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守正出新,融合发展

    时间:2021-01-29 08:00: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宁群贤 魏秋桦

    在粤港澳大湾区宏伟蓝图的推进实施中,湾区广播电视文艺值守主流媒体之本位,不断开拓创新,在内容建设、节目形态创新、技术手段更新、传播渠道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以贯之的是,广东广播电视媒体一方面紧扣时代脉搏,高扬时代主题,书写国家时代主旋律;
    一方面立足本土、贴近群众,“粤味”浓浓,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广东各级广播电视机构都面临经营上的巨大挑战,普遍存在开机率下降、整体收入下滑等现实问题,但均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举措,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立足广播电视台自身多年积累的优势,开拓网络电视台、两微一端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开发经营,在增强粉丝黏性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广东广播电视全力打造互动融合的新媒体传播平台矩阵,着力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陷入行业发展的阶段性困境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从早期的“你需要我,我需要你”的粤港澳合作,到如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了质的飞跃。广播电视是党和国家的喉舌,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广东电视文艺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为湾区电视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动能。以广东广播电视台为引领,湾区各地市台与港澳台为辅的广东广播电视方阵将作为一条文化的纽带,将粤港澳大湾区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力促进了广东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主要关注201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广播电视文艺,特别是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东卫视、珠江频道,以及广州广电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旗下的主流频道(频率),辅之珠海、肇庆、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等地级市电视台,以及TVB、澳亚卫视等香港、澳门两个电视台,梳理近年来湾区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新闻、综艺、纪录片,特别是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宣传而推出的新节目、新栏目,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广播电视文艺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大湾区文艺建设和文艺发展的现状了解与研究,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发展提供基础性的研究支撑和参考。

    一、广东广播电视节目取得的新成果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东各级广电媒体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面宣传,强化内容管理,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广东各级广电媒体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推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丰富多彩的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推动下,广东电视媒体与港澳电视机构在多方面进行合作,加大投入打造精品节目,推出了一批观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在媒体技术更新迭代的今天,广东广电媒体与兄弟省市广电媒体一样,遭遇了开机率下降、观众群体老化、注意力稀释带来的种种挑战。广东广电媒体在危机中不断寻求突破。作为广东广电媒体方阵的旗手——广东广播电视台,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在节目形态上锐意创新,在经营思路上大胆开拓。尤其是收视排名曾长期处于国内省级卫视排行榜中游的广东卫视,近年来收视排名迅速提升。广东卫视2019年收视同比2018年大幅上涨47%,在全国省级卫视中排名提升至第9位;
    2020年前5个月,广东卫视收视排名继续稳步向前,朝着跻身国内一流省级卫视的发展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一)坚持新闻立台、政治家办台理念,主题性宣传报道浓墨重彩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各级广电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广东广电媒体持续深化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香港回归2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两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題教育、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乡村振兴新征程、污染防治攻坚和重大风险防范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精心组织做好宣传报道,推出许多弘扬正能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节目。

    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围绕党的十九大,广东广播电视台及各地市台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十九大召开之前,省内各广电媒体重点聚焦党建成果、广东代表团等做了大量铺垫性报道,推出了《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代表零距离》《我从基层来》《奔康在路上》《我的朋友圈:美好的生活》《党代会声音》《代表会客厅》等专题专栏新闻节目,传递盛会声音,讲好广东故事。十九大召开过程中及闭幕后,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广东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宣传报道的主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等专题报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传遍南粤大地。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喜迎70华诞。广东广播电视媒体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宣传报道,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2019年,广东广播电视台12个电视频道、9个广播频率的38个节目栏目共开设国庆相关专栏超过50个,播出相关报道超过2500条次。《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国乐颂中华——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族音乐会》等大型晚会及活动,观众好评如潮,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表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珠海、江门等地市台主频道、主频率先后推出了《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寻找身边的“建国”》《腾飞中国 激情十月》《牢记嘱托,追梦新时代》 《我们和祖国母亲心贴心》《珠江潮涌七十载 羊城已是满目春》《中国红·家国情》等特别策划节目,深刻反映了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值得一提的是,由广东电视台携手全省21家城市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每周直播一个城市,展开了一幅新时代广东砥砺奋进的绚烂画卷。

