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论编辑人员“工匠精神”的多重境界

    时间:2021-01-31 02:06: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曹海英

    摘 要:编辑人员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从“匠”走向“师”的台阶。首先,必须经过苦练,对本身能力精益求精,在编辑工作中游刃有余;其次,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切忌过头,形成“匠气”,导致经手的作品千篇一律,味同嚼蜡;再次,必须“独具匠心”,将自己的灵气用于编辑工作中,使经过自己编辑的作品新颖别致,别具一格。

    关键词:编辑人员 工匠精神 独具匠心

    一般认为,“匠”和“师”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匠”重的是精益求精的技巧,期望自己的技巧登峰造极,然而,技巧却往往和思想脱节;而“师”讲究融会贯通,兼具技巧和思想。如今提倡“工匠精神”,这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实际上,“工匠精神”就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可以这么说,“工匠精神”就是从“匠”向“师”的跨越。笔者认为,这个跨越有着多重境界。

    一、“匠作”与“匠石”

    木匠、铁匠、石匠、篾匠、箍桶匠等匠作,他们用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也就是说,匠作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然而,一般的匠作水平与高档次的匠作水平有着天壤之别。

    (一)“匠石运斤”的启示

    最为优秀的匠作可用“匠石运斤”来概括。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1]

    匠石可不是石匠,指的是一个名“石”的木匠;运:抡;斤:斧子。一个名叫石的木匠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薄如蝉翼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这个技巧可谓精湛。然而,达到如此高明的“运斤”技巧,必须具备敬业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还得从多方面修炼。当然,“运斤”也要看对象,有些对象是不值得这一“斫”的。就如这个故事的下半段: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2]

    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召来那个名石的木匠说:“你试着替我砍一下鼻子上的石灰。”名石的木匠说:“我确实砍过人家鼻子上的白灰,不过,我砍的对象已经死了很久了。”弦外之意,如果对象不是对我绝对信任,我怎敢动斧呢?

    同理,作为一个教育杂志的编辑,也必须寻找适合自己工作的“质”——文章,这是 “运斤”的基础,这需要编辑的眼光和阅历。如果找到了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值得你花功夫修改的文章,就得寻找 “运斤”的位置——这个“垩”在何处。就语文刊物的编辑而言,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寻“垩”运“斤”。

    其一,从题目处恰如其分地“运斤”。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下面是笔者对一篇文章标题的修改过程。

    文稿的原标题是“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问题”,标题很大,且无任何“夺人眼球”之处。然而,文章内容却甚是丰富,与课程标准相符。通读文稿后,发现作者重点说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经过仔细琢磨推敲,笔者最终将标题改为“思维敏捷:从课堂教学中突破”。

    其二,从观点与材料是否统一的维度“运斤”。文章必须要有观点,这个观点就是文章的灵魂。有了正确的观点,但没有翔实的材料支撑,成不了文章,更成不了好文章。所以说,审查文章的观点与材料是否一致乃编审人员的重要任务。当然,观点和材料完全脱离的文章根本不值得“运斤”,就如有作者某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反对深文浅教”,但用来支撑观点的案例却也是“深文浅教”。值得你“运斤”的是诸如某个地方结合得不太紧密的小问题。如某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为“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朗读”,有一处案例却是默读,如此就得“运斤”,“斫”掉这个案例,或者建议作者撤换这个案例。

    就这个维度而言,还必须核对论文的引文是否正确无误,一些作者囿于手头文献的缺乏,主要从“百度”等搜索引擎寻找资料,或者间接引用,其结果很可能是错误百出。笔者曾经编辑过一篇文章,7处引文竟然6处有误。

    其三,从“辞章”是否合理的维度“运斤”。也就是说,看原作者的语言文本的结构是否规范,其表达能否更上一层楼。从不能有错别字,语句必须通顺的低层次开始,逐步追求“积极修辞”,如同义词的选用,辞格与特殊句式的运用等,以及逐步追求谋篇布局的规范等。

    (二)改稿中试“斤”

