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在瓦砾中重温锡兰王朝的辉煌

    时间:2021-01-01 10:19: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陈婷

    行走在婆罗纳鲁瓦的废墟中,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回到了柬埔寨的吴哥,又好像土耳其的埃菲斯,那些建筑,那些雕塑,似乎在讲述1000年前的古兰卡人如何在200年间造就一座让世人惊叹不已的城市,昔日的辉煌却早已在叹息中烟消云散,化作尘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佛光笼罩下的西古城

    “昔释迦牟尼佛化名僧伽罗,诸德兼备,国人推尊为王,故国亦以僧伽罗为号也。于是建都筑邑,化导四方,宣流正教,求寂留牙,在于兹土……今之锡兰,即古之僧伽罗国也。”这段出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描述告诉我们:古代锡兰国的形成与佛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定意义上讲,斯里兰卡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佛教在这里传播发展的历史,而我们的第一站便是从最早的古国、也是锡兰佛教的发源地开始。

    一大早我们从科伦坡启程,前往西古城——阿努拉特普勒。回想起来,很庆幸我们的行程选择从这座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城市开始,因为一路下来把所经之处串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锡兰历史。这里是僧伽罗文明的诞生地,建于公元前5世纪,拥有25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定居的是来自印度的维加亚王子(僧伽罗民族的创立人)及其追随者,其后于公元前380年国王潘度卡哈亚在此定都,并且在之后的1000年,都是斯里兰卡王权所在地,119个皇帝在此建都,直至10世纪,鉴于外敌入侵及宫廷继承权争夺,首都才东迁于波隆纳鲁瓦,就是后文会讲到的东古城。

    阿努拉特普勒古皇城遗址在19世纪被发现,规模非常之大,以至于修缮至今仍只完成了其中的不到1/10。由于政府资金短缺,靠联合国和各种基金会的那点资助杯水车薪,实在无法对整个古城继续进行勘察挖掘,沿途到处都是废墟断柱,司机开车穿梭在废墟中,指着那些杂草丛中的地基,无可奈何地说:“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保护,里面肯定会有很多珍贵的发现。”

    首先来到一处已经修缮完毕的寺院,这里有斯里兰卡第一座舍利子塔,内奉佛陀锁骨,建于公元前250—前210年,它的名字是图帕拉马佛塔。抬头看到一位老人正递给我一束白色的莲花,南亚的习俗里这是礼佛花卉,为表示礼貌,付钱后我们各拿了一束,白色的莲花丰润若佛掌微张,还带着淡淡的清香。

    登上塔基座前,看到台阶两侧有花岗岩护门神石雕翼护,这是典型的兰卡风格,当然还有脚下的月石,这两样几乎在所有的寺塔都可以见到。赤足来到状若白钟倒扣的佛塔跟前,我们恭恭敬敬地献上莲花。这座兰卡风格的佛塔,据说数度损毁,也数度重建,塔初建时呈“稻谷堆”形,几次重修后,现为“铃”状,新修的白色塔身在阳光下十分刺眼,同样一群身着白色拜佛衣服的斯里兰卡人正虔诚地围着佛塔边转边诵读经文。

    不过基座之上、白塔之下,插有数排花岗岩石柱,自是昔日建筑的遗骨,这些都是以前罩在佛塔外建筑的支柱,那些僧伽罗建筑特色的圆顶因为都是木制的,早就焚毁了,只剩下支撑的根根石柱,佛塔周遭亦不乏如此痕迹,林地空隙,东倒西歪地竖着,细看石柱上端还装饰着莲花,刻着鹅、狮等浮雕。

    刚说到守护石和月石,接下来我们便看到了整个斯里兰卡最漂亮的月石。这里原是一座佛教学校,鼎盛时曾有5000个僧人在此修行,那些残留着基座和石柱之处便是他们的居所。公元前250—前210年,印度阿育王派遣王子马欣达前往岛国弘扬佛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人人皆可成佛的教义,深得王室及普罗民众之心,公元前2世纪左右僧伽罗人接受了佛教。自此佛教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这个岛国的精神文化之树,开创兰卡的佛教历史。