    (二)讴歌改革精神,全景展现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成就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均推出了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节目,形成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强大舆论声势。节目一方面立足本地,通过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人物的故事,以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改变折射整个社会、国家的变化;
    另一方面,通过表现各地40年来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成长。

    广东广播电视台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推出了纪录片《四十年美好生活》《风云四十年》《农村改革四十年》及广东改革开放40年展览系列宣传片、电视剧《面向大海》、广播剧《春暖南岭村》《一次多出来的“深海穿针”》、专栏节目《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电视新闻专题“敢为天下先”、广播新闻专题“40名外国人看改革开放40年”等一批重点项目,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由南派纪录片领军人物马志丹导演的《四十年美好生活》,从年龄跨度数十载的老中青三代中挑选典型人物,以平民视角体现中国社会史诗般的进步,塑造了身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运用鲜活的记录手段和巧妙的叙述方式,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改变与心灵变迁展开全景式扫描与特写,每一集都让人眼前一亮,充满励志色彩。

    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除新闻报道外,各地广电媒体主动策划推出一批特别节目。广州广播电视台打造的大型纪录片《头啖汤》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为切入点,再现了几代广州人的集体回忆,纪录了40年来广州人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和大胆创新,展示了广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先人一步、勇立潮头的风采。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推出了科技纪录片《创新中国》和综艺节目《图鉴中国》。《创新中国》聚焦信息技术、新型能源、中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等前沿领域,用鲜活的故事记录当下中国伟大的创新实践。中山广播电视台、广东声屏传媒制作了5集电视纪录片《新时代 新征程》,这是中山首部4K纪录片。东莞广播电视台、中山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了《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的专栏节目,节目以专题报道的形式,深入走访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足迹,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了东莞、中山、广州三地改革开放历程,张扬了城市建设者奋力拼搏的精神。

    除了主流电视媒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影视制作机构也纷纷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出产了诸多影响较大的影视作品。由深圳市纪录片发展促进会主导拍摄的城市纪录片《深南大道》以深情、细腻的情感,极具历史感的镜头语言,记录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讲述了开拓者、创业者们的精彩故事和传奇经历。

    香港、澳门本土的电视媒体也推出了大量有关改革开放40年的专题节目。TVB专题节目《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共10集,从经济、民生、政策等各方面检视中国的改革开放道路,并提出两个疑问,即改革开放如何改变一个国家,以至在国际带来什么影响?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拾级而上,香港昔日的角色和地位逐渐改变,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两项国家发展策略推动之下,香港未来应如何自处?澳亚卫视专题节目《澳门·共享繁荣》分为政治篇、未来篇、科创篇、教育篇、经济篇、学术篇、城市篇七个部分,讲述了澳门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40年里的发展与机遇。

    (三)为时代留影,为改革立像,“南派纪录片”品牌越擦越亮

    近年来,南派纪录片呈现勃发之势,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对纪录片的大力扶持为纪录片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分流,主流媒体重新审视并重构传播价值,为纪录片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历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成功举办,为南派纪录片走出广东、走向世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平台,不断激励着主流电视媒体与民间制作机构对纪录片创作的投入。

    学者谭天曾把“南派纪录片”的创作特色总结为:题材上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在地域文化的反映上贯通中西,叙事中更显细腻贴近,记录中更注重人文关怀,整体呈现出与岭南文化相匹配的多元、开放、包容、创新的特质,同时也追求细腻感人、贴近生活的人文情怀。南派纪录片延续了近年来南派纪录片量多质优的良好势头。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有《追梦在路上》 《秘境神草》 《老广的味道》《四海逐梦记》《食品安全》《中国梦·创新动力》《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悬壶岭南》《印象海丝》《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等节目。纪录片《粤港澳大湾区》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一共三集,每集50分钟。该片主要从粤港澳三地合作的历史和成果出发,对标全球著名湾区发展现状和不同的发展道路,阐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第四个湾区的硬实力、软环境,探索大湾区发展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愿景,让观众以全新视角审视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蓝图。

