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主题教育 > 正文

    高中数学专题2.11,已知不等恒成立,分离参数定最值(原卷版)

    时间:2020-09-09 12:02: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专题11 已知不等恒成立,分离参数定最值 【题型综述】 不等式恒成立的转化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分离参数+函数最值;
    ②直接化为最值+分类讨论;
    ③缩小范围+证明不等式;
    ④分离函数+数形结合。分类参数的优势在于所得函数不含参数,缺点在于函数结构复杂,一般是函数的积与商,因为结构复杂,导函数可能也是超越函数,则需要多次求导,也有可能不存在最值,故需要求极限,会用到传说中的洛必达法则求极限(超出教学大纲要求);
    直接化为最值的优点是函数结构简单,是不等式恒成立的同性通法,高考参考答案一般都是以这种解法给出,缺点是一般需要分类讨论,解题过程较长,解题层级数较多,不易掌握分类标准。缩小参数范围优点是函数结构简单,分类范围较小,分类情况较少,难点在于寻找特殊值,并且这种解法并不流行,容易被误判。分离函数主要针对选择填空题。因为图形难以从微观层面解释清楚图像的交点以及图像的高低,这要涉及到图像的连续性以及凸凹性。还有在构作函数图像时,实际上是从特殊到一般,由特殊几点到整个函数图像,实际是一种猜测。

    俗话说,形缺数时难入微。

    【典例指引】 例1 己知函数. (1)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且,求;

    (2)若,且函数在上单调递増,求的取值范围. 解:(1),由题意可得:,又,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2) ,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 法一(分离参数+函数最值):则在上恒成立,令, 下面求在上的最大值. ,令,则.显然,当时,,即单调递减,从而. 所以,当时,,即单调递减,从而.因此,. 法二(直接化为最值+分类讨论):令,.令, ①当时,,所以,即在上单调递减.而,与在上恒成立相矛盾. ②当时,则开口向上 (方案一):Ⅰ.若,即时,,即,所以在上递增,所以,即. Ⅱ.若,即时,此时,不合题意. (方案二):Ⅰ.若对称轴,即时,则在上为增函数, ,即,所以在上递增,所以,即. Ⅱ.若对称轴,即时,则,不合题意. 法三(缩小范围+证明不等式):令,则. 另一方面,当时,则有,令,开口向上,对称轴,故在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为增函数,则,故适合题意. 例2. (2016全国新课标Ⅱ文20)己知函数. (Ⅰ)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简析:(Ⅰ)的定义域为.当时,,,,所以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Ⅱ)法一(参考答案,系数常数化):在恒成立在恒成立,令, ①当时,则)时, ,故,在上是增函数,故有 ②当时,则,,由, 故,在上是减函数,故有,故不适合题意.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法二(直接化为最值):在恒成立,则 (导函数为超越函数);
    在为增函数,则(1)当即时,则(当且仅当时,取“”),故在为增函数,则有,故在恒成立,故适合题意. (2)当即 时,则,且,故在有唯一实根,则在为减函数,在增函数,又有,则存在,使得,故不适合题意.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法三(分离参数):在恒成立在恒成立(端点自动成立),则设,令在为增函数,则在为增函数,又因,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法四(缩小范围):在恒成立,且,则存在,使得在上为增函数在上恒成立,令. 又当时,在为增函数,则(当且仅当(当且仅当时,取“”),故在为增函数,则有,故在恒成立,故适合题意.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点评:当端点刚好适合题意时,则分离参数法一般会用到传说中的洛必达法则,缩小范围则可利用端点值导数符号来求出参数范围。这两种转化方式都有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嫌疑。

    2.(重庆市2015届一诊理20)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1;

    (1)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2)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Ⅰ)
    由题知 ∴, ,在上单减,∴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Ⅱ)法一(直接化为最值)令,则在上恒成立, 当即时,,在上单减,∴,符合题意;

    当时,,在上单增,∴当时,,矛盾;

    当时,在上单减,上单增,而,矛盾;

    综上,. 法二(分离参数)在上恒成立(端点自动成立)
    设,令 在上为减函数,则在上为减函数,又因,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法三 (缩小范围):令,则在上恒成立,注意到,,则存在,使得在上为减函数 在上恒成立,又有.则存在,使得在上为减函数[来源:学科网ZXXK] 在上恒成立,又有. 又当时,则 [来源:学科网] (1)若时,,在上单减,∴,符合题意;

    (2)若时,则,故在上单减,上单增,而,矛盾;
    [来源:学+科+网]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点评:(1)在端点处恰好适合题意,分离参数所得函数却在时得到下确界,值得留意. (2)缩小范围所得参数范围不一定恰好具有充分性,则需要分类讨论,这时可以减少分类的层级数,缩短解题步骤。

    (3)构造反例,寻找合适的特殊值,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因函数分解为二次函数与对数函数之和,故构造特殊值的反例时可以分别考虑二次函数与对数函数的零点,对数函数的零点为,而二次函数的零点为及,又知当时,零点,故易得,从而导出矛盾。

    【扩展链接】 洛必达法则简介:[来源:学科网] 法则1 若函数和满足下列条件:(1) 及;
    (2)在点的去心邻域内,与可导,且;
    (3),那么. 法则2 若函数和满足下列条件:(1) 及;
    (2),和在与上可导,且;
    (3),那么. 法则3 若函数和满足下列条件:(1) 及;
    (2)在点的去心邻域内,与可导且;
    (3),那么. 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是微分学中的重点之一,在解题中应注意:
    ①将上面公式中的换成洛必达法则也成立。

    ②洛必达法则可处理型。[来源:学科网] ③在着手求极限以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满足型定式,否则滥用洛必达法则会 出错。当不满足三个前提条件时,就不能用洛必达法则,这时称洛必达法则不适用,应从另外途径求极限。

    ④若条件符合,洛必达法则可连续多次使用,直到求出极限为止。

    【同步训练】 1.已知函数. (1)若,求证:当时,;

    (2)若存在,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已知, 是的导函数. (Ⅰ)求的极值;

    (Ⅱ)若在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 (Ⅰ)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函数.若对于任意,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证:过点有三条直线与曲线相切;

    (Ⅱ)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已知函数(). (1)当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大于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 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提示:)
    6.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且. (Ⅰ)求函数的极值;

    (Ⅱ)若在上恒成立,求正整数的最大值. 7.已知函数, ,其中, . (1)若的一个极值点为,求的单调区间与极小值;

    (2)当时, , , ,且在上有极值,求的取值范围. 8.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方程;

    (2)若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设, , 证明:
    . 9.已知函数,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 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0.设函数. (1)当时,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对任意的函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1.设函数,其中,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若是上的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Ⅱ)若,证明:
    . 12.已知函数()与函数有公共切线. (Ⅰ)求的取值范围;

    (Ⅱ)若不等式对于的一切值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13.已知函数,. (1)求证:();

    (2)设,若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