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时间:2020-11-18 22:16: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周力波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在大学教学中普遍使用,但是其在具有很多优点的同时,结合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依然有很大改进和提高的余地。文章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出了将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方法,分析了如何提高大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42—03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今社会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具有更多高新技术成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愈发显现出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一教学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大学生、家长及各级教育部门的欢迎和重视。

    但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深入到大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其存在的一些缺点也暴露了出来。在当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注重于强调知识含量的丰富,知识结构的新颖,在教学中逐渐出现以知识的传递为主,突出了“教”的重要,但却忽视了大学生“学”的过程,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差别,虽然对一部分大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整体效果依然不明显。这其实就是教育者只注重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没有过多考虑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有两类因素在发生作用。一类为智力因素,包括记忆、思维等;
    另一类为非智力因素,包括五个要素,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更具体地表现为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顽强性、自制性、独立性等12项因素,在学习中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先天智力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然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非智力因素。人的记忆、思维是在一定的情感、兴趣、意志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好,智力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大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引导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非智力因素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作为意向活动的非智力因素,本身不属于认识过程,它是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对人认识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意向过程诸因素;

    第二,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不包括影响个体智力活动的其它客观因素),影响智力活动效益的是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效应;

    第三,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关系,即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活动,智力活动指导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既可以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学习者学习及认知活动的阻力。如果学习者不树立远大的理想,缺乏强烈的成就动机,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也就是说没有了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我们实在难以相信他能学会学好:如果教育者忽略了大学生这个方面的开发和培养,也是很难教会大学生如何去学习的。

    鉴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考虑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大学生,其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的影响相对而言是较弱的,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其学习效果受到其自身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较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所有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尽可能大的收获,所以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们注意到在大学生活中宿舍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的舞台,大学生的各种学习和社会活动主要在这些地点进行,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课外时间占据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这样我们就不应该将眼光仅仅局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而忽略了更加充沛的课外时间,如果能够将教学活动以适当的形式延伸到课堂之外,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优势。

    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并考虑到网络和计算机在大学校园的普及,以及现在的大学生喜欢网络,接受网络的情况,尝试在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开发了一个以网络为平台的教学辅助网站。该网站主要含有资料下载,视频点播,留言板,师生交流空间等板块,并配备一个简单的视频会议系统。通过对网站内容,形式及活动的组织,来完成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培养。形成了在智力因素上以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为主,辅之以教学辅助网站上的知识补充;
    在非智力因素培养上则以教学辅助网站为平台,主要以课堂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渠道沟通、交流和引导为主的模式。

    一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机

    非智力因素可以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对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起着定向作用。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开发利用,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精力集中于整个学习过程。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大学生,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开发利用,就可以把人的主要精力确定在正确的方向上。

    学习动机是大学生成才的起点和直接动力,而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学习期望目标不高,更缺乏社会性目标,以致造成他们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求知欲不强、学习自信不足。另外还有部分大学生歧视现在的教学方法,认为课堂教学方式是小孩子们做的,形式已经过时,使得他们逐渐形成叛逆心理,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表现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于身边的榜样,则给予排斥和嘲笑。

    其实,大学生的本质还是积极向上的,只是由于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才会导致学习动机方面的缺陷,只要教师能够进行积极的引导还是完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而现代的大学生们依然是崇尚榜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为他们树立这样的榜样。其实这样的榜样是很多的,只是由于大学生的信息摄取范围依然相对较小,所以造成这种现象,这就需要由教师为其搜寻到大量健康、积极并且贴近大学生自身的材料,虽然无法做到教师亲自为其讲解开导,但将其放入教学辅助网站作为资料,供学生下载浏览还是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的,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抵触心理的片面性,逐渐建立起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增强学习中的兴趣

    根据《心理学词典》的定义,兴趣即“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换句话说,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情感状态,是个性对客体的一种选择态度。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研究获得和爱好某种事物的稳定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是开发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动力。

    有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少数大学生将学习活动列为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而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集中于娱乐、品尝

    可口美食、穿着体面的服装等方面:不难看出:一是对知识类学习认知活动缺乏兴趣,甚至根本没有兴趣;
    二是他们的兴趣集中于富有感官刺激性与惊险好奇的能给予他们感官需求满足的活动和事物。

    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老师精心准备却得不到认可。于是,老师也只能应大学生的要求进行应试形教学。这反映了一种回避心理,既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自觉的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最常见的是盲目的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均有反映。当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大学生或是心不在焉,或闷头大睡。而且还回避与老师家长的交谈。回避心理还常表现在大学生遇到困难时,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以致回避学习,厌倦学习。

