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2017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时间:2020-04-27 07:52: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2017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从理论争鸣到史料挖掘,从文学现象的阐发到具体作家作品的剖析,都有新的开拓。理论探讨集中在“华语语系文学”、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等议题。华语传媒与华文文学的生产研究在大量收集整理报刊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论述,富有说服力。文学社群关注天狼星诗社、马华新生代作家、晋江籍菲华作家,论述有新意。作家作品研究主要涉及新马作家作品、越华现代诗和泰国“小诗磨坊”等方面。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文学;马华新生代;越华文学;小诗磨坊

    2017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理论争鸣到史料挖掘,从文学现象的阐发到具体作家作品的剖析,都有新的开拓。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梳理该年度研究成果:理论探索与争鸣;文学现象、文学社群、文学史研究;华文报刊与文学生产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本论文援引的文章来源于中国知网。

    一、理论探索与争鸣

    2017年,“华语语系文学”仍然是理论争鸣的焦点。王德威在给张松建的专著《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 海外华语文学新论》所写的序言中,充分肯定该书是华语语系研究的新成果,尤其是赞许张松建的研究对地缘政治的敏锐感知,如其论述新马华人公民身份之可贵,以及从移民、遗民、夷民转化为公民之不易。① 他认为张松建的研究启发其重新思考中国的“内陆殖民性”研究,以及中国海外移民在移居地的“定居殖民”行径的论述,并指出这些论述虽然信而有征,但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殖民”或“后殖民”理论不足以诠释海外华人情感结构的复杂性。

    朱崇科的《“华语语系”中的洞见与不见》介绍了王德威、史书美对“华语语系文学”的界定,认为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突破狭隘的中国中心主义,重新思考中国大陆文学与其他区域华文文学之间的繁复关系;同时也通过打通各学科的关联丰富了区域华文文学研究,比如通过“华语语系”视角看待新加坡华文文学,可以同时关联新加坡华人社会,乃至更庞杂的“新加坡学”。② 他也指出该概念存在的诸多偏见和不足,如将跨殖民理论的批判矛头指向大陆,以及将中国大陆文学从华语语系文学中剔除因而呈现出“对抗性贫血”等。此外,他还提出了突围的办法:各区域华文文学可以产生“本土中国性”,并与更大范围内的中国性相交集;借鉴中国大陆文学的经验与资源;先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作品等。霍艳的《另一种傲慢与偏见——华语语系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结合史书美的个人经历和身处的学术语境,分析了“华语语系文学”的偏见,并进一步探讨了华语语系文学的发展流变与未来走向等问题。③新加坡学者张森林的《华语语系文学研究述评》梳理了史书美、王德威、石静远、鲁晓鹏等学者在华语语系文学领域所做的努力,比较分析了几位学者论述之异同,并认为史书美提出的“帝国间性”新概念将会激发学界关于华语语系的更多层面的研究,“带来更为丰富繁复的思考空间与思辨平台”。④

    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传播是近年来理论探讨的重要议题。王列耀、池雷鸣的《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及海外传播》另辟蹊径,认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需要在“时间的中国”的基础上,建构一个“空间的中国”,即在全球视野中观照“中国”如何面对、走向、融通海外,在这一进程中,华侨华人可有效沟通本土与海外。文章以東南亚华文文学为例,指出这类作品蕴含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情感,对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有重要作用;中国文学不仅应当与之保有文化上的关联,更应自觉与之展开对话,激励其扮演“海外中国”的角色。⑤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常提常新的问题。马来西亚学者许文荣认为,马华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华性有不同取向:战前倾向政治中华;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拥抱文化中华;九十年代后经营美学中华。文章指出,马华族群主观上想要摆脱中国文学的影响焦虑以建构马华文学的主体性,但客观上为应对官方的同化压制又不得不求助于中华文化,这种尴尬的处境使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心态在疏离与拥抱之间摆荡;马华文学与中华性的纠葛是华语语系文学中历史最悠久又极端的案例。得益于在地经验,论文对马华族群的复杂心态有深度剖析。⑥

    刘俊认为,新马华人文化呈现“文化同构”的状态,华文文学在“文化同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孺慕之情;追溯华人的文化之根;表现华人的族群共同体意识;为华人遭受的不公鸣不平;思考华人文化“中国性”与“本土性”的关系。由此也可看出“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华人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⑦

    潘颂汉留意到马华文学独特的跨国流动现象,即马华青年回归大中华文化区(大陆、台湾、香港),置身于“故乡”的“他文化”之中,却常常抱持寓居他乡的心态。论文以神州诗社、东马旅台的李永平、张贵兴及留台后再度赴港的林幸谦等人为例,剖析了这些“回归”了母语文化环境的马华作家对“乡”——他乡、故乡、原乡——的跨区域追寻和情感调适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离于本土之外、寓居在母语文化之中的马华文学,“离散”并不能对之进行有效阐释,应该引入“散寓”的概念,对它两者皆有、又特异其间的个性,及其双重移民的身份和多重边缘的文学属性抽丝剥茧,从而有效把握马华文学这种独特的跨国流动现象。⑧

    二、文学现象、文学社群、文学史研究

    朱文斌多年来致力海外华文诗歌研究,他在其《放逐·乡愁·寻根——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文中提出:东南亚华文诗歌在中国文学传统与本土文学传统的双重影响之下,“放逐”、“乡愁”与“寻根”成为其三大文化母题;这三大文化母题相互交织,丰富了东南亚诗歌的表现领域。⑨ 谢永新的《东南亚华文现代诗蕴含的中国文化辨析》认为,东南亚华文现代诗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对中国古代文明、古代科技、古典艺术、民俗文化、节日庆典和宗教信仰等有多重展现,其原因在于东南亚华人作家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在心灵深处蕴藏着浓厚的“中国情结”。⑩ 陈祖君以诗歌为例,分析了马华文学在母语文化、在地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的交融影响之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这是“地方错置”境遇里“本地实践”取得的别样成果,而且因为马华作家有一定规模的岛外旅居,具有“地方再置”后的二度“本土实践”,将面临文化乡愁与家国认同的新调整。11

    相关热词搜索: 东南亚 概况 研究 文学 华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