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实践报告 > 正文

    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1-10-21 18:23: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的历史老师到美国去讲学,他只带了一个盾牌和一把水枪。课堂上,美国学生问了他许多有关中国的问题。他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给他们打了分数。然后告诉大家:如果前排学生交上10美元,就可以把低分改成高分。这下激起了同学们的愤怒,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同学,纷纷用粉笔头砸他。他就用盾牌抵挡,并以水枪还击。一阵喧闹之后,这位老师才切入正题,原来他要介绍的是一位为争取权利而斗争的著名黑人领袖。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课堂设计”有些“过火”,但教学效果却极好。因为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真正感受到了争取权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上面的故事让我们感触颇深:体验是置身其中的心灵感受,体验能震撼心灵。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正需要这样的“体验”吗?它能彻底改变“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的“知性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而这种伴随着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又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道德直抵儿童内心,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道德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

    一、转变理念:让体验充盈课堂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确,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我们要让体验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

    (一)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忽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往往把品德从儿童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以教材为中心,重说教、重灌输,常常是“一根粉笔一张嘴,唠唠叨叨讲到尾”,这是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其实,学生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因为学生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像《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新课程中,我们品德教师应是“派往儿童世界的大使”。因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体验活动大都围绕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链接儿童的以往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的确,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是我们开展品德教学的基础。我们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例如:在《有人生病时》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奶奶生病了,你怎么照顾奶奶?让学生进行表演。然后交流、讨论:你认为他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你平时的生活中碰到过这样的事吗?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做的。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积极的自我教育中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2、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能够对答如流,懂得的道理也很深刻,但一回到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我行我素”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品德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课堂教学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如今,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特别应该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种关注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更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课堂与生活接轨,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任、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

    如:在上《美丽的校园》一课时,我考虑到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自己的学校还很陌生。于是在上课时,我就带着学生到学校的各层大楼去参观,让学生边走、边看、边听老师介绍。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认识了自己的学校,也知道了学校的各种制度,比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走廊上不能追跑等等。我还特地带领同学们看了学校里的评比橱窗,使他们初步体验到要努力为班级争光。这样,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帮助学生尽快地认识了学校,为适应小学生活打下了基础。在课中,同学们可以自由提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从交流中得到解答。我们在关注学生现时生活的同时,渗透了爱学校、爱班级、爱公物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3、引领儿童的未来生活

    学生的生活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发展变化的。课程中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确有距离,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不等于将来生活也没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只停留于学生自然或自发的日常生活,而应该着眼于儿童的未来。我们要对儿童的未来负责,要关注儿童的未来生活,对儿童的未来生活进行必要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围绕发展性目标设计教学体验活动,更多地选择一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教育内容,提炼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元素,展开一些有期待效应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唤醒参与意识: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体验”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因此,品德教育并不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简单灌输过程,也不是光靠一般的讲课所能解决的。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道德。

    1、激发参与体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来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谁不乐此不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而是应该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唤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激情。首先,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要用百分真心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愿意积极参与各项体验活动。其次,教师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在体验活动过程中闪现的智慧火花、情感火花、德性火花,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其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教师欣赏的眼光、欣赏的手势、欣赏的语言,将进一步激发孩子参与体验活动的热情。

    2、丰富参与体验的形式

    有效的体验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强化其活动体验。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能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确保活动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关注点而非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多采用游戏、制作、实验、故事、表演等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关注参与体验的快乐

    让学生体验到参与活动的快乐,不仅仅要求活动形式活泼有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一方面,我们可以创设条件,把学生的体验成果如:自己收集的资料、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创意、自己的作品等等,用各种形式加以展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而这种成就感、愉悦感又将成为一种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地投入到新的体验活动中去。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难题,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又能大大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二、立足课堂:搜寻情境体验途径

    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因此,品德教育只有努力引发儿童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才能提高实效。

    道德情感是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道德情感有助于道德认识的提高,有助于道德意志、行为的培养,并能促使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情境,通过亲历情境,回顾交流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情境体验的途径很多,在实践中,我觉得效果最好的是以下几种:

