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申报材料 > 正文

    关于十件实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

    时间:2021-11-28 15:20: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__区根据省委、省政府“2006年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的指示精神,结合区情,确定了__区2006年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一年来,围绕“工业立区、农业稳区、三产活区”的思路,以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双加”模式的推广为载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执行,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承诺的十件实事,为构建和谐__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落实好对农民的补贴政策问题。

    (一)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1、认真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006年__区直补面积84.5万亩,种粮农民14.55万户,直补资金2261.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266.6万元,综合直补资金994.7万元。我区2006年直补工作在市直补办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精神,已于5月20日前将全区直补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2、认真落实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以优质强筋小麦,优质高中筋小麦为重点,根据“突出重点,整乡推进,联系种植,两年轮换”的原则,今年确定在6个乡镇实施,涉及94个村,1095个组,63653户。其中汉冢乡5.6万亩,茶庵乡5万亩,溧河乡4.3万亩,黄台岗镇3.8万亩,瓦店镇4.2万亩,新店乡4.1万亩。项目区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种植14.6万亩,优质高中筋小麦70种植3万亩,偃展4110种植6.9万亩,豫教2号种植1.9万亩,神麦2号种植0.6万亩。

    3、认真做好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我区严格按照规定的补贴标准和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对象,由区财政将80万元农机补贴资金拨付到区会计核算中心,直接兑付给农民。区本级拿出12万元,用于农机宣传示范、实验及中小型农机补贴。

    (二)主要做法: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区乡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委书记徐光春对直补工作“一分钱都不能少、一天都不能耽误、一户都不能漏掉”的要求,全力落实好直补惠农政策,制定方案,建立机构,加强对直补工作的组织领导,抽调人员成立了政策、综合宣传、信访三个工作小组,细化职责分工,并明确了各乡镇办直补监督人员。

    2、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宣传。利用新闻媒体,以新实施的综合直补为宣传重点,突出宣传新政策的意义、标准和具体要求,对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政策进行大力宣传,编写《关于2006年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工作致全区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印发8000余份,并把直补办电话、分管领导电话和各乡镇直补办电话、财税所长电话打印在信中,张贴到乡镇、村、组;工作人员深入乡村与种粮农民群众面对面交谈,讲解宣传直补政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3、直补公示全部到位。以村组为单位编制《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兑现底册》,把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金额张榜公示到村组的显要位置,做到公示内容齐全,粘贴牢固,防风吹雨淋和人为破坏,并拍照存档。

    4、发放工作扎实有序。各乡镇直补办明确工作职责,把各村分包到人,分村排日,逐户发放。各财政所都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兑付底册除由农户在领取存单时签字按押外,由分包人员签字后再存档,出现问题追究责任到人,从而保证直补工作按政策严格落实到位。区直补办成立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的督导组,逐乡镇办派驻补贴资金兑现监督员,对发放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5、畅通渠道,狠抓信访工作。一是建立信访工作机制。公开主要领导手机和办公电话,安排人员坚守工作岗位,24小时值班接听群众电话咨询,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答复;二是明确信访工作责任,每天将群众反映问题情况作出总结,并定期编发信访简报,对一般的问题直接通知所属乡镇直补办立即协调解决,对严重的立案调查;三是处理信访案件行动迅速,做到及时处理,解决到位,力争做到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区,杜绝市级以上信访案件。

    (三)直补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1、直补资金发放受到了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的干扰。例如,一些乡镇村组干部在财政所直接发放直补存折后,向群众收取存折顶水费的问题,影响直补工作和干群关系,使直补政策的落实打了折扣。

    2、直补工作整体安排时间过短,工作过于仓促,建议此项工作应及早开始,提前一个月为宜。

    二、关于增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能力的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情况。

    1、“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__区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方案》,将资助对象界定为:一是持有农村低保证家庭的学生;二是因天灾人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庭的学生;三是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四是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五是因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时,对革命烈士子女、独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子女以及艾滋病家庭子女给予优先照顾。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凭城镇低保证、户口簿可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我申报,调查走访、张榜公示等程序对资助对象进行了确认。2006年,全区“两免一补”共资助贫困学生29886名,资助金额453万元。

    2、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2006年区财政按照预算内公用经费农村小学生均20元/年、初中生均30元/年的标准,拨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725270元。城区中小学公用经费(含幼儿园)标准为:按照在职教职工人数,高中、初中每人年均100元,小学、幼儿园每人年均80元,2006年城区共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207920元。拨付方式为按季度分单位拨付。目前全区学校本年度公用经费已全部拨付到位。

