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浅析中德借词差异对比

    时间:2021-01-10 07:59: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核心,任何语言的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都离不开其词汇的扩充和变革。词汇在意义和结构上的变化为不同语系之间构建了桥梁,使之相互融会贯通,其中属借词即外来词最具特点。本文通过对比中欧两大最具代表性语言中借用外来语现象来探究中德语言中借词构成的异同及其特点,以及其各自的同化功能。为二语习得者乃至多种语言学习者提供一点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借词;中德语言;异同;同化功能

    作者简介:邱怡,女(1989.5-),上海理工大学在读硕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2

    引言

    词汇是构成绝大多数语言的必要条件,它不同于语法或语音,是很少能自给自足的,在与其他语言交流中形成一个开放能动的体系。任何一种语言都把吸收外来词汇作为丰富自己词汇的一个重要途径,德语和汉语也毫不例外。在《现代语言学辞典》中对借是如此定义的:“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从另一种语言或方言借来使用的语言单位。”而所谓借词乃:“形式和意义都被借用或‘同化’,新语言的音韵系统做某些调整。”(戴维,2004,P.156)或是“指既有书写形式的借用又有语义借用的词,其语音为了适应新的语音体系会稍有变化。”(汪榕培,2001,P.178)中德语言学界历来就有对汉德两种语言在语音,音位,句法,篇章等层面上的对比研究,但从词法层面对两种语言借词的对比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试图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德汉语言中借词构成的异同及其特点并总结各自对外来语的同化功能,为二外语言学习者学习如何掌握词汇给予一点启示。

    1、德语中借词的构成

    德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扩大充实了德语的词语库。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德语中外来词大部分来自欧洲文化圈,例如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等,因此德语中的借词数量比汉语要多得多,形式却比汉语简单得多。但二次大战后对德语影响最大的外语还是英语。英语比德语中相应的词表达起来更简单实用。德语借用英语语言词汇最流行的途径是“原封不动地抄过来”。(陈原,2004,P290)除了此之外,德语中外来词的构成方式还有以下几种:

    1.1 假借

    这类词并非完全借用英语词汇,而是根据该词的英语含义和发音,依照德语复合法构词原则,创造新词。如: Dressmann、Callgirl、Showmaster等。德语词语具有较大的理据性,因此人们通过复合法就可以揣测该词的含义,如:Showmaster展示大师/明星,Dressmann男模特儿。这和汉语中的意译方式相似。

    1.2 半借半译

    半借用半意译的方式即借词中部分是借用英语另一部分则意译成德语。例如:Popsänger, Top Verkäufer, Haarspray等。这些词往往观其形发其音就能看出其源自英语。除此之外,德语中大量的缩略词也能看出这一点。例如:Profi (professional), Pulli(Pullover), Info(Information)等。如此将词缩短以便组成复合词时不至于显得繁琐累赘。

    意译则是根据该词在英语中的含义将其按德语的构词法翻译成词汇。例如:quality of life—Lebensqualität, birth control—Geburtenkontrolle, peaceful coexience—friedliche Koexistenz. 德语中的一些习惯用语和句法结构也是通过意译的方式从英语中获得。例如:to be a success—ein Erfolg sein, Tha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Das macht keinen Unterschied. What can I do for you?—Was kann ich für sie tun? 在借用外来词时,德语常常遵循k代替c,sch代替ch如此的规律。例如:Klub, kann, Schock等。这些习语和句法基本上都采用的是一一对应的换词方式 ,但并非英语对德语的句法起决定性的影响,只能表明两种语言有相同之处。

    2、德语中的汉语借词

    即使汉德两种语系迥然不同,但语言之间能够以某种模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德语通过音译的方式借用了许多汉语词汇。例如:Tofu(豆腐), Yin(阴),Yang(阳),Taiji(太极),Nanking(南京),Kotau(磕头)。通过意译方式借用的有Pekingoper(京剧),Seidenstrasse(丝绸之路),Pekingente(北京烤鸭),Papiertiger(纸老虎),Große Mauer(长城)。

