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汉黎儿女纯情的恋歌黎家风情旖旎的美锦

    时间:2020-10-05 07:57: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关义秀是海南省内资历较长、作品颇丰的作家,曾出版过历史小说《李德裕在崖州》、散文集《涛声敲窗》等120万字的著作。他的长篇小说《五色雀》2008年10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是海南省第一部由非黎族作者创作的黎族题材长篇小说,其中有引人入胜的爱恨情仇故事,也有让人身临其境的海岛民族风情描写,是一部较为出色的长篇小说。

    汉黎儿女纯情的恋歌

    每个民族都流传着一定数量的传说和诗歌,或口耳相传,或笔墨流芳,或宏伟壮丽,或曲折婉转。而越古老的民族,这些传说和诗歌保存的人类学物质符号和非物质情感越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学,特别是史诗和长篇小说,则可以看作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它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经历的描述,把某个特定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感情世界展现出来。古老的黎族,作为祖国南端海岛的开发者和原住民,曾被称为孤悬在华夏文明边缘的少数民族,他们在为大陆贡献了绚烂的织锦工艺的同时,也流传着“鹿回头”等优美的传说,但是他们的语言、服饰、风俗、文化等等,仍然充满神秘不为外人所确知。所以,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三部以黎族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黎山魂》(龙敏著)、《婀娜多姿》(亚根著)、《五色雀》(关义秀著)就显得弥足珍贵,它们为读者了解黎族生存图景、了解海岛居民生活情境提供了大量生动形象、真实可信的文字材料。这三部小说在反映的历史阶段和民族精神气质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黎山魂》以清末为时代背景,《婀娜多姿》以民国为时代背景,而《五色雀》则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黎族人民的原始生活风貌。

    由于《五色雀》并不追求宏大叙事,甚至有人批评它的架构略显松散,故事质感不强,似乎还撑不起一部长篇小说的肌肉,但是,作者以汉族文化的眼光来观照黎族的生存状态,通过一个为逃离瘟疫而闯入海南岛西南部原始热带雨林尖峰岭山区的藤树峒,后被黎族同胞救活并收留的汉族青年符金在黎族村落生活的所见所遇,以及他与黎族姑娘阿丹的情感纠葛,引导读者游览了黎族人民的秀美家园,展示了黎家儿女纯美的爱情和他们瑰丽的原生态生活图景,讴歌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赞颂了黎族人民的奋斗精神和抗争精神,显示出丰厚细腻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具有不可忽视的民俗学价值。

    另外,读者可以看到,小说展现了黎汉文化不断地冲突、融合的过程。对外来文明的进入(甚至可以说侵入),黎族人民有过抗拒、好奇、半信半疑、惊喜、向往等复杂的情绪,当外来文明极大地改善了黎族人民的生存条件时,这个原始民族中的领导者与睿智者,已经做好了接受外来先进文明的心理准备,并在文明的冲突中表现出积极的接受意愿和顽强的生命意识。例如,小说中汉族青年符金教黎族儿童写汉字、读《三字经》、教黎族同胞用水车给庄稼浇水,并试图将磨砻(一种舂米工具)推广到黎家生产生活中去,相对黎家人原始的结绳记事、作法祈雨、用石臼木臼舂米等原始生产生活条件,显示出不可置疑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为千百年来落后的黎家文明带来了缕缕霞光,具有推动黎族文明进程的伟大意义。

    小说中的线索,是藤树峒峒长之女、美丽的黎家“五色雀”阿丹与汉族青年符金的爱情。这段爱情萌发于符金被救后两人对对方的好奇与相处,“她觉得自己跟这个从海边来的阿哥在一起,那狭小的屋子,就连接着广阔的天空”,开始于符金教阿丹识汉字、阿丹替符金缝补裤子,确定于两人劫后重逢互吐心声,两个有缺憾的青年,终因“有这缺憾,彼此才爱得这样刻骨铭心”。故事中还穿插了黎族青年那雄与他们之间的三角恋情。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那雄与阿丹的恋情显得更自然更热烈更符合黎家人的习俗,但当严峻的考验到来的时候,那雄的三心两意、嫉妒、自私与符金的执着坚定、豁达、真挚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阿丹爱情的“五色雀”终于永远栖息在符金的怀里。需要指出的是,这段爱情不仅具有一定的感情冲突元素,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交融内涵,阿丹对情郎的选择,不仅是对汉、黎两个青年男子的选择,也是对两个民族生活习俗、爱情观念的选择;符金与阿丹的结合,不仅是两个青年男女之间心灵的碰撞,更是汉黎人民之间感情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黎家风情旖旎的美锦