    这里的岩雕月石是所有建筑和神殿建造的基本,坐落于通向古庙、宫殿和重要的庙宇建筑的台阶底部。形似半月形,正中通常为一株莲花,周围围绕着带有象征意义图案的同心圆环,圆环上的图案通常包括:大象象征诞生,公牛象征衰老,狮子象征疾病,马象征死亡。意味着人的生老病死4个必经的历程,有时还会有一队天鹅,代表着善与恶的界限。台阶下部看到一些非常可爱的小矮人,这些侏儒是神的使者,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建筑上。

    西古城不仅有最美的月石,还有最美的池塘——雙池塘,也是阿努拉特普勒留存至今依旧完好无损的一处建筑奇观。这对开凿于公元3世纪的矩形露天水池,结构精巧,装饰迷人,两池虽宽度相当,却一长一短,一深一浅,四周环绕着矮墙,入内即围地。现在的一池幽绿更增添了几分古老凝重,细看池中的水循环系统,与外面的河流相通,地下暗涌而来的池水千年未曾干涸,绕到后面的池子。正准备探究它的机关所在,谁知那个方形的闸门处竟卧着一条半米长的大蜥蜴,着实吓了我一跳,而受到惊扰的蜥蜴瞬间不知去向。

    古城处处见佛塔,有的已经修完,有的正在维修,比如这里非常知名的无畏山寺塔就被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我们不得而近。斯里兰卡佛塔的原始设计来源于印度,最初用来存放佛陀的遗物,包括佛陀的几缕头发、指甲以及其他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如化缘钵、坐过的椅子等。最初的佛塔是由一个捣实的半球形土坯砌成,中间有一根木杆作为支撑,造型与天神居住的迷卢山很相似,它在南亚和东南亚曾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

    最初的斯里兰卡佛塔仅简单地用硬土坯和泥砖围钵搭建,进而发展成用绘画、雕刻品、圣物和点燃的油灯来装饰佛塔的内室。这种带有绘画的内室表示对佛的尊崇,工程一经完成将不可向世人公开。遍布全国的每个寺庙都有佛塔,但最精美的佛塔只有在东西古城才可看到。宏伟的佛塔直指苍穹,佛塔的形状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发生着细微变化,无论被冠以何名或形状多么与众不同,佛塔的塔尖都指向苍穹,象征对佛教忠心耿耿,体现了这种建筑形式和内涵的完美统一。它们在阿努拉特普勒王国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辉煌一直持续到公元10世纪,于是我们终于见到了辉煌的代表——巨大的祗园寺塔。

    相比修旧如新的白色佛塔,祗园寺塔是保留了原味的棕红色砖塔,兴建于公元3世纪,是今日斯里兰卡最大的佛塔,圆基方身,上插锥状塔顶,虽已身残仍高70米,塔基直径约112米,比埃及的吉萨金字塔还高,可谓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而且全部是砖结构,这些砖数量巨大,据说全部下来可以盖8500间房子,或者筑成400公里3米高的围墙。走近注视着那魁伟的身躯,感到宗教力量的确不可思议。

    菩提树下的信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的诗会让你以为世上没有什么菩提树,然而这种树不仅存在,而且在南亚国家十分普遍,被奉为圣树,原因很简单:那个曾名乔达摩·悉达多的印度王子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方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阿努拉特普勒之所以被看作佛教之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的女儿僧伽蜜多来到斯里兰卡弘扬佛教,亦携世尊得道处一枝菩提幼苗前来度化女众,圣树由小树苗长成,佛教最初由此获得启迪,这是历史记载的斯里兰卡最古老的树。以后阿努拉特普勒城就以这株菩提树为中心发展起来。

    如今这棵2600多年树龄的大菩提树如何呢?我带着好奇而来,结果却有些出乎意料。大菩提树是斯里兰卡仅次于佛牙的国宝,由于其非同一般的重要地位,离菩提树殿百余米外就已设安检,男女有别,分开进入小房间开包安检搜身。大道两旁有著名的铜宫遗址和佛塔,一路上狗和猴子在我们四周游荡,身边匆匆而过身着白衣的礼佛人,我们径直向菩提树殿走去。