    3、汉语中借词的构成

    汉语在其历史发展中相比于其他语言,借词的数量并不算多。例如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德语借词有德意志(Deutsch),啤酒(Bier),盖世太保(Gestapo), 纳粹(Nazi), 法西斯主义(Fascisms)等。一方面是社会历史原因,中国古代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与外界交流甚少,能接触到外来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是汉字本身较为与众不同,它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以单音节为基本构词语素,且每个语素都有意义。这个因素是阻碍汉语借用外来词汇的首要原因。因此本章主要介绍构成汉语外来词的主流方式。

    3.1 音译加汉语语素

    吸收外来词的其中主要一种途径是音译加汉语语素。例如: jeep只转写为吉普,那么吉普为何指则不得而知,若在其后加上一个表示类别的车字,其意便不言而喻了。类似的借词不胜枚举,远胜于无法从字面上猜出词意的纯粹音译要更易被接纳也更受欢迎。例如:香槟酒(champagne)、芭蕾舞(ballet)、霓虹灯(neon)、沙丁鱼(sardine)等。

    3.2 音意译

    音意译即音译与意译结合运用,其中一部分按读音转写,另一部分按语义翻译写成汉字,这种方式是吸收外来词较为理想的方式,但不易构词。例如:乌托邦(Utopia)、盖世太保(Gestapo),前部分是按照意义翻译转写的,后部分则是音译的。如果都直接音译或者是意译,那么就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

    4、汉德语对借词的吸收同化功能

    汉语的理据性较大在于其汉字不仅是音节符号亦是意义的标记。人们会本能地期待某一新词有一定的理据性,即从组成上来揣测它的含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顾名思义。

    就汉德比较而言,德语的形态理据性较大,以表音见长,因此比较方便且更容易接受外来词;而汉语的文字理据性较大,形态理据性较小,即汉语以表意见长,因此相对而言不易接受外来词。德语对外来词具有很强的吸收同化功能。许多外来词汇进入德语后很快便在语音和拼写上被同化成为其一部分。

    5、汉德借词差异分析

    通过对比可知汉语德语在借词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德语的外来词数量较多,汉语则相对较少;德语借用外来词的范围较广,而汉语借用的范围相对较窄;德语对外来词的吸收同化功能很强,且在结构上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高度的灵活性,而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同化功能以及构词能力相对较薄弱;德语除了吸收外来名词外,亦能吸收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而汉语则吸收的词性单一,更多的是名词。

    虽然如此,汉语本身也存在着优势。汉语的词法的灵活性和文字的表意性也有助于吸收和同化外来词汇。

    6、结语

    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有使用意译借词的强烈趋势,但毕竟汉语和德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德语的许多借用形式在汉语中是不适用,但这两种语言的一个共性在于双方都凭借一定的理据性为前提, 这样能更快更有效地融入本族语中。

    由于汉语和德语的理据性侧重点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在吸收借词的同化功能方面有所差异。但无论存在的差异有多大,两种语言都按照其本身的能力在逐步地扩大吸收外来词,循序渐进地丰富着词汇库。

    作为语言学习者,要想掌握好一门语言必须先对词汇打下扎实的基础。因为词汇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是一种语言的微观体现。了解和研究这些外来词,不但对于我们学习了解世界语言文化的交流是有裨益的,同时对于多语言学习者在增添兴趣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学词汇。

    参考文献:

    1、陈原.(2004).社会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

    2、戴维·克里斯特尔.(2004).现代语言学辞典(沈家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3、钱文彩.(2001).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王力.(2004).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

    5、汪榕培,常骏跃.(2001).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6、Net 1.(2012).德语的起源与分布.2012-08-22.取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7ce9b7284b73f242336c5f91.html

    相关热词搜索: 借词 浅析 中德 差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