    深圳广电集团策划制作的纪录片更多聚焦港澳两地间的故事,着力表现大时代、大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日常。《深港同舟二十年》分為《兄弟同行》《厂店蝶变》《创新联动》 《医疗共享》 《文化双城》 《跨境生活》《追梦青年》《湾区共筑》8个篇章,讲述了不同年龄层的深港两地居民的人生故事,通过记录他们的经历与情感、梦想与追求,反映出深圳和香港这两个一河之隔的城市的内在情感关联。为了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而拍摄的《深圳河》,记录了一河两岸,双城分界的两种制度和两种生活方式,通过一条河流重溯了一个城市的记忆与精神内核。

    广东其他地市电视媒体均高度重视纪录片创作,很多作品赢得了业内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广州台推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灯塔》,以舢舨洲灯塔作为故事背景,反映了古老海上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佛山台纪实栏目《经历》先后推出了《平安的守候》《我在非洲修机场》《“寻味”之后》《摩族猎人》等篇目,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变迁。珠海台制作的《特区中的特区》系列纪录片讲述横琴岛从蕉林绿野到家园城市的巨变,让观众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横琴奇迹”。

    (四)综艺节目精彩纷呈,节目形态创新创优,地域特色与文化气息兼备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收视收听市场,广东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在节目形态上创新创优,推出了一系列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兼顾市场效益和社会效应的社教与综艺节目,为广东电视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节目内容创新的同时,各地电视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应用4K技术,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加大节目形态创新力度,先后推出的新形态节目有谈话类栏目《风云粤商》、文化脱口秀《我是讲书人》、技能竞赛《技行天下》、创业节目《众创英雄会》、音乐文化节目《劳动号子》、商业纪实访谈节目《我有嘉宾》、生活类综艺节目《零点食神》、文化益智节目《见多识广》、喜剧杂志节目《美好生活欢乐送》等。引发全国广泛关注的是大型原创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该节目以“揭开中国音乐之美”为口号,通过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竞演的形式,演奏动人乐曲,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圳卫视综艺节目形态多样,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属于知识板块的综艺节目有《时间的朋友》《未来演讲》《诗意中国》《图鉴中国》《一路书香》《课间十分钟》《神奇图书馆在哪里》;
    属于全域板块的有《辣妈学院》《饭没了秀》《萌,就是超能!》《潮奇发布会》《食为江湖》《宅人食堂》;
    属于极速板块的有《极速前进》《极速环游记》《环游记我们的侣行》《起舞吧齐舞》《极速2019》;
    属于科创板块的有《行情创投》《你好面试官》《我有嘉宾》《前哨大会》;
    属于时尚板块的有《年代秀2019》《解忧茶货店》《你好人生》;
    属于公益板块的有《大漠绿色梦》《温暖在身边》《通途》。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的兴盛成为国内电视荧屏的一大亮点,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网络平台和社交网络。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主流文化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也是各大电视媒体对一段时期以来电视荧屏过度娱乐化反思和反拨的必然结果。文化类节目也成为广东各地主流电视媒体创新节目形态的突破口。广东卫视文化脱口秀《我是讲书人》将“讲书”这种新颖的读书交流方式搬上电视荧屏,通过讲书人丰富多彩的读书分享,传递读书乐趣,陶冶情操,启迪心灵。除广东卫视外,深圳卫视也推出了《一路书香》《诗意中国》《大地艺术家》等几档文化类创新形态节目。《一路书香》是一档文化探寻节目,节目通过深读与行走,探寻古风乡情,发现文化经典与人的故事。《诗意中国》是一档文博推理秀节目,结合现场还原的古人生活场景,展现国人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哲学。