    3、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长效机制的建立。我们在努力做好现有危房改造的同时,积极构建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长效机制。一是区政府每年从上级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划出4%,纳入危改财政专户,用于对学校危房的监控,随时消除新出现危房。二是把维护和建设中小学校舍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确保危改资金来源。三是建立全区中小学校舍档案,每年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和危房鉴定,做到危房排查经常化、制度化。

    4、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我们在全区着力推进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目前,区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已实施学校56所,其中初中8所。另有197所项目学校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二)存在问题。一些农村中小学校舍仍很陈旧,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甚至一些学校因校建等种种因素还债台高筑;教育的城乡差别还依然分明。

    三、关于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一)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1、全省80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中,我区共有5个乡镇(官庄镇、黄台岗镇、白河镇、溧河乡、新店乡)实施国债项目建设。按照《国债项目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5个乡镇卫生院新建、改建业务用房面积8831平方米。其中,新建业务用房4550平方米,改建业务用房面积4281平方米。目前,溧河、新店、官庄、白河四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主体全部竣工;黄台岗卫生院主体已完成85%。通过全区卫生系统多方努力,积极争取,2006年7月,我区高庙乡、茶庵乡、金华乡三所卫生院被纳入省第三批国债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中。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参合农民共发放医药总费用2903.33万元,总补助金额844.52万元。其中门诊治疗13万人次,医疗总费用263.59万元,补助费用225.90万元。住院治疗1.2万人次,医疗总费用2639.74万元,补助费用618.62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规范程序,强化管理,方便农民受益。全区实行“一证通”,参合农民持证可在区内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治疗,不需要办理任何转诊手续。对急诊等特殊患者开设“绿色通道”,可先入院,后办转诊手续。二是卫生局与区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书,要求定点医疗机构认真落实新农合各项诊疗制度和管理制度。三是积极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截止目前我们对从事新农合的工作人员进行了8期系统培训,并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5期培训。四是为了方便群众,降低了起付线,提高了补助比例,并将糖尿病、高血压等26种门诊慢性病纳入补助范围,使参合农民得到更大受益。五是加大监管力度。区合管办采取经常性督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各定点医疗机构,督查医疗机构是否执行诊疗规范,同时,还深入病房,查看病人是否人证相符,杜绝冒名顶替,套取资金。六是做好公示工作。确保合作医疗公平、公正、公开。3、城乡医疗求助工作。一是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我区制定了《南阳市__区城市医疗救助方案(试行)》,区级财政自筹医疗救助资金20万元用于该项工作,市级财政拨付14万元。该项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二是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我区召开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专题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配备工作人员做好工作。2006年已下发18.6万元,用于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农合的补助。

    四、关于切实改善农民出行条件问题。

    (一)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一是2006年,市下达__区“村村通”建设计划48个项目99.4公里建设任务。止5月20日已全部完成,实际完成102.7公里,占计划的103%。二是2005-2006年市下达李高路12公里三级油路建设计划,该路基8.5米,油面宽7米。止11月22日已建成通车。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高位启动,形成浓厚社会氛围。区委、区政府制订了《__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并列入年度目标考评,明确完成时限和公路建设标准。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到施工第一线现场办公、实地察看、了解情况、督查进度,协调解决难点问题。为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广开渠道,多方筹措配套资金。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一是实施财政补贴。为减轻乡镇压力,区政府对列入计划的“村村通”工程每公里补助1万元,对瓦英大桥配套补助资金100万元,今年区政府共补助农村公路建设资金302.8万元。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拖拉机养路费收入扣除正常养护经费、危桥、危涵及水毁修复经费,其余全部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免征“村村通”工程营业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建设税收返还一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三是争取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把这些资金和“村村通”资金捆在一起使用。四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通过上述措施,2006年全区累计筹措配套资金810万元,其中区政府投资482万元,乡镇筹措328万元。

    3、创新机制,争创一流建设速度。为保证“村村通”项目5月底基本落地,我们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变区财政定补为奖补,到5月20日前,年度任务全部完成,进度和质量均位居全市前列,__区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介绍了经验和做法。

    4、严格把关,建设最佳质量工程。“村村通”工程是惠民工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核心在于质量。凡是资质达不到的工程队一律不准参与施工,本乡、村的工程队不准参与本乡、村的工程施工,实行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区还实行了项目质量分包责任制,保证了所有项目的建设质量。经区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初步验收,我区“村村通”工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五、关于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和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在对蒲山矿山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中,我区目标任务是拆除南阳恒运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化立窑生产线。措施得力,效果显著,截止11月底,该生产线已拆除完毕。具体工作中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召开动员会,传达文件精神。二是建立机制,成立综合整治工作小组,大员上前,任务层层分解,倒排工期,加压增责。三是搞好宣传,严格奖惩。