    照例把鞋放到门口存放处,换上鞋套入内,又经过一道安检,好不容易进来,一个宽敞的庭院出现在眼前,沙地上白色栏杆汇聚的高台之上一片绿茵,原以为高台上长墙环绕中的那棵硕壮的大树便是,向导却手指一株倚靠在一棵大菩提树边上靠钢柱支撑的小树干,说那才是千年圣树:千百年来,想当年的信物竟只一枝犹存,且已匍匐向地。不过不管怎么说,释迦牟尼成道的那棵菩提树早已枯死,而且据考证,今天在印度释迦牟尼成道之地菩提迦耶栽种的,其实是几百年前从斯里兰卡移栽的,应当就是此处菩提树的分枝。

    绕到大殿后面,此刻寺里的僧人正在念經,树影婆娑。众人席地而坐,虔心祷告,在佛陀脚下,众生平等。想起“菩提”一词原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觉悟真理之意。据说菩提树落下的叶子也是圣物,如果真要是有什么心结难解,到菩提树下静坐一会儿,兴许就会豁然开朗。

    眼见太阳西下,西古城的一天快结束了,于是抓紧时间,向铜宫走去。这也是古城的中心,伯拉贞宫(铜宫)遗址的地基上密布石柱,这座气势宏伟的宫殿原来有9层,有供僧侣修行居住的900个房间,整座建筑的1600根石柱排成40个同心圆,石柱支撑着一个巨大的铜瓦圆顶,因此这座宫殿也被称为“铜宫”。据传当年这座建筑镶嵌着大量的金银宝石,宫殿底层雕有400头石象,象牙也用玉石镶嵌,应该很辉煌的,可惜现在只剩下基址和林立的石柱了,不由想起了土耳其的阿尔忒弥斯神殿那根孤零零的柱子。

    不远处高耸的鲁温维利塔倒是修葺一新,这个圆基方身锥顶、洁静似雪的白色水泡形佛塔算是当时各佛教国家中同类塔之最了,因此也有“大塔”的美名。引人注目的是其镀金的塔尖,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据说塔内发现了珍贵的佛教宝物,如藏着珍宝佛珠的舍利盒子,还有象牙雕像等,不得一见,只好拍了张路边的塔尖一饱眼福吧。

    天色渐黑,寺中的人们陆续离去,猴子们也都回家了,阿努拉特普勒古城逐渐安静下来。回酒店的路上,想起阿努拉特在雅利安语中是“天蝎座”的意思,“普勒”指城市,寂静的夜空中,仿佛看到神秘的天蝎座在注视着我们,注视着这座被它守护的城市。

    波隆纳鲁瓦古城

    清晨,在一片鸟语花香中醒来,特地换上了在尼泊尔定做的“旁遮比”(一种由长衣、灯笼裤和莎巾组成的套装)。8点钟我们准时出发前往东古城——波隆纳鲁瓦。一路上与我们同行的是这里最常见的鸟儿——白鹭,田间、路边到处都是。接近东古城的时候,道路两旁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池塘,是11—13世纪修建的水库,从人工湖的规模上不难想象东古城曾经的兴旺和

    辉煌。

    这座东方式的遗址一点都不逊色于古罗马希腊,波隆纳鲁瓦古城在西古城鼎盛时期已经开始修建,到10世纪,西古城日渐衰落,逐渐把首都迁往东古城,这里也被称为第二首都,是11—13世纪中期的政府所在地,现存的名胜古迹大部分建于帕拉克拉马巴胡大帝和尼桑卡马拉当政期间。

    首先来到古城遗址公园南端的帕拉克拉马巴胡大帝王宫,虽然迎面而来的是仅存的2层高残垣,但从介绍中得知,宫城呈长方形,曾经是一栋7层楼高的巍峨宫殿,光是大厅的面积就有400平方米。从废墟的结构、厚重精致的建材,这个时期的建筑在砖石外面涂抹了厚厚的石灰,比西古城的更加坚固,而从墙角处大理石雕刻板的残片上也可一瞥当年这座超级皇宫的宏伟华丽。

    殿东北不远处便是大帝的议会厅,四面的基座上雕有形态各异的大象、狮子和侏儒图案。绕过一个个房屋地基,沿着台阶下去,便可看到王后浴池。皇宫中浴池不少,最有名的是莲花形浴池,水从池旁的鳄鱼石雕口中流出,看得出当时的人们对沐浴的重视。