    笔者曾审核过一篇名为《玉露凋伤为哪般——浅议古诗解读中的诗意指向》的稿子,这是观摩了《秋兴》课堂教学后的感想。这篇文章观点新颖,作者知识面甚广,考虑再三,笔者决定运“斤”。文章原架构如此:第一部分,解读“玉露凋伤为哪般”,用戴建业、金圣叹、张忠纲、叶嘉莹的观点来解读玉露凋伤之悲,是由眼前之景及悲,还是由国运时局及悲?但是,所引用的这些观点有几个不能十分切合地为他的内容服务。第二部分,阐述景伤国殇两相牵,玉露凋伤的森然景致能否暗示着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局?从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晚年的诗情切入,和家国紧密相连来解读,解读显然是过度的。第三部分,从作者+文本+读者=解读,来论证该如何向学生传授知人论世的解读观点。笔者指导作者进行修改,首先将题目修改为“还以诗歌‘真性情”,然后对文章结构进行重新架构,分为“玉露凋伤为哪般”“景伤国殇莫相牵”“还以诗歌真性情”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从而努力对《秋兴》这个诗歌有了一个尽量科学的解读。五易其稿,最终文章在我刊发表。

    如今,“匠石”已经成了匠作技艺高超的代称。从一般匠作达到“匠石”的水平,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苦练内功。就教育刊物的编辑而言,首先得学习课程标准,精准把握课程性质;其次是自身书面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精益求精;另外,还得对学科前沿了如指掌。否则,一“斤”下去,或者离鼻子三尺远,或者“斫”掉别人的鼻子。

    二、“匠石”与“匠气”

    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说编辑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用挑剔的目光编辑审读稿件,尽量把所有问题扼杀在萌芽中,才能确保编辑工作的质量。达到或基本达到“匠石”的水平,是每一个编辑人员的梦想,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走火如魔”,走上另一个极端。就是说形成过度的“匠气”。

    (一)“匠气”的内涵

    “匠气”多指工匠习气,即工匠们对自己手中的作品反复雕凿、堆砌所显示出来的感观效果。从低层次来看,“匠气”是对工匠技艺的赞赏,唯谓创作缺乏艺术特色耳。但是,“匠气”常作为对诗词文章过于追求辞藻堆砌、精雕细刻、四平八稳、有失灵气的评价,这样看来,“匠气”本身也有较大的贬义。“徵故实,写色泽,广比譬,虽极镂绘之工,皆匠气也。”[3]“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4]也就是说,“匠气”是对高层次追求的障碍。当然,这里的“匠气”是过度的“匠气”。

    有时候,过分的推敲也可能“走火入魔”。例如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入石矣。”[5]但是,有人认为他文章啰嗦,多了三个“石”字,认为应改成:“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但如此,便索然无味了。

    (二)“匠气”的具体表现

    胡应麟说:“两汉之诗,所以冠古绝今,率以得之无意。不惟里巷歌谣,匠心信口,即枚、李、张、蔡,未尝锻炼求合,而神圣工巧,备出天造。”[6]就是说,两汉诗没有“匠气”。

    就编辑而言,每天收到多篇文章是平常事,其中大部分乏善可陈是事实,少数值得一看的,却又是“匠气”十足。其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一线教师不知道教学论文该怎么写,少数能写者,又受到一些传授写作论文技巧的“专家”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如标题必须一正一副,文章的宏观布局必须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板块,注释必须是多少字一条等。也就是说形成了“新八股”,实在是悲剧。

    (三)编辑必须拒绝过度“匠气”

    “匠气”有贬义,也就是所谓的“增之一分则嫌多”。我们的编辑工作,必须回避过度的“匠气”。

    笔者认识一位资深语文教师,他写了一篇对教育改革提出看法的文章给某杂志,杂志社对他的选题很感兴趣,于是督促他反复修改,期间,某审稿人员对这位作者的较为风趣的语言风格颇不满意,一定要他改成一本正经的“说教式”的语言。于是,这位作者果断撤稿,改投他处,而其他杂志几乎原封不动地登载了这篇颇有深度的文章,在学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理论上讲,这位审稿人员的要求没错,但有些“过”,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就是作者个性在文章中的显现,岂能强求一致。这个一致,就是“匠气”过度的典型显示。

    再如文章的结构,如果都如八股文那样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那么,读者还有多少兴趣将之读完?