    如果使大学生对某种学习对象产生了兴趣,而不认为是一种负担,就会自觉冲破阻力,使学习收到最佳效果。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一般情况下很难长时间地激发、保持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开始的十几分钟大学生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后半节课大学生大都处于厌倦甚至压抑状态,因而大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就能克服这一点。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的情境,多样化的信息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大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理解,实现了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换。

    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够在课堂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在课堂外的复习和预习过程中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大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明显比枯燥的课本感兴趣。但以往多媒体课件只是在课堂使用,学生课后只能够看书,但我们将课件上传到教学辅助网站则可以任由学生随时随地的下载观看,自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和学生的直接沟通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接受并喜欢与教师的面对面沟通。于是,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针对这样的大学生。我们在教学辅助网站上开辟了留言板和论坛两个模块,供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虽然现在的网络拥有很多的交流方式,如电子邮件或MSN、QQ等聊天软件,但是它们在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却存在着过于分散,不便于管理等缺点,而在教师为相应课程和学生单独建立的教学辅助网站上却不存在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选择通过教学辅助网站的留言板,论坛等模块与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只有将大学生的消极情感反应降到最低,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锻炼个人的意志毅力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与行动密不可分,并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意志力水平高的大学生常常能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精神状态,以更高的热情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坚韧的意志力不但会在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对他们将来的生活、事业都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人的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的不断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经常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巩固学习成果,发展学习成果。反之,娇气、任性、懒散、情绪忽冷忽热、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就不能巩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代的大学生存在着意志方面的缺陷,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偏低,主动性,自觉性差。坚持性不足,畏难情绪严重,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自主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差,更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的互助效应。在大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学生与大学生相处之间度过的,由于平时的学习生活的相似性。大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还是很多的。如果在他们之间养成了一种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团队氛围,不仅可以视为对教学活动的补充,还可以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意志力。

    鼓励和培养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交流感情。利用团队的监督与协作功能,培养大学生内在的引导力量。这就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引导作用了。这需要我们为其打造一个交流和协作的平台,我们在实践中主要以网络论坛为核心,将其按照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分别交给不同的小组负责管理和维护,并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且鼓励各组之间相互提出问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同一任务,充分发挥团队的监督与协作功能,使得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完成共同的任务。这样即锻炼和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意志和协作精神,又满足大学生的成就感。

    四培养良好的性格习惯

    现今部分大学生表现为胸无大志、缺乏责任感、懒惰、怕苦、畏难、自信心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独立思考、自卑或妄自尊大、情绪波动大、难以自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

    这些都是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不足的表现。这是指大学生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现在大部分大学生不能真正认清自己,也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从而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认真学习,基础好的同学认为自己有能力应付面对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眼高手低,浮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学习。基础很差的同学对自己没有信心,从来不肯认真思考。长此以往,便越来越差。

    对大学生性格的改变的一个手段就是让大学生听取他人的评价和意见。人们评价自己的错位,往往源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虚心地听取专家、老师、家长、朋友的分析与评价,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但大学生在日常的师生面对面交流中却不善于接受意见,甚至对他人提出的正确意见反感,抵触。与之相反,有时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却比较容易接受网友提出的意见和批评。而且在日常的同学交流中,有些同学不好意思当面对他人提出批评的意见,我们也可以将其转化到网络的环境内进行间接的沟通。

    五陶冶大学生的情感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普遍地认为学习是一件苦事。二是情绪的波动较大,碰到成绩不理想就会丧失信心,遇到老师的批评就感到丧气、或是对老师反感对立,使自己一下子跌入情绪消沉的状态。三是缺乏道德感与责任感。四是他们有对成功的向往与得到别人认可的渴望,他们还是很希望自己得到好的成绩,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一旦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觉得高兴,会倍受鼓舞。

    但是在现在的大学教学过程中,除去考试外却很少有让大学生自己去验证学习成果的机会。结果造成,如果成绩理想,那么可以促进其学习的热情,但如果成绩较差,就容易使其丧失信心,并且无法在短期内再次验证自己的学习是否取得进步,造成消极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辅助网站上设立相关问题集,并对学生的解答给出评价。而学生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求其他同学的解答,或者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通过对各种问题的解答来验证自己的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情感氛围。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一切外部条件最终都要通过其内因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励和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理状态积极化。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局限于原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成功。而是以大学生为教学的核心,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走出课堂的限制,将教育的过程扩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学习毅力始终处于较佳状态,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承.多媒体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91—195.

    [2]周威.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2):406—406.

    [3]黄宇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8):58—61.

    相关热词搜索: 中对 计算机辅助 培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