    【游戏活动】

    我们传统的品德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师唯教材马首是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强求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记忆。我们要求孩子坐得端端正正的,不插嘴,专心听。于是,一个个孩子成了盛装道德知识的“存储器”、“美德袋”,他们的个性被磨平,创新的火花被掐灭……没有融入鲜活而丰富的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活动,自然无乐趣可言,更激发不起学生的情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新课程中,我们要努力设计孩子们喜欢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欢快的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细胞,活动的主人。而游戏始终是儿童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验和感悟。

    例如:在《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小朋友懂得:班内的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网小鱼”的游戏中,由八个小朋友搭成鱼网,其他的小朋友装作小鱼穿过网,边做游戏边唱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被网住的小鱼就要进行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从哪个幼儿园来,家住哪里,喜欢干什么事……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同时,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整个游戏过程中,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愉悦。

    【角色扮演】

    所谓“角色扮演”,就是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意大利教育家孟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是的,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景之中。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角色的期望和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知觉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当然,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使他们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至于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这种活动形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下课了,可小朋友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效果很好。

    如:《我帮你你帮我》一课中,我让学生蒙上眼睛,扮演盲人,绕教室走一圈,然后请扮演盲人的小朋友谈谈感受。通过这一角色扮演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对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有了切身的体会,从而懂得要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这种体会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有利于激发他们自觉付诸行动的动机。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故事讲演】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儿童的生活经历远没有成人丰富,体验也往往不够深刻。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更不可能让他们处处身临其境,去体验某些未曾经历、不可能经历的生活。而曲折精彩的故事,从一定意义上说,正好可以弥补儿童缺少某些生活经验的不足。如19世纪末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名篇《巨人的花园》,讲述了一个拥有宽敞花园的巨人自私地拒他人于花园外,后来又醒悟悔改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它传达的人生意义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当一个人自私时,连花儿都不愿为他开放;当他无私时,即使是寒冷的冬天照样会有美丽的鲜花盛开。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引导学生讨论关于“自私”的话题,也许比仅仅从其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寻找事例效果更好。

    故事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感人的故事中,颇能激发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利用故事和学生进行对话、探讨,可以借此提高其道德智慧,让孩子逐渐学会反思、内省,完成积极的自我构建。

    例如:在《炎黄子孙》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述“炎黄子孙的传说”,使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使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产生景仰之情。同时通过小组故事擂台赛:我是华人我自豪,使同学们了解华人中的杰出代表,并能以了不起的华人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低年级的小朋友涉世不深,自主意识较为肤浅,独立判断能力和对事物真伪善恶的辨别能力较弱,对一些道德概念缺乏具体、形象的感受。但他们有上进心,模仿性强,生动、具体、典型的形象能激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波澜,并使他们在行动上仿而效之。根据小朋友的这一年龄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地扬长避短。通过实践,我觉得充分发挥榜样的形象魅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看我多精神》一课的教学中,我从欣赏导入,给孩子们展示了一组国旗护卫队战士升国旗时飒爽英姿的图片,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解放军叔叔是怎样苦练站功的。再给学生观看他们自己在上课、做操时的录像,让他们看看、评评谁坐(立)得最有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孩子们兴趣盎然,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生动的对比对孩子们的触动非常大。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纷纷体验到怎样坐、立、走才有精神,为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姿势打下了基础。最后我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反复强化,落到实处。

    【媒体渲染】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架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我们要按照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感受——体验——共鸣),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将音乐、图片、投影等多种媒体组合运用,创设具体、生动并与教材内容想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从而唤起、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例如:杭州一位老师在教学《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一课时,课前搜集了大量图片:有奥运健儿在赛前刻苦训练的场面及奥运会上升起国旗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第一组镜头是:运动员们一个个鱼跃扑救的艰辛,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一次次受伤后的坚强,一回回赛场上的坚持;第二组镜头是:刘翔高举着国旗跃上领奖台,罗雪娟凝望国旗流泪,刑慧娜身披国旗在场上飞奔……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起立鼓掌。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唤起了学生原有的记忆。老师又不失时机地捧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让孩子们逐个传递。在富有教育意义的背景音乐中,孩子们的内心正经历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有的郑重地把国旗传递给下一位同学,有的轻轻地抚摸着国旗,有的紧紧地把国旗抱在怀里,有的深情地把小脸贴在国旗上……学生对祖国的爱尽在不言中。