    我们的编辑工作,必须回避过度的“匠气”。过度的“精益求精”,很可能走上过分挑剔的道路,使得编辑出来的东西无任何情趣可言。

    三、“匠气”与“匠心”

    一般认为,就画画而言,作者运用熟练的技巧,以其精湛的笔墨和色彩技术将“形”刻画得“惟妙惟肖”,这是“画匠”的境界,就是“匠气”;而在画中注入了灵气,这个灵气,就是使得“物我合一”,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就是“画师”了。相比“画匠”而言,“画师”源于规范,却高于规范,所以将“画师”称为“画家”。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一)点石成金的“匠心”

    那么,如何摆脱那种过度的“匠气”呢,这就需要“别具匠心”。“别具匠心”里的“匠心”指巧妙的心思,精奇的构思造意。也就是说,要有创造性的发展。

    明成祖时工部左侍郎蒯祥出身于工匠,在京兴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晚年还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裕陵的建造。据说蒯祥造宫殿时遭到了工部右侍郎的妒恨,他趁雷雨交加之夜,偷偷把尚未完工的门槛截断了一段。这一招十分毒辣,门槛装不起来,蒯祥就有坐牢、杀头的危险。第二天蒯祥见了断门槛吃惊非小。经过一番冥思苦想,蒯祥干脆把门槛的另一头也截短一段,再在门槛两边各做一个槽子,这样形成了一个活络门槛。后来的建筑者把这个活络门槛叫“金刚腿”。竣工之日,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亲自来验收。皇帝看到装了“金刚腿”的门槛可装可拆,马车轿子可直进直出,十分方便,大为赞赏。蒯祥名声从此大噪。

    蒯祥这一招就是是“匠心独运”。从表面上看,是“化废为宝”;深入来看,就是一种发明,就是点睛之笔。

    (二)编辑人员的“匠心”

    当年叶圣陶先生担任编辑编语文教材,由于找不到恰当的范文,就亲自操刀写范文,留下了一段佳话。就如为了体现“移步换景”的知识点,写下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一文(如今小学语文课本删掉一个岩洞,文名为《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了体现“程序性说明文”的特点,写下了《景泰蓝的制作》一文。这就是作为编辑的“匠心”的体现。

    笔者认为,编辑如果独具“匠心”,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我们这里从行文有所变化谈“匠气”的拒絕和“匠心”的独具。

    笔者曾编辑过一篇教学论文,作者谈的是对语文课堂评议的己见。作者认为课堂评议可从三个维度考虑,这就是从师生双方作“横向评议”,从一堂课的起承转合作“纵向评议”,从授课人的教学观和风格特征作“定向评议”。这篇文章选题很好,观点准确,层次清晰,论证严密。但是,三个部分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标准”结构行文,也就是说,文章的“匠气”颇重。笔者建议作者做了如下调整:第一板块作横向结构,分为“师”与“生”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分几个小点以展开论述;第二部分干脆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作纵向结构,然后依次论证;第三部分才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标准”结构行文,举几个名师为例进行论证。改后,此文得以顺利发表,后来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当然,这种灵机一动的“匠心”也是偶然得之。

    总而言之,一个“匠作”必须对自己的技艺精益求精,但是求精不能沾染上过度的“匠气”,要从“匠气”中解脱出来,具备“匠心”,如此,“匠”就离“师”不远了——这就是笔者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杂篇·徐无鬼[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四八)[M]//丁福保.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M]//袁于令编,刘文忠校.中国小说史料丛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M]//上海书店.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胡应麟.诗薮·古体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相关热词搜索: 工匠 境界 编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