    在综艺节目上,TVB聚焦旅游与美食,推出了旅游节目《大湾区 活好D》《搭上高铁爱旅游》《退休地图》《森美旅行团》《爱在遥远的地方》《放工去旅行》《冲游泰国》等,将各种元素与旅游元素结合在一起,给观众不一样的观看体验。美食节目上,TVB推出《阿爷厨房2》《阿妈教落食平D》《食吧》《兄弟煮厨》等,手把手教厨房小白做菜,受到美食一族的追捧。

    (五)聚焦小人物,传递正能量,打造精品影视剧集

    影视剧、新闻、综艺娱乐节目俗称为电视节目的三驾马车。在影视剧领域,广东广播电视台、深圳广电集团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大手笔打造精品剧作。广东广播电视台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庆祝建军90周年、精准扶贫等主题宣传为契机打造红色经典剧,先后推出电影《南哥》、电视剧《我的1997》《热血军旗》《秋收起义》 《人民军队忠于党》《特赦1959》《奔腾年代》《归还世界给你》等多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影视精品。其中《南哥》作为首部精准扶贫题材故事片上映后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获得第4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等国际奖项。《秋收起义》再现了毛泽东、朱德、卢德铭等革命先驱组建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峥嵘岁月。《热血军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创建人民军队的探索和实践的光辉历史,该剧获得了第31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大奖和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出品的都市情景喜剧《天南地北深圳人》一共50集,主要讲述5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怀揣梦想到深圳打拼的故事,折射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新时代风貌。

    TVB则延续了其在都市剧、古装剧方面一贯的制作优势,推出了《再创世纪》 《跳跃生命线》《已读不回》《楚汉骄雄》《飞虎之潜行极战》《宫心计2:深宫计》《迷失假期》《反黑》《溏心风暴3》《乘胜狙击》《亲亲我好妈》《使徒行者2》《夸世代》《是咁,法官阁下》等剧目。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东广播电视业的危机与应对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遭受到强烈冲击,“电视之死”的论断不绝于耳。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电视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广播电视业普遍面临收视收听率下滑、经营困难、人才流失、內容创新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一)节目创新力不足

    广东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虽然形态多样,翻陈出新,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普遍存在原创能力不足的问题。电视节目里央视抄国外、省级抄央视、地方抄卫视的栏目克隆怪圈依然存在。有的媒体在引进域外节目版权后,直接照搬原有的节目模式而不加改进,缺乏创新思维和本土思维,造成后续收视乏力。

    (二)行业整体效益下滑

    当前,电视收视率下滑、开机率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行业性整体下滑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电视广告收入正加速向其他营销渠道转移。广告收入的走低给重资本的广播电视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国内地市县级电视媒体陷入经营困境的不在少数。从新媒体发展态势看,广电媒体广告收入下滑的态势短期内很难扭转,这也成为当前阻碍广东广播电视媒体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品牌影响力不强

    尽管广东各级广播电视台在新时期以来,在节目创新、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比于其他省级媒体而言,广东广播电视媒体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和标杆项目还不多,品牌影响力不强。在广东广电媒体中具有标杆意义的广东卫视,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上,与国内一线省级卫视仍有较大差距,广东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中的排位与广东作为中国经济领头羊、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地位形象不太相称。

    (四)新媒体经营乏力

    为适应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的需要,当前各个广播电视媒体均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两微一端成为各家广电媒体的标配。但这些新媒体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大多局限于固有传统媒体内容自产自销的运营思维,缺乏平台意识、经营意识、创新意识,用户体验普遍较差,多数新媒体产品沦为摆设,难以实现新媒体向电视荧屏的导流,新媒体投入产出比极不相称。