    六、关于加快农村沼气建设问题。

    (一)目前现状: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沼气池3810个,投入使用2700个,建成小型沼气工程5处,总池容38980立方米,全年可产生沼气250多万立方米,优质沼肥4万多吨,实现年均综合效益近450万元。

    (二)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完善机制。成立了以区长庞震凤为组长的农村沼气建设指挥部,各乡镇成立了沼气建设领导小组,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主抓副职具体负责目标任务细化,层层抓落实。

    2、搞好服务,注重培训。区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09.5万元,建立健全以区农村能源环保站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支点,村级服务网络为单元,农村沼气服务人员为基础的沼气技术服务体系。统一组织技术培训,质量监督,努力实现沼气施工专业化、管理物业化和服务社会化,今年共培训技工127名,建设服务网点6个。

    3、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各乡镇立足当地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推广不同类型的沼气生态模式,深受当地群众的认可。如新店乡、红泥湾镇的混凝土现浇池、茶庵乡的高强度复合水泥池、汉冢乡镇的浮罩式塑料池、高庙乡、黄台岗镇的玻璃池、官庄镇的分离浮罩式水泥池等。

    七、关于扩大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覆盖面问题。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情况:__区农业局在与中国农业信息网、河南农业信息网等国内知名信息网站联网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着手网络延伸工作,初步与移动公司达成协议,利用其设备等资源在有关乡镇建立农业信息网,目前已确定了新店、红泥湾、茶庵、高庙、汉冢、金华、官庄、瓦店、黄台岗等9个乡镇,每乡再选配1-2名农业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利用。

    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一)目前现状:今年5月份以来,区委把远程教育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转观念、递信息、强能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目前,全区已建成扩展型远教管理中心15个,村级终端接收站点234个。试运行以来,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是促进了农村党支部党日活动的开展。二是深化了“支部加协会”的内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受到党员干群的普遍好评。

    (二)主要做法:1、规范运作,抓硬件建设。区远教办制定了终端接收站建设六条标准,对房舍结构、面积、桌凳、电源、通风、采光等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严格把关,全区涉及远教站点建设的234个行政村,93%的站点确定在村部或协会办公地点。推动了远程教育规范化建设。

    2、创新方法,抓运行管理。严格按照政治素质高、文化素质高、年龄低的“两高一低”标准,选拔246管理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在具体工作中,致力于“两个结合”,一个是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与区乡村“三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网络”结合。一个是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与农村党员干部电化教育播放站点相结合。

    3、立足长远,抓机制完善。一是建立协调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制定了“环形信息传递”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管理机制,保证规范运行。制定了远程教育学习制度和检查评比制度,对学习时间、方式、内容作了统一规定;制定了管理员管理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签订了管理员使用合同,对管理员职责、要求以及更换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三是建立经费筹措机制,保证远教网络有旺盛的生命力。采取网通公司筹措、党费划拔、财政支持,协会赞助等形式,建立了远程教育专用基金筹措机制。

    八、关于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一)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今年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实施“阳光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力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数达到11万人。截止十一月底,我区农村劳动转移新增8900人,开展各类技能型培训4800多人次,输出总规模已突破11万人。

    (二)主要措施及效果

    1、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区、乡、村三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我区以劳动力服务大厅和职业介绍所为龙头,乡镇办以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工作承办单位,行政村和居委会设立联络员,完善机构,明确领导,做好规划,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形成上下联动,运作高效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切实把劳务输出工作落到实处。

    2、广泛外联,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合作机制。一是选择合作企业。我们在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沿海一带设立劳务输出基地30个,与深圳斯比泰、深圳亿利达、厦门泉海等多个用工量大、经济效益好,管理规范的企业建立劳务合作伙伴关系。二是选择合作职介机构。与厦门、泉州、漳州、杭州、宁波、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等9个城市的职业机构进行职业信息合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三是选择有对外经营资格的公司合作,向国外市场开展输出工作。

    3、加强培训,提高农民技能水平。我区劳动部门、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公室,积极联合南阳市四职专、南阳市电子职专、__区农机校、官庄成人学校等7所学校,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定向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型和岗前培训。目前,已开办计算机、电子电器、焊工、针织、电动缝纫等各类技能培训班46期,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3100多人、各类务工人员1700多人。“绿色证书”工程,目前已培训人员580人,已发证260人。农技培训今年共举办科技大集20场,举办科技培训班80次,培训农民人数达4万余人次。农业科技单位下派农业科技人员40余人次,赠送科技录像带200余盘,发放科技资料16万余份。