    五色雀是什么?它是一头红冠、一身花缦的绝美的山鸟,是黎族人民心中的小凤凰,是黎家最美丽少女的爱称,更是丰收和幸福的祥瑞。它象征着黎家儿女纯美奔放的爱情,象征着黎家的希望,象征着黎家人心中所有美好的东西。作者关义秀长期生活在尖峰岭下黎汉杂居地区,曾在黎族地区工作多年,有着与黎族人民共同生活的丰富经历,了解黎族人民的情感世界,而且,为写这部长篇小说,作者做了相当细致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小说的故事情节推进较为缓慢,部分原因在于作者注重写出黎族人民生活细节背后的民族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内涵,一些章节甚至可以作为海岛风物志或黎族人物志来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值得读者用心欣赏。

    首先,小说描写了较为广阔的黎家生活场景。可以看出,作者对黎族人民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有仔细的观察,并查阅过一些文献资料,如织锦、围猎、舂米、收获玉米等劳动场景的描写,做法事、跳竹竿舞、对歌、拜石且等生活场景的描写,无不显示出作者细心的观察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特别是对黎锦的织造过程、沉香的产生和采集过程、酒蜜的酿制过程、舂米的工具和过程等,更是大加笔墨,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具有极好的现场感。特别是阿丹和姐妹们舂米的一段文字,不仅描摹出了姑娘们舂米的姿态,还描写出了黎族人民劳动时兴奋、愉悦、狂欢的精神状态,这些劳动已经不仅是黎族人民为生存而进行的工作,而且是他们之间交流与欢乐的重要集会,是人与自然的共舞、肉体和精神的狂欢。

    另外,小说中多次写到黎族的织锦艺术。作者不仅有细致的观察,还有深入的研究。写染色,有“一双巧手,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经线中,转眼间结出数不清的染结,像万花筒般变幻”等描绘;写织锦手法,有“平纹挖花、正刺反插、巧绣精挑”的精到的语句;写织锦所带来的美感和成就感,更是极富想象力,如“她触摸到了已经编织好的黎锦,手指有一种温润的、很有弹性的感觉,这正如她给儿子阿祥洗澡,轻轻地揉搓那皮肤时所感到的一样。”“一根根丝线都是五色彩云。她觉得霞光在手指上跳跃,鱼儿在指间游来游去。她的身子,从峒里飞起来,飞过山头,飞到那碧蓝的晴空,飞到那广阔的海面上。……”写龙被,更是将其特殊的染色工艺、美丽的图样、奇巧的织工及其神奇的价值写得有形有色,峒长甚至祈望“女儿一双巧手,能编织出奇迹。峒里,一年四季祥云缭绕,笼罩家家户户,不再有水灾、火灾、旱灾,不再受兵匪欺凌”。这些在情景、情态、情绪上的描绘和渲染,生动活泼,极富生活质地和情感色彩,让我们极好地了解黎民族的风情和生活。

    其次,小说语言如赋如诗如歌。也许是因为作者有较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的缘故(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他在锤炼语言上也颇费功夫,使其显得丰富、生动、美丽。小说中广泛介绍了名目繁多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各种工具器皿、衣饰风物,如沉香、蛙锣、龙被等,描摹细致具体,比喻铺排张扬,如水泻流沙;小说对人物感情的描写也是细腻到位,写忧如迷雾、写爱如涓流、写仇如大山,写男欢女爱也是极其唯美富有诗情画意,其中不少段落(如写象征男根的“石且”、女性“玉门”等)令人叹为观止。为了让人物个性更为鲜明,让场景更为鲜活,小说中还使用了各种谚语、歇后语、俏皮话,比比皆是,俯仰可拾,部分俗语变通自汉族文化,又添加进了生动的黎族文化,如“总不能被蛇咬一口,千年怕绳绕”、“爱鸡,爱上鸡笼”等,非常贴近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具有民族的生活特色。另外,作者还大胆使用黎语,虽然语词较为简单,但是也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和情趣。

    结 语

    个人的苦难让人珍惜所得的幸福,民族的苦难让人向往文明的进步。总体而言,《五色雀》用如诗如画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黎族人民形象,不仅是一篇故事美丽的小说,而且具有抢救黎族文化、保留民族风情风貌的积极意义。虽然小说在黎族风物、人物介绍方面枝杈太繁、着墨太多,造成行文比较拖沓,故事不够连贯等问题,但它仍将在黎族题材的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保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作者简介:

    曹艳春(1978— ),女,河南固始人,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文艺学。

    相关热词搜索: 旖旎 恋歌 纯情 儿女 黎家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