    东古城虽然规模远不如西古城,但规划完善,四周城墙环绕,其中约5公里至今尚存,很多建筑物都是佛教艺术精华,尤以建筑和雕刻为最。而四方城建筑群是东古城的中心和精华所在,昔日的王宫盛景1059—1207年,伴随着东古城的繁荣,其建筑水平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城中的圆舍利殿在来之前就已经认识了,梯级雕有传统的月长石和守护神,殿顶已不知去向,四周墙壁也都几乎坍塌,台子上四个方向各有一座坐佛(缺失一尊),亭子的石柱被雕成莲花茎的样子。

    四方城中保留下来最好的是一本石书,9米长,1.5米宽,厚40—60厘米,重达25吨,而石材来自于100公里外的密兴多列山。这也是斯里兰卡保存时间最久的古代铭文,记载的是尼桑卡马拉王在城中修建佛堂供奉佛牙的经过。

    城中遍布各个朝代王国留下的印迹,著名的佛牙寺就有3座,因为被奉为国宝的佛牙也是王权的象征,王权的更迭中,佛牙也经常跟着搬家。不过,如今这里除了一些残缺的佛像外,大多建筑都只剩下地基,而且已经杂草丛生,瓦砾纵横。除了要脱鞋入内之外,还发现一个在别的佛教圣地没有看到的规矩:不可以背对佛像拍照。因为兰卡人认为把屁股对着佛是大不敬的事情,于是上四方城的台阶都要侧着身走,这里的台阶也都修得非常窄,让人不得不侧身,而且上台阶前要经过洗脚池,浴足后方可登上圣殿。城中佛殿众多,碑塔林立,上任何一个庙都要脱鞋,我们索性一直赤足走在沙地上。

    伽尔寺院建筑群

    接近中午时分,此刻的太阳非常炙热,马上要看到的著名的“1块岩石3尊佛像”的伽尔寺就在一片空旷的地区,这里也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古寺院之一。

    来到一个陡峭的岩石壁前,向导指引我们过去后,便呆在了树荫下,别看温度很高,但只要一到树荫底下,立刻凉快下来。也许佛像也怕热,原本露天的3尊大佛现在有了遮风挡雨的顶棚,看着眼前这一组分别为坐、卧、立姿的巨型佛像,完全在一块花岗岩石头上雕刻完成,不禁让人心生赞叹:波隆纳鲁瓦时期的典型作品,确是世上罕见的杰作。

    巨型石佛像中的卧佛表示释迦牟尼涅磐,坐佛再现释迦牟尼悟道成佛,而立佛则意味着释迦牟尼因众生有苦难而大慈大悲。侧卧的佛像长14米,经人解释才知道如何区分佛陀涅磐还是在睡觉:要看脚掌和腿,如果脚掌并列但相错、而且腿稍弯曲便是涅磐;而脚掌整齐并列且腿直则为睡姿。立姿的佛像高7米,其雕刻工艺流畅优雅,佛像表情栩栩如生。这时突然听到一个当地人高声提醒一位正打算以卧佛为背景合影的西方游客,哦,又忘了,是不能背对佛陀的。

    卧佛和立佛中间还有一处凹进去的石龛,里面有一尊小坐佛,不过被栅栏挡住了,要不是同伴提醒,还真难注意到石龛侧面壁上残留的壁画,由于摸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很多都脱落了,这也是为什么要用铁栅栏封起来的原因。

    说到壁画,刚才的雕像堪称东古城之最,而这里的壁画则是最好的。这座名为蒂旺卡佛像屋的建筑是東古城最大的砖石结构的寺庙,寺中的墙壁从上到下都绘有壁画,描绘佛本生故事和佛陀生平事迹,是东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壁画群。里面有尊残缺的雕像,上面的屋顶是新修的,看起来很现代,顺着看门人手指的方向才注意到,高高的檐下有2只白色的鸟一动不动,应该是猫头鹰,好似雕塑一般,看门人说那可是真的猫头鹰,是栖息在此处的一家子!

