、川地区的花灯戏其起源、发展、剧目、音乐、表演是独立发展而来的,今天,因为社会风潮和文化之风会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花灯戏的发展,所以说任何一个花灯戏剧种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方面的艺术营养。
      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花灯戏已经成为一个可演小戏,也可演大戏,还可以载歌载舞胜任各种演出形式的、不可小瞧的、发展前途光辉灿烂的戏曲剧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好转,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花灯戏仍然要保持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不被大剧种同化,保持民间性、民族性。在自己肥沃的文化土壤上,用艺术家的智慧,使花灯戏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对花灯的形成发展做形态研究,是为了探索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发挥地域文化的优长,更好地保护属于我们也属于历史的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花灯戏传统的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乐于民间的艺术精神与现代的审美理念结合起来,去适应今天观众的审美需要。
      
      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1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云南花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湖南花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贵州花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花灯戏 特征 生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