    (五)人才流失严重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广电人跳槽到新媒体已不是新闻。从个人离职到团队跳槽,电视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电视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创意产业,电视最核心的要素是人,电视人之所以抛弃令人艳羡的职业声望,投身新媒体,一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选择,二是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预判,三是媒体大融合为人才跨界流动提供了可能。广电人频繁跳槽新媒体,其反映的是电视台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电视业界的高管、精英跳槽到新媒体将动摇电视行业的“军心”,造成更多人效仿,降低电视人的职业忠诚度。目前,电视台用人受到传统体制机制的限制,人才使用和晋升渠道不够多元化,广电业还没有普遍实施绩效考核,更谈不上普遍落实职业规划,而采取行政职务提升作为人才激励机制更是对广电人职业理想的扭曲和误导。新媒体频繁伸手向电视台挖人,使得本来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的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更加令人担忧。

    如上所述,既有广电媒体行业性的普遍问题,又有广东广电媒体自身的特定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近年来,广东各主流广电媒体都做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

    (一)加快媒体融合发展

    在媒体融合、开展全媒体传播上,广东各级广电媒体动作频频,触电新闻、荔枝台、正直播、粤听APP等融媒客户端等产品的集群建设,广东广电媒体逐渐打造出一个立体的融媒体宣传矩阵,逐步实现媒体融合从“+”到“融”和从“融”到“合”的转变,形成立体传播、全媒体传播的新格局。

    广东广电媒体在新媒体融合创新上,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是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上市。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新媒体与现代传播技术相融合的新型企业,是独立IPO上市的播控平台运营公司,于2019年4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新媒股份成立于2010年7月,经广东广播电视台授權,公司独家运营与广东IPTV集成播控服务、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配套的经营性业务。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南方新媒体IPTV基础业务用户数达到1,685万户,同比上升33.8%。IPTV用户渗透率为46.3%,公司云视听系列产品累计激活总用户数已达到2.49亿户,其中与腾讯合作的“云视听极光”累计激活用户达1.59亿户;
    与千杉网络合作的“云视听电视猫”为4335万户;
    与飞狐信息、南传飞狐合作的“云视听悦厅TV”为2258万户;
    与哔哩哔哩合作的“云视听小电视”为2382万户。

    (二)积极推进4K频道建设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是传播形态的再造。发展4K超高清电视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化广播影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广播影视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促进和推动文化产业与民族工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0月16日,广东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4K超高清开播活动在广东广播电视台举行,4K频道的首播意味着广东综艺频道成了全国首个省级电视4K超高清频道。4K指的是超高清分辨率,相当于2K投影机和高清电视分辨率的4倍,在这个分辨率下,观众将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特写。当前,4K技术已应用到《国乐大典》《通海夷道》《美丽乡村》《秘境神草》《老广的味道》等十几个精品项目的制作中。同时,广东广播电视台与内容供应商深度合作,成立“广东4K影视内容制作中心”,对接内容生产和制播牌照,积极探索4K超高清节目生产、销售和运营模式。

    (三)强化媒体的本土贴近性

    强化媒体的本土性、贴近性,是广电媒体增强观众对媒体黏着度,稳固本地收视收听市场的必然手段。时代在发展,受众接触广电媒体的需求,从一开始简单的信息获得,已经变得更复杂更精细化。顺应这一趋势,广东广电媒体在节目策划上,着力贴近受众群体,打造被需要的内容。

    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珠江频道多次荣获“TV地标”殊荣,其主要策略就是坚持把“粤味”进行到底。剥离粤语播出这一外在形式,珠江频道节目内容上的粤味特色,首先体现在南粤生活场景、岭南文化元素的呈现和植入上。王牌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风靡20年,热播4000集,其中不乏热点事件的戏剧捕捉和知名笑星的喜剧演绎,还有就是对广州西关生活场景与风物民俗的集中呈现,浓浓西关情扑面而来。近年来,珠江频道先后推出的粤语综艺节目有《麦王争霸》《粤讲越掂》《粤语好声音》等,引起省内同行竞相仿效,引领了一股粤语文化节目风潮。

