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申请书 > 正文

    2.3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移动限时练

    时间:2020-08-21 08:16: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第3课时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 限时练

     一、选择题(每题2分)

     [2014·鹤岗一中高一期中]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了气压带和风带,且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这对气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3题。

     1. 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极地高气压带

      B. 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C. ③是盛行西风带 D. ①为少雨带

     2. 关于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的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相反

     C. 秋季北移,春季南移 D.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3. “二战”期间,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袭击美国,给美国许多地区造成森林大火。氢气球借助的是 (

     )

     A. 东南信风 B. 西风 C. 极地东风 D. 西南季风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空白部分表示风带,读图完成

     4~5题。

     4.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5.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气流为西北风

     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

     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7.在图示时段(

     )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

     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图中数字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8~9题。

     8.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关于①③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上升,冷湿

     B.①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C.③带为西风带,风向为西北

     D.某地如果常年受③带控制,气候寒冷干燥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风带 B.b带盛行西北风

     C.c带盛行东北风 D.a带与c带风向不同

     11.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4月~9月南移,9月~次年3月北移

     C.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D.移动幅度在10°以上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2.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13.下面为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⑤均为地面受热上升形成的低压带,③⑥均为因寒冷而形成的高压带

     B.①⑤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较多;③⑥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

     C.一般情况下,②③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多,④⑤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

     D.①~⑥纬度越来越低,④为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

     14. 下图是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 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 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 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15.下图是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的气流下沉湿润 B.②地气压带夏季南移

     C.③地常年盛行西南风 D.④地是副极地高气压带

     16.读图,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则乙表示(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 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 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19. 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

     A. abe

      B.bcd

      C.ade D.cde

     二、综合题

     20. 读太阳直射点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所处的风带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图中用箭头画出北半球中纬度风带的风向。

     (3)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5°的是________图。

     (4)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最大值的是________图,河南省的夏季是________图。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环流中,分别属于三圈环流中的哪两个环流?

     左侧属于__________环流,右侧属于__________环流。

     (2)甲、丁两地同为高气压,甲地高气压是由于____________形成的,丁地高气压是由于____________形成的。(填动力原因或热力原因)

     (3)乙、丙两种气流中,属于干冷气流的是__________,属于暖湿气流的是________。

     (4)若为南半球,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

     第3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 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第1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读图可知,①、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③是东南信风带;④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第2题,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

     偏南。第3题,由美国和日本的相对位置可知,日本借助的是西风。]

     4 .B 5.B [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的中心点是南极点,a位于30°S~40°S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b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之南的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

     6. D 6.C [第6题,图中P气流表示北半球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为西南风;E处的降水是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雨;H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E到F因纬度的差异,热量条件不同,出现了自然带的更替。第7题,图中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时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是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8.D 9.C [第8题,据图中纬度位置等信息可知:①应该是赤道低气压带,②应该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应该是西风带,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到南纬30°以南,说明是南半球的夏季,故北半球应处于冬季。第9题,①带是赤道低气压带,位于东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之间,盛行上升气流,大气的性质是高温湿润。③带为西风带(西北风),在其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

     10.B [图中共有4个气压带和3个风带;b带为中纬西风带,南半球为西北风;c带为信风带,南半球盛行东南风。]

     11.C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12. A [根据②所在的纬度,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是东南信风。]

     13.B [①处因受热对流上升,形成低压带,⑤处因动力挤压气流上升,也形成低压带,它们都易形成降水;③是因动力原因而形成的高压带,⑥是因热力原因而形成的高压带,它们都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②是信风,吹向较低纬度,不易形成降水;④是西风,吹向较高纬度,易降水。三圈环流处于对流层中,其高度也受对流层厚度影响,高纬环流低于低纬环流,因此,从①至⑥纬度越来越高。]

     14.A [由图可知,60°N处有乙、丙两支气流相遇,乙气流爬升到锋面以上,所以乙为暖而轻的中纬西风,丙为冷而重的极地东风。甲为动力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丁为热力型的极地高气压带。]

     15. C [①地气流上升湿润;②夏季气压带北移;③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南风;④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16.C [气流由乙处向甲、丙两侧流动,说明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17. B 18.D 19. C [第17题,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前提下,由于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赤道和两极存在温差和地球不停地自转、水平运动的物体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形成的。第18题,c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北侧为中纬西风带(西南风)。第19题,空气上升的气压带是a、e,流向较高纬度的是d风带。]

     20.(1)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北信风带

     (2)略(北半球30°~60°之间西南风)

     (3)甲、丙  (4)丙  甲

     [解析:图中以太阳直射点图考查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的移动规律,从图中可知,甲图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此时A处为南半球西风带,中国处于夏季,多数地区为偏南风,乙图时太阳直射赤道,气压带风带没有移动,B处为东北信风带,丙图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处为东北信风带,北半球极夜范围最大,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是河南省的夏季。]

     21. (1)中纬 高纬 (2)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3)丙 乙 (4)西北方向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大气环流的知识及对图的分析、判断能力,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第(1)题,从图中气流方向判断是中、高纬环流,而极锋又总是向冷气流一侧倾斜,故可判断出左侧为中纬环流圈,右侧为高纬环流圈。第(2)题,由第(1)题可进一步推出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而丁为极地高气压带,由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动力作用形成的高压,而丁为热力作用(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高压。]

     第(3)题,乙、丙两股气流分别是从副热带和极地流出的气流。相比之下,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出的丙气流是干冷的,而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乙气流为暖湿的。第(4)题,由图可知乙处于西风带,在南半球是西北风。

    相关热词搜索: 气压带和风带 风带 气压 限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