    车子一直沿着一个面积广阔的大湖边行驶,其实这是一个人工湖,是帕拉克拉马巴胡大帝把小型槃陀灌溉水库拓建而成,其堤岸长达13公里,被称作“帕拉克拉马海”,建于公元12世纪,面积24平方公里,比科伦坡湾的面积还大,而且现在仍在使用,可以灌溉70平方公里的水稻。岸边不远处立有一巨大石像,为帕拉克拉马巴胡国王一世的雕像,只见其静立水边,手捧贝叶经书,以示王权。据说斯里兰卡曾发行以此为图案的纸币。

    失落的空中宫殿

    丛林中一块巨大的色彩斑斓的岩石平地崛起, 似一头庞大的卧狮,而平坦的顶部竟然有一个王国的城宫……于是这座1500年前的空中宫殿便成就了后人无限的遐想,为什么是这里?如何建成?又因何失落的呢?

    西格瑞亚古城位于斯里兰卡中部锡吉里亚峰上,修建于公元5世纪下半叶,狮子岩海拔349米,是斯里兰卡的国宝,不过由于早些年的内战影响,前来参观的游客并不多。

    整个城池的设计非常规范,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1公里,城东和城西,2条护城河和3面城墙环绕着2个矩形城区,与远处的山峰恰好形成一条直线。我们穿过护城河,眼前出现大块平地,一些城墙遗迹和水池喷泉等遗迹对称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当年王国里的人们就生活在此处。

    其实在被用作王国之前,这里早已有人居住了,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远古时代。从公元前3世纪起,又成了山间修道院,一些山洞被佛教皈依者改建成修行的住所,众多僧侣在此地居住,留下了不少佛教古迹。公元5世纪,斯里兰卡孔雀王朝的卡希亚帕王子(公元447—495年)弑父篡位后,惧怕逃亡印度的弟弟莫加兰纳回来复仇,离开了首都阿努拉特普拉,迁到锡吉里亚峰上。他把此地的僧侣迁移到旁边的山林中,然后在岩石上立王宫,建帝都,开创了西格瑞亚的辉煌。卡希亚帕国王为了把这座山峰建成固若金汤的辉煌王宫,费尽心机。但是18年后,他还是战死在莫加兰纳手下,此后宫殿被废弃,直到1894年才被欧洲的一位考古学家重新发现。

    沿着山路拾阶而上,山中十分凉爽,很快来到半山腰上,眼前出现一条安装在峭壁上的铁制阶梯和螺旋梯,从无数层的螺旋梯上去便是著名的西格瑞亚壁画。为了保护珍贵的壁画和游客的安全,当地政府特制了一个巨大的铁丝网罩在石壁上面。终于在一处仅能容一人通过的的石窟里,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古仕女壁画,一幅幅,一帧帧,犹如斯里兰卡绘画作品的美术展。据说当时的色彩是用胶水、蛋黄和植物颜料调和而成的,主色调以红、黄、绿、棕和黑为主,画工精巧,色彩艳丽。岩壁上原有壁画数百幅,由于长期风雨侵蚀,如今仅存22帧,为了保护文物,这里不可以使用闪光灯。

    壁画描绘的是卡希亚帕国王的嫔妃、女仆,还有飞天散花的天女等,其中大部分为2人一组,通常为一位贵族女子和她的女仆。仕女们上身裸露,肤色金黄,体态丰满,纤细的腰肢,表现出古代僧加罗人的审美标准,而臀部以下则遮掩在迷蒙的云雾之中,陪衬着闪光的头饰,有的手执花盘,形态绝美。这些壁画虽已历经千余年,但其色彩仍鲜丽如初。由于地方狭小,不能停留太久,好在现在游人不多,否则仅匆匆瞥两眼太可惜了。

    再往里走,进入通向山顶的一条石廊,外墙有2米多高,平面如镜,恰尼可指点我们看墙上闪闪发光的地方,原来这堵墙又被称为“镜子墙”,因岩石中含丰富的云母片化合物,将四周的光线反射成一片闪亮的辉煌通道。最初的功能是用来采集阳光或月光,不仅可以引导人们穿梭进入岩石的入口,也可以借助光线的反射照亮岩石一侧,供昔日出入王宫人员欣赏壁画。现在墙壁上还保留着一些粗刻文字诗歌,总数达685首,出于古代斯里兰卡国王、将军、僧侣、文人和信徒之手,这些都是研究公元5世纪前后斯里兰卡社会、文化和宗教的珍贵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 锡兰 王朝 瓦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