    广东各地市广电媒体也始终把节目的本土性、贴近性作为主要的竞争策略。广州台《揾食珠三角》为“好食之人”量身打造,寻找最地道的广州味道;
    《有事好商量》打造成着力解决民生实事的民主协商平台,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军情直播间》《决胜制高点》《关键洞察力》《问政深圳》《深网观察》《直播车行动》《深风舆情》等栏目立足深圳的特殊区位优势,在节目设置上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贴近性,在年轻收视观众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四)延伸产业链

    传统媒体的产业链比较单一,主要以广告为唯一营收手段,新媒体、新业态的勃发使传统的广电业有了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机会。

    以“粤语第一频道”的珠江频道为例,为破解“经营—生产”二元结构难题,近年来,珠江频道以市场为驱动,坚持“线上 + 线下”“作品 + 产品”“媒体 + 实体”的经营理念,将经营和节目有效融合,在全媒体全产业全案服务经营中实现频道运营的升级转型,并为频道自主经营打下坚实基础。如针对旅游、美食和健康产业在广东市场的旺盛需求,珠江频道以“节目 + 活动”的形式,直接对接、整合这三个行业的资源,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关节目和活动。《理想的生活》是全国首档民宿营造体验真人秀,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人秀 + 记录”的手法,讲述城市人回归大自然,建造梦想中的美好居所,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故事。节目致力于把线上内容和文旅产业做到真正的有机结合,节目的宣传周期内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内容播出结束后,衍生产业后续将共同经营。《全民叹世界》从原来单一的旅游美食节目转型为联动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权威榜单和盛事的项目。《岭南大医馆》主打康养概念,以节目为圆心,辐射打造“年度健康盛典”等活动,撬动健康产业。

    三、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事业蓝图的构建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范畴,还是一个文化概念,学者王晓华认为,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涵括了“一国两制”所涉及的两个重要特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9+2”城市群、多语种文化共同体,已经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异质空间。学者蒋述卓、李石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艺”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规划建设为背景而提出的一个策略性概念,它既以粤港澳三地的流行文艺现象作为实践基础,同时也为我们重新勾勒以流行电影、流行音乐、通俗小说等为主的粤港澳流行文艺的具体生产传播路径,考察和探讨大湾区时代粤港澳流行文艺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功能提供了历史眼光和前瞻视野。学界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艺的形成有三个特征:分别是语言上以粤语方言为主流,产业上重视文艺的商业性和通俗性,文化上呈现出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复杂异质性。

    粤港澳三地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以及消费需求的增加,使得它成为中国尤其是广东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榜样。蒋述卓、李石认为,香港是粤语流行歌曲的发源地,而这种方言特征在影视剧上的表现更加明显。半个多世纪来,广东电视人借助毗邻港澳的先天地域优势,通过学习港澳电视台在电视节目制作上的经验,借鉴其节目制作模式,并与港澳电视台积极合作,推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电视剧、新闻节目、综艺节目和晚会。

    早在1979年的1月29日,广东电视台就和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合办了《羊城贺岁万家欢》,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首场电视春晚。《羊城贺岁万家欢》是内地电视台第一次與香港电视联合直播,是内地电视台和香港电视台最早合作的节目,也是内地电视媒体首次与香港电视媒体合作,具有标志性意义。在综艺节目上,1981年,广东电视台在借鉴香港电视节目形态的基础上,推出了《万紫千红》。《万紫千红》播出持续了15年之久,总共1044期。1995年,《万紫千红》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新闻节目方面,受香港电视的新闻节目启发,1986年广东电视台的珠江频道开办了早间新闻《早晨》,这是内地电视业最早的早间新闻。在电视剧创作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电视台主动到香港学习先进的创作经验,借鉴香港电视剧工业化、流水化的生产模式,推出了《外来妹》《公关小姐》《情满珠江》《英雄无悔》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效果,一举奠定了南派电视剧在全国影视剧版图上的重要地位。

