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0-10-17 07:59: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前从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变的进程中,“RFID技术”对图书馆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都有了相应的改变。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运用“RFID自助借还系统”带给流通管理的积极影响和一些不和谐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策略,使RFID这项技术最终能够在高校图书馆中得到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RFID技术;RFID自助借还系统;高校图书馆;应用

    当今随着智慧化、网络化的发展,国内外很多高校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服务于图书馆,使图书馆从传统服务走向智慧化服务,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读者满意度。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始终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服务理念。近年来,我馆为适应时代发展,努力加快本馆的智慧化进程,于2014年7月开始筹备引进了RFID自助借还系统。改造后的图书馆实行了大开放、大借阅的服务模式,完全实现了读者自助借还图书、自助预约座位、自助查询、智能定位等多项自助服务系统功能。不仅让全校师生都充分享受到了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还使馆员利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等个性化服务当中,对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都有重要作用。随着RFID技术在我馆流通服务中的应用深入,其凸显出的弊端也更加明显,如标签信号不稳定、图书定位繁杂、图书乱架严重以及馆藏空间严重不足等等。针对这些不和谐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方案,使RFID这项技术能够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中得到普及与发展。

    一、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应用框架

    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工作原理离不开RFID技术的引进,利用先进的RFID技术,将门禁、校园卡、图书标签、标签转换装置、自助借还机、移动盘点平台和馆员工作站系统软件融合为一体,实现迄今最便捷的图书管理自助功能。

    (一)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它是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以及计算机网络组成。RFID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需要在所需识别的物体上贴上一个电子标签,这里的电子标签主要是由芯片和耦合元件组成,并给每一个芯片上都配备一个电子编码,当电子标签里的内容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读寫器后,通过感应读写器再把它所感应到的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信息识别处理工作。

    (二)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应用框架。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应用框架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下图)

    二、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我馆流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引进RFID技术之前,我馆采用的是安全磁条和条形码相结合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能否快速查找图书、方便图书盘点以及错乱架等诸多问题始终没有太好的管理措施。自引进RFID技术后,我馆在图书查找、盘点以及减轻馆员日常劳动强度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图书借还方面。我馆自2014年10月正式启用了自助借还系统后,对读者而言,不但缩短了读者借还书手续,而且可在自助借还机上一次性、批量的、不限时借还图书,既保护了读者的个人隐私,又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同时还提升了图书馆服务水平;对工作人员而言,使他们从单一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去从事一些深层次读者服务工作,不仅更新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还提升了他们业务素质。

    (二)图书查找方面。以往读者查找馆藏文献时首先需从馆藏目录中查出图书分类号,然后按照中图排列法,去书库查找。这就要求读者非常了解中图法的排列方法。但大多数读者并不想去钻研中图法,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顺利地找到自己所需图书。而RFID自助借还系统恰恰能解决这一需求。首先我们把RFID标签贴在书脊相对隐蔽处通过标签转换系统把图书的编目信息转换到RFID的电子标签上,再将书库中每排书架的每一层都进行编号,在列架标和层架标处都分配一个RFID标签,然后利用便携式移动盘点仪先扫描这个层、列架标,然后再扫描放在这一层的图书,把每本图书和它所在层架标与列架标信息进行关联,从而完成该图书的具体定位。这样读者可直接在OPAC检索机上看到的图书定位信息,轻松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图书,提高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

    (三)在图书盘点方面。引进RFID之前,我馆采用的是开架借阅的管理模式。读者可进库随意挑选所需的图书进行借阅,这样虽方便读者借阅,但图书错架、乱架现象严重,给盘点工作带来了不便。引进了RFID自助借还系统后,馆员可利用盘点仪对架上的图书逐个扫描,如遇错架图书,盘点仪屏幕上会自动出现图书错架提示(用红色字体进行标识)以及图书准确定位标识(用绿色字体标识)。这样即方便了馆员的盘点速度,同时也解决了图书乱架现象,使盘点变得简便、高效。

    (四)馆藏空间不足方面。随着文献采集的逐年递增,一直困扰我们的是文献的不斷增加和馆藏空间严重不足问题。如今利用RFID技术中的定位功能,建立保留本库,把保留本全部密集上架定位,可暂缓阅览室物理空间的不足现象,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空间不足,还需我们不断去探索。

    三、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我馆流通管理中所表现出的弊端

    随着RFID技术在我馆的深入应用,这项技术在很多方面也表现出一些弊端:

    (一)频率选择方面。我馆目前使用的是超高频(UHF)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跳频现象,即读者在借还书会出现把周围其他读者的图书扫描上,或馆员在盘点图书时出现多扫、漏扫现象,会给读者和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图书盘点方面。运用RFID移动盘点仪时,由于频率选择和网络布线死角问题,造成扫描图书困难,漏扫或多扫显现时有发生,给盘点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三)图书定位方面。我馆目前采用索书号定位方式。这种定位首先要把贴有RFID标签的新书按中图法的排架方式进行上架,然后把书架的层架和列架都贴上RFID标签,再把这本图书与层架标与列架标进行关联,最后用盘点仪给该书定位。这样读者就可从OPAC查询系统中查询到每本书的具体定位信息。不足之处是,随着图书的不断增加,书架的层架位不够就会向下一层延伸,这样会导致之前已定位的图书还需重新定位,使定位工作更加繁琐化。

    四、面对应用中出现的弊端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目前,我馆引进的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但因其在我馆的应用还是一个实践性过程,需要逐渐进行完善,具体建议几点改进措施:

    (一)频率的稳定性方面。我馆在RFID运行期间,应反复对所用频段进行测试,不断进行摸索与改进,定期跟厂家及图书馆汇文系统供应商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找出最佳调试频率,使RFID技术能够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发挥其最大优势。目前RFID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其应用还局限在低频RFID技术上,而高频RFID技术还有待完善,要想使图书馆真正实现智能化,还需要更强大的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二)盘点不成熟方面。目前,移动式盘点仪在我馆图书盘点过程中,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在盘点中所显现的弊端首先要保证校园局域网畅通和网路布线的合理性,还要对RFID相关仪器设备定期维修与排查。为使上架、整架工作变得轻松快捷,建议还书由读者自行完成,读者只需下载图书馆APP客户端,扫描所还图书的二维码看到屏幕显示图书的相应位置,自行完成上架工作。还可以把书架的每一块分区相互间应设计得更加容易识别区分,可利用不同颜色、条纹等来进行分别。这样读者走到具体的书架号时可以更快找到应放书的位置。

    (三)图书定位方面。针对RFID技术在图书定位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我馆可借鉴西政馆的定位方式——邻居定位法。这种方法是将新加工好的图书,按照中图法的排架方式在馆藏书目中找到它相邻的前一本图书,并把这本图书的实际层架标、列架标注册给当前新书,这样每次新书的定位,都不需流通部工作人员来完成,而是由采访部工作人员在加工新书时可同时完成此项工作,这样即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又减轻了阅览部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另外我们还可在图书馆大厅地面上设置一些不同颜色地标,方便讀者能快速查找到所需图书。

    (四)馆藏空间不足方面。目前,随着我馆藏书量的不断增加,馆藏空间不足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今年我馆启用了建立保留本库的措施,通过RFID定位功能把保留本全部密集上架定位,这样虽能暂时缓解我馆的物理馆藏空间的不足,但从长远考虑,我馆应建立一整套全新的流通馆藏体系,这种全新的流通馆藏体系就是使流通盘点能够高效、图书定位灵活方便、互联网络畅通无阻。

    (五)开发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拓展功能。随着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我馆的深入发展,应不断拓展它的应用价值,比如可以通过RFID标签的数据统计功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每本图书的借阅率,对开展个性化的学科服务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馆员还可以在手机上安装APP客户端,或者使用馆里配备的F-UHF双模物联网手机(可支持校园一卡通的读取)在图书盘点时,如果发现图书定位错误,可利用手机APP将这本图书重新定位,这样一来就方便了图书盘点。

    五、结语

    总之,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引进,改变了我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不仅让全校师生感受到图书馆给他们带来的现代化服务方式,而且还使我馆一线的工作人员从以往简单重復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去从事更深层次的读者服务工作,去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目前RFID这项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完美之处,需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进行摸索和改进,改变我们的服务观念,严格制定科学管理规范,努力开拓RFID更多服务功能,为我馆加快打造智慧图书馆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坚信未来RFID技术将在高校图书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实践中的思考。项目编号:2014Yb22)

    【参考文献】

    [1]王卉.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和馆藏布局探讨[J].河北科技图苑,2015,28(1):43-45+53.

    [2]高惠军,岳天强.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RFID智能管理系统实施的基础[J].科技创新导报2016(10):84-85.

    [3]成小燕.RFID技术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与信息工程,2015(23):85-86

    [4]程实.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4(12):38-39

    [5]刘美东.图书馆RFID系统实践的研究[J].山西档案,2015(5):109-111

    [6]江波,吴永祥.图书馆RFID系统建设中的图书定位问题研究[J].现代情报,2015(5):131-135

    [7]蔡力.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馆藏管理系统构建[J].无线互联科技,2012(1):46-47.

    [8]江波.移动图书馆架构下RFID的应用创新——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RFID项目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5(4):106-109.

    [9]曹醒东.高校图书馆中的RFID技术应用分析[J].兰台世界,2014(4):40-41.

    相关热词搜索: 流通 图书馆 自助 高校 系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