    正是以现代媒体为手段,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如同催化剂般的唤起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尊敬国旗的强烈感情。

    三、辐射课外:广辟践行体验渠道

    马卡连柯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反思人的品德形成过程,我们也不难发现:人的品德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脱离了这种具体的生活和实践活动来实施品德课程,只能是简单的告诉和硬性的灌输,而不能对人的情感和行为产生什么直接意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发展和需要出发,依据良好品德形成的规律,立足课堂,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情境体验与课外践行体验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在班队活动中体验

    通过课堂生活,学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如果不在实践活动中付诸实施,强化巩固,就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行不一。因此,我们只有让学生在班队活动中进行践行体验,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学生的权利。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及时捕捉校园内发生的典型事例来丰富品德课的践行体验内容。

    例如:通过《我帮你你帮我》这一课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并充分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都是非常快乐的。如何让“主动帮助别人”成为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呢?恰好此时学校大队部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了倡议:为本校贫困学生捐款。这不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吗?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班中展开了践行体验活动。我先给小朋友播放了这些贫困学生家庭境况的有关录像,并请来这些学生给小朋友讲述自己克服困难、自觉学习、自强不息的事迹。小朋友了解了这一切后,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也很有感触。后来在捐款活动中,大家慷慨解囊,纷纷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这些贫困学生献上一片爱心。我班的捐款数额全校最多。在这一成功的品德课上,小朋友不仅对热爱学习、勤俭节约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同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阐释了“关爱他人”这一道德理念。

    过后不久,我班一个小朋友生病住院,班上的同学知道后,买了鲜花、水果,写了祝福卡,自发地去医院看望她。后来她出院了,大家又抢着为她补拉下的课程。从一次次的践行体验活动中,“关爱他人,帮助别人”渐渐成了我班小朋友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

    (二)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美国的米歇尔·博芭说:“家庭是美德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强有力的人物。”家庭生活是学生每天经历着的生活。儿童每天都要和家庭中的成员进行交流,从父母及家庭的其他成员那儿获取大量的信息,接受着他们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的教育营养。因此可以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许多品质与习惯都是在家庭里养成的。这里是他们学习自理自立的地方,是检验他们品德行为的重要阵地,也是他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起点。让学生体验亲情,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体贴父母,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苦与乐,这些品行的教育不是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所能完成的,必须要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感受、体验、并得到检验,才能一步步走向成长。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长辈的过度呵护和关爱下,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对父母的艰辛劳动不懂得付出,只知道要求。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在教学《进厨房》一课后,我通过动员,使家长明白了让孩子在家中参加践行体验的重要性。家长们纷纷表示,愿意协助老师,为孩子提供体验场所,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后,我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了“今天我当家”的系列体验活动:(1)为爸爸妈妈设计一日三餐;(2)根据自己设计的菜单去菜场为家里买一次菜;(3)用餐前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妈妈的小助手;(4)用餐后帮助收拾、清洗碗筷,清理垃圾;(5)做一份水果拼盘请爸爸妈妈品尝。这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家长们纷纷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体贴父母了。”的确,小朋友都从亲身实践中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获得了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正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相信他们一定能逐渐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杜威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或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的确,学生脱离了社会实践,所学知识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因此,要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就必须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一种融说教于体验当中的活动教育,使学生在自我的需要和付出的体验当中,置自己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精神,强化了德育内容,淡化了教育痕迹,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波澜,从而触及心灵,生成情感,自发地形成自律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

    如:在《上超市》一课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的超市进行了一次购物实践活动。小朋友个个兴致勃勃,纷纷购买了家中需要的和自己喜欢的价值十元的商品。通过这一次践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梳理了超市购物的常识,拓展了教材内容,使课堂对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更富于指导作用,有利于学生知、行的统一。

    心灵世界的教育不能靠“灌输”,也不能靠“塑造”,只能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中,由教师引领学生自主认识、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抉择、自主践行,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康德先生说,世界上有两样事物美好而具有震撼力,一是头顶的灿烂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法则。体验将架起学生的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体验将在学生心灵最深处实现道德与内心的整合;体验将让我们已融入道德法则的心灵如星空般璀璨。

    相关热词搜索: 品德 探索 实践 课程 体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