    但总体来说,半个世纪以来,广东广电人对港澳的广电产业基本上处于隔岸学习、模仿、借鉴的阶段,广电媒体和港澳电视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合作不够深入,互动性不强,合作项目缺乏延续性。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为三地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契机,三方增进彼此互动,互学共进,为湾区文化注入新活力。2017年到2019年,粤港澳广电界的互动频率明显加快,成果显著。

    (一)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湾区影视生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从2017年至今,粤港澳大湾区纷纷响应国家征召,积极推进彼此之间的密切联系,组建了一批影视协会、影视联盟以及影视基地等,并定期举办了影视交流会、文博会等,促进三地人才开展交流。

    2017年7月26日,由北京电影学院培训中心、广州影视产业联盟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联盟成立。该联盟旨在大力推动中国影视文化发展,把“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致力于将联盟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影视文化艺术合作共赢的平台,率先营造国际化、专业化的影视氛围,帮助影视企业及影视作品“引进来”和“走出去”。

    2017年12月初,“第三届粤港澳台微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在惠州举行,本次粤港澳台微影视作品交流活动一共持续了8个月。

    2018年8月18日,文化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会上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联盟与旗下湾区影视生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双筹委会,该筹委会旨在汇集产业多方智慧,开启湾区文化产业共同合作的新征程,互联互通,打造全球文化创新高地,共建湾区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景象。

    2019年5月11日,“首届湾区影视工业发展博览会”正式开幕,会上同时成立了湾区影视后期产业联盟。全场共有130多位来自香港、澳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资深影视行业专家、导演,到场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前景。

    2019年6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广电联盟在广州成立,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业媒体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广电联盟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发起,联合粤港澳三地21家广播电视机构组建成立,旨在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多领域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广电联盟成员包括10家港澳广电媒体和11家广东广电媒体,其中广东成员包括广东广播电视台和10家来自珠三角9市的广电媒体。

    (二)以青年活动为桥梁促进湾区影视文化交流

    在影视文化交流外,粤港澳大湾区还通过实践活动将湾区的青少年聚集在一起,以参与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发掘潜能,以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粤港澳青少年之间对各自文化的了解,加强国家认同感,更好地投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藝建设中。

    2018年7月13日,“2018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在澳门启动。为了让年轻人更深入地了解粤港澳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自粤港澳地区多所高校的近110名大学生在粤港澳三地展开为期10天的文化之旅。

    2018年8月28日,2018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及公共传播人才培训班在广州举办。70多名电影行业及公共传播领域的学员参加,其中港澳学员20多名。在5天的时间中,他们参与包括电影创作经验分享、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内地电影市场观察、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艺的生态环境及文艺生产的关系等培训课程,并与相关电影导演、影视公司负责人、专家学者等进行交流。

    (三)以频道(频率)建设为带动共建湾区广电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发布以来,广东各级广电媒体聚焦大湾区,主动策划,对其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纪录片《纵横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美国制片人眼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从不同侧面展示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活力和发展蓝图。在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之际,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东卫视、新闻频道、触电新闻等推出大型直播节目《筑梦伶仃洋——港珠澳大桥通车特别直播》,新闻广播频率推出特别直播节目《跨越港珠澳》,触电新闻客户端开设的专题《直击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收录稿件348篇,全网点击量超过3700万。

    为进一步丰富粤港澳大湾区广电文化,更好地传播党和国家的声音,频道频率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

    2018年2月8日下午,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落地澳门。广东国际频道是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境外播出为主的电视频道,也是中国第一家以英文为主的省级国际频道。节目以新闻资讯和纪录片为主,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动态新闻,为澳门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好地了解祖国内地特别是广东省发展变化的新窗口,对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9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正式开播。这是中国首个专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播出的国家级电台频率,大湾区之声新媒体平台同步启用。定位于“一流湾区、一流生活”的粤港澳大湾区之声,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域内的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旨在及时传播中央权威声音,传播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传播“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 出新 融合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