    4、加强服务,切实保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今年,我区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要求所辖小学尽可能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免收借读费。全年共安排4515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近入学,有效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九、关于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十一月底,我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380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培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7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8%,其中“4050”人员79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6%;发放小额贷款526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1%。

    (二)主要措施及效果

    1、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新出台的再就业文件精神。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宣传这些纲领性文件;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对经办机构业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做到了人人了解政策,熟练运用政策,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发展经济带动就业。一是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选择个别市场前景好、生产潜力大、人员需求多的民营企业建立“再就业基地”,实行重点扶持。今年,我们建立了10个再就业基地,成功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32人。二是努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优先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目前,我们已通过这种方式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45人,其中“4050”人员492人。三是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创办经济实体,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及创业培训,提供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再就业。

    3、发挥社区平台优势,以优质服务推动就业。一是加强就业服务“新三化”(社会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一方面提高社区平台和区职业介绍所就业服务水平,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介服务。另一方面,在辖区内选定了六个“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多渠道帮助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先后使526人通过依托市场、自主经营、灵活就业等形式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312人,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完全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二是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区、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服务网络,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三是定期不定期召开招聘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平台,使他们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实现就业。

    4、积极落实优惠政策,以优惠政策帮助就业,一是定期与工商、税务、财政、经贸等部门联系,协调解决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的相关事宜,实现新旧优惠政策的平稳过渡。二是开通绿色通道,主要包括:设置窗口、专门服务、优先办理;设置宣传栏、公开栏、咨询台和监督电话,随时接受下岗失业人员的咨询和投诉;对下岗失业持有的《再就业优惠证》进行免费年检,对困难对象实行上门服务,目前已有1310名下岗职工享受到了这项免费服务。三是税费减免。我们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各类税费减免手续,累计减免税费52.3万元。四是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为“4050”人员申请、发放岗位补贴167.5万元,社保补贴89.6万元。

    5、进一步强化职业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继续加强再就业培训。我们选取10余个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职业中专、技工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开办了焊工、电脑、美容、美发等8个专业29期培训班,共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010人次。

    十、关于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和扶贫开发力度问题。

    (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2006年1-10月份累计发放低保人数为81743人,累计发放款为715.5万元。1-6月份人均月补助标准为56.25元,7月份以后人均月补差额超过省定70元以上的标准,达到71.5元。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情况。今年全区确定农村低保对象有14952人,其中新增低保对象3717人。救助标准1-6月为每人每月生活补助15元,从7月1日起每人每月补助20元。

    (三)城乡敬老院建设和五保供养工作。全区16个乡镇办敬老院规划占地203.6亩,规划建筑面积26584平方米。全区共投入资金696万元,其中市民政局确定的金华、高庙两所敬老院已建成,共投入资金178万元。全区共有10个敬老院已建成,入住五保对象90人。瓦店、官庄两镇利用农村中小学合并后空置的校舍就地进行改造,投资14万元,已改造建设7所村级敬老院。全区有五保对象4050户,4080人。期中住乡(镇)、村敬老院集中供养228人,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全区累计发放五保供养专项款265.5万元。

    (四)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基本情况。__区有贫困乡2个。重点贫困村9个,2006年省、市批复下达给__区扶贫开发项目5个,总投资6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3万元,群众自筹4万元。以上项目中,培训项目涉及高庙、金华两乡9个贫困村。

    项目进展情况。1、整村推进工作进展情况。我区2006年度整村推进项目3个。总投资49万元,目前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2、扶贫培训工作情况。2006年扶贫培训项目1个,投资2万元,培训贫困农民170人,截止目前已完成培训170人,转移输出150人,占任务计划的100%。3、科技扶贫项目进展情况。2006年科技项目1个,为小麦优良品种繁育,面积2000亩,总投资1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项目定点为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高庙乡孙楼村。该项目已于8月份开始组织实施,目前正按照省、市批复意见顺利进行。4、扶贫资金到位情况。2006年省、市批复__区财政扶贫资金61万元。目前已到区财政资金61万元,占100%。现已拨付到项目资金52万元,占85%。

    总之,2006年,__区区委、区政府尚德务实,开拓创新,利为民谋,权为民用,圆满完成省市交办的十件实事。2007年,区委、区政府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河南省委第八次党代会的精神,为建设新南阳,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实事 情